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20.11KB ,
资源ID:1336997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369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利川粮食生产潜力与增产途径.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利川粮食生产潜力与增产途径.docx

1、浅谈利川粮食生产潜力与增产途径 摘要 :“ 民以食为天 ”, 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进步。利川是湖北省粮食生产大县 (市 )之一 ,利川也是武陵山区中的产粮大县 ,它足以代表鄂西南山区粮食生产县 (市 )的诸多方面。文章通过对利川粮食生产的回顾 ,总结经验教训 ,分析增产潜力 ,寻求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 ,可供鄂西山区、武陵地区县 (市 )粮食生产参考。 关键词 :粮食 ;生产潜力 ;增产途径 利川偏属湖北省西南隅 ,位于北纬 3039 -2944, 东径10821 -10918, 亚热带。境内海拔 315-2041 米 ,总面积 4607 平方公里 ,耕地总资源 89.30万亩 ,总人口

2、 86.88万人 ,是湖北省山区产粮大市 (县 ),粮食播种面积约 140 万亩 ,总产约 37 万吨。由于温光资源不足 ,气候灾害频繁 ,粮食资源短缺问题一直制约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 ,由于技术创新及气候适应型稳产高产技术的迅速推广 ,粮食产量屡创新高 ,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粮 食低而不稳问题 ,全市粮食自给有余。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 ,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 ,未来粮食问题的隐忧已引起举世关注。 一、利川粮食生产发展及现状 (一 )粮食生产历程的回顾 1949-1977 年 ,利川粮食生产经历了 4 次重要的历史变革。 第一次是 1950-1953 年 ,建立农民

3、个体所有制。粮食年均总产达到104008 吨 ,比 1949 年增加粮食 24902.45 吨 ,增幅 31.48%。在粮食增产的三大要素 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 (复种指数 )、提高单产 中 ,增加土地的贡献为 21.87%,提高土 地利用率的贡献为 28.86%,提高单产的贡献为 49.27%。 第二次是 1954-1958年 ,土地由农民个体所有制演变成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初级形式 :初级社和高级社。粮食年均总产 123638.9 吨 ,较 1951-1953 年均总产增 59041.68 吨 ,增幅为 91.40%。在对总产增产贡献中 ,土地增加占4.9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占 87.30%

4、,提高单产占 7.78%。 第三次是 1959-1966年 ,建立人民公社制度。粮食年均总产 129936.01吨 ,较 1956-1958 年均总产增产 49995.61 吨 ,增幅为 62.54%,其中耕地贡献为18.74%,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贡献 120.36%,提高单产贡献为 -39.10%。 第四次为 1967-1977 年文化大革命。粮食年均总产 151903.2 吨 ,较1963-1965 年均总产增产 66198.12 吨 ,增幅为 77.24%,其中耕地贡献为-12.88%,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占 112.73%,提高单产贡献为 0.15%。 对 1950-1977 年进行总体分析

5、 ,年均粮食较 1949 年增产 54456.30 吨 ,相对增幅为 68.84%,其中增加耕地面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为 21.87%,提高复种指数 ,提高耕地产出效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为 28.86%,提高单产对产量的贡献为 49.27%。从历史进程看 ,单产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主要集中表现在1950-1958 年、 1959-1977 年 ,单产提高对产量的贡献为 -14.99%。 1978-2007 年 ,利川粮食生产经历了 6 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为 1978-1980 年农业生产全面恢复阶段。粮食年均总产202565.57吨 ,较 1975-1977年均总产增 100208.37吨

6、,增幅为 97.90%。其中耕地贡献为 0.43%,提 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为 68.31%,提高单产的贡献为32.13%。 第二阶段为 1981-1984 年 ,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年均总产211812.95 吨 ,较 1979-1980 年均总产增 90273.61 吨 ,增幅为 74.28%。其中耕地贡献为 -1.97%,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贡献为 63.35%,单产提高贡献为38.62%。 第三阶段 1985-1993年杂交良种普及阶段。粮食年均总产 215782.18吨 ,较 1982-1984 年均总产增 93838.18 吨 ,增幅为 76.95%。其中耕地贡献为5.50%,提高

7、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为 90.62%,提高单产的贡献为 14.87%。 第四阶段 1994-2000 年 ,综合增产技术全面普及阶段。粮食年均总产339436.71 吨 ,较 1991-1993 年均总产增产 217128.11 吨 ,增幅为 177.52%。其中耕地贡献为 0.47%,提高土地利用率贡献为 41.93%,提高单产贡献为58.53%。 第五阶段为 2001-2004年经济结构调整、政府工作重心转移 ,农技推广队伍瘫痪阶段。粮食年均总产 352903 吨 ,较 1998-2000 年均总产增产 123314吨 ,增幅 为 53.71%。其中耕地贡献为 11.3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8、贡献为118.1%,提高单产贡献为 -6.77%。 第六阶段为 2005年至今 ,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改革 ,农技推广放任自流阶段。2005-2007年均粮食总产 365681.33吨 ,较 2002-2004年均总产增 159756.53吨 ,增幅为 77.58%。其中耕地贡献为 4.04%,提高土地利用率贡献为 87.76%,提高单产贡献为 8.20%。 对 1978-2007年进行总体分析 ,年均粮食总产增加额为 173699.5吨 ,增幅为 169.70%,其 中耕地贡献为 -4.69%,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贡献为 33.10%,提高单产的贡献为 71.59%。分段考察单产对产量贡献的有效期

9、限 ,单产提高对产量贡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2000 年以前 ,2001-2007 年单产提高对产量的贡献值为 -5.22%。 (二 )粮食生产现状 2007 年年末耕地面积为 89.12 万亩 ,人均占有耕地 1.025 亩 ,较全国人均占有耕地少 0.45 亩 ,人均占有耕地明显不足。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 ,水稻土壤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比例为 1976.84.3, 据最新土壤监测结果一级 二级 三 级为 94645, 通过近几年的低产田改造 ,耕地质量有所上升 ,但土壤酸化趋势明显。 2007 年 ,利川粮食播种面积 141.62 万亩 ,平均亩产 255.9 公斤 ,总产362410

10、吨 ,其中水稻 13372.1 吨 ,玉米 13415.9 吨 ,马铃薯 4288 吨。 据 2007 年农业统计年报 :利川农机总动力为 153394 千瓦 ,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 104580千瓦 ,汽油发动机动力 1472千瓦 ,电动机动力 47342千瓦。耕整机 583 台 ,机械插秧机 17 台 ,农用排灌动力 2233 台 ,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 37 部 ,小型拖拉机配 套农具 762 部。 利川有效灌溉面积 28.88万亩 ,旱涝保收面积 55.04万亩 ,电排灌面积 0.8万亩。现有中型水库 2 座 ,小 (一 )型水库 14 座 ,小 (二 )型水库 32 座 ,总库容98

11、30 万立方米 ,塘堰 3045 口 ,蓄水 1000 万立方米 ,灌溉 1 万亩以上的渠道两条 ,灌溉 1000-5000 亩的渠道 17 条 ,灌溉 500-1000 亩的渠道 22 条 ,500 亩以下的渠道及小渠小堰 1802 条 ,总计 1843 条。这说明山区市 (县 )农业机械化才初起步 ,灌排设施基础建设不十分薄弱 ,极不适应生产的需要。 二、未来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一 )粮食增产要素的增产潜力分析 1、耕地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利川耕地处于明显的下降通道之中 ,尽管近几年耕地下降速度趋缓 ,但增加耕地的可能性小 ,未来耕地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为负值。 2、提高耕地利用率对粮食增产

12、的贡献潜力。按 2007 年年末统计数据 ,现有耕地面积为 89.115万亩 ,其中水田 33.495万亩 ,旱地 53.895万亩 ,农作物播种总面积 223.545 万亩 ,复种指数已达 251%,耕地利用效率基本接近极限。目前可供挖掘的资源只有提高水田的复种指数 ,但由于受温光条件的限制 ,海 拔 1000米以上的水稻田 ,发展两季粮食作物的可能性极小 ,最大可利用的资源是可开发 4 万亩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以马铃薯近 5 年平均亩产166公斤计 ,增产潜力约为 6645吨。仅为 2007年总产的 1.8%,增产潜力极为有限。 3、提高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利川的粮食生产于 20世

13、纪 90年代中后期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总体而言 ,单产水平仍较低 ,特别是 2000年以后单产提升幅度较小 ,给未来粮食增长留下来更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利川历年的试验研究与示范结果 ,水稻单产有亩产达到 650公斤以上的潜力 ,玉米有达到800 公斤 以上的潜力 ,马铃薯有达到亩产 600 公斤以上的潜力。单产提高相对于增加耕地面积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更大的增产潜力 ,提高单产将是未来利川粮食增产的主要动力。 (二 )技术潜力 粮食增产潜力能否发挥 ,取决于技术的发展 ,取决于能否根据农作物产量提高的瓶颈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利川 20世纪 90年代解决粮食问题的经验与农业生产现状来看 ,单

14、项技术对粮食的增产的贡献十分有限 ,必须基于系统原理 ,针对主要矛盾充分整合各种技术资源 ,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在马铃薯生产方面 ,技术上必须针对品种退化与晚疫 病防治问题为核心进行技术整合 :加快品种更新换代进程 ,普及三代以内的脱毒种薯 ;以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为突破点 ,减少产量年际间的波动 ;并根据马铃薯喜钾特点稳氮降磷增钾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规范玉米与马铃薯套作规范 ,形成标准规范化生产。如果马铃薯生产技术能按这套方案进行整合 ,并在生产上普及应用 ,足以使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 400 公斤以上 ,挖掘了近一半的马铃薯增产潜力。 在玉米生产方面 ,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应是 :在合理安排季节

15、,提高施肥水平、平衡施肥的基础上 ,根据品种特性 ,不同的种植模式 ,进行最优化群体配置 ,形成规范化 生产方案。此方案的推广应用足以支持玉米亩产达到 500 公斤以上。 水稻技术发展方面 ,在严格执行品种区域布局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早播、早插规范 ,以规避中后期气候风险 ;应用水稻群体优化控制技术 ,培育高光效群体 ,预防控制以稻瘟病为主体的病虫害。这套技术体系足以支持水稻平均亩产达到 500 公斤。 三、粮食增产的途径 由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及粮食单产提高的限制因素分析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利川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消除不利的影响因素 ,解除提高单产的各种限制就可以实现粮食增产。具体的增产途径主

16、要有以下 6 个方面。 (一 )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行政领导 要领会其 “ 无粮则乱 ,有粮不慌 ” 的内涵 ,粮食生产直接关系民生问题。市、乡 (镇 )、村各级行政领导 ,涉农部门人员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粮食生产的领导。只有扎实工作 ,才能确保利川粮食生产未来发展规划的实现。 (二 )加大对农业粮食生产的投入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 认真解决好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问题 ,稳定农技推广队伍 ,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应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新品种 、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经费投入 ,建立对粮食生产有突出贡献人

17、员实行奖励机制。 (三 )稳定粮食生产面积 ,加大对低产田改良的力度 提高耕地质量 ,确保粮食增产的可持性 ;积极采用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达到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四 )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良种 ,加大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 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高产高效示范样板的带头辐射作用 ,逐步实现种植规范化、生产标准化、操作机械化、产品优质化。 (五 )抓好病虫害有效预防与控制工作 特别是灾害天气条件下的病虫预防是减少粮食产量年际间波动的有效措施。重点抓好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 ,严格执行药防标准 ,绝对保证食品安全。 (六 )加快推广农业适用机械步伐 大力推广农机运用范围是减轻广大农民劳动强度 ,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1、黄绪林等 .湖北利川县农业区划报告集袁毓德 .利川县土壤志项云瑶 .奋斗中的利川罗平 .利川市统计年鉴作者罗耀美为农艺师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