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9.23KB ,
资源ID:1360638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606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发展方向转换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发展方向转换研究.docx

1、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发展方向转换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以及资源产业的发展,由于资源枯竭、技术落后、生态环境恶化、人才缺乏、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公司制度不完善等各种原因,很多资源类企业发展而临严峻挑战。根据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策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实施多元化发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引进先进管理制度;加大人才引进;提升科技含量;矿区的再利用。 下载 关键词: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发展方向;转换 一、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截止到 2012年,内蒙古上市公司有 22家,其中资源类上市公司有 10家,占内蒙古上市公司总数目的 45.45%。资源类上市公司有:内蒙古兴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兴业

2、矿业)、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远兴能源)、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平庄能源)、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露天煤业)、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包钢股份)、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钢稀土)、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 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华电)、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君正)、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伊泰 B 股)、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太实业)。 在十家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中,主营业务为煤炭的所占比例最大,一共有 4家:平庄能源、伊泰 B股、露天煤业、内蒙君正;主营业务为供热供电的有两家:兴业矿业

3、和内蒙华电;主营业务为石化的有两家:远兴能源和兰太实业;主营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各有一家,分别为鄂尔多斯和包钢稀土。 在 10 家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 2011 年度财务分析中,伊泰 B股 2011 年度主营业收入最高,其次为鄂尔多斯和包钢稀土,最低的为兴业矿业和平庄能源。 2011 年度每股收益最高的是伊泰 B 股,其次为包钢稀土,最低的是远兴能源和兰太实业。 2011 年度每股净资产最高的是伊泰 B 股,超出第二名内蒙君正 47.19%,最低的是内蒙华电,伊泰 B 股的每股净资产是内蒙华电的 4.8倍。 2011年度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是包钢稀土,是第二名伊泰 B股的 1.9倍,最低的是兰太

4、实业,仅为包钢稀土的 6.77%。 2011年度净利润最高的是伊泰 B 股和包钢稀土,最低的是兰太实业,仅为伊泰 B 股的 0.87%。 二、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枯竭 资源是资源类上市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但随着资源的不断的开发和利用,煤炭、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将越来越严重。企业资源开采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大部分原料被弃置。由于企业对资源长期掠夺式的过度开采,导致资源逐步枯竭。以稀土为例, 2008 年底,我国稀土储量规模为 8389 万吨,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 56%,到 2010 年底,该数字已经降至33%左右。位于内蒙古包头的白云鄂博稀土矿,现存储量都已较原

5、有储量减少了近一 半,可开采年限仅为二三十年。 (二)技术落后 21 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十分发达的信息社会。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在资源类上市公司的广泛应用,可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抢占未来能源发展的制高点。 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主要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局限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产品的初级加工,以廉价的出卖自然资源为获取利润的途径。内蒙古包头的白云鄂博稀土矿,稀土的开发利用率仅在 50% 70%,资源大量流失,浪费现象严重。资源类上市公司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技术水平比较 低,核心技术不足,公司设备、优秀人才比例、管理水平等均存在较大差距,进而导致公司效率不高,资源

6、的再利用率低,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制约了企业和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类企业除了一般企业所具有的 “ 三废 ” 污染以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生态环境问题:地面沉陷,固体废弃物的堆放、空气污染、水体酸化、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破坏,很多矿区空气污浊,可吸入颗粒物严重超标、生物多样性丧失、自然景观破坏等,并威胁到人体健康。并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占用与破坏大量土地。多数资源类企业为了求得快速 发展,不惜以自然资源的流失、环境的污染、生态的恶化为代价,进行自然资源的乱开采,结果导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内蒙古地广人稀,与其他地区相比,企业所处地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资源类上市

7、公司的主营业务对环境的影响较我国其他省份更加明显。以乌海地区为例,煤炭在开采、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的煤矸石,乌海市几十年的煤炭开采在行政区内留下了大量的煤矸石。 (四)人才缺乏 人才是制约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个地处西部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内蒙古人才的外流和缺乏现象相 对严重,本区资源类上市公司人员多为本地区人才,既不利于信息交流,也对企业向外扩展不利。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尤其是缺乏高层次科技创新、优秀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以清华大学为例, 2008年 3月 5日才第一家内蒙古企业来清华招聘,直至 2011年,来自内蒙古的招聘信息不超过 40条。从公务员考试的

8、情况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几乎所有的公务员职位只要大专以上即可,对学士、硕士以及博士的需求比例是全国最低的。 (五)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资源类上市公司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绷渣、粉煤灰、煤砰石和石油化工废渣、 尾矿的利用率和回收率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 20-30个百分点。就煤炭开采而言,大多数企业仍采用传统的长壁开采设备,规模以上的大矿回采率可达到 60%左右,而一些小煤矿回采率只有 10%至 15%。而美国的短壁采煤设备,采取长壁和短壁结合的方式生产煤炭,回采率高达 80%。内蒙古棋盘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先进的采煤工艺,建设煤矿综采机械化矿井,工作面回采率在 90%左右。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稀土

9、矿回收率仅为 7%左右。因此,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资源类上市公司更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才能走上集约化、高产高效之路。 三、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发展方向转换策略 (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实施多元化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通过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从纵向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接续产业,即挖掘外部资源替代企业自身资源,如德国鲁尔区的 “ 转型型 ” 模式;其次是跳出原产业的范畴,另辟蹊径,发展替代产业,即放弃以前的原材料,寻找新型原材料,如美国匹兹堡区的 “ 复兴型 ” 模式、法国洛林区的 “ 告别型 ” 模式。 (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产品价格受政府管制

10、,长期价格管制的结果 是,地价低,水价低,煤、油、电等能源价格偏低,矿产品价格低,大量高能耗产品争相出口。 “ 资源的低价,已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重大障碍 ”李京文院士说,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彻底改变,市场自身就不能对粗放增长进行有效抑制。在我国 15 万个矿山企业中,仅有 2 万个是付费取得矿山开产权的,其他大都通过行政手段授予无偿占有,导致有关人员可以低价获取资源的使用权,客观上鼓励人们滥用和浪费矿产资源。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虽然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它是一种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线性工业模式,因而也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 环境的不断恶化。 (三)加大人才引进 众所周知,人

11、才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要充分利用内蒙古的各种资源,决定性的因素在人才。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 在做好固本强基,努力加强本地人才培养、挖掘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加大从外地引进人才的力度。首先,要留住人才,留住公司内部的高级知识分子或优秀科技人员;其次,要制定相关的人才吸引计划,使企业人员达到地 区结构的平衡;再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引人竞争机制,依托区人才培训基地,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训,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李烨,张毅,郭继辉,彭璐 .资源型企业产业转型的相关研究综述 J.资源与产业, 2009( 08) . 何永刚,周宇 .浅论资源型企业转型的动力机制及基本思路 J.价格月刊, 2009( 10) . 于立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研究 M.北京:经济出版社, 2004. 孙明明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战略重点及对策研究 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 2006. 李烨,张毅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企业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J.资源与产业, 2009( 4) .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计划财务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