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产保险行业套费行为审计案例分析 提要 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保费的获取成本不断攀升,虚列费用补贴市场成为各保险主体普遍存在且屡查屡犯的问题。长期以来,保险公司套取费用是监管机构和内部审计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介绍内部审计案例成果,总结审计如何在防范套取费用风险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防范;保险行业;套取费用;风险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收录日期: 2017 年 9 月 8 日 保险行业套取费用,主要是指各保险主体盲目的拼规模、抢份额,忽视内控合规和风险管控,虚列费用套取资金支付展业成本等违法违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直接业务、无资质中介业务虚挂个人代理、中介业务
2、等方式套取手续费,或通过虚列宣传费、服务费等费用套取资金,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长期以来,保险行业存在的 “ 高费用 ” 、 “ 高手续费 ” 等问题不仅影响产品运行效率,还伴生着违法违规和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特别是 2016 年财产保险行业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更加剧了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也诱使业务经营单位以高额的销售费用投放市场。 一、防范保险行业套取费用风险的必要性 (一)保险行业套取费用的诱因分析。一是保费规模、增长速度及市场份额是当前保险公司各级高管人员考核体系中权重最大的指标之一。基层经营单位的负责人能否 “ 向上发展 ” ,主要取决于保费规模的大小,由
3、于多数保险公司对基层经营单位的费用管理实施 “ 大包干 ” 模式,即业务拓展维护费用和手续费总额与保费收入的规模直接挂钩。因此,为了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基层经营 单位便以超额的费用资源投放市场,甚至出现以亏损为代价的非理性竞争;二是同业主体的无序竞争加剧了保险公司套取费用行为。部分财险公司为了提高保费规模,虚挂应收保费,将大量资金违规支付高额的中介手续费或挪作他用,甚至用于商业贿赂;或通过赠送现金、购物券、实物、积分抵扣等方式,给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造成保险市场秩序的混乱;三是保险中介机构为保险公司套取费用提供通道和便利。长期以来,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是保险行业违法违
4、规行为的主要形式之一,涉及资金巨大且屡禁不止。如 2015年 1 月至 2016 年 6 月,宁波市永诚、大地等财险公司通过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 700 多万元,被宁波保监局处以行政警告、罚款等处罚。 (二)保险行业套取费用的不良影响。一是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成本,导致承保利润的下降甚至全行业的亏损;二是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形成潜在的威胁,部分保险公司陷入低水平的价格竞争,降低费率争抢业务的行为削弱了保险行业的服务能力,可能造成客户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质疑;三是 ?o 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带来损害,进而影响整个保险行业的公信力。恶性价格竞争屡禁不止,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5、,被保险人享受不到低廉合理的产品价格和高质量的服务;四是受到监管机构的严厉处罚,不利于保险行业的长足发展。基层经营单位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向客户赠送礼品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某省财险公司 2016 年共采购加油卡 4亿元,用于赠送车险客户。这一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保险监管部门限制业务范围、停止接受车险新业务的行政处罚,最终影响当年业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三)保险行业套取费用的监管形势。为了规范车险市场竞争秩序,2016 年以来,保监会持续执行保险综合成本阈值监管政策,并对车险综合成本率、综合费用率等指标进行监控评 分,针对连续三个月得分排名前三的保险机构开展现场检查,综合成本率超出阈值范围的保险机构将
6、停止列支费用。 2017 年 4 月,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严查保险行业违规套取费用行为,并要求保险公司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内控机制,优化信息系统,从制度、机制和系统等方面加强违规套取费用行为的识别和管控,坚决杜绝套费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了解,部分省份保监局已全面禁止财险行业任何形式的买赠客户礼品的展业行为。 7 月份,再次向财产保险行业发布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对于套取费用 情节严重的保险机构,保监会依法采取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车险新业务、吊销业务许可证、撤销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等措施,从严从重从快开展行政处罚。至此,备受诟病的 “ 保险公
7、司套取费用 ” 问题将被重点整治,监管层出重拳打击当前车险市场虚列费用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防范保险行业套取费用的审计实践 本文以某财险公司 A 市分公司宣传品采购专项审计为例,介绍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在防范套取费用风险、提高公司经营效益方面发挥作用。 (一)非现场分析过程。通过系统数据库提取 A 市公司 2016 年 1 月至2017年 5月 7业务宣传费报销清单,根据采购事项金额大小的分布特点,重点选取 10万至 50万元的大额费用报销事项,分析资金流向规律及收款单位性质。在抽查的单据中,发现市公司本部存在两笔费用的支付对象为广告经销商,明细如表 1 所示。(表 1) 审计人员登录工商信息网站
8、查询,甲和乙广告工作室的企业类型均为个体工商户,经营范围为企业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审计人员决定把收款金额较大的乙作为审计切入点,初步梳理审计疑点:乙如何与 A市公司建立购销关系?近两年采购金额多少?批量采购物品是否履行公司的集中采购程序? (二)现场检查过程。现场调阅费用报销的原始凭证,查找甲和乙开具的发票及销货清单,结果显示两笔费用均用于采购汽车用品、家居日用品等赠送保险客户。采购部门上报公司领导的费用支付申请显示: 2017 年 3月,市公司本部支付供货商乙业务宣传费 35.2万元,实际用于结算 2016年四季度遗留的采购欠款。审计人员进一步核查供货商乙的身份,并逐个核实非现场的
9、疑点线索。现场调取该供货商乙的工商营业执照,发现该单位于 2017年 2月 13日注册成立,与采购事项的实际发生时间相矛盾,这一线索成为问题核查的重要突破口。 审计人 员现场约谈采购实施部门经办人,据了解,该笔采购事项实际供货商是丙广告制作室,单位性质也是个体工商户,且乙与丙单位的经营负责人均为余某。此时,审计人员再次梳理疑点 “ 为什么费用资金支付对象与实际供货商不一致?以丙单位的名义虚开增税专用发票是不是违法行为?此做法对 A市公司与供货商单位有什么益处? ” ,并就上述疑点向余某发送审计函询。函询结果显示:乙单位不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质,为了满足 A市公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需求,通
10、过税务代开的方式提供 3%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国税局为个体工商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限 额是年累计销售额不超过 80 万元,超出部分将按照 17%的税率进行征税。为了节省税务成本,余某于 2017 年 2月注册成立丙单位,用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其名下共注册了 4家经营单位。 根据上述情况,审计人员对问题线索进行梳理:一是销货单位通过未发生交易的单位开具低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存在偷税嫌疑;二是乙单位开具 3%税率发票, A公司不能充分抵扣进项税额,不利于节约成本;三是供货商余某通过注册 -注销 -注册经营单位进行避税的做法,被 A市公司认为是较为 “ 常规 ” 的做法,可能在系统内
11、存在普遍性;四是供货商提供的物 品价格、质量等是否符合 A市公司的采购需求,需要盘点库存物品质量;五是个体工商户通过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务成本较低,容易诱发虚开发票套取费用的风险。于是,审计人员对 A市公司全辖费用报销明细进一步筛查,结果显示: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5 月,全市各分支机构经乙和丙单位采购物品的金额分别为 47.3 万元、 50.8 万元。同时,盘点库存物品发现,在乙和丙单位购买的宣传品中,存在仿冒品牌、因质量问题返修等情况。 (三)后续风险排查。针对以上核查结果,审计人员将汇总情况汇报审计组,经过小组讨论,认为 A市 公司对辖内宣传品采购事项缺乏内控管
12、理、风险意识淡薄,且此类问题也可能存在于其他管理环节。通过分析其他费用报销收款人特点,审计人员发现 A市公司采购宣传品或增值服务的供货商大部分都是个体工商户,还存在跨省采购的情况,存在较大的虚列费用套取资金风险。审计人员遂扩大凭证抽样范围,补充调取跨省销货单位的费用报销单据,检查明细如表 2 所示。(表 2) 重点锁定上述费用报销单据,约谈采购经办人员,了解异地采购的原因、采购宣传品性质,并核对验收入库、发放、领用情况。检查结果显示,个别采购事项所附清单与物品出入库登记不 相符,经核实,所报销的 “ 业务宣传费 ” 实际为套取费用,用于支付以前年度拖欠中介机构及营销员的车险手续费。 审计组决定
13、与 A 市公司采购领导小组的相关人员进行非正式的问题反馈。经过双方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该公司认识到自身制度建设、内控管理及流程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上述问题对公司经营效益产生的不利影响。于审计项目结束之前,审计组应邀为该公司辖内的业务经营单位及采购管理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从内控制度、流程优化、供货商管理等方面向参训人员宣导合规及风险理念,从而强化业务经营单位对采 ?事项的合规、风险管 理意识,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咨询服务的职能。在印发审计报告阶段,审计组以正式发文形式向 A市公司送达了审计管理建议书,从采购事项管理流程、供货商的选择和调整、成本管理、税务管理等方面提供管理建议,督促 A市公
14、司在全辖宣导合规经营理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堵塞虚列费用套取资金的内控管理漏洞。 (四)被检查单位整改成效。 A 市公司收到审计报告 1 个月后,向审计组上报整改报告,根据审计组提出的建议,制定对应的整改措施:一是修订和完善集中采购管理实施细则,为业务经营单位提供内控管理的执行标准;二是由市公司统一招标选择建 立采购供应商库,并建立供货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三是制定分公司宣传品(促销品)管理办法,加强对采购物品的验收入库、发放等管理,加强流程管控与内部监督。 三、防范套取费用风险的审计建议 (一)培育保险合规文化及核心价值理念。一方面保险监管机构应加大治理保险市场乱象的力度,形成保险合规管理的常
15、态化机制,建立保险优胜劣汰机制,引导行业加强改革创新,提升市场营销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夯实科学发展基础,更好地履行保险责任;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发挥宣传和咨询服务职 能,培育公司内部合规文化氛围,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 “ 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 ” 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加强保险产品和业务发展渠道创新。一方面保险公司应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加强对业务平台、展业工具的研究和开发,通过产品和渠道创新建设低费用成本的业务渠道,缓解保险行业 “ 高手续费 ” 的费用投放压力,进而遏制违规违法行为。比如,车险网络销售渠道的发展,便是一个相当有效的营销渠道创新
16、,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车险手续费支付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加强对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比如利用移动互 联网技术为车险营销提供全新视角,大幅度降低销售费用;利用车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理赔服务,从根本上改善客户体验。 (三)准确把握内部审计职能和角色定位。新形势下,内部审计的职能不仅仅是查摆问题,揭示漏洞,而且要发挥 “ 卫士 ” 作用,善于预防问题;发挥 “ 医士 ” 作用,善于解决问题;发挥 “ 谋士 ” 作用,善于建言献策,指导公司的经营管理。审计人员应准确定位自身角色,与利益相关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确保内部审计的价值主张与其期望保持一致,及时了解管理层对审
17、计的价值需求。同时,与被审计单位建立稳固的关系,及时 了解其运营状况及内控管理的质量,较好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角色。 (四)提升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及风险管理能力。一是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工作,主动接受关于治理、风险和合规这一快速发展的知识体系。不断探索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或手段,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恰当处理、深入分析原因,帮助建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二是增强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识别和评估重大风险,协助被审计单位改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监控和评价风险管理流程等协助业务经营单位管理风险;三是加强对发现问题的研究,查找 出现问题的“ 症结 ” ,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及有预见性的防范手段,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 “ 谋士 ” 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1735 号) .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译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 . 中国保监会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保监财险 2017174号)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