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 ,大小:18.27KB ,
资源ID:1342249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422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我国的法律儒家化进程.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我国的法律儒家化进程.docx

1、浅谈我国的法律儒家化进程 中国古代存在着各种法律形式,各代的法律形式也不尽一样,法律的内容甚为广泛,除刑事法律外,还有行政、经济、军事、民事诸方面的法律规范。儒家伦理思想对封建法律的影响,渗透到各种形式的法律之中,对以律典为代表的刑事法律的影响尤深。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法律与道德二者既同是社会规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法律是靠强制力推行的,道德则是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来实现的。儒家伦理思想对法律的影响从总体上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把封建伦理纲常确立为立法和司法的指导原则,实现了法律的儒家化;二是把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通过皇帝的敕、令和朝廷颁行的各种法律特别是礼仪类立法从法律上固定下

2、来,要求全体臣民一体遵守。 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要点是: ( 1)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 “ 三纲 ” 是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 “ 三纲 ” 是指 “ 君为臣纲 ” , “ 父为子纲 ” , “ 夫为妻纲 ” 。在这三种关系中,君、父、夫处于主导地位,臣、子、妻分别处于从属地位。 “ 三纲 ” 是封建道德的纲领。 ( 2)仁、义、礼、智、信等 “ 五常 ” ,是封建道德的准则。 “ 仁 ” 是指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出发点, “ 义 ” 是指对不同的人所赋的不同义务, “ 礼 ”是指行为方式是否符合社会规 范, “ 智 ” 是指道德意识, “ 信 ” 是指道德实践。在 “ 五常 ” 中, “ 仁 ” 被称

3、为 “ 五常 ” 之首, “ 仁 ” 和 “ 义 ” 合称为 “ 仁义 ” ,是 “ 五常 ” 的核心。 ( 3)基于 “ 三纲 ” 的要求, “ 忠君 ” 、 “ 孝亲 ” 和 “ 贞节 ” 是封建道德的主要规范。 “ 忠君 ” 居于封建道德规范之首,要求全体臣民对君主绝对服从和效忠,宗经说: “ 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于忠。 ”“ 孝亲 ” 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经说: “ 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 意思是 “ 孝亲 ” 是效忠的基础。 “ 贞节 ” 是专门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规范,反映了家族主义观念和轻 视妇女的思想意识。 ( 4)基于 “ 五常 ” 的要求

4、,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要贯彻 “ 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夫良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 这些各有其情、互负义务的精神。 ( 5)从仁义道德的要求出发,君主要施行 “ 仁政,官吏要克己奉公 ” 、“ 爱民如子 ” ,人与人要讲信修睦,扶弱抑暴,奉行恕道。 周朝的统治者继承了夏商时代的神权法思想,利用天命论把周王的统治说成是天命所归。然而周灭商的事实使神权思想遭受严峻的冲击。周公姬旦面对这种不利于统治者的局面,提出了 “ 以德配天 ” 的君权神授说,从理论上完善了天命观 。他认为天命是变化着的,只有有 “ 德 ” 的人才能配“ 天命 ” ,所谓 “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 而失 “ 德 ” 的人

5、就会失去 “ 天命 ” 。因而有殷王 “ 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 因而,我们可以明确,“ 德 ” 是礼制的产物, “ 德 ” 是礼制的的内在精神, “ 德 ” 话语的流行丰富了礼的内容。 周公看到原有的国家观念形态不足以适应周人上承天命以德治国和宗法制度的建置,将分散零乱的 “ 礼 ” 系统化、规范化,使之成为贵贱尊卑的等级秩序和制度。周礼的基本思想是 “ 尊尊 ” 、 “ 亲亲 ” 。尊尊为忠,旨在维护君权;亲亲为孝,旨在维护父权。正所谓: “ 国无二君,家 无二尊。 ” 概言之,周礼是为了维护以血缘亲疏来划分等级、区别尊卑贵贱的宗法制度的一套典章制度及仪式。 “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

6、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 ,荀子说: “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 礼的内容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规范。礼仪的系统化与制度化,一方面意味着一个统治阶层的权力已由使用武力作强制性的统治,逐步演变到以合法的地位的象怔。另一方面,规整的礼仪也代表统治阶层内部秩序的固定,使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白可知的规律可以遵循,减少了内部的竞争与冲突,增加了统治阶层本身的稳定性。为了让人人有德 ,凡事不越礼,周公以教化与刑罚为手段,使人知耻守礼以致立德,或使人畏威而不敢触犯礼制。因而,周公提出 “ 明德慎罚 ” 的思想以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春秋战国时期, “ 礼崩乐坏 ” 。为此,

7、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高举“ 复礼 ” 的旗帜,重新解读西周初年周公所定之 “ 礼 ” ,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 “ 礼 ” ,就是儒家重新阐释的这种 “ 礼 ” 。 “ 儒家所主张的社会秩序是存在于社会上的贵贱和存在于家族中的亲疏、尊卑、长幼的差异,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政治、社会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 礼 。儒家认为只要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可维持理想的社会秩序,国家便可长治久安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重要性,提出礼治的口号。 ” 我们知道,法最初是用来对异族的。因而,在古代中国,法的话语便与“ 耻辱 ” 相连。后来

8、,统治阶级将法的适用范围拓宽了。在西周, “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 。到了春秋 ?鸸 ?,适应国家疆域不断扩大的需要,法家提出了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制的集权理论。 “ 正君臣上下之分 ” 的法家代表韩非结合了法、术、势提出了君权至上, “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 帝王之具也。 ” 法家的这一套理论正适合其时统治者的胃口,秦国籍着商鞅变法统一了全国。然而大秦在短暂的 15 年统治后倏然崩塌。秦的迅速崩塌给了后人一个机会去反思寻求一条既与礼制相通又能保障国家君王的权威性,稳定性的道路。 由于秦亡汉起,中国古代社会完成了从血缘性国家到地域性国家的转变。这种变化的大背景是 “ 礼乐 ” 业已支离破碎,人们已经没有了道德上的信仰,社会出现伦理价值的断层。 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从汉初的系统完成至清末礼教派发出的 “ 礼教不可废 ” 故 “ 新律必不可行 ” 足足二千年依然甚有生机,可见,我们的伦理法律 是多么地深入人心。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内倾,道德的内在超越是其价值取向。法律仅是一种客观且形式化的规范,对民众只是构成外在约束。中国文化的内倾性注定使法律从属于 “ 仁 ” ,视法为治乱之具。于是知识分子寻求内心上自省、欲从礼教与天建立一种看似天然、舍此无求的人文关系,法律至上的观念总被追求层次更高的“ 道德至上 ” 代替,成为现代法治一大障碍。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