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过程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不诚信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危机的原因和主要表现,提出了构建从入学到入职的全过程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并论证了该体系的做法,认为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诚信问题的重要举措。 下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全过程教育 诚信教育体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诚信危机,给正在飞速发展的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诸
2、多负面影响。 1 大学生就业诚信危机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的原因及主要表现贯穿大学生择业的整个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就业材料准备阶段的虚假 自荐书、学习成 绩单、荣誉证书等就业求职材料是毕业生呈献给用人单位的展现自我的基本媒介,也是用人单位考查毕业生基本条件的重要依据,就业材料中内容的优秀与否关系到毕业生是否能够被用人单位接纳参加笔试、面试等环节。毕业生为了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篡改学习成绩,虚构学生干部身份,没有入党填党员;不是优秀改优秀; “ 四级 ” 没过表上过等现象较多。此类弄虚作假,自食苦果的例子很多,用人单位一旦来查证便可真相大白,即使侥幸混
3、入单位,无法逃脱实践的检验。 1.2 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不诚实 用人单位为了能够招录到专业知识优秀,有技能、有 才干的大学生,大都采用笔试加面试的双向选择环节。在双向选择就业笔试环节,部分大学生为了能够考出好成绩,往往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在就业考试中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在面试环节,为了博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吹嘘个人成绩与能力,夸大其词、不懂装懂,给用人单位造成不良影响,影响了整个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象。 1.3 签约后违约的虚假行为 当前,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 “ 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 的观念被许多毕业生接受,但部分毕业生曲解了这一观念。许多毕业生 “ 以不变应万变 ” ,凡是符合条件的招聘都
4、要参加,盲目与用人单位签订就 业协议,但是过后又见异思迁、随意毁约;也有的毕业生只顾自身利益,抱着好高骛远的态度频繁跳槽,缺乏长期、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些缺乏诚信的违约行为,不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社会形象,也不利于毕业生自身的职业发展。 1.4 报到后的职业角色转换与改派行为 有些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为了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在入职报到后的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对待工作懒散怠慢,怕吃苦,不虚心请教,自以为是,对待上级和同事不讲诚信,遇事推脱,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有些毕业生在这个 企业工作却时刻想着跳槽,编造各种理由要求办理改派手续。 2 大学生
5、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 2.1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做好入学时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新生入学时是开展就业诚信教育的初级阶段,需要在课程设计和授课方式上不断创新,理论结合实际,提升就业诚信教育质量,授课教师以自身的学识、品格、阅历影响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学生就业诚信意识。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所有普通高校均要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 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并明确规定将诚信作为目标职业对个人素质的基本要求列入教学内容,通过职业发展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是求职应聘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认识根源上解决毕业生不诚信就
6、业行为的发生。把诚信就业观念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在 “ 两课 ”教学中,结合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实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充分认识到诚信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真正懂得诚信光荣,弄虚作 假可耻,在择业过程中践行 “ 八荣八耻 ” 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做好择业前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择业前的就业诚信教育是构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重要阶段。从目前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的加剧,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大学
7、生为了能够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就业准备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诚信的心理和行为,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个体辅导、就业心理咨询和开展各种第二课堂教育为主,具体就是设立就业诚信辅导工作室,对学生在择业前出现的各种不诚信心理和行为建立预警机制 ,在第二课堂课外活动教育中,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就业诚信主题班会,就业诚信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树立就业诚信榜样、诚信典型等活动将诚信教育推向深处。 2.3 以诚信评价体系为主线,做好双向选择中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双向选择过程中的就业诚信教育是构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核心阶段。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纪录、诚信承诺、诚信评价、诚信档案等,是对
8、大学生个人信用的一种评价和评估制度。由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并为社会和用人单位提供信用依据。同时,做好就业管理,尽量减少由于不确定性造 成的就业失信行为。学校应该为学生和单位提供全面可靠的就业信息,制订严格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对大学生整个就业过程起到监管作用,减少违约的可能性。 道德教育不同与文化素质教育,不能 “ 填鸭式 ” 地只讲理论,应该突显价值主体的需要和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其次应该在实践的层面上,激发受教育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怎样建立诚信,怎样使社会尽量多一些诚信,而不是一味地宣讲诚信的重要性,为什么要进行诚信教育。诚信
9、教育要以学生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去实践诚信,才能使诚信教 育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2.4 以离校教育活动安排为依托,做好离校前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毕业生离校前开展就业诚信教育是构建大学生诚信就业体系的保障。在毕业生离校前,学校要对其诚信就业教育活动进行周密谋划和精心组织,引导毕业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 “ 中国梦 ” 而坚定理想信念,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确保每一名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接受至少一次诚信就业教育,帮助毕业生顺利走上新的学习和工作岗位,及早完成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 对即将离开学 校奔赴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开展就业诚信教育
10、,要认识到大学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大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诚信原则是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合为一体的原则,不诚信的行为除受到道义的谴责外,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在就业过程中也不例外。毕业生就业的过程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的过程,受到法律的保护,要加强对毕业生维权意识教育,把劳动法、合同法作为毕业生离校前就业诚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毕业生能够与用人单位平等对话,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引导毕业生做到勇于说诚信话 、行诚信事、做诚信人,养成诚信美德。 2.5 以跟踪调查和回访为切口,做好离校后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离校后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是大学
11、生就业诚信教育的补充环节。告别校园,踏上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的转换,意味着一个正式社会成员的产生,意味着大学生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角色。学校生活与职场环境有很大差别,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工作压力显著增加,人际关系更加复杂,正是这些差别使得学生难以进入职业人状态,虽然就业诚信教育在这个阶段主要由用人单位开展,但学校应该建立大学生就业诚信跟踪调查反馈机制。 构建人才培养中的就业诚信教育反馈机制,通过跟踪调查毕业生和回访录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入职后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工作能力情况,及时汇总分析数据,对毕业生思想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起了促进作用,根据调查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大学生就业
12、诚信教育内容和模式。 党的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诚信自古至今都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道德准则,诚与信互相贯通,诚是信的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就业诚信关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 价值的关键。当前,各高校正在深入开展 “ 我的中国梦 ” 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 中国梦 ”教育活动要与就业诚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从入学到入职全过程的就业诚信教育体系。大学时期正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就业道德品格,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积极践行诚实守信的新内涵。 参考文献: 段伟伟 .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教育问题研究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 22): 12. 陈岩 .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 J.当代青年研究, 2002( 2): 50. 伍 西明,武海亮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对策分析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6): 106. 胡捷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J.教育与职业, 2006( 8):80. 基金项目: 甘肃省教育科学 “ 十二五 ” 规划课题( GS2014GHB0347)。 作者简介:胡建军( 1980-),男,甘肃徽县人,讲师,硕士。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