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1.16KB ,
资源ID:1336805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368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docx

1、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中部战略思考 论文摘要: “ 中部崛起 ” 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特征和主要障碍,提出了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一、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特征 1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突出据统计,中部地区科技活动人员的 70服务于企业;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企业支出占 70以上,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色之一就是大中型企业的

2、作用突出,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据统计,中部地区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有 40左右来自于大中型企业,而东部地区仅为 30。与大型企业的主导作用相比,中部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则明显滞后。以民营企业为例, 2004 年 ,中部六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为 23808 家,占全国总数的 16 8,总收入为 5475 7 亿元,占全年国的 11 4,而东部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数和总收入占到全国的 60以上的分额。 与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相比,中部地区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创新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是中部地区科研机构和高校对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承载作用较东部地区更明显、更突出。中部地

3、区高等院校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的比重为 10左右,高于东部地区5 8的平均水平。二是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 化中的龙头地位更明显、更突出。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区内现有企业中 50以上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多是原校办企业转化而来的,这一比例大大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江苏、浙江等省高校校办企业所占的比重。 2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及国有控股机构,非公有制部门创新活力不足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达 30,高出东部地区近 11 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占地区科技活动

4、经筹集额的比重为 27,高出东部地区 10 个百分点。 与国有经济 “ 一枝独秀 ” 相比,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却相对偏低。中部地区制造业企业中,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中科技活动人员仅占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 3,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10的比重;港澳台和外资机构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所占比重为 6,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 17。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世界许多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的研发中心已达到 100 多家,累计投入的研发金额约 30 亿美元。这些研发中心主要选择京、沪、粤三地,而中部地区则基本没有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即使是科技实力较强的湖北省目前也只有寥寥几家。 3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呈 “

5、 点状分布 ” ,区域分布和结构不平衡在中部六省,科技资源密集分布于大中城市,武汉、长沙、合肥等中心城市是区域创新的源头。其中,武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拥有雄厚的创新资源,聚集了该省科技人员和科技投入等创新资源的 50以上;合肥在 2004年 10月被确定为中国第一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长沙也拥有众多的部委属高校和科研机构;郑州、南昌、太原等地聚集了本省绝大部分科技资源。而在更加广阔的地区创新资源明显匮乏,区域创新活动也不均衡,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 “ 点状分布 ”的格局。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一天津环渤海等区域创新资源比较均衡且在发展模式上更强

6、调域内大中小城市的联体发展的空间布局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4,科技活动的功能结构中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领域的比重较高,但科技产出呈现 “ 一高一低 ” 的基本特征从科技活动的功能上看,中部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领域的分布比值为 1:3 12: 2, 87,科技经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领域的比重为 1:2 86: 5, 21,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保持一致。但从科技产出的结构看,中 部地区的科技论文、获奖成果等纯科研型产出相对较高,而商业化应用成果产出低。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报告 2OO5)显示,一方面,中部地区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科技产出在科技论文、获国家级

7、科技奖励两方面的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湖北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为 29 项,低于全国 36 项百万人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 7 位;授权量仅为沿海平均水平的35 71,为北京的 8, 08,上海的 13, 46,辽宁的 51, 0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高新技术各领域发明专利授权数中,除一个领域外,中部各省平均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方面形成的反差显 示,中部地区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仍有相当差距。 二、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障碍分析 1创新主体功能错位,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决策者、投资者、应用者、扩散者和受益者。由于现 代企

8、业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还有待时日,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还不尽协同等原因,再加上产学研区域创新网络中各个主体的相互联系不够紧密,使得中部地区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市场机制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力度不足,技术 市场发育滞后技术市场是调节科研开发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和聚集资本人才等基本生产要素的重要平台,是实现科技成果转移的重要渠道,而中部地区的技术市场规模小,表明市场对创新供求的调控力度弱,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成果转化率低,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效果不明显。 3科技投入长期不足是制约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 “ 瓶颈 ”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和开放

9、的先机,飞速发展,实现了资金、人才的有效积累,形成了企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和西部地区大开发、振 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中部省份无论是企业自身的投入能力,还是财政投入、外资引进都存在不足。 4创新基础设施薄弱,公共平台建设滞后以湖北省为例,目前全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重要的科技资源如文献、数据、仪器等都集中在大专院校,企业拥有的科技资源相对较少,并且在企业中,中小企业的科技资源占有量更少,基础条件建设严重滞后。许多科技人员难以了解和掌握国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也难以分享公共基础条件的资源。 三、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1坚持比

10、较优势导向与创新优势 导向相结合,努力开创中部 “ 双向突破 ” 的发展新路径,是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前提按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现阶段中部地区应遵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快实现 “ 工业化 ” ,并力争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部地区将自己定位于 “ 资源供应地 ” ,定位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那么这一地区实际上无法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追赶,更谈不上超越。同时,过度突出 “ 采掘 ” 和资源开发,无异又给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与环境带来致命伤害。因此, “ 比较优势导向 ” 的发展战略从长远看对中部地区发展不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

11、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即将到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中部地区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中部地区以省会城市为重点的大中城市工业基础较好,拥有一批骨干企业和技术设施,具有承接国际转移的基础。为此,坚持 “ 比较优势 ” 导向和 “ 创新优势 ” 导向相结合,突破现有发展路径,实现 “ 上下互动、双向突破 ” 是现实可行的。 “ 上下互动、双向突破 ” 的模式一是要采取主动跟进的 “ 学习一跨越型 ”模式,实现 “ 由下进上 ” 。要突破区域、省域经济的小圈圈,将中部产业发展置于世 界经济发展的大循环,在世界制造业 “ 产业链 ” 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缩小

12、自身差距。坚持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加工组装、资源加工类产业和以资本技术密集为特征产业的 “ 两个并举 ” ,按照从代加工 (OEM)到代设计 (ODM)再到自创名牌 (OBM)的发展路径,通过消化吸收和 “ 干中学 ” 、 “ 用中学 ” ,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提升,通过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合作,打通国际市场的渠道,逐步实现对领先者的追赶。二是实施 “ 知识战略 ” ,实现 “ 由上制下 ” 。当前制造业中存在的 “ 微笑曲线 ” 和 “ 温特尔模式 ” 是实施知识战略的理论依据。中部地 区具备实施知识战略的基础。实施知识战略,要将发展的视角从产品制造转向技术服务;由硬件产品转向软件产品和系

13、统;从价格转向标准技术,发挥研究开发优势,通过介入知识要素比较密集的前端 (研发 )和末端 (服务 )分工,来统领产品的加工与组装,以软带硬,不断增强科技的势能,增加经济流量。 2培育和完善以技术产权市场为枢纽的创新要素市场体系,建立促进创新资源良性互动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作为区域内创新组织与创新资源集合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在其形成和运转的过程中,存在市场和政府两类要素的驱动。比较市 场和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市场的力量更基础,更根本。因此,培育和完善创新要素市场,尤其是技术市场,建立促进要素集成互动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 3坚持 “ 两个结合 ” ,培育

14、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的双重驱动力国内外成功实践证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依靠外力驱动发展已成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因此,建设中部区域创新体系,要坚持 “ 内源动力 ” 与 “ 外源动力 ”均衡协调发展的原则,既要培育区域自身创新的实力与潜力,同时,要突出 “ 以外促内 ” , “ 以 输入带动输出 ” ,将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培育区域的吸纳应用能力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 4突出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服务导向,重点建立面向主导产业的产业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产业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产业创 新能力是

15、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要目标。建设产业创新体系,就是要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建设支撑产业发展的研究开发系统,服务支撑系统和产业应用系统。建设产业创新体系,关键是要突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特色,按照产业演进理论,将提升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作为区域创新 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着眼 “ 未来 ” ,努力培育支撑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 “ 前瞻性 ” 产业。突出即期,兼顾未来,两者结合,将决定区域产业当前和未来的竞争力。 5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将以企业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线从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位来看,对多数中部省份而言,以促进技术的商业化开发与应用为导向的技术

16、创新体系是核心。突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并对创新有明显需求的大中型企业。对多数单个中小企业而 言,由于缺乏足够的实力来营建 RD 机构和承担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这些企业一般通过转向社会网络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 ),借助外界研发力量推进创新。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线。 6依托区域中心 (城市圈、城市带 )及产业基地 (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 ),培育和促进特色产业集群,是构建区域产业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模式当前,产业聚集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

17、主要模式。产业聚集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征是产业分工的专业化,产业发展的集群化,企业生 产的专注化和规模化,企业合作的市场交易化与协同化。产业聚集有利于产业内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形成本地市场,吸引客户和定单,有利于发展配套产业与产品,有利于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的集中。因此,以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及特色产业基地 (高新区、开发区 )为依托,实施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集成创新战略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模式。 实施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集成创新战略的基本设想是,坚持 “ 区位优先,分步推进 ” ,按照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确定中部省份创新体系建设的的核心区和密集区,加快 “ 破围墙 ” 步伐,以核心区和区域性

18、中心城市为内核,以培育特色产业供应链 (如湖北鄂东钢铁工业、鄂西北地区的襄 十汽车工业走廊、荆 宜 荆三角带的化学工业和医药产业等 )为目标,统筹规划区域性重点发展产业,构建提升区域创新支持能力、城乡配套能力,从而使区域、城乡的协调发展统筹到区域大局中来。加强各种开发区、工业小区和产业带的建设,弓 l导企业集聚和产业分工,力争形成中心城市准确定位,主导产业相对聚集,以产业链为纽带,特色产业聚集基地点线结合, “ 专业经济 ” 、 “ 块块经济 ” 百花齐放的局面。 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建设重点区域的创新体系,重点要放在营 造创新文化、创新基础设施环境,培育技术商业化机制,从而形成适宜产业聚集的生态链,促进产业聚集发展的产业链,推进技术一企业一资本互动的创新链。要突出抓好三个层面的建设,即创新层建设 (主要由重点创新机构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和创业中心等创新基地组成 )、核心层建设 (由产业聚集地组成 )和辐射层建设 (包括聚集区周边地带,是创新体系的腹地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