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 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 建设对策 一、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1.在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有所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其实验实习设备设施投入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和教学运行成本高。地方高职院校鉴于 “ 地方为主 ” 的管理体制,国家、省级政府基本无办学经费投入。但是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
2、的不断扩大,在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各个院校仍通过多种方式大量补充了专业教师,强化了师资队伍。虽然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之新校区的扩建,经济压力颇大,但各院校仍加大了师资培养力度,让部分教师进行了学历进修,从高校引进了高学历的人才,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 直接引进及聘请具有良好工程背景和具有职业教师潜质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从而使得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方面以及实践技能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互补作用,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2.在学院综合办学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在提高 “ 双师型 ” 教师素质上有所突破。 “ 双师型 ” 教师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特点,也是办好高职学院的关键。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办
3、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的相对低下,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很难与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相抗衡,尤其是“ 双师型 ” 教师的培养,需要有产学研互动合作的良好平台。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由于所处区域 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高职教育固有的 “ 校企合作 ”“ 产学研一体化 ” 教学活动难以突出。但是,经过暑期无工程经验教师的下厂实习、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工程经验人员担任教师等多种方式的尝试,欠发达地区在提高 “ 双师型 ” 教师素质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有“ 双师素质 ” 的教师数量明显提高。 3.在人才流向发达地区的情况下,通过人事制度改革留住、激励人才。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相比,欠发达地区教师收入也存在较大差距,而
4、发达地区开出的人才 “ 高价 ” ,致使部分优秀教师不断流向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合理确 定工资制度、奖励制度和评价制度。面对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分析问题、调整策略,以“ 以岗定薪、优劳优酬 ” 为原则,注重以人为本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以岗位为基础,与责任、效益和贡献挂钩的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形成良好的分配激励机制,从而吸引和保留了大部分人才。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普遍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发展滞后,经济水平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上与发达地区相比,待
5、遇上低一档,行动上 慢一步,成效上差一截。虽然目前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办学的关键,而且也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师资,但部分院校专兼职教师的配备不尽合理,相对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规定标准有些出入。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比例不高。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也不尽合理。虽然与几年前相比,高职院校教师在学历层次上有明显提高,但教师队伍中硕士、博士学历者比例小却是不争的事实。 2.欠发达地区缺乏 “ 双师型 ” 师资队伍培养的良好平台。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普遍偏小, 发展水平也不高,与高职学院的产学研合作热情也不高,因此,欠发达地区比较缺乏
6、“ 双师型 ” 师资队伍培养的良好平台。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培养 “ 双师型 ” 教师,不惜花费大额成本将教师送往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参与企业实践、参与技术创新等。如苏北地区某学院在每年暑期都组织无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到苏南地区的企业实习锻炼。但教师每年 3 4 周的短期下厂锻炼并没有取得实效,往往流于形式。而经过短暂的参观、实习,大部分教师对企业实际生产流程仍不熟悉,也不能根据企业岗位需要,编制相应的教学方案。学院从企业引进的具有良好工程经验的教师,由于不熟 悉教学方法、教育规律,对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等缺乏必要的认识,教学效果也不能让学生满意。 3.欠发达地区的兼职教师队伍具有不稳定性。目前大多数高
7、职院校的师资队伍采用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形式,取长补短,基本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兼职教师在流动中可以给学校带来新的信息、增强学校的活力,但是兼职教师的不稳定性也为高职学校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从当地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因为发达地区企业的吸引而离开,使得欠发达地区学校教学的连续性难以得到保障。 4.教育理 论知识水平及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的培养起步较晚,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中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占较大比例,因此部分教师的教育理论背景相对缺乏,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由于 摘要随着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
8、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 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 建设对策 一、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 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1.在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有所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其实验实习设备设施投入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和教学运行成本高。地方高职院校鉴于 “ 地方为主 ” 的管理体制,国家、省级政府基本无办学经费投入。但是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各个院校仍通过多种方式大量补充了专业教师,强化了师资队伍。虽然
9、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之新校区的扩建,经济压力颇大,但各院校仍加大了师资培养力度,让部分教师进行了学历进修,从高校引进了高学历的人才, 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直接引进及聘请具有良好工程背景和具有职业教师潜质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从而使得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方面以及实践技能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互补作用,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2.在学院综合办学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在提高 “ 双师型 ” 教师素质上有所突破。 “ 双师型 ” 教师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特点,也是办好高职学院的关键。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办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的相对低下,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很难与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相抗衡,尤其是“ 双师型
10、 ” 教师的培养,需要有产学研互动合作的良好平台。欠发达地区的 高职院校由于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高职教育固有的 “ 校企合作 ”“ 产学研一体化 ” 教学活动难以突出。但是,经过暑期无工程经验教师的下厂实习、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工程经验人员担任教师等多种方式的尝试,欠发达地区在提高 “ 双师型 ” 教师素质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有“ 双师素质 ” 的教师数量明显提高。 3.在人才流向发达地区的情况下,通过人事制度改革留住、激励人才。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相比,欠发达地区教师收入也存在较大差距,而发达地区开出的人才 “ 高价 ” ,致使部分优秀教师不断流向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通过建立科学合 理
11、的薪酬体系,合理确定工资制度、奖励制度和评价制度。面对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分析问题、调整策略,以“ 以岗定薪、优劳优酬 ” 为原则,注重以人为本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以岗位为基础,与责任、效益和贡献挂钩的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形成良好的分配激励机制,从而吸引和保留了大部分人才。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普遍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发展滞后,经济水平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上与发达地区相比, 待遇上低一档,行动上慢一步,成效上差一截。虽然目前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办学的关键
12、,而且也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师资,但部分院校专兼职教师的配备不尽合理,相对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规定标准有些出入。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比例不高。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也不尽合理。虽然与几年前相比,高职院校教师在学历层次上有明显提高,但教师队伍中硕士、博士学历者比例小却是不争的事实。 2.欠发达地区缺乏 “ 双师型 ” 师资队伍培养的良好平台。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 地区的企业普遍偏小,发展水平也不高,与高职学院的产学研合作热情也不高,因此,欠发达地区比较缺乏 “ 双师型 ” 师资队伍培养的良好平台。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培养 “ 双师型 ” 教师,不惜花费大额成
13、本将教师送往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参与企业实践、参与技术创新等。如苏北地区某学院在每年暑期都组织无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到苏南地区的企业实习锻炼。但教师每年 3 4 周的短期下厂锻炼并没有取得实效,往往流于形式。而经过短暂的参观、实习,大部分教师对企业实际生产流程仍不熟悉,也不能根据企业岗位需要,编制相应的教学方案。学院从企业引进的具有良好工程 经验的教师,由于不熟悉教学方法、教育规律,对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等缺乏必要的认识,教学效果也不能让学生满意。 3.欠发达地区的兼职教师队伍具有不稳定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采用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形式,取长补短,基本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兼职教师
14、在流动中可以给学校带来新的信息、增强学校的活力,但是兼职教师的不稳定性也为高职学校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从当地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因为发达地区企业的吸引而离开,使得欠发达地区学校教学的连续性难以得到保障。 4.教育理论知识水平及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的培养起步较晚,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中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占较大比例,因此部分教师的教育理论背景相对缺乏,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由于 3.转变观念,加快 “ 双师结构 ” 的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努力培养具有 “ 双师素质 ” 的教师个体;另一方面,努力建设由理论课教师和相应的实践课
15、教师两支队伍组成的互补型 “ 双师 ” 组合师资队伍,跳出原先将 “ 双师素质 ” 集中于同一个教师个体的思维定式,而代之以组合方式,提高 “ 双师型 ” 师资队伍建设的可行性。对教师 实施柔性化管理,注重的是对教师价值观的引导和启迪,使教师自觉地以实现学校目标为己任,激励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校的综合素质与实力,以期实现学校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 “ 人才无边界 ” 的观念,建立健全专兼结合的高职教师管理机制,聘用企业和社会高层次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引入企业的先进技术、技能和管理方法。通过引进与培养,建设一支 “ 双师 ” 素质优良、 “ 双师结构
16、 ” 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以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科学管理,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外聘兼职教 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也是缓解目前 “ 双师型 ”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办法之一。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高等专科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都占到 60%以上,江苏欠发达地区各院校的兼职教师比例普遍偏小。因而,需聘请有实际经验的各界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请他们来学院讲学,介绍技术的最新发展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同时,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规范兼职教师的任职资格,严把准入口径;成立兼职教师资源库的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工作;通过实行兼职教师 “ 教前培
17、训 ” 制度,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定期对 兼职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业绩水平进行综合考核,提高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实现人才柔性流动和动态管理。 5.落实培训制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理论背景、教育教学技能不足的问题,必须落实各项培训制度,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是落实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尤其是要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纳入重要日程,结合实际提出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二是落实以教学研究和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在导师指导下,青年教师要熟悉和完成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参与教材教法研究,掌握教学基本技 能和教材教法研究的基本方法,过好教学关。通过计算机信息
18、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及外语培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和理论教育技术的能力及外语能力,以适应国际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6.通过学院制度建设,保障人才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制度保障教师的提高和发展,健全教职工的进修培训制度。二是通过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实施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建立以“ 双师 ” 素质水平、职教能力等因素为主要依据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标准,做到按需设岗、按岗聘用、择优上岗。另一方面,推进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校内分配的 激励作用,使校内分配制度有利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参考文献 1马晓东,朱桂平 .浅析苏北高等职业教育与苏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J .鸡西大学学报, 2009( 10) . 2廖钦初,李国杰 .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措施的再思考 J .教育与职业, 2009 ( 11) . 3王建初 .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J .比较教育研究,2003( 3)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