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反倾销实施中的保护主义倾向及其调整 提要:本文主要探讨反倾销制度,着眼于 WTO反倾销规则某些模糊之处给有关国家实行保护主义留下空间这一现象。本文认识到 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调整反倾销制度保护主义倾向时的重要作用,进行和案例上的。并且也提出应该考虑进行必要的实体上的调整,以使这一制度发挥更好作用。关键词:反倾销 WTO 争端解决机制 程序 实体 ABSTRACT: essay mainly deals with the subject of anti-dumping systi-dumping law and this law still leaves room for significa
2、nt differences in approach to the enforcement of anti-dumping cedural adjustment to the default of the anti-dumping law, and it also believes that some substantive amendments should be done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perfect this sysm, procedural law, substantive law 一、反倾销制度与保护主义倾向总是反映着某种政策,反倾销法律制度在实
3、施中潜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动机,主要是一些反倾销的主要发动国以反倾销为借口,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反倾销法,包括反倾销国内法和反倾销国际法。所谓反倾销制度的保护主义 倾向,主要是指各国在利用反倾销措施时所表现出的保护主义倾向,实际上,反倾销制度的确立主要就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的需要,这种需要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各国主要是一些频频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发达国家利用这一制度时过多的考虑本国利益,而利用 WTO 反倾销制度中的一些不完善之处。随着我国加入 WTO,关于反倾销的和讨论越来越多,但是实务界主要着眼于如何应诉等,理论界存在一些讨论,但专门对这一制度的缺陷或有待完善之处进行系统研究还不多。在研究国际法
4、尤其是 WTO法这门新兴学科时,在注重案例分析同时引进一些原理性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反倾销保护主义倾向具体体现在: 1、设法扩大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协定)有关条款的解释,由此扩大了对反倾销适用范围的立法,如第 6条规定倾销是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入另一国贸易,同时,总协定为了向各缔约方提供技术上的可操作性,又规定了在不能采用出口国市场价格作为 “ 正常价值 ” 时,可采用 “ 构成价值 ” 来确定,美国就据此在 1974 年贸易法中,除了规定不同国家的价格歧视行为是倾销外,还将国际贸易中 “ 低于生产成本的销售 ” ( sales below predicting cost)包括在
5、倾销中,这实际上是对倾销作了 扩大解释 ; 2、在倾销幅度和倾销损害的认定上,一是调查机构在履行明显具有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程序时所做的判断标准。由于反倾销已经成为西方国家贸易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反倾销法的理论基础就变得远远不如保护国内免受低价进口产品损害的那么重要。通常采取的做法是:用提高正常价值、降低平均出价格的从而增加反倾销幅度。对被认定为是非市场经济的国家采用 “ 替代国 ” 方法,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关于倾销的裁决经常是根据由不太恰当的替代国所提供的最为充分的价格资料作出。二是本国可以操纵损害标准。损害指标包括市场分额、就业、利润、生 产能力、开工率等几个方面及其趋势,有些指标并不与
6、进口产品的密切相关,但可以为本国企业操纵,一旦其为政府管理机关认定为其标准得以满足,则倾销随之确立。倾销幅度和倾销损害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正是 WTO反倾销法律制度的主要漏洞所在,必须加以完善和修改。 3、滥用国内反倾销法,不惜违背总协定所规定的义务发动反倾销调查,如 1993年 4月 15日墨西哥贸易与工业发展部事先未通知我出口相关单位就进行税率最高达 1105%的反倾销。如果说,前两个方面的保护主义多多少少还是在总协定设定的义务和规则范围内通过对某些条款的利用 达到保护主义目的,那么第三种现象就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了。 下面试以美国和欧盟反倾销制度尤其是对的一些明显具有保护主义的不合理
7、措施为例说明。美国反倾销在适用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时,存在着一系列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在涉及价格比较时,对 “ 公平价值 ” 的采用了对 “ 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特殊规定,因此作出的裁决是不公平的。这些不合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反倾销法有关选择 “ 替代国 ” 的规定,在适用我国对美出口时缺乏可预测性; 2、替代国的方法在实践中缺乏可行性,执行中很不公平;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使中国产品在世界上具有无可比拟的比 较成本优势,而美国反倾销法根本不考虑这些因素;3、累计估算的方法,客观上使得中国商品受到歧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调查被指控商品是否对美国相关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时采用的是累计计算方法,即
8、不仅看一国商品对美国工业的影响,而且看数个被告国家对美国工业的影响,这明显具有不公平性,典型例子如美国中厚钢板反倾销案,共有俄罗斯、乌克兰、中国、南非等四国受指控,实际上单独的中国绝没有构成倾销。 可见,美国在 “ 公平价值 ” 计算和 “ 实质性损害 ” 评定这两个确定倾销的 “ 关键点 ” 都实行了不合理措施,保护主义可见一斑。再看欧盟关于 “ 市 场经济国家地位 ” 这一具体的措施所体现的保护主义倾向。1998 年 4 月 30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一个对反倾销的重要修正案,总体上承认了中国和俄罗斯的 “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 ,但是却出台了所谓的 “ 市场经济五条标准 ” ,在反倾销调查
9、中采取的是逐个公司个案审查的办法,这一政策被认为是 “ 本质上的消极性 ” 和 “ 表面上的灵活性 ” ,总体上肯定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实际上否定之,抽象上承认而到具体案件则想方设法否定之。并且这一政策在市场经济地位适用上具有歧视性,象前南斯拉夫等最早被承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国家出来没有进行所谓的市场经济地位 个案审查,这政策的背后可能隐含着欧盟针对的贸易大国的意味。并且,更加奇怪的是,如果中国有一家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是其余没有获得这一地位的企业就仍然需要用参照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来确定正常价值,而这样的选择往往有利于欧盟,通过这一具体政策可以看出,反倾销实际上是某些国家(地区)实行保护
10、主义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中国加入 WTO 后,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 15 条 A 款 1.2 项规定,中国企业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上负有举证责任,这一规定会在多大程度上对欧盟和美国等原来的对华市场经济产生影响,有待于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当 然,对反倾销制度的质疑在于其存在的漏洞,而非该制度本身。在 WTO的反倾销法律中存在着模糊性,这为在执行反倾销法中进行具有实质意义的不同解释或做法留下了空间。 相对简单的守则条款不可能对每一个措施作出详细的概念界定,更何况当事方总是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条款的含义。 事实上,反倾销法向来被认为是倾向保护主义的反倾销法,或者是 “ 对保护主义的简单包装 ”
11、 。我们可以呼唤,在利用反倾销制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起诉国与应诉国利益平衡问题,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法律确实是利益的平衡器,但是有关当事人总是喜欢在法律允许范围 内谋求最大利益,甚至不惜利用制度的缺陷或可争议之处。要在法律本身达到充分考虑起诉国和应诉国的利益,这需要实体法的相应修改,这不是一朝一日即可实现,目前只能着眼于如何利用现存机制扭转这种不公正倾向。 二、程序调整在 WTO 建立后,论坛式的争端解决机制变成了现行法院或仲裁式的争端解决机制,但是, WTO 争端解决机制是一种独特的司法制度,是一种由不叫 “ 法官 ” 的审理员组成审判单位,不叫 “ 法院 ” 而叫 “ 争端解决机关 ” (
12、DSB)进行管理的独特司法制度。在研究这一机制时,适当的引进传统的诉讼法理论是不无裨益的。 程序的 功能和价值何在?一般认为,程序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公正、效率和效益。但是关于程序的价值的探讨确是学说众多。强调程序法的独立价值的学者认为,程序法的独立价值体现为,尊重当事人和法律关系主体,弥补实体法不足、公众认可以及制约实体法等价值 。价值定位强调程序法独立于实体之外的价值。确实,程序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发挥作用也日益增大。但是有必要全面的看到程序法的工具价值和程序价值,保障实体法的正确实施,即程序法的工具价值,应该说是程序法的首要价值;但是也应该看到,程序法具有独立价值。与此对应的是两
13、种学说: “ 程 序工具主义 ” 和 “ 程序本位主义 ” 。 “ 程序本位主义 ” 如 “ 诉讼法是实体法之母 ” 观点持者日本诉讼法学家谷口安平 。但是也以后看到,不应该把程序的功能和地位提得过高,最初提出 “ 程序价值 ” 理论的萨墨斯主要的目的在于促使人们从结果本位主义之外的角度对法律程序问题进行思考,但并没有达到忽视甚至否定程序工具性价值的程度 。总之,从实质意义上来说,程序法和实体法必须同时存在,互为依存,马克思比喻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关系是 “ 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 ” 。在 WTO体系中,所谓的程序主要是 WTO 争端解决机制。 WTO 成 立以来的时间已
14、充分证明,该争端解决机制是整个 WTO 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机制,因为没有这一机制, WTO 成员方的贸易争端无法解决,势必使任何实体规范成为一纸空文, WTO 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在反倾销制度领域,这一机制的作用同样得到极大发挥。 下面试以 “ 印度诉欧共体棉织床上用品反倾销争端案 ” 涉及到的 “ 归零法 ” 为例论述。 在本案中,印度列出了欧共体在反倾销调查中违反 “ 反倾销协议 ”的 31 项做法,最重要的是关于 “ 归零法 ” ,在倾销幅度和倾销数额的计算上,欧共体根据进口床单的不同型号,每个型号的床单计算出该型号的差价幅度 ( margin of price difference
15、),然后某型号的倾销数额 =差价幅度 *进口数量,对于那些差价幅度为负值的型号的床单,欧共体不是计算出一个负值的倾销数额,而是一律将这类型号的床单的倾销数额归等于零,接着是计算总的倾销数额,将之除以所有型号床单的进口数量得出一个总的加权平均倾销幅度。印度认为, “ 归零法 ” 与反倾销协议 2.4.2 款不符,导致加权倾销幅度的扩大,印度认为, 2.4.2 款规定的三种倾销幅度比较方法之一 “ 加权平均正常价值与全部可比的出口交易的加权平均价格之间进行比较 ” ,印度认为这一条 款并未授予欧共体在计算倾销幅度时可以擅自把某些型号的床单的倾销数额由负额变为零,这实际上排斥了差价幅度为负值的型号的
16、床单参与总的倾销幅度的加权平均计算,违反了 “ 加权平均 ” 应有的含义。欧共体抗辩,计算倾销幅度应该针对存在倾销的床单,由于差价幅度为负值的型号的床单没有构成倾销,所以在加权平均计算总的倾销幅度时应该排除在外,另外,与印度强调 “ 全部 ” 对应其强调 “ 全部 ” 之后的条款用语 “ 可比 ” 。 专家组认为,印度、欧共体以及作为第三方提出见解的美国对反倾销协议2.4.2 款的理解都有孤立性和片面性,提出应该根据 维也纳外交法公约31 条 “ 条约应依其用语按上下文并参照条约之目的以及宗旨所具有之通常意义,善意解释之 ” ,认为 “ 归零法 ” 实际上把差价幅度为负值的型号床单排除在外,把
17、其出口价格视为正常价值,人为的篡改了数值。欧共体上诉,上诉局再次强调倾销幅度和倾销只能是 “ 案件所设涉及产品作为一个整体 ” 的倾销幅度。 这种通过专家组和上诉局的解释即所谓的程序调整的效力,即 DSB 的专家组和上诉局报告有没有普通法上的先例效力, DSB 的专家组和上诉局是否有权解释 WTO一揽子协议从而拘束后案,这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有观点认为, “WTO 的专家组和上诉局拥有司法解释权,以区别于部长会议和总理事会根据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第 9 条拥有的立法解释权 ” 。 也有学者担忧, “ 以往专家组的裁定、裁决、报告实际上有着极广的,专家组凭借此手段创设新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
18、专家组常此以往必然影响 WTO 与缔约方的关系,而且还会影响 GATT/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稳定性。 这种担忧不是凭空而生,为了不使之发生,就要求专家组和上诉局的解释必须严格依照国际公法解释的习惯规则,并且根据乌拉圭回合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书第 3 条第 2款规定, DSB 的建议或裁决不增加或 减少 WTO 涵盖协议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WTO 争端解决机制是如此重要,使得我们在看到 WTO争端解决机制所能发挥的良好作用的同时,注意到其不足,这一机制也需要完善。 WTO 司法机制存在的缺陷主要是,如审案过程是 “ 保密 ” 的( DSU 第 14 条),不公开不透明的,第二个缺陷是上
19、诉机构缺少一项重要的权力,即一般法院都具有驳回重审权,而 “ 上诉机构得维持、修改或推翻专家组的裁决或决定 ” ( DSU第 117条 13款),有学者认为,这个缺陷给 WTO 司法机制的实际运作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在实践中, WTO争端解决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如办案偏 颇、违规造法、举证混乱等。比如在 “ 证据制度 ” 上,未对证据的范围、举证责任、证据的效力等问题进行规定,存在严重法律真空,两大法系共有的一些证据规则难以应付复杂的案件事实,如美国诉阿根廷鞋类、纺织品、衣服以及其他产品的进口措施案中( WT/DS56),专家组拒绝接受阿根廷提出的其与世界银行 IMF 间备忘录的实体抗辩,上诉局
20、维持专家组意见,但是却无法找出专家组拒绝的理由,又比如欧共体诉美国 301 条款案( WT/DS152/1)专家组认为欧共体提出的三个反证例子不能构成反证。 为了更好的发挥其功能弥补实体的不足,机制自身 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而这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实体调整虽然 WTO 反倾销协议从国际高度对国内反倾销法进行了一定的规制和调整,但是到为止,还存在诸多不近人意之处,存在一些可钻空子的模糊含混之处。有学者指出, WTO 反倾销协议最多也是 “ 给贸易政策中一处化脓了的伤口 ,捆绑上一条绷带 ” 而已。所以国际法学界尤其是一些 WTO 的学者提出了各种看法。第一种主张是要动大手术 ,用统一的
21、 “ 国际竞争法 (反托拉斯法 )” 取代现行的反倾销政策和具体规则 ,而把从严界定的、反竞争的 “ 倾销 ” 行为纳入国际竞争法 ,作为它的一个条款。第 二种主张是仿效 WTO 体制中 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 )TRIPS(知识产权协定 )的现有模式 ,设制一个协调各国竞争法的法律框架和机制 ,倡导各国反托拉斯执法机关之间 “ 主动礼让 ”(Positive Comitg) 、相互协作。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的福克斯教授把这种类型的条约或协议称作 “TRAMS”( 与贸易有关的反托拉斯措施协议 ) 。 但是,正如著名 WTO/GATT专家杰克逊指出, “ 尽管人们对反倾销法存在种种政策上的疑虑
22、,但是这些法律在最近将来是不可能被废除或作实质性修改 ” 。所以我们只能建议考虑在现行 WTO 反倾销协议等 确立的国际反倾销秩序的框架内,通过谈判、立法解释和上文已经提及的司法解释不断的完善 WTO反倾销法律制度,从而日益减少甚至消除其非关税壁垒或称保护主义倾向。根据学者,主要有以下方面: 1.扩大并强化 “ 公共利益条款 ” 。认为对倾销的认定和对 “ 损伤 ” 的确定 ,对反倾销调查和措施的采取 ,不能只着眼于本国某个行业的局部利益 ,还要把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 ,乃至对市场竞争的扭曲与损害 ,统统考虑进去 ,从国家经济与国民福利的整体利益作出权衡。显然 ,这就足以遏制住保护主义肆虐和动辄
23、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势头。 2.把在市场占有份额不居支配地位或 主宰地位的广大中小型或出口商排除在反倾销范畴之外。 3.重新从宽定义 “ 相同产品 ”, 以遏制在认定倾销和确定损伤的各个环节上偏向保护主义的倾向。 总之,在 WTO 有关实体法律上做修改将是一漫长的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的谈判。面对 WTO反倾销协议的一些模糊之处, WTO 争端解决机制所起作用不可忽视,实际上,反倾销调查作为一种国内的行政程序并且由相关发动国部分操纵,从主体上来说就难免有不公正倾向,更何况 WTO反倾销协议等法律文件存在模糊性,给不同解释留下了空间, WTO 争端解决机制能够以公正的第三方并且带有“ 监督和纠错性质 ”
24、 出 现在纠纷解决中,这种程序调整的力量在目前是最主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和企业应该尽快学会运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 李圣敬,反倾销法律与诉讼代理,法律出版社, 2000( 1)。虞汪日,WTO 反倾销法律制度的一体化法律,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2( 3)。周世俭、许肖冰,一把有弹性的尺子 论美国对华反倾销的不公平性,载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0( 9): 25-30。Jean-Francois Bellis、傅东辉,评欧盟对话反倾销新政策的消极性和灵活性,载如何应对国外反倾 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0( 9):199-210。 Jacqu
25、es H. J. Bourgeois, WTO Dispute Settlement in the Field of Anti-dumping la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volume1, issue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260 张乃根、宫万炎等,论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若干问题,国际经济法论丛( 3),法律出版社, 2000( 8):405Bernard M. Hoekman and Michael M.Koslecki.世界贸易体制的经济学,法律出版社, 1999( 6): 177 陈光
26、中、王万华,简论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 1998 年 4 月。Robert S. Summers,Evalution and Improving legal process: A plea for “process values”, Cornell Law Review ,1974(12):1 -52 邓旭, WTO 争端解决机制与 反倾销领域新问题的研究,当代法学研究 2001( 1)。 Stephen P. Croley and Hackson H.Jce to National Government, 90.Am. S.Int L. 199
27、6:199-212.赵维田,专审贸易官司的机关 论 WTO 的司法机制,律师世界, 2002( 2): 9-12。熊丽,对 WTO 争端解决机制专家组程序的几点思考,比较法研究, 2002( 2): Jeffr 转引自赵维田,论 WTO 的反倾销规则,法学研究 1999( 2)。 美 杰克逊著,张乃根译,世界贸体制 国际经 济关系的法律和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305。 or See John H. Jackson: The Trading System_law and polic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 ,MIT press,1997.p274 赵维田,论 WTO 的反倾销规则,法学研究1999( 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