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江苏新型制造业发展状况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新型制造业概念构建了区域新型制造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经济创造、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三个维度对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新型制造业发展程度进行了单维评价及三维综合评价,对江苏 13 地市的新型制造业程度有了准确把握并得到相关启示。 关键词:制造业;区域发展;实证分析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石和竞争力的基础,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环境、资源和创新能力的强制约束,走 “ 新型制造业 ” 道路是中国制造业的惟一选择,也是中国制造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 目前,江苏制造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
2、发展高地 ,在制造业的支撑和带动下,江苏 GDP 总量在从 2001 年的 9 456.84 亿元发展到 2008 年的30 312.61 亿元, 8 年间翻了 3 倍,年均增长率达到 18.14%;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在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保持强劲的增长趋 势,连续跨越 3 000亿元、 4 000 亿元、 5 000 亿元, 2004 年之后保持稳定的增长, 2008 年达到了 15 982.2 亿元。因此研究江苏制造业及其新型化程度,一方面在于总结制造业强省的区域分布结构和发展经验;另一方面以此为借鉴对于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简历大全 一、 文献
3、综述 在过去的十年间,制造业发生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从而产生了灵活性更高、生产方法更为高效以及质量更高的产品( Allred Park, 2007)。区域制造业发展问题一直是制造业研究 中的热点( Brown Mark, 2005),国内外学者均对本国制造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在以中国区域制造业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中,既有研究区域制造业总体特征的,如王络林和魏后凯( 2001)、金碚( 2002)等;也有按照都市圈、 “ 东 中 西 ” 或行政区域划方法对其中某个区域的制造业进行研究的。作为中国制造业大省和强省,同时也是我国东部和长三角都市圈内的核心区域之一,江苏制造业一直是中国制造业参与
4、国际竞争、促进区域均衡、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与主体。虽然江、浙、沪三地制造业同构现象明显,但也各具特色和差异化竞 争优势(刘志彪等, 2005)。因此,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对于江苏制造业发展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李群等( 2001)指出,近年来江苏制造业发展迅速,并与其产出增长较为协调,制造业正日益成为推动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在肯定制造业对本地区社会发展贡献的同时,有学者也对江苏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发展提出了隐忧,胡国良( 2003)通过对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进而指出:江苏制造业在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发展瓶颈不断显现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定位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实现江
5、苏制造业的升级与再定位,是当前,尤 其是国际后金融危机时期江苏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李廉水等( 2006)指出,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制造业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与挑战,江苏制造业必须走新型制造业发展道路,重视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资源保护能力三个方面水平的全面提升。 简历大全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研究区域制造业的文献较多,但是从经济、科技、环境资源保护三个维度对江苏制造业发展进行全面评价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尤其是落实到区域内部的细化研究还相对缺乏,即使提到也是一笔带过(陈健等, 2009),因此,基于新型制造业视 角,对江苏区域内制造业的细化研究不仅是江苏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
6、基地的客观需求,也是提升江苏乃至长三角制造业发展视野、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 二、 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 所谓 “ 新型制造业 ” ,就是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新型制造业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在生产方式上,由单一产品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变为可根据社会需求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增长方式上,更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使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更高,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发展观上,着眼于未来,更注重信息化程度、无形资产的比重、技
7、术创新的能力,更重视节约型、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思想汇报 基于新型制造业理念,我们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三个维度构建江苏区域新型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经济指标反映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当前的贡献,通过科技指标反映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能力,通过环境资源指标反映制造业发展中的环境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基于评价的连续性与 数据的可得性,根据专家打分和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包含 26 个单指标的江苏区域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下:经济创造能力评价包括 9 个指标, A1 制造业总产值, A2 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A3 制造业增加值, A4 制造业增加值占 GD
8、P 比重, A5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 A6 资产贡献率, A7 制造业市场占有率, A8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A9 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包括9 个指标: B1 制造业 RD 投入强度, B2 RD 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 B3 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B4 RD 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 B5 每十万人专利申请数, B6 每十万人专利授权数, B7 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数比重, B8 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 B9 科技创新贡献率。环境资源保护能力评价包括 8 个指标: C1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 C2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C3 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 C4 工业烟
9、尘去除量, C5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C6“ 三废 ” 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C7 单位增加值能耗, C8 资源综合利用指数。 思想汇报 三、 江苏区域制造业新型化评价 目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系统评价方法已有数十种之多,例如综合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 TOPSIS 法 、功效系数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免疫算法评价、神经网络评价、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等。在众多的系统评价方法中,有的方法尽管在理论上似乎很理想,但是实际运用时却因过于复杂而难以实现,所以不宜采用;有的虽然计算简单,但是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受主观因素影响过大,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其指标权重都是通过专家打分决定,
10、不但主观性大,而且不能解决各指标间的信息重复问题,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偏差在许可得范围内,故而也不能采用;有的方法虽然计算简单并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复权评价,但是无法直观反映各个子系统对 于评价结果的效度和影响,如免疫算法评价、神经网络评价等。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 13 个城市进行制造业新型化的单维评价和综合评价。主成份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即用少数几个综合变量代替原先较多的指标,只要严格按照一定的精度求出主超平面和相应的各个主分量,即可在简化了的数据表中比较样本的状况。 我们以 2008年相关统计年鉴数据 为基础,对江苏全部 13
11、个地级市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进行分类评价,最后对江苏 13 个城市制造业 新型化进行综合评价。 1. 经济创造能力评价。用统计分析软件 spss15.0对江苏省各地级市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KMO 值为 0.66,大于 0.5,因子分析结果可以接受。并且,处理结果的置信度达到 100,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 85.81。 根据各指标与载荷因子相关系数,发现第一主成分中 A9,第二主成分中 A3、 A5、 A7,第三主成分中 A2、 A4的系数均大于同列中其他指标的系数,表明第一主成分反映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第二主成分反映制造业增加值、制造业
12、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 数比重和制造业市场占有率;第三主成分反映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将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代入主成分表达式计算主因子得分,并将得分按照各自的方差贡献比例赋权加总,得到江苏省各地区制造业在经济创造能力的综合得分,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如下: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南通、镇江、盐城、淮安、扬州、宿迁、连云港、泰州、徐州。 2.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科技创新能力主要考察区域制造业在经济、资源约束下,以科技支撑、引领发展,提高产业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双赢 ” 的能力。 用 SPSS软件对 13个样本城市的 2008年制造业科技创新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13、, KMO 值为 0.596,大于 0.5,因子分析结果可以接受。通过统计,处理结果的置信度达到 100,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 90.26。由主成分与指标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第一主成分中 B3、 B5、 B6、 B8、 B9系数较高,表明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每十万人专利申请数、每十万人专利授权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科技创新贡献率等指标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第二主成分中 B2、 B4系数较高,表明 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 RD 人员占科技活动 人员比重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第三主成分中 B7 系数较高,表示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数比重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 作文
14、 将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代入主成分表达式计算主因子得分,并将得分按照各自的方差贡献比例加权加总,得到各地区制造业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如下: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连云港、徐州、淮安、盐城、宿迁。 3. 环境资源保护能力评价。用 SPSS 软件对 13 个样本城市 2008 年制造业环境资源保护能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KMO 值为 0.630,大于 0.5,表明因子分析结果可以接受。结果显示,置信度达到 100,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 85.64。由主成分与指标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第一主成分中 C1、 C3、 C4 、 C6的系数较大,分别
15、反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工业烟尘去除量、 “ 三废 ” 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对环境资源保护能力的影响;第二主成分中 C2、 C8 系数较高,反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资源综合利用对资源保护能力的影响;第三主成分中 C7 的系数较高,反映单位增加值能耗强度对资源保护能力的影响。 将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代入主 成分表达式计算主因子得分,并将得分按照各自的方差贡献比例加权加总,得到各地区制造业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如下: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泰州、南京、徐州、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镇江。 4. 江苏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综合评价。单纯从经济、科技或环境资源某一方面
16、来评价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程度是局限和不客观的。对新型制造业的评价应该包括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资源保护能力在内的综合评价。因此,综合 26 个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处理,结果显示,前 5 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 88.80%,各指标的权重比较均衡,置信度检验为 100%,将 26 个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代入主成分表达式计算主因子得分,并将得分按照各自的方差贡献比例赋权加总,获得江苏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综合评价结果,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如下: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南通、徐州、扬州、淮安、镇江、泰州、盐城、连云港、宿迁。 四、 结论与启示 第一,江苏 “ 制造业 都市圈 ” 互动发展效
17、应明显。从排名上看,苏州、无锡、常州位列江苏制造业发展的第一方阵。横向上看,上述城市以苏州为中心,形成了苏锡常都市圈;纵向上看,则又 以南京为核心,形成沿沪宁线都市圈。实践表明,都市圈与制造业是一种共生共荣、互动发展的关系。制造业的发展,是都市圈经济竞争力的基础、扩大了都市圈内部的就业渠道、促进了都市圈内部的融合发展;而都市圈的发展,则促进了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加强了区域内部城市间制造业的联系,给区域内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充足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江苏区域制造业发展不平衡。苏南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江苏制造业新型化排名前五个城市苏州、无
18、锡、南京、常州、南通,有 4个是苏南城市,只有南通一个是苏中的城市,苏北则没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苏南城市中,镇江的制造业新型化排名为第 9位,排名教靠后。实际上,在13 个城市中,镇江的经济创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但是其环境资源保护能力处于最后一位。也就是说,是因为镇江的环境资源保护能力较差使得总体排名靠后。因此,在关注江苏区域制造业发展不平衡的同时,我们尤其应当关注制造业环境资源保护能力领域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苏中地区制造业崛起任重道远。苏中地区包括南通、扬州、泰州三市,是苏南制造业产业转移、苏北资源外输的枢纽; 是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农产品基地。在制造业新型化综合排
19、名中,南通位列第 5,扬州排在第 7 位,泰州排在第 10 位,可见,相对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苏中地区制造业综合排名很不理想。苏中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其未来发展态势将对整个江苏制造业乃至宏观经济的平衡产生影响。 第四,苏北地区制造业发展亟待提速。在江苏制造业新型化综合排名中,苏北城市排名分别是:徐州第 6 名、淮安第 8 名、盐城第 11 名、连云港第12 名、宿迁第 13 名,整体处于相对落后水平。虽然近年来江苏依托沿海和沿江开发战略,不断加大苏北开发力度,促 进苏北地区整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以徐州为代表的苏北制造业板块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形成了一批国内领先的制造业特色
20、行业(如徐州的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但是,目前苏北制造业的发展依然依赖于地理位置优势和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与东部制造业强省的发展速度相比明显滞后,尤其在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上,苏北与苏南城市差距仍在逐步拉大。因此,苏北制造业在已有国家政策扶持基础上,亟待加快其自身发展,逐步缩小与苏南城市间的区域差距。 注释: 2005 年至今,在历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江苏均位列中国制造业 “ 十大强省 ” 第一位。 参考文献: 1. 李寿生 .21 世纪的中国制造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9) :5-14. 2. 李廉水 ,周勇 .中国制造业 “ 新型化 ” 状况的实证分析 基于我国30
21、个地区制造业评价研究 .管理世界, 2005,( 6) :76-88. 3. Allred, Pinvestment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 4. Brown, MComparison, 1973-1996. Growth and Change, 2005,36( 2) :192-203. 5. 王洛林 ,魏后凯 .我国西部开发的战略思路及发展前景 .中国工业经济,2001,( 3) :5-19. 6. 金碚 .WTO 规则下的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5) :5-13. 7. 周彩红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长三角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 .南京 :东南
22、大学博士论文 ,2007. 8. 刘志彪等 .长三角托起的中国制造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9. 胡国良 .江苏制造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江苏经济, 2003,( 10) :47-49. 简历大全 10. 李廉水 ,Roger.都市圈发展 理论演化 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11. 陈健 .江苏省地级市制造业排名及国际化研究 . 阅江学刊 .2009,3( 10) :38-44. 12. 李廉水 ,杜占元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2005.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3. 李廉水 ,杜占元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2006.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14. 郑伟 ,李廉水 .中国制造业强省评 价研究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10) :73-7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全球气候变暖的碳减排压力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研究 ” (项目编号: 70873063)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 ” (项目编号: 10EYB006)资助。 作者简介:陈涛,博士,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郑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