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摘要 :文章阐述了结构总体指标的控制措施 ,结合工程实例 ,结构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结构选型和布置对整个建筑工程是否能保证安全、经济、适用都非常重要 ,一定要对整个结构体系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内力传递、刚度、侧移要求等掌握透彻 ,才能实现结构设计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整体最优实现。 关键词 :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基础设计;剪力墙 小高层住宅大量涌现 ,如何在设计过程中使结构方案经济合理已成当务之急。由于目前设计周期短任务重 ,大多数结构设计仅是根据已确定好的平面和竖向布置 ,先假定好构件尺寸 ,通过电算来调整结构的周期、位移、刚度比、稳定性等结构参数及梁柱配筋等
2、,至于整个方案是否完善 ,构件尺寸是否假定太大 ,则不做仔细研究。很多时侯都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另外 ,住宅布置有时考虑建筑立面和内部空间 ,使结构布置产生许多不合理之处。 1、总体指标控制 计算判断结构抗震是否可行的主要依据是在风荷载和 地震作用下水平位移的限值 ;地震作用下 ,结构的振型曲线 ,自振周期以及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底部剪力和总弯矩是否在合理范围中 ,总体指标对建筑物的总体判别十分有用。若刚度太大 ,周期太短 ,导致地震效应增大 ,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但刚度太小 ,结构变形太大 ,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合理的刚度是多少 ,建议对于小高层住宅取 /H=1/25001/3500,
3、刚重比在 10 15 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周期约为层数的 0.06 倍 0.08 倍之间。而对结构布置扭转的控制 :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 ,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宜 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1.2 倍 ,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1.5 倍。建议对于顶层构件可不考虑在内 ,否则很难满足上述指标。 另外 ,地震效应是与建筑物质量成正比 ,减轻房屋自重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高层建筑中质量大了 ,不仅作用于结构上的地震剪力大 ,还由于地震作用倾覆力矩大 ,对竖向构件产生很大的附加轴力 ,P- 效应造成附加弯矩更大。 因此 ,在小高层建筑房屋中 ,结构构件宜采用高强度材料 ,
4、非结构构件和围护墙体应用轻质材料。减轻房屋自重 ,既减小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内力 ,使构件截面变小 ,又可减小结构刚度与地震效 应 ,不但能节省材料 ,降低造价 ,还能增加使用空间。 2、框架结构设计的分析 2.1 刚柔并济 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太刚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损最后全部毁坏;而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全体倾覆。结构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 ?刚到什么程度或柔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 ?我个人认为刚多点使工程不经济,造成造价过高,而且应变能力差。柔多一点虽然造价便宜但是必然
5、产生变形以适应外力,太柔的结果必然 是太大的变形 .甚至会导致立足不稳而失去根本。这些问题历来都是专家们争论的焦点,现今的规范给出的也只是一些控制的指标,但无法提供精确答案。 2.2 多道防线 安全的结构体系是层层设防的,灾难来临,所有抵抗外力的结构都在通力合作,前仆后继。这时候,如果把 “ 生存 ” 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某个单一的构件上,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如土建结构中多肢墙比单片墙好,框架剪力墙比纯框架好等等,就是体现了多道防线的设计思路。 2.3 抓大放小 在框架结构结构体系中具有 “ 强柱弱粱 ” 、 “ 强剪弱弯 ” 等的说法也 是钢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有人问:为什么不是 “ 强柱强
6、梁 ”“ 强剪强弯 ” 呢 ?为什么所有构件都很强的结构体系反而不好,甚至会有安全隐患呢 ?这里面首先包含着一个简单的道理:绝对安全的结构是没有的。简单地说,虽然整个结构体系是由各科,构件协调组成一体,但各个构件担任的角色不尽相同,按照其重要性也就有轻重之分。一旦不可意料的破坏力量突然袭来,各个构件协作抵抗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住最重要的构件免遭摧毁或者至少是最后才遭摧毁,这时候牺牲在所难免,让谁牺牲呢 ?明智之举是要让次要构件先去承担灾难。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如果 平均用力,可能会 “ 玉石俱粉 ” ,损失则更大矣 !在钢框架结构中,柱倒了,粱会跟着倒;而梁倒了,柱还可以不倒的。可见
7、柱承担的责任比梁大,柱不能先倒。为了保证柱是在最后失效,我们故意把梁设计成相对薄弱的环节,使其破坏在先,以最大限度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失。如果梁柱等同看待,企图让他们都 “ 坚不可摧 ” ,则可能会造成同时破坏,后果会更糟糕,损失会更大。 所以关键时刻要分清主次,抓大放小,也就是要取大舍小。有舍才有得,舍是为了得。 2.4 打通关节 理想的结构体系当然是浑然一体的一也就是没有任何关节的,这样的 结构体系使任何外力都能迅速传递和消减。基于这个思路,设计者要做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结构中各种各样的关节 “ 打通 ” ,使力量在关节处畅通无阻。中医上云: “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 ,结构就像一个人,气穴若
8、不能畅通,症结和隐患就会产生。在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中, “ 刚柔相济 ” ,“ 多道防线 ” , “ 抓大放小 ” 是设计概念中的战略问题,但要想得让这些战略思想得以实现,靠的是 “ 打通关节 ” 这个原则作为保证的,结构设计的具体操作,最后全都归到 “ 打通关节 ” 的贯彻和实施上来。 打通关节保持平衡的目的其实就是使其永远处于原始的静态,当力量不能畅通时 ,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的组成元素与元素之间的静态平衡一旦被破坏,结构变成机动, “ 动 ” 即是死,即为终结。可见设计者是协调者,其任务是让所有互不相关的静态构件相聚之后依然处于静态 (也就是使其保持常态 ),或者是处在相对的静态之中。其
9、实处理和成就世间万物,必须使动为动,静为静,才能平衡:必须动者动之,静者静之,才能持久;必须知其本源,施以规则,顺之导之,才能达至繁荣昌盛。一切的一切,以顺应自然为始,达到平衡为终,诸多规则,只是手段,只为平衡,只为畅通。 3、剪力墙设计( 1)布置:剪力墙布置必须均匀合理 ,使 整个建筑物的质心和刚心趋于重合 ,且 X.Y 两向的刚重比接近。结构布置应避免一字形剪力墙 ,若出现则应布置成长墙 (h/8) ;应避免楼面主梁平面外搁置在剪力墙上 ,若无法避免 ,则剪力墙相应部位应设置暗柱 ,当梁高大于墙厚的 2.5倍时 ,应计算暗柱配筋 ,转角处墙肢应尽可能长 ,因转角处应力容易集中 ,有条件两
10、个方向均应布置成长墙 ;规范中对普通墙及短肢墙的界定是墙高厚比 8 倍以下为短墙 ,大于 8倍则为普通墙 ,这就引起高厚比为 7.9倍及 8.1倍的两种墙的受力特性截然不同 ,而配筋亦大相径庭 ,这显得比较机械而不合理 ,因此建议布置长墙时 高厚比能大于 8.5。( 2)配筋及构造:对于小高层住宅来说 ,剪力墙是面广量大的 ,因此合理的控制剪力墙配筋对于结构安全及工程的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剪力墙墙体配筋 (以 200 厚墙体为例 )一般要求水平钢筋放在外侧,竖向钢筋放在内侧。配筋满足计算及规范建议的最小配筋率即可。建议加强区 10200 ,非加强区 200 双层双向即可,双排钢筋之间采
11、用 600 X 600 拉筋,但地下部分墙体配筋则另当别论。因为地下部分墙体配筋大多由水压力、土压力产生的侧压力控制,而由于简化计算经常由竖向筋控制,此种情况下为增大计算 墙体有效高度,可将地下部分墙体的水平钢筋放在内侧,竖向钢筋放在外侧。地下部分墙体钢筋保护层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 4.1.6 条规定 :迎水面保护层应大于 50mm,且在保护层内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 9.2.4条规定增设双向钢筋网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外墙裂缝验算时有效截面高度仍按保护层 50mm 计算是不妥当的。当采取了双向钢筋网片后,计算保护层厚度至少可按 30mm来取值,这对节省墙体配筋效果相当明显。
12、 剪力墙按规范应设置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 约束边缘构件 ;其余剪力墙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7.2.17 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现就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作一点讨论。 首先要区分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及类别,即 :普通剪力墙 (长墙 ),短肢剪力墙,小墙肢和一个方向长肢墙而另一方向属短肢墙来区别对待配筋。对于普通剪力墙,其暗柱配筋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建议加强区0.7%,一般部位 0.5%;对于短肢剪力墙,应按高规第 7.1.2 条控制配筋率加强区 1.2%,一般部位 1.0%;对于小墙肢其受力性能较差,应严格按高规控制其轴压比,宜按框架柱
13、进行截面设 计,并应控制其纵向钢筋配筋率加强区1.2%,一般部位 1.0%;而对于一个方向长肢另一方向短肢的墙体,设计中往往就按长肢墙进行暗柱配筋,这并不妥当,建议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计算中另一方向短肢不计人刚度,则配筋可不考虑该方向短肢影响 ; (2)计算中短肢计人刚度,则配筋中应考虑该方向短肢的不利影响。建议该短肢配筋率加强区 1.0%,一般部位 0. 8%。 剪力墙中的连梁跨度小,截面高度大,在地震作用下弯矩、剪力很大,有时很难进行设计,如果加大连梁高度,配筋值有时反而更大。连梁高度一 般是从洞顶算到上一层洞底或从洞顶算到楼面标高。对于门洞,上述所示情况梁的高度是一样的 ;但对于窗
14、洞,连梁高度如果从窗洞算到上一层窗底,有时则高度太高,这样高跨比太大,并且与计算图形不符,相应配筋亦较大,不合理。建议连梁高度计算与设计统一规定从洞顶算到楼板面或屋面,对于窗洞楼面至窗台部分可用砖或其他轻质材料砌筑。对于窗台有飘窗时,可再增加一根梁,两根梁之间用砖填充。连梁配筋应对称配置,腰筋同墙体水平筋。 目前,各设计院在剪力墙的楼层处均设置暗梁,而对暗梁的作用及配筋亦各有理解。对于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如剪力墙周边 仅有柱而无梁时,则设置暗梁,并且要求剪力墙两端是明柱,这是因为周边有梁柱的剪力墙,抗震性能比一般剪力墙要好。剪力墙结构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在墙板交接处设置暗梁对加强墙体整体性作用还
15、是有的,但究竟有多大则无从确定。因此认为,就目前而言,在楼层位置设置暗梁是可行的,但没有必要设置太大断面及配筋,建议底部加强区断面可取墙厚 x 300,配筋上下各 26 ,一般部位断面可取墙厚 x 250,配筋上下各 214 即可。4、结束语 小高层设计时 ,做好概念设计 ,根据房屋的建造地点 ,平立面体形 ,层数多少 ,在满足安全性、耐久性与舒适 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在构件设计中精打细算 ,严格执行规范构造要求对于整个建筑物 ,保证安全 ,降低造价影响巨大 ,这也是在今后设计中应该不断提高和改进的。 参考文献 李国胜 .多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 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方鄂华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 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