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潭柘寺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潭柘寺镇的乡村旅游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树立正确观念,保护生态环境;统筹规划,加强资源整合;丰富产品体系,提升产品功能;开发特色项目,培育打造精品;采取多种营销手段,提升旅游影响力;强化专业培训,规范服务管理,才能使该镇的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开题报告 关键词:潭柘寺镇;乡村旅游;对策 一、潭柘寺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现状 潭柘寺镇位于京西门头沟区东南部,镇 域面积 81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达到 79.5%,属于天然 “ 大氧吧 ” 。千年
2、古刹 潭柘寺和拥有 “ 天下第一戒坛 ” 美誉的戒台寺坐落于镇南北两端。 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分类标准,潭柘寺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景观,包括名山(定都峰、天门山、卧佛山)、瀑布(潭柘寺龙潭)、嶂谷山峡(天然长城奇观)等;另一类是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寺庙(潭柘寺、广慧寺、高桥寺、孔雀庵、弘恩寺、灵鹫禅寺、南庙、北庙)、古军事遗迹(南村古石道、峰口庵古道)、古民宅(赵家台老村、阳坡元老村、平原村过街楼 )等。 (二)发展情况 潭柘寺镇的乡村旅游主要以赵家台、平原村为主。全镇共有民俗接待户103 户,其中市级户 94 户,从业人员共计 240 人,床位数 600
3、张,餐位数2800 位。平原、赵家台民俗旅游接待村 2005 年被北京市农委、市旅游局评为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村 ,桑峪村于 2008 年被评为区级民俗旅游接待村。 思想汇报 综上所述,潭柘寺镇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风物分布广泛,自然人文和谐交融,开展乡村旅游具有优越的先天条件。 二、潭柘寺镇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 在问题,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后续发展。 一是经营理念与经营意识上存在认识错误。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对于乡村旅游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质量往往重视不够;他们乐意在主体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而不愿在经营特色、社区环境等方面投入;他们以经验经营,
4、单兵独战多,团结协作少,对树立全镇旅游形象的意识不强。 二是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正确认识。乡村旅游中忽视了在发展中继续有效地保持 “ 乡村性 ” 和 “ 乡村意象 ” ,出现建筑的城市化、活动的商业化等趋向,淳朴的民风等受到严重挑战。 ( 二)旅游产业关联性不强,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 旅游业是一个有序的产业链,从旅游者到达旅游景点游览观光开始,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六个方面,而目前该镇开展的各类旅游形式主要注重吃、住,对于其他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高附加值的购物、疗养、度假、研修等旅游活动项目较少,如国际比较流行的市民农园、教育农园等租赁形式和专项形式则几乎是个空白。 作文 旅
5、游产业链关联性不强,是潭柘寺旅游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这一弱点降低了旅游产出的联动效应,影响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后劲。 (三)乡村旅游 发展不平衡,优胜劣汰开始凸显。 1、潭柘寺镇季节变化明显,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淡旺季,结果出现了旺季时车水马龙,淡季时门庭冷落的现象。特别是冬季,因交通、取暖、洗浴等方面的困难,接待游客的数量较少,造成了资产的闲置浪费。 2、旅游发展程度不一,优胜劣汰开始凸显。在经历了遍地开花的发展阶段后,目前潭柘寺镇乡村旅游进入了优胜劣汰时期。一些旅游资源底蕴深厚,策划开发得当的民俗户开始形成品牌,旅游收入可观。而一些起步较早的旅游户却由于种种原因走向了萧条,甚至停止了经营。 (四
6、)营销意识不强,宣 传促销力度不够。 市场研究不足,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方式单一是制约潭柘寺镇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该地区山多沟深,各类旅游地分散,经营规模小,而且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致使该地区经营者无力从事全面的市场调查研究,导致营销乏力,缺乏系统性。既便是对于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点,在营销手段上的运用也相当单一,没有形成在宣传上的整体合一,并且缺乏科学、统一的策划方案,在包装、宣传上整体形象不突出,影响力小。尽管有不少经营者在互联网上设立了宣传网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网页知名度有限,加上信息量少 ,网页更新缓慢等原因,还无法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思想汇报
7、(五)乡村旅游人才匮乏,服务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的生命线。乡村旅游大多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大多数经营者是农民,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和教育,缺乏长远的发展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影响了乡村旅游经营和管理的水平,导致餐饮、娱乐、安全等方面还不够规范。 另外,当前乡村旅游是 “ 家长制 ” 的人才管理模式,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及相应的管理团队对它的引导作用。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的统一管理,会使本来就很 松散的乡村旅游经营者更加松散;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的点拨和引导,也很难加快乡村旅游向前发展的速度。 三、进一步发展潭柘寺镇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正确观念,保护生态环境。 无论是
8、政府决策者还是农村村民、旅游企业管理者以及从业人员均要提高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学会正确理解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和功能优势,转变观念,树立良好的生态观。乡村旅游资源既丰富又脆弱,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只有树立了良好的生态观,才能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所以 ,生态环境保护一定要作为贯穿发展乡村旅游始终的重要内容。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要杜绝对原有景观的开发性破坏。如不要轻易拆除有地方特色的古房旧屋,不要将乡村建筑城市化。其次,要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恶化。如在季节性较强的观光园,要防止因旅游者过多而导致果树采摘过度、草地枯死、土壤板结等现象的发
9、生。 (二)统筹规划,加强资源整合。 打破原来资源条块分割、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加快潭柘寺、戒台寺景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为了更好发挥两寺旅游龙头的带动作用,由政府出面协调,给予门票等方面的更多优惠, 并联合举办一些旅游活动,借势推销潭柘寺镇的乡村旅游。 充分利用潭柘寺镇区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人文景观,将宗教旅游、民俗活动、 观山赏景等多种旅游融为有机整体,吸引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年龄阶段的游客。通过乡村旅游这一平台,使得相对分散但又具有互补性的资源联系起来,形成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区域经济,从而构建潭柘寺镇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资源基础。 (三)丰富产品体系,提升产品功能。 完善的乡村旅游产
10、品体系应包括自然景观环境、乡村景观风貌、农业生产等,这些要素一旦被旅 游者全面感知,可以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要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必须着眼于紧密结合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在内容形式上做到不断创新和多样化。在进行品牌打造和扩展的同时,开发形式多样的辅助产品和配套产品。深入挖掘当地的乡村文化,形成观光与参与相结合、动静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产品开发组合系列。如开展采柿子、碾米、 “ 拣剩儿 ” 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刺激,体验 “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 的自然美景。 (四)开发特色项目,培育打造精品。 按照门 头沟区 “ 山都水谷、
11、北京第一山水庄园 ” 的定位,通过景区规划、产品设计、整合和包装,构建潭柘寺镇具有浓郁民俗特色和规模的旅游项目,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对于已经形成的品牌项目,可请专业旅游规划公司进行进一步包装,将其打造成精品。 打造精品,实施差异化的空间战略,不同的空间板块吸引不同的市场群体,各自提供特色吸引物,以特色吸引游客。目前来潭柘寺镇旅游的游客主要是香客,进香是旅游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潭、戒市级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结合佛教文化特色,聘请高僧、教授定期开设 “ 进香文化 ” 、“ 佛学讲堂 ” 、 “ 佛 学论坛 ” 等讲座。同时,在文化创意方面做好文章,借鉴 “ 印象刘三姐 ” 的形式,推出 “ 印
12、象潭柘 ” 等宗教旅游活动。 (五)采取多种营销手段,提升旅游影响力。 通过务实的宣传手段,对乡村旅游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示。在做好网络、报刊、电台宣传的同时,继续邀请电视台对特色民俗村户进行专题宣传;在有条件的民俗村建立独立旅游网站,做好网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更新内容;继续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使节庆活动系列化、全年化,实现乡村旅游 “ 旺季更旺,平季变旺,淡季不淡 ” ;积极参加 “ 北京最美的乡村 ” 等有关乡村旅游 的评比活动,全方位提高该镇的乡村旅游影响力。 营销活动要灵活多样、不断翻新、形成系列,注重宣传效果,以不断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在市场竞争中塑造稳固的旅游名牌形象,
13、促进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六)强化专业培训,规范服务管理。 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强化培训,是提高乡村旅游业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训,让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掌握旅游服务技能、旅游政策法规、营销等知识,从而保证其真正能够承担乡村旅游的各项工作。其次,要利用专题讲座等形式培养一批乡村旅游管理人才,为实 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最后,应注意从本地农民中培养一批具有从业资格的旅游管理人才。乡村旅游只有重视本地人才的应用,从农民中选拔和培养人才,谋求乡村旅游新突破,才能使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潭柘寺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连有 “ 体验营销 ” 在北京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 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对策 J特区经济, 2009( 1) :191-193. 徐向峰 .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 J.北方经贸,2009(1). 邵琪伟 .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 J.求是 ,2007(1):44-46. 邹统钎 .乡村旅游 :理论 案例 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邹统钎 ,马欣 ,张昕玲 ,黄海辉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政府规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28(2):64-67.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