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9.99KB ,
资源ID:1337752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377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docx

1、浅谈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论文关键词:有效专利熵值法区域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创新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区域寻求发展的第一要务。通过选取有效专利存量、专利存活率、有效发明专利比例、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比例和职务有效发明比例 5个有效专利相关指标,运用熵值法,从专利质量层面对我国内地 31个省市区的创新能力情况进行评价,并在区域差异比较基础上进行分析。 引言 斯特恩等 (Stern, PorterandFunnan)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生产一系列相关的创新产品形成的 ;国内学者倾向于把区域创新能力看成是一种各项指标的综合能力,魏后凯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 表性,他认为区域创新就是

2、特定地域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的总称,区域创新能力即是开展这些创新活动的能力和创新成果的产出 21。 由于专利比较接近创新的商业应用,且专利数据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各地区发明和创新信息,故专利常被选作衡量地区创新能力的指标 f31,在研究中常采用发明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 41。 相比于一般专利指标,有效专利指标因其更能反映出专利的质量特征而逐渐呈现出诸多优势。有效专利是指截至报告期末,专利权处于维持状态的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简报称:专利的有效状况,特别是发明 专利的有效状况,可以体现专利技术的运用情况和市场价值,是衡量企业、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一项新指标嘲。 杨中楷描述

3、了有效专利的存量模型,认为有效专利数量的变化表现为一个连续的 “ 生产一失效 ” 过程,生产包含着专利申请、授权过程,是正向的流量;失效包含着撤销和放弃的过程,是负向的流量。 这 2个方向的流量决定着有效专利存量的动态变化网。可见,有效专利指标的考察范围由专利申请授予的暂态过程拓展到生命周期的尽头,具备一定的时间连续性。香克曼 (Schankerman)则解释说,从专利个体 的特点来看,技术含量高的专利会带来较高收益,也会具备较长的寿命同,这是一般专利申请和授权指标所无法体现的。综上可以认为,有效专利指标更能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出区域的暂态和累积创新能力,将有助于对创新能力的考察从静态拓展到历时态

4、的过程中。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采用有效专利的相关指标,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进而对我国八大经济区的创新能力差异进行分析。 1 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1 1有效专利相关指标的选取 本文参考国外常用的专利衡量的做法,采用有效专利这项新指标来对我国内地 31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我们选取有效专利存量、专利存活率、有效发明专利比例、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比例和职务有效发明专利比例作为分析指标。有效专利存量反映专利有效数量特征。专利存活率是有效专利存量占专利授权量的比值。由于维持专利权需要缴纳专利年费,一般来说专利权人只会对有价值的专利续费,因此该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专利

5、的重要性和技术水平 81。例如,某地区可能有效专利存量很高,但专利存活率并不高,那就证明该地区专利产能相对过剩而专利质量不高,核心专利不多。所以专利存活率指标 可以看作是对有效专利存量的有益补充。由于专利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最高,因此,在进行评价中选取有效发明专利比例指标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企业是地区创新的主体,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不仅体现出企业创新成果,还体现出企业知识产权的市场化水平、市场价值和产业化程度。职务发明专利比例指标则能体现研发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合作,往往比个人独立研发的专利的质量要高,更容易实施。 本文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 2007 年统计年报 9l 有效专利部分数据,计算得出相关指

6、标值 (见表 1o 1 2熵值法 目前国内外建立的 评价方法有数百种之多,其中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而且计算过程相对简单因此,本文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在信息论中,信息熵被定义为 ()=一 P()1( 蕾 ) , =I (1)将各指标同度量化,计算第 j项指标下第 i 个方案指标值的比重 P f=I (2)计算第 j项指标的熵值 ej 为 ej=一 k2pl 叩, j-1, 2 , n Fl (3)定义权数 q=ll-旦一 = 。 一 , 1i , 2 , , nz (1 一 e) 1一 e j=lj=1 (4)计算综合经济效益系数 J=l 即是第 i 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 2 我国内地 31

7、个省市区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2 1测度结果 对原始数据矩阵作标准化处理后,根据表 1 中有效专利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熵值 ej,进而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 (见表 2)。 最后,用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公式得到各地区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及排序(见表 3)。 2 2 我国内地 31 个省市区创新能力的总体分析与评价从表 1 可以看出,我国专利存活率普遍较低,平均存活率仅为 30 6,平均有效发明专利比例则为 17 69,这说明我 国专利总体水平还不高,高质量核心专利数量不多,创新能力普遍不强。从表 3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市区创新能力呈等级分布,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仍较为明显。创新能力居于

8、前列的分别为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天津等,多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排位靠后分别为广西、海南、内蒙古、江西、新疆等,多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我国东部板块囊括了排名前 7位的地。广东一直是我国专利申请量最大的省份,其有效专利存量也高居第 1,超过 l2万件,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之一,其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比例高达 95 21;其创新领域主要集中 在高新技术领域且以大型企业为主,而其他领域以及多数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则相对不足。上海作为我国另一开放阵地和国际大都市,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科技与人才资源丰富,市场发育程度高于其他省份,创新综合能力较强。北京是我国传统的科技创新中心,大专院校和科研

9、院所集中,不少大型企业的总部和研发中心也设在北京,研发基础好、实力强,北京的有效发明专利的比例达到 42 2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2 39倍。浙 江、江苏、山东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较快,其中浙江市场活跃,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活动较强;江苏和山东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 投入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天津的职务有效发明专利比例达 66 42,在 31 个省市区中最高。福建、河北和海南分别排在第 16、 22 和 28 位,需要加大科技投入,依托地理优势,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能力。 中部板块中湖北、陕西的排名相对靠前,分别为第 9、 11位。这 2 个省份的共同特点是大学和科研机构较多,但产学研结合不够

10、紧密,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机制和专利转化渠道。山西、河南、内蒙古、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区与经济和文化实力较强的省市仍有一定的差距,区域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东北板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为 第 l2、 26和 21 位。其中辽宁科技资源较为丰富,创新能动性较强,每年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都较大,但专利存活率并不高,仅为 23 5l,应该着力提高专利的质量,使投入和产出尽可能相符。东北三省是我国老工业基地,需要通过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来实现经济再增长,而人才匮乏成为其提高创新能力一大瓶颈,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吸引科技人才。 西部板块中重庆和四川 2 个地区较为突出,分别排在第 8、 10 位。这里需要说

11、明的是,重庆于 1997年成立直辖市,而有效专利的统计是从 1985年计起的,所以重庆的创新能力得分的实际值应该比计 算值略高些。西部其他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等省区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科研投入及科技人才较为匮乏,因此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其中西藏和云南排名靠前是受到指标中比例类指标影响的缘故,这 2个地区专利产量较小,可以将其作为特殊值考虑,不作具体讨论。 2 3区域间及区域内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在对我国内地 31个省市区创新能力总体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区域间及区域内的差异比较。以往在进行区域差异研究时常把东、中、西三大地带作为地域单元,但由于地域范围太大,划分过于粗

12、糙,这种方法已 经不合时宜。本文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划分中国大陆经济区域的新方法,即把中国大陆划为八大经济区域,即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这种划分方法已经逐渐被学术界所接受,成为新的研究分析框架。 这里选择的区域差异测算方法主要是标准差系数 (sn)和变异差系数 (CV),分别对区域内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行测度。具体公式如下: c 导通过对八大经济区域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测算,将其同度量化,并结合平均得分得到测算结果 (见表 4)。 从平均得分来看区域间差异 ,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这 3 个区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东部沿海地

13、区得分最高。也就是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并且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最强。相对而言,内陆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创新能力较为接近,与沿海地区仍存在明显差距,其中西北地区创新能力最弱。 从标准差来看区域内差异,南部沿海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的标准差高于全国平均值,说明这 2个地区内部差异较大,其中南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内绝 对差异最明显,创新能力差距最大。其他 6 个地区的标准差均小于全国平均值,其中东部沿海地区 和东北地 jl(的区域内绝对差异最小,说明上海、江苏和浙江省市以及东北三省这 2个区域内的创新能力比较接近。通过变异系数来分析区域内相对差异,得到的结论与上述分析相同。 3

14、结论与展望 通过有效专利指标测度,对我国内地 31个省市区的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并对所得结果进行评价我国专利总体水平还不高,高质量核心专利数量不多,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各省市区创新能力呈等级分布,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仍较为明显。从区域视角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能力最强,西北地区创新能力最弱。南部沿海地区区域内创新能力差异最为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最小:本文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的新的视角,但尚存一些不足:例如指标选取过于单一,只从专利质量层面做 探讨,不能十分全面地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熵值法虽然避免了人为冈素带来的偏差,但 F1于忽略了指标本身的重要程度,有时得到的结果有所偏差,理想的方法是结合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由于篇幅所限尚未进行比较。笔者将对有效专利这项新指标从专利执法、技术转化能力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为地区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