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发展中国家跨越 “ 中等收入陷阱 ”途径的思考 摘要: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 “ 中等收入陷阱 ” 的存在使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困扰。基于此,本文将探究 “ 中等收入陷阱 ” 的特征和借鉴各个国家解决 “ 中等收入陷阱 ” 问题的经验,得出以下结论:以速度换效益是关键,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推进垄断行业和国有经济的改革等。 下载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创新发展;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F061.2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 2016) 036-000019-01 一、 “ 中等收入陷阱 ” 的界定 世界银行在 2007年发布了一份关于东亚复
2、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在书中首次提出了 “ 中等收入陷阱 ” 的概念。由于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缺乏严谨的概念界定,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证据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因此,可操作性的识别方法、严谨清晰的概念是对中等收入陷阱相关问题分析析的一切 前提。中等收入的陷阱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即相对标准方法和绝对标准方法。具体的来说:从相对标准方法来看,中等收入国家经济的增长率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增长率,我们就称之为处于中等收入陷阱之中;从绝对标准方法来看,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出现了负增长或者是停滞的现象,我们就称之为处于中等收入陷阱之中。 二、 “ 中等收入陷阱 ” 的特征 陷入 “ 中等收入陷阱
3、 ” 的国家,它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经济增长很不稳定 陷入 “ 中等收入陷阱 ” 的国家,其经济体的发展会呈现出较 大的波动,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持续的高增长,这一现象在拉美国家表现的特别明显。例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的 GDP在 1950-1980年间,它们的增长速度分别是 6.5%、 6.8%、 3.4%,但在 1981-2000 期间,它们的增长速度则分别降到 2.7%、 2.2%、 1.7%。 (二)创新的能力不足 陷入 “ 中等收入陷阱 ” 的国家,在中高端市场由于人力资本、研发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很难与高收入的国家进行抗衡,同时在低端市场上由于低成本优势
4、的逐步丧失,也很难与低收入的国家进行竞争。处在这种上下挤压的 环境中,是很容易丧失经济发展的动力。例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却是没有恢复到之前的高增长,主要就是由于在经济增长中缺乏技术创新的缘故。 (三)收入方面存在过大的差距 拉丁美洲是属于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区域,如果使用基尼系数来衡量的话,那么拉丁美洲各个国家的基尼系数都在 0.45 以上。如下表所示:智利、阿根廷,他们的基尼系数是 0.53、 0.54,而巴西和波利维亚的基尼系数更是达到了 0.61,这些数据都是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0.35 的。陷入“ 中等收入陷阱 ” 的国家 ,也是面临着很大的收入问
5、题。例如像马来西亚在 20世纪 80年代时,他的基尼系数是处在 0.45左右;在 20世 ?o90年代后期,他的基尼系数则处在 0.5左右。收入方面存在过大的差距,不仅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同时也会激化社会矛盾,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跨越 “ 中等收入陷阱 ” 的途径 (一)以速度换效益是关键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劳动量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条有效途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人口、劳动力比较优势非常显著,经济的发展方式也就会顺理成章的以增加劳动量为主。然而这种发展方 式往往会造成经济结构、收入分配、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暴露出来。问题的出现和解决问题的手段都是相伴而生的。由于速度和效益存在
6、不对称现象,那么我们可以采取牺牲一部分速度来换取效益的提升。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以牺牲速度来换取效益,并不是速度越低越好,而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速度。发展才是硬道理,就是要用适宜的、可以跨越 “ 中等收入陷阱 ” 的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由高产出和低投入向高效益和低消耗的转变;因此选择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线的发展道路,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和跨越 “ 中等收入陷阱 ” 的理性选择。 (二)推进垄断行业和国有经济的改革 要优化在自然垄断业务方面的监管,在保证国家能够控制的前提下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要打破行政方面的垄断,把垄断行业中的竞争性业务和自然垄断业务分离出来,让竞争性的业务进入市场。要加快国有经济方面的布局和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尽快完善法人的治理结构和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的监督体制以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