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逻辑与历史的错位 对政治经济学的反思 摘 要:作者认为,逻辑与历史的错位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所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我们的思想进程超越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我们的思想进程又落后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文章对这种逻辑与历史的错位存在事实及其错误实质和危害性进行了论证,指出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之间关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逻辑 历史 错位 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的统一 ,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所运用的一个重要方法。恩格斯 在考尔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说明:
2、 “ 逻辑的研究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 马克思正是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历史发展趋势。 多年来,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者们对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的科学性以及运用这一方法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必要性
3、,作了非常充分的论证和说明。但是,当我们自己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及其相互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时,这一方法却往往被遗忘了。笔者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与历史的错位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所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一 我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总体框架基本上还是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翻版,即 :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部分,资本主义部分从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简单商品经济讲起,一直讲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为止;社会主义部分则以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为起点,以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为终点。从表面上看,这一体系完全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要求:资本主义部
4、分基础上保持了资本论的逻辑体系,所增加的有关帝国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章节作为资本论思想进程的逻辑延伸,也基本上反映了马克思逝世后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灭亡之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 史过程或历史趋势。然而,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与历史的错位就产生于所谓社会主义部分的起点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终点之间:当我们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转而分析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的时候,我们的思想进程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思想进程的逻辑延伸,即以 “ 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 ” 的资本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
5、逻辑起点;而被我们当作分析和说明对象的社会主义,则是以不完全成熟或还很不成熟而不具有典范形式的资本主义为历史起点。 马克思通过对 “ 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 形式 ” 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所预见的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当然也应当是 “ 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 ” 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预见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在马、恩的著作中社会主义一词是共产主义的同义词 ),而不是指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第一或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更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特点。历史赋予他们使命,就是从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高度大致勾画出 “ 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
6、式的 ” 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而不 是也不可能是明确指出某一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之后所具有的具体特点,以指导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正如列宁所说: “ 谁都知道,科学社会主义其实从未描述过任何未来的远景,它仅限于分析现代资产阶级制度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如此而已。 例如资本论这部叙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的和主要的著作,对于未来只提出一些最一般的暗示,它只考察未来的制度所由以长成的那些现有的因素。 ” 这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在理论体系上是马克思资本论思想进程的逻辑延伸,那么,被我们当作分析和说明对象的现实社会主 义的历史起
7、点就应当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的历史起点是一致的,或被我们当作分析和说明对象的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已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历史起点。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曾经是社会主义的国家)的历史起点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也还没有一个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已经达到或曾经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或其第一或低级阶段的历史起点。 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称 “ 由于工业化纲领的实现,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社会主义工业大国 。 ” 这就是说,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 “ 落后的农业国 ” 的基础之上。而中国直到现在还没有完
8、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 众所周知,工业化本来应当是 “ 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 ” 的资本主义已经完成的历史任务,而且事实上也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完成的历史任务。邓小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 “ 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因此,我们的政
9、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总体结构上并不是 “ 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 ,而是历史过程在理论上前后并非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从工业化已经完成的 “ 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 ”的资本主义到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并非 “ 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 ” 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当然,我并非主张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应当脱离我国现阶段的实 际而去研究 “ 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 ” 的共产主义社会或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及其运动规律,而是认为上述在逻辑上前后不一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然导致逻辑与历史的错位,而这种逻辑与历史的错位则是导致我们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具体特点和特殊规律
10、的认识,以及这些具体特点和特殊规律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之间关系的认识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多年来正是由于这种逻辑与历史的错位,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面临着两个非此即彼的错误选择:要么,把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 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当作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特点和特殊规律;要么,把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特点和特殊规律,当作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前者的实质是提高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表现为典型的教条主义;后者的实质是降低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表现为典型的经验主义或实用主义。 改革开放前,
11、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论述当作教条,即:将马、恩所设想未来社会的经济特征当作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特点。于是,以此为理论依据而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并主张立即消灭私有制、商品经济以及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法权等。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逻辑与历史的错位也就表现为思想进程超越了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拔高现实社会主义历史起点的教条主义态度被否定了,但贬低马、恩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的经验主义特别是实用主义态度却往往被忽视、容忍或认可了,后者甚至被当作反对前者的重要思想武器。因而思想进程超越历史进程在形式上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的倾向 将我国现阶段
12、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特点当作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为此甚至不惜轻率地否定马克思 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例如,为了说明 “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 ” 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突破,不少经济学论文、专著和教科书都引用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 “ 社会主义 ” 篇中所说的这样一句话: “ 一旦社会占有了全部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消亡。 ” 并理直气壮地断言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恩格斯的这一预见不符合实际。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的 “ 社会主义 ” 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呢?是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我们正在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又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呢?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我们中国或其他现
13、在是或过去曾经是社会 主义的国家在何时真正实现过 “ 社会占有了全部生产资料 ” (哪怕是强行实现的)呢?即使是在 “ 文革 ” 期间我们也没有能够将个体私有制完全荡涤干净,何况农民兄弟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全民所有的待遇!既然如此,我们凭什么说实践证明恩格斯的设想不符合实际呢?又如,有人以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为依据,否认马克思关于 “ 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 ” 论点,认为社会主义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借助于一系列这样的所谓实践证明,我们实际上几乎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 设想或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预见全否定了。
14、在马、恩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是否会消亡,在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否还有必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或资本主义是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这类问题当然是可以讨论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实践既不是共产主义的实践,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即正在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实践。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之后,商品经济是否仍然存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或当我国在向成熟的共产主义过渡的时候,是否还有必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目前并没有这种 实践可供借鉴。所以,上述所谓实践证明实际上是理论与实践相错位的检验方法。这种错位的实践证明就是逻辑与历史错位的具体表现。 本来,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就是对于现实社会主义认识的思想进程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相统一的结果。但是,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育领域,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认识现实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仍然热衷于归纳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或特点。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中,所谓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特征、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特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特征、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特点等提法比比皆是。每一次再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根据形势的变化修正这一系列所谓特征或特点的内容或提法。且不论这些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
16、特征或特点中有不少内容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体制残余的体现。从逻辑上讲,所谓社会主义的特征,在空间上应适用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即所有已经进入和将要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和地区;在时间上则应适用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即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直到共产主义的实现之前。既然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们仅通过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实践,又怎么可能归纳出经得起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检验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特征呢?例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本来就是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我们完全
17、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将其拔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特征,因为我们现在无法断定这种所有制结构是否应当或能够一直保持到共产主义实现之前。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更不能说成是什么社会主义农村集体所有制的特征 ,难道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在农村也还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吗?难道我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一直保持到共产主义实现之前吗?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实践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践,就没有必要再去热衷于归纳什么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而应将注意力放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特点上。 二 逻辑与历史的错位不仅使我们
18、对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产生 偏差,而且还使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产生偏差。过去,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趋势的论点当作教条,认为既然 “ 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 ” 、 “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 ,那么现实中的资本主义也就走投无路了。于是,我们断言资本主义已进入 “ 总危机 ” ,并期待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将在下一次 “ 大危机 ” 中彻底崩溃。改革开放后,当国人再一次放眼看世界时,发现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不仅没有濒临崩溃而且还比我们发达得多。到底如何解释资本
19、论问世后一百多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的发展及其变化就成为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的时候,我们的思想进程却又往往落后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这就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发生了很多变化或进行了很多调整,如股份制的空前发展与普及,国家垄断及国家干预的出现和加强,以及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等,这些变化或调整到底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能够适应社会化生产力要求的表现,还是它不能适应社会化生产力要求的表现,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 教学所要解决的或不可回避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但是,我们
20、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资本主义部分在涉及到这一问题时总是一味强调这种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质,似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依然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的水平上。就连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也认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国家干预等方式是用社会主义的办法解决资本主义的问题,而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点。如果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质确实丝毫没有改变,那岂不是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可以而且已经完全适应当今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吗?既然如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从何说起?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结论又从何说起呢?恩格斯当年曾将股份公司称之为 “ 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1、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 ” , 并预见随着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股份公司“ 这种形式也嫌不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 国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 ” 他在对资本主义将 “ 不得不 ” 采取的方式进行说明时还特别强调: “ 只有在生产资料或交通手段真正发展到不适于由股份公司来管理,因而国有化在经济上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国有化 即使是由目前的国家实行的 才意味着经济上 的进步,才意味着在由社会本身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准备阶段。但是最近,自从俾斯麦致力于国有化以来,出现了一种冒牌的社会主义,它有时甚至堕落为一种十足的奴才习气,直截了当地把任何一种国有化,甚至俾斯麦的国有
22、化,都说成社会主义的。 ” 可见,在他看来,如果资本主义国家是由于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而 “ 不得不 ” 采取的国有化,就可以说是采取了社会主义的办法,因为这 “ 意味着在由社会本身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准备阶段 ” ,但俾斯麦式的带有封建专制色彩的国有化不在此列。因此,所谓 “ 丝毫没有改变 ” 之说的思 想进程不仅落后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而且还落后于马、恩在世时的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当时股份公司已经出现)。 一方面我们的思想进程超越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我们的思想进程又落后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于是,如果将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部分中某些观点或提法与社
23、会主义部分中相关的观点或提法加以对照,就可以发现一系列 “ 既卖茅又卖盾 ” 的说法。如,资本主义国家的私人独资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化其私有制性质丝毫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独资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化其公有制性质也丝毫没有改变;资本 主义国家将私人企业购买为国有企业丝毫没有改变其私有制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将国有企业卖给私人也丝毫没有改变其公有制的性质;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购买本企业的股票不可能改变其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购买本企业的股票却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其主人翁地位,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如果有人要对这类说法问一个为什么,我们就会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是由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如果有人再
24、问国家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我们又会毫不含糊地回答: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的公有制为什么要占主导地位?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 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因为中国的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美国的股份公司为什么属于私有制性质?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为什么是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美国的企业都属于私有制性质。我们的很多理论观点包括不少所谓新观点实际上就是依靠这种循环论证支撑着的。 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什么会落到如此之贫困的地步呢?逻辑与历史的错位就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原因。注 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22 页。 参加赵明义等主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
25、问题纲要,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7年 8月第 1版, 第 4-5页。 列宁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10 月版,第 50 页。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普及版),中文本,下册,人民出版社 1959 年 1 月版,第 374 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10 月版,第 225 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323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 498 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17 页。 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17-318 页注解。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