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 RTK技术在小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在测量领域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近几年 RTK 性能的不断完善, RTK 更是得到大家的青睐。它操作简单,精度高,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益。 RTK 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改变了传统的从高级到低级的作业方式,可以直接在首级控制点下布设图根点,误差无积累,在水利战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关键词 : GPS; RTK;精度;水利工程; 一 、基本概念的认识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的定位原理就是利用空间分布的卫星( 21 颗工作卫星+3 颗备用卫星)以及卫星与地面点的距离交会得出地面点的位置,亦即空间的距离交会原
2、理。其定位方法按照参考点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 GPS 绝对定位又称单点定位,即以 GPS 卫星和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观测值为基础,根据卫星星历确定的卫星瞬时坐标,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 WGS-84 坐标系中相对于坐标原点(地球质心)的绝对位置。根据用户接 收机天线所处的状态不同,分为静态绝对定位和动态绝对定位。静态绝对定位的精度为米级,主要用于大地测量;而动态绝对定位的精度为 1040m,只能用于一般性的导航定位中。 GPS 相对定位是用两台 GPS 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通过两测站同步采集 GPS数据,经过数据处理以确定基线两端点的相对位置(或基线向量
3、)。根据定位过程中接收机天线所处的状态不同, GPS 相对定位分为静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或称差分 GPS 定位)。静态相对定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GPS静态测量,它是通过接收机长时间连续观测获 得充分的多余观测数据,解算基线向量及平差,求得控制点的坐标值。动态相对定位也称为差分 GPS定位,按照提供修正数据的基准站的数量不同,可分为单基准站差分和多基准站差分。单基准站差分根据基准站所发送的修正数据的类型不同又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载波相位差分。载波相位差分又称 RTK技术,通过对两测站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可以实时提供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坐标。 二 、 RTK 技术的原理与误差来源
4、载波相位差分的基本原理是:由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实时地将其载波相位观测量及基准站坐标信息一同发送到用户 站(移动站),并与用户站(移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差分处理,实时地给出用户站(移动站)的精确坐标。 与 RTK 定位有关的误差: 与无线数据链有关的误差 由于实施动态差分 GPS 定位技术的便携电台多为直接传输超高频( UHF)电台,在传输信道内部噪声及其造成的符号间干扰,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差,使得 RTK流动接收机接收误码的信息,影响 RTK定位结果的正确性。这类误差可归纳为: 1)差分信息调制误差; 2)差分信息调解误差; 3)外界环境干扰影响。以上因素可通过选择或调整调制解调器相关参数
5、 ,将误码率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甚至可将误差控制在 10-9数量级。 与流动站及其观测作业有关的误差 RTK 动态作业时载体瞬时姿态改正精度是一项重要的误差来源。进行动态观测作业时,在待定点 P 上无法实时确定天线动态瞬时姿态, 如 x 下图所示,地面坡度或天线对中杆倾斜姿态角 使 P点铅垂方向 A偏移 B,即引起平面和高程误差,如果姿态改正分别为 P 和 h, 很小时 ,可按右图例出两项误差改正模型 : P =h0sin h =h1+h2=h0(sec -1)+h2 式中 P -姿态角即坡度引起的平面误差 ; h -姿态角即坡度引起的高程误差 . 当取 h02m 、 5 时,姿态角引起的平面
6、误差 P 如下表: h0(m) P(m) =1 =3 =5 1 0.017 0.052 0.087 1.5 0.026 0.078 0.130 2 0.035 0.105 0.174 从表中可以看出,姿态角引起的平面误差 P 随姿态角和天线高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加。实际 RTK作业时,应尽量在 待定点上以静态或准动态方式用三角架置平对中和确定控制天线高度在 1.5m 以下。那么这项误差可望控制在 1cm 左右。 一般来自地面本身的不规则起伏在 0-3cm 以内,当取 h02m 、 5 、h2=0.030m 时,姿态角引起的高程误差 h 如下表: h0(m) h(m) =1 =3 =5 1 0.03
7、0 0.031 0.034 1.5 0.030 0.032 0.036 2 0.030 0.033 0.038 从表中 可以看出,姿态角引起的高程误差 h 主要受来自地表本身的不规则起伏变化影响。 实际 RTK 作业时,应尽量在待定点上以静态或准动态方式置平对中和确定控制天线高度在 1.5m 以下。那么这项误差可望控制在 1cm 左右。 三、实际生产工作中应用的举例 2008 年 1 月,我院接受了新晃县杉木塘水电站的勘测和设计任务。杉木塘水电站总装机 24MW ,为引水式发电工程,工程枢纽由挡水大坝、引水系统、厂房、输电线路、进厂公路、升压站等组成,其挡水坝址位于新晃县兴隆镇杉木塘村,厂址位
8、于舞水河右岸波洲镇长塘 坪村,两者之间为相对高差为 300余米的嵩山峻岭,需开凿 1.7KM的引水隧洞。需在隧洞进出口布设控制网,以指导以后掘进施工放样。考虑到 RTK的精度为:平面精度为(1cm+Dppm), 高程精度为 (2cm+Dppm) ,完全满足我们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精度要求。我们采用 RTK做图根控制,先把大坝、遂道进出口、厂房等枢纽部分地形图以及水库库区内的淹没调查等工作做完。以后再做 GPS静态控制测量。我们按照 E等 GPS网标准在枢纽部分共布设了 5个(编号分别为:SC1、 SC2、 SC3、 SJ0、 SJ3)控制点(具体分布见控制 点平面示意图) 先用宾得 S3水准仪
9、按照四等水准要求,分别在隧道进、出口附近各埋设了一个永久水准点,作为测量高程原点并测得 SC1 点的水准高程为 306.213米。然后我们以 SC1(3029.26,36623.96, 306.213)点为设站点 ,SC2 点为后视点,罗盘测量方位角,用 2 级索佳全站仪正倒镜各测量 6 次取平均得到SC2 的坐标为 (3462.221,37265.857, 318.224)。有了起始基线边 SC1SC2 ,我们用中海达 HD-5800G 双频 GPS 进行 RTK 测量。采用通过测区中央的子午线作为中 央子午线,测区内平均高程面为投影面建立独立坐标系,求得转换参数后,用三角架对中、整平后采集
10、各控制点,每个点观测 4次,最终成果如下表: RTK 作业控制测量成果表(表一) 点 名 X( m) Y(m) Z(m) SC1 3029.260 36623.959 306.213 SC2 3462.221 37265.857 318.225 SC3 2821.396 36784.048 330.630 SJ0 1153.031 37566.859 354.627 SJ3 938.431 37400.306 343.434 以此成果 ,我们用 RTK及全站仪一起配合完成了所有的外业工作。经内业成图处理及内外业检查、校正,完成了数字化地形图工作,验收后提交了成果,用于设计。 为了给设计和施工提
11、供高精度的控制测量成果并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经验,我们于工程开工前做了 GPS静态测量。用 3台双频 GPS接收机,按照如下三角形图形进行观测: SC1-SC2-SC3; SC1-SC2-SJ0; SC1-SC2-SJ3;SC2-SJ0-SJ3; SC3-SJ0-SJ3。按照五等控制点观测要求进行观测,每测站观测时间不少于 45分钟,通过 HDS2003 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最后平差结果如下: GPS 静态测量最终平面距离平差值 (表二 ) 起点 终点 dx 中误差 (m) dy 中误差 (m) 平距 方位角 中误差 (m) 相对误差 SC1_ SC2_ 432.9610 0.0001 641.8
12、970 0.0001 774.2654 56.0002 0.0001 1: 9054911 SC3_ -207.8531 0.0047 160.0819 0.0038 262.3530 142.3977 0.0061 1: 43068 SJ0_ -1876.2186 0.0015 942.8946 0.0019 2099.8206 153.3182 0.0024 1: 871479 SJ3_ -2090.8306 0.0013 776.3353 0.0017 2230.3069 159.6298 0.0022 1: 1017299 SC2_ SC3_ -640.8141 0.0047 -481
13、.8151 0.0038 801.7409 216.9388 0.0061 1: 131612 SJ0_ -2309.1796 0.0015 300.9976 0.0019 2328.7142 172.5735 0.0024 1: 966236 SJ3_ -2523.7916 0.0013 134.4383 0.0017 2527.3697 176.9508 0.0022 1: 1152528 SJ0_ SJ3_ -214.6120 0.0012 -166.5593 0.0016 271.6621 217.8149 0.0020 1: 133334 基线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起点 终点 dx 中误
14、差 (m) dy 中误差 (m) 平距 方位角 中误差 (m) 相对误差 SC1_ SC3_ -207.8531 0.0047 160.0819 0.0038 262.3530 142.3977 0.0061 1: 43068 GPS 静态测量最终坐标平差值(表三) 点名 x y 高程 平面中误差 中误差 (m) 中误差 (m) 中误差 (m) SC1_ 3029.2600 36623.9600 306.2130 * * * * SC2_ 3462.2210 37265.8570 318.2242 0.0033 * * 0.0033 SC3_ 2821.4069 36784.0419 330.
15、6302 0.0061 0.0047 0.0038 0.0064 SJ0_ 1153.0414 37566.8546 354.6354 0.0024 0.0015 0.0019 0.0030 SJ3_ 938.4294 37400.2953 343.3839 0.0022 0.0013 0.0017 0.0026 最弱点平面中误差 点名 x y 高程 平面中误差 中误差 (m) 中误差 (m) 中误差 (m) SC3_ 2821.4069 36784.0419 330.6302 0.0060 0.0047 0.0038 0.0064 从 (表一 )和 (表三 )成果来看, RTK 测量的 成果
16、与 GPS 静态测量的成果基本相同,与静态测量成果相比较, SC3点偏差 0.012m、 SJ0点偏差 0.011m、 SJ3点偏差 0.011m。即使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假设最弱点 SC3点上的中误差是累加的,那么基线最弱边( SC1-SC3)相对中误差 =( 0.0060+0.012)/262.353=1/14575,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 后来施工方利用我们的测量成果进行施工,隧道顺利贯通,各项贯通误差都在规定范围之内,这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控制测量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 、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 实际操作与运用,本文作者得出结论 :RTK 技术在小水利工程中不仅能做五等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
17、图根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碎部点地形图测量,而且能用于库区淹没桩测量等。 在做平面控制点测量时,流动站离基准站距离要在有效服务范围内,采集时一定要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不少于 20个,采样间隔 2s 5s ,观测次数不少于4 次,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应大于 4cm。 参考文献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周立, GPS 测量技术黄河水利出版社 . 张孝军,林云发 GPS RTK 技术的测量精度探讨 J 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 RTK)技术规范 CH/T 2009-201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