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浅析 摘要:近年来,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向公益事业方向发展,财政政策也逐步向公益事业倾斜。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其所面对的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逐步改变其原有性质被推向市场。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逐步向协调、管理、监督及决策等方面转化,财务管理的预测、控制和分析职能逐步强化。面对新的形势和市场条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以现代组织理论为指导,积极转变观念,创新财务管理机制,不断改进完善,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绩效,保障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下载 但是在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及范 围调整过程中,其在预算编制、资产管理、财务内部控制等方面也存在着一
2、些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日常工作实践,提出了强化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紧密结合预算管理,加强资产的有效控制、全面提升主要人员素质、建立完整规范的内部控制机制等方面的改进措施,以期能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改进措施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单位管理层对于预算编制工 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要求逐步推行零基预算法,目的是逐步整合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形成综合性预算编制。但由于零基预算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做基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预算单位业
3、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因此并未得到全部单位的认可。多数事业单位依然沿用基数增长法的预算编制方法,在上一年度单位预算基础上进行增减调整。这种方式下预算数据过于粗犷,欠缺准确性和详细性。往往造成事业单位做大预算金额,实际支出时计划流于形式,预算数据与执行数据产生较大差异,出现年底突击花钱、改变资金用途等情况, 影响资金的正常使用效益。 2、预算编制与单位整体发展战略结合不紧密 从公司财务战略角度来说财务战略目标是公司战略目标中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资本配置与使用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实现价值的过程。财务预算实际上是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预算的编制应该按照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当年的具体战略部署,在合理
4、测算资金需求量的基础上,在对组织机构、人员投入、技术支持、成本费用、财务、预期社会效益等多方面数据后分析产生。同时由于年度预算工作早于单位下一年度发展战略制定,造成预算编制与单位整体发展战略不同步,一方面 容易高估预算数据,导致结余资金过多,不利于资金的有效使用;另一方面容易漏估或少估预算数据,使单位总是期望通过追加预算来争取更多资金,而不是通过调整现有资源配置,更合理的安排预算。 3、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缺失 单位管理者通常只注重预算经费是否增加和增加多少,忽略了对预算支出情况的分析,更没有设立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机制,对于预算超支和节约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容易造成下属部门及员工忽视预算编制的
5、初衷,资本的配置与使用不能为事业单位创造价值。 (二)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资产购置预算参考数据不准确,存在重复购置现象 事业单位快速发展,大量投入财力购置国有资产,但是一大部分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仅仅流于形式,资产情况不实,无法准确预估资产增量和资产存量之间的关系,导致资产购置预算失真,不可避免出现从基本支出及项目支出中多头重复购置的情况,资产购置预算发挥不出有效的约束作用。 2、资产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已实现信息化管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没有严格照章执行,就会出现资产盘点不清,实物丢失损坏等现象。 首先,一般单位资产采购都采用先借款买设
6、备进行试运行,后验收报销完成正式入库手续,并领取资产标签的方法。此时,如果报销人员不及时粘贴标签,人员流动时就容易造成资产流失情况。其次,部门间资产移交、责任人变动时,如资产管理部门不在系统中及时变更,就会导致资产责任人不符,在员工调离变动时,容易遗漏归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最后,部分单位资产清查不彻底,报废设备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导致闲置资产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资产可利用率。 (三)主要人员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1、事业单位管理层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 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管理者对财务工作内容及风险认识缺乏专业性了解,在财务决策时也是凭工作经验进行判断,官本位思想严重,不习惯受到监督,认为事业单位完成工作
7、目标,取得好的业绩,就不存在财务风险。有些管理者认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就是资金支付风险,没有把长期战略发展的经营风险与之相联系。事实上,管理者的风险识别与防范不足就是一种潜在的重大财务风险。 2、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首先,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长期在收付实现制大环境下,工作局限于日常会计核算、预算编制、项目管理等内容,缺乏市场风险 、税务规划、资金理财、国际交易等层面的业务接触,所以财务风险意识、财务管理能力和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都较低。其次,事业单位财务结构简单,政策改革缓慢,加之与外界学习交流的机会少,所以财务人员专业知识趋于老化,工作缺乏创新意识。最后,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中,全面完整
8、分析财务报表,深入研究专项业务成本测算等内容尤其重要。但是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经费都来源于财政拨款,财务人员没有利润的概念,向管理者提供的财务报表也是对过去工作的简单描述,不具有预见性,为管理者提供单位自身经营活动中实际财务状况的分析能力显得更加薄弱。 (四)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内审机构和专业人才缺失 一些事业单位为顺应改革,精简人员与机构,本应设立的内审机构被精简;或者直接设立在财务部门下,审计工作直接由财务人员兼任,完全忽略了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重要原则,财务监督制度形同虚设。一些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独立审计机构,但是担任此项工作的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从业经历,对于财务管理过程
9、中的关键控制点把握不准确,达不到有效监督。 二、问题解决途径及改进措施 (一)强化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 事 业单位管理者要积极改变观念,采用科学的零基预算法,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将预算管理做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共同参与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的全过程,优化资源配置,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1、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首先,对以前年度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本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对日常经费及项目经费制定合理的预算。其次,要结合预算内及预算外的各项收入,确保收支预算的完整性。同时要调查分析各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事项的轻重缓急,把预算支出尽量细化,合理分配。最后,编制当年度预算时要做
10、 好与上年度延续性项目的衔接工作。 2、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第一,建立内部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制定奖惩措施。把执行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检查指标,列入绩效考核范畴。第二,财务部是最终归口单位,要及时沟通各部门间业务流程,做好协调优化。第三,做好预算执行分析工作,主要是针对收入预算是否实现、支出预算是否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对于差异情况寻找原因,为下年度预算编制提供有效参考。第四,定期通报执行情况,形成部门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3、完善预算编制监督 设立专门预算管理工作组, 负责预算工作具体环节,及时处理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深入分析。保障预算资金安全运行,保证预算执
11、行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为今后预算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二)紧密结合预算管理,加强资产的有效控制 1、单位应该明确资产管理部门与预算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强调资产使用者的责任与义务 编制年度资产采购预算时,资产管理部门要根据现有资产使用率对购置情况进行审核,给出有效意见;预算管理部门则应从财务角度对增量资产的配置进行评价,通过综合数据预测出资产购置量。购置金额 较大或数量较多的资产必须要先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效益评估。 2、严格执行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 资产管理部门要切实清查到位,一方面要补齐资产标签,明确资产存放地点和责任人,同步更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另一方面,应建立资
12、产责任考核制度,重点考核资产保存完整性、资产变更上报及时性,从多角度多方位确保账实相符。第三,要及时办理资产报废手续,减少事业单位资产闲置率,准确体现国有资产的可使用率,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 (三)全面提升主要人员素质 1、开展多元 化财务培训工作 事业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有义务就新会计制度准则进行全面解读,传达文件精神,确保财务人员正确理解相关政策。事业单位要定期安排财务人员参加业务学习,把继续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让财务管理人员有更多机会学习、掌握法律法规,更新知识结构,有针对性的提高专业技能,让思想和技能与时俱进。与此同时也要开展部门内部培训,定期集中对工作中存在的疑点、难点进行讨论,对
1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交流,达到部门全员共同提高的目的。 2、财务人员应了解全业务运营方式 一方面财务部门掌握着 资金大权,任何变动都会对其他部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财务部门起着支撑服务的作用,其他部门业务变动也会影响财务信息,二者相辅相承。所以财务人员不能局限于本部门知识,还要熟悉业务运作模式,了解对方真正需求,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和财务分析报告。 3、注重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是当前事业单位的稀缺人才,其个人的素质及水平与单位经营管理、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直接体现了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单位自身要注重人才培养,给予其进修学习的机会和发展平台;高级财务管理人员自身,除了掌握
14、财务会计专 业知识,还要学习甚至熟悉与经营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熟悉其他部门和管理领域,不断自我提高,最终发展成高素质、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 (四)建立完整规范的内部控制机制 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始终贯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原则,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查漏补缺,及时调整内控制度,以促进决策公开公正、科学规范。 1、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事业单位应规范内部财务流程,建立财务审批程序和制度,明确各级领导的审批权限,做到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员工做到定岗定责,明确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 的原则,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实施事项复核制。应由事业单位一把手主管审计部门,保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单位内审部门定期不
15、定期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设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内控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事业单位应从多个角度开展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可以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针对单位负责人或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包括离任审计和实时审计。随着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应逐步转化为实时审计,以在过程中及时发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和经济活动所存在的经济责任问题,并进行积极处理,有效防止问题扩大缩小损失。也可以实施管理绩效审计,管理绩效审计部门应全程作为单位经营管理的协作者,对单位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及时实施管理绩效审计,一旦发现问题,立即
16、认真研究、论证,提出解决办法,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既有其独立性,又存在着互补性,只有系统地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内审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单行本 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财政部编写组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读 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雨路 .部门预算的规范是政府采购实现价值目标的基础 J.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 2012( 1) . 黄礼爱 .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J.现代商业, 2012( 23) . 俞红梅 .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 J.商业会计 .2012( 5) (责任编辑:刘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