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英汉被动句的翻译 摘 要:英汉语被动句的表现形式存在很大差异。英语的被动句式属于动词的语态范畴,而汉语的被动句则属于汉语的特殊句式。汉语 “ 被 ” 字结构的被动句,涉及的致使性事件分为隐含的和复杂的致使结构,形成与英语截然不同的被动句式。从形式上看,英语被动形式被动意义句子的使用比汉语要频繁,而以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句子的使用比汉语要少得多。在英汉翻译时,英语被动句的翻译,要视实际情况而定,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提高译文的质量。 关键词:英语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形式和意义 1 引言 在主动句中, 为了表示 “ 施事者 行动 受事者 ” 的相互关系,英语使用 “ 主语 谓语 宾语 ” 的结构
2、。这与汉语是基本一致的。在被动句中,英语使用 “ 主语 被动谓语 by 短语 ” 的结构来表示 受事者 -行动 -施事者 的相互关系。这就与汉语不同了。英语中所谓的被动语态是利用动词的分词形式来构成的,即 助动词 +过去分词 ,但是汉语中的动词不可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变化来表示被动的含义。其次,英语中用介词 by 带出施事者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汉语中也可以用介词带出施事者,但是作为一个修饰动词的短语它应该放在动词的后面。总之,英语被动句在译成汉语时不存在 现在的对应表达方式,而是需要我们依据汉语的习惯用法,从丰富的句式和辅导词语中挑选一些适当的手段来表现出原文中的被动含义。汉语在这方面的句式主要是
3、被动句和主动句,现在将它们的用法分述如下。 2 英语被动句的翻译方法 首先,在表现谓语动词的被动含义方面,英语使用的是综合型语言的手段,即动词的词形变化。汉语是分析型的语言,在这里使用的首先是词序的手段,如一个及物动词在 主语 -谓语 -宾语 的句子中既是主动的(如:甲队打败了乙队),在 主语 -谓语 的句子中即是被动的(如;乙队打败了)。动词的这种用 法在古汉语中就应该开始了,如阿房宫赋开头的那句 “ 六王毕,四海一。 ” 就包含了被动语态很简短有力的运用。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更是普遍了。 第一种情况,就用 “ 受事者 动词 ” 的排列。例如: “The same aria from Ma
4、dame Butterfly was played five times in a row.” 胡蝶夫人里的一个唱段竟联播放了五遍。在 “ 可以 ” 或 “ 必须 ” 后面往往加上 “ 予以 ” 或 “ 加以 ” ,以加以加强说好的语气。 第二种情况,有施事者出现,形成 “ 受事者 施事者 动词 ” 的排列。例如: “Yet , what we say here will not be long remembered .What we do here can change the world.” 不过,我们在这里所讲的话,人们不会长久地记住。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事却能改变全世界。 第三种情况,英语
5、句子中介词 by后面如果是没有生命的事物,有事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施事者,而是表示一个原因,翻译时可以用 “ 由于 ” 、“ 因此 ” 等词来带出。例如 “But this optimism was tempered by the realization that it was a precarious truce that could collapse at any time.” 但是这种乐观情绪由于人们知道这次休战是不稳定的,是随时都可能遭到破坏的而冲淡了。( “ 由于 ” 放在动词 “ 冲淡了 ” 前面,起修饰作用。) 有些句子如果不这样处理会产生一些别扭的译文。例如; “ 在不久的将来同
6、伊朗重新合作的希望被从 11 月 4 日开始的德黑兰人质危机有可能拖到夏天才能解决的迹象粉碎了。 ” 其次,翻译过程中还可以使用词汇的手段,如在动词前 面加上一个 “ 被 ”字来表示被动的意思。这也是从古汉语就有的,但是用的不那么多,主要是表示这个行动不利于受事者或者是这个情况有点特殊,出乎意料。如屈原列传中的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是说得很有分量的。在现代汉语中,“ 被 ” 字用得较多了,使用的范围也放宽了,主要是着重指出某个行动被施加到受事者身上了这样一个事实,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第一种情况,就用 受事者 -被 -动词 的排列: “what we were first capture
7、d my own reaction was mainly one of fear and suspicion。 ”我们刚被俘虏时,我的感觉是又害怕又怀疑。 第二种情况,如果出现施事者,句子排列成为 “ 受事者 被 施事者 动词 ” 。这种用法也是比较多见的。例如: “Hitler entire also washed away by the storms of history.” 希特勒也被历史的风暴冲掉了。 第三种情况,除了 “ 被 ” 字外,有时还可以用到 “ 得到 ” 、 “ 受到 ” 和“ 遭到 ” 等词来表示类似的意思。这种句子里有时也会出现施事者。例如:“With the comp
8、uter , the ideas of todays scientists can be studied , tested, distributed, and use more rapidly than ever before.” 有了计算机,科学家们的理论今天就可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快地得到研究、检验、传播及应用。 第四种情况,施事者还可以用 “ 由 ” 字带出。 “ 由 ” 字没有 “ 被 ” 字所暗示的 “ 有所不利 ” 或 “ 情况特殊 ” 的含义,而是表示 “ 由谁来办 ” 这件事。 再次,如果与上述所述情况相反,英语句子中所要着重表示的不 是受事者受到了某个行动这样一个事实本身,而
9、是与这个行动有关的一些具体情况,如时间、地点,方式方法等 也就是说,句子里强调的是行动的静态而不是动态的含义 这是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情况放在 是 ?的 框架中间,使之突出出来。这种判断句的句式是汉语在现代的新发展,用来表现原文中上述的含义,显得简便灵活。 在一般情况下,就排列为 “ 受事者 是 动词 的 ” :“Negotiating an end to the war was first formally raised in official discussion at the Imperial Conference on June 22, 1945.” 进行谈判以结束战争,是 1945年 6
10、月 22日在御前会议的一次正式讨论中首次正式提出的。 有时还可以出现施事者,说明是什么人 /事物发出了这个行动。译文排列为 “ 受事者 是 施事者 动词 的 ” : “The question were asked in a soft voice by a slight , graying American woman as she faced a throng of reporters in Teheran, about 7000 miles from her home in Oak Creek, Wiz, a suburb of Milwaukee.” 这些问题是一个身体瘦小、头发发灰的美
11、国妇女在对一大群记者时用一种温和的声调提出来的。当时她正在德黑兰,她的家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郊奥克里克,相距约有七千英里。 3 结语 从以上英汉被动句的对比分析和对英语被动句的翻译策略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翻译英语被动句的时候,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应 充分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各自被动句的特点和差异,正确运用翻译技巧,灵活处理英语被动句;同时也应注意到,英语被动句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转换成为汉语的被动句,而大部分则要将其转换为汉语中的意义被动句, 即形式上是主动句, 而意义上则属于被动句。 参考文献 刘重德 .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M.青岛出版社, 1998. 王菊泉,郑立信 .英汉语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19952003 )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