1、 惠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 - 2 - 目 录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 - 3 - (一)发展基础 . - 3 - (二)发展环境 . - 5 - 二、发展思路 . - 7 - (一)指导思想 . - 7 - (二)战略定位 . - 7 - (三)基本原则 .- 11 - (四)发展目标 . . . - 12 - 三、空间布局 .- 12 - (一)总体布局 .- 13 - (二)重点布局 . - 15 - 四、发展重点 . - 26 - (一)壮大提升两大支柱行业 . - 26 - (二)加快发展四大生产性服务业先导行业 . - 31 - (三)提升发展两大生活性服务行业 . -
2、 39 - (四)培育发展一批新兴服务业 . - 42 - 五、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 - 43 - (一)实施路径 . - 43 - (二)保障措施 . - 48 - 附件 惠州市现代服务业 “十三五 ”规划重大项目 . - 51 - - 3 - 现代服务业是指适应现代需求,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上的服务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税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的 重要 举措,也是我市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
3、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十二五 ”期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 市人民,紧紧围绕尽快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为 总目标, 深入 实施平台构建、产业培育、企业成长、县区赶超、惠民倍增、人才双高 “六大计划 ”,较好完成 “十二五 ”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服务业领域,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日趋优化,重点行业发展加快,新兴业态蓬勃兴起,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为 “十三五 ”时期加快 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发展基础 1. 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我市服 务业增加值由 “十
4、一五 ”期末的 613.36 亿元增长到 “十二五 ”期末的 1262.35 亿元,总量增长 71.7%,年 均增长 11.4%。 2015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 40.2%,较 2010 年提高了 4.7 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 49%,较 2012 年提高了 4.1 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 41.9%。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有效带动了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4 - 2. 后劲不断增强,贡献持续加大。 “十二五 ”期间,我市服务业完成投资 4725 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 66.5%;全市新批服务业外商投资项
5、目 641 宗,占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的 比重为 40.5%;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 23.5 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 的 比重为 18.3%;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 18.2 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 22.2%。 “十二五 ”期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33.4%,拉动 GDP 增长 4 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20%,拉动 GDP 增长 2.4 个百分点。 3. 重点行业加快发展,新业态蓬勃兴起。 商贸、 金融、现代物流、旅游、文化服务业逐步成为我市服务业主导产业。 2015年,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 9.6%和5.8%;旅游总收入达
6、330.23 亿元,较 2010 年增长 1.3 倍 ; 文化服务业成为新兴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以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居全省前列。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服务创新和应用迅速发展, 创新 载体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工业设计、大数据、节能服务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4. 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全市 7 家集聚区列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数量居全省第三位,涵盖了商贸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多行业。集聚区总占地面积 3805.3万平方米,总投资 206.1 亿元。截至 2015 年,已完成投资 164.
7、1亿元,完成总投资的 79.6%;入驻集聚区服务业企业 2321 家,新增就业岗位约 4.3 万。 5. 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广河高速、武深高速博深段、惠大高速等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 587- 5 - 公里;厦深铁路惠州段建成通车,惠州机场成功复航,目前已达到 8 条航线、 9 个航点;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全面建成运营,华瀛 30 万吨原油码头、深能源煤码头、惠州港引航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海吉星物流园、 金泽物流园、安博物流园等一批物流园区 以及 华贸中心、佳兆业中心、港惠新天地、罗浮山国家5A 级景区、南昆山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加
8、快建设,支撑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硬件基础不断完善。 6. 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我市把服务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在用地、财政、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大力度落实国家和省在税收、融资、企业减负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发展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全球经济深刻变革,创新驱动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服务业在全球获得了超常规发展, 新兴服务业层出不穷。国际资本对我国的投资重点领域逐步由工业转向服务业,尤其是 “互联网 +”、健康、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有利于
9、我市 承接发达国家 和 地区服务业外包和转移。 从国内环境看,新常态是 “十三五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特征, “四新 ”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引领未来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消费升级、创新驱动以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都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向服务业主导转变,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一带一路 ”战略扩- 6 - 大了对外开放空间,加速服务业融入全球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教育 、健康、文化、房地产等服务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 从区域环境看,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三角一体化和深莞惠 +汕尾、河源 “3+2”经济圈紧密合作的加快,进一步提升
10、了惠州市沟通南北、辐射东西的枢纽地位,极大地改善了 我市 的投资环境。 从自身层面看, 我市 良好的工业产业基础、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独特的资源禀赋,形成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惠州石化、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优势明显,先进制造业基础雄厚,将对设计、研发、物流、营销、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与机遇。我市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得天独厚;陆域腹地广阔,是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理想地区。我市中心区地处深圳、东莞、广州一小时生活圈,有望成为珠三角地区生活性服务业重要的供给中心和集聚中心。我市拥有广阔的海洋和丰富多样的旅
11、游资源、文化资源,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地开发强度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旅游、休闲养生、现代物流等产业的突出优势。 同时,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 环境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养老、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 对滞后;技术创新对服务业的驱动和支持作用不足,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待加深;现代服务业总体 规模不大、比重偏低、质量水平有待提高;支柱行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龙头企业和 知名品牌数量较少 ;集聚区建设仍需加强,集约化、集聚化水平有待提高。 - 7 - 总之, “十三五 ”是我市现代服务业倍增发展的攻坚期、转型跨越的推进期、提质增效的
12、关键期,需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使之成为我市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强有力支撑。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 、六中 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构建 我市 “ 2+2+N”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为重点, 以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为导向,以集聚区、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为抓手,深度推进服务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 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 培育
13、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助力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二)战略定位 华南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 市。 按照 “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协调发展 ”的原则,以 “两港两网 ”(空港、海港;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依托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双港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工业物流和商贸物流为依托,以 “两港 ”物流为重点,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培育现代物流业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规模化、网络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企业集群,把 我市 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以及珠三角向粤- 8 - 东及赣南、闽西地区
14、辐射的物流中心。 粤港澳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推进旅游业的集聚发展,构建 稔平半岛旅游经济区、惠州城市旅游中心区、罗浮山 -南昆山旅游经济协作区三大旅游产业集聚区,提升 我市 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滨海旅游、森林度假、温泉养生、运动休闲、文化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等优势产品的开发,延长旅游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化的旅游产业体系。深化粤港澳、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协力推动深莞惠三地旅游资源整合,完善三地区域旅游产品结构,深入挖掘深莞惠旅游的文化内涵,不断推出展现三地魅力的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旅游消费新热点,打造 “1 小时旅游黄金圈 ”。加强全域旅游规划,创建国 家
15、全域旅游示范市,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塑造和提升 我市 旅游新形象,打造 我市 的城市名片,建设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粤港澳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珠三角新兴服务业基地。 把握粤港澳加快科技创新合作和广东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机遇,依托 我市 良好的产业基础,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建设珠三角重要的新兴服务业基地。着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提升 我市 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水平,支持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 “千县万村 ”电子商务合作试点,加快发展电商产业;大力发展以健康管理、医 药保健、健康文化、健康旅游等为重点的综合健康服务业;大力发展居民和家庭
16、服务业,完善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和社- 9 - 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规模化、连锁化养老服务机构,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咨询策划、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商务会展、教育培训、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 珠江口东岸科技服务基地。 围绕智慧型城市建设,引导科研投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强载体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全方位、多渠道、一站式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格局。在中心城区建立工业设计中心和科技创新 创业服务中心,各县、区和各专业镇提供物理空间,吸纳特色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和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依托孵化器、产业园区、专业镇、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等组
17、建一批科技服务超市。依托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博士俱乐部等建立 “众创空间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珠江口东岸金融强市。 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创新为动力,加强与香港、深圳等区域金融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企业来惠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和发展企业债券,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证券市场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发展保险市场,建立高效的金 融中介服务体系。以深化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配置城乡金融资源的体制、机制,逐步缩小城乡金融服务差距,努力开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使金融业成为惠州现代服务业中先导性支柱产业,把
18、 我市 打造成立足珠三角、辐射珠三角东部、东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珠江口东岸金融强市。 - 10 - (三)基本原则 坚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服务业投资的关键作用、本地服务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对外服务贸易的支撑作用,将潜在服务需求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 未来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推动增长保持中高速。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整合要素资源,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业态,实现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互动双赢,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更好质量、更高水平、更有效率的发展。 坚持市场主导与
19、政府改革创新相结合。 适应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发展要素流向需求旺盛的产业领域,确保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制度创新,加大 简政放权力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及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均等普惠环境。明确部门分工,强化责任担当,加强政策协同,用足用好政策空间,推动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确保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可操作、能落地。 坚持行业融合发展和区域合作发展相结合。 促进服务业各个业态之间渗透交融、协同创新,催生服务业新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在若干领域形成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的全产业链和价值网络。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 大力实施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并举战略,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规则,不断提升现代服务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