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高校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 “ 协同 ”机制构建问题探讨 摘 要:辽宁省高校众多,但在科技创新上存在着资源分散、供需脱节、各自为战的问题,存在成果数量多、质量不高、转化率低的情况。应构建协作创新模式,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组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协作创新团队,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服务于辽宁经济振兴事业。 关键词:辽宁;高等院校;协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2015)07-0205-02 为落实 “ 十八大 ” 提出实施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 “ 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 的精神,
2、教育部于 2012 年 5 月在全国启动了 “2011 计划 ” 。截至 2013年 3 月,已有 300余所高校按照 “2011 计划 ” 要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协同创新,近 50%的大型骨干企业实质性地参与到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之中。 26 个省市成立了“ 省级 2011计划领导小组 ” , 22个省市落实了 “ 省级 2011计划 ” 的专项经费, 2/3 以上的中科院研究所、 60%的行业骨干研究院所以不同方式参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参与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组建的大型骨干企业已承诺和落实新增资源超过 200亿元。辽宁省高校众多,但在科技创新上存在着资源分散、供需脱节、各自为战的问题,存
3、在成果数量多、质量不高、转化率低的情况,应采取协作创新模式,组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协作创新团队,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服务于辽宁经济振兴事业。 一、辽宁高校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 “ 协同 ” 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及教师协同创新积极性不高 由于长期体制积习,在高校和企业中有两股风习阻碍着协作创新。一是官本位,即无论高校还是企业,人们 “ 当官 ” 的动力远大于科技创新,所以许多人主要心思和精力不在创新。二是短期行为,即许多人对即期或短期即能到手的利益兴趣浓厚,而对于像协作创新这样的 “ 大手笔 ” 、 “ 远景规划 ” ,投资期长、见效慢的项目兴趣不大。这样就造成了即便高校有技术企业也不愿投入
4、大量的试制、中试费用去担风险。 (二)科研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下 从辽宁地方的层面看,各高校都有自的科研所、实验中心、实验室,但部门间、单位间由于协调 不够,导致科研经费、科技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宏观统筹协调能力薄弱,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一方面,一些技术人员、团队急需的资金、设备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一些单位、人员资源闲置,浪费非常严重。 (三)制造业企业规模偏小,盈利状况不佳,不利于科技创新 虽然振兴辽宁最大的障碍是产业升级,但整体上,辽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意愿并不强。具体原因在于:一是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相对偏少。在近年的辽宁纳税 100强上榜企业中
5、,制造类企业,所占比例偏低。二是传统机器制 造类国有企业比重偏大。这些企业中约有 80%以上系国家企业,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企业技术创意识不强。三是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客观上没有形成依赖技术创新的良性机制。 (四)政府各项政策不利于高校协作创新 统计资料显示,辽宁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与全国许多同类城市相比属于较低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一是投入总量不足。以沈阳为例,第二次全国 R&D 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沈阳 R&D 经费占 GDP 的比重为 1.98%,比 2000年提高了 0.48 个百分点,这个指标不但低于全国许多副省级城市,而且低于副省级城 市平均水平。 二、构建辽宁高校促进产业和
6、科技创新 “ 协同 ” 机制的建议 (一)引导高校确立协同创新的目标与形式 高校通过建立与企业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努力成为企业的 “ 专家顾问 ” 、“ 技术指导 ” 、 “ 管理智囊 ” 等。具(下转 246 页)(上接 205 页)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企业合作创办研究中心,建立科技园区,共同开发技术产品和解决高新技术问题。二是建立双向交流机制,高校师生可以通过专家指导、学生实习等形式参与企业建设,也可以凭借技术专利入股高新技术企业。 (二)依据具体情况构建协同中 心的模式 对于产业分散,企业规模小的行业可构建以重点高校为核心,以几所一般高校不同程度的参与,以企业群为基础的协同创新中心,由核
7、心高校主导研究方向和重点,中心应有自已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分配制度,监管制度等;对于产业集中度高,企业规模较大,有核心企业和紧密层企业的行业,可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为核心,以一所实力强的高校为代表,以几所一般高校和众多一般企业不同程度的参与,以企业、产业需要为基础的协同创新中心,由核心企业与代表性高校共同主导研究方向和重点,中心同样应有自已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分配制度,监管制度等 。 (三)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 辽宁高校在协同创新事业应注重实施 “ 走出去 ” 的战略,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注重与国内外其他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量力而行,积极参与其他协同创新中心的
8、研究项目,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一改目前 “ 封闭、单一、低效 ” 科研和办学的现状,释放人才、设备、资源、知识等创新要素的优势,加速科技融合,资源共享。 (四)完善高校协同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体系,是指社会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形成的服务体系,包 括共享的研发试验平台建设、硬件资源支持、信息数据库以及咨询服务机构的总称。包括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信息服务、组织管理、人才设备、创新精神、竞争机制等。改善创新环境要从创新因素入手。一是优化技术创新的组织体系。应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体系进行总体设计,保证机构的高效运转。二是完善财政科技创新支持制度体系。包括支持的目标、支持的重点、支持的手段、支持的力度及形式、监督保障体制等。三是完善服务体系。包括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社会服务、协调机制、政府效率等。四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分配政策、侵权保护、技术标准 等。 参考文献: 李忠华,冯卓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局限性及对策 J.中外企业家,2010,( 6) . 邓纯熙,陈恩伦 .积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N.光明日报, 2013-01-28. 李忠华,霍奕彤 .科技创新促进沈阳节能减排机制的构建 J.沈阳大学学报, 2014,( 10) . 责任编辑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