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刍议激活河北省企业创新主体路径研究 摘 要:近几年河北省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企业创新活力有了大幅提高。但是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企业创新活力明显不足。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必须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的描述,分析了河北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最后给出了激活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对策。 下载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制度改革;创新激励 一、河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通过河北省统计局的数据可以了解我省 企业创新发展状况, 2015 年,全省科技经费投入继续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2、经费投入增加、强度提高。各类企业 R&D经费为 295.1亿元,比上年增长 9.5%,实现产品创新的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比重为 13.2%;实现组织创新的企业比重为 24.1%;实现营销创新的企业比重为 21.8%。此外, 3.8 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83.5%。上半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 948.7 亿元,同比增长 15.3%, 2016年,自主知识产权优势项目和协同创新项目占比持续提高,科技型企业比重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 我省企业创新发展。 二、河北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分析 目前,河北省很多企业虽然已经成为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但和发达地区相比,
3、创新主体的地位仍很脆弱,严重制约了全省企业创新质量提高和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 1.政府的创新政策没有完全落实 本次调查显示,国家激活企业创新主体的政策出台后,仍有四到六成的企业认为有关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有:一是政策的普惠性不强;二是有关部门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三是政策的申报程序过于冗杂;四是政策的主体框架没有细化;五 是政策执行期间,相关部门受地方保护主义或其他情况的制约,没有实际减免企业的相关赋税。 2.企业本身创新动力不足 第一,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市场上出现大量侵权行为,创新企业疲于应对,维权无力,极大地挫伤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我省企业的发明专利在国内国际上无论是绝对数量
4、还是相对份额都较少。第二,很多企业的创新内容,绝大部分属于低端的渐进改良型研发活动,先进性、独创性高端技术研发活动进行得比较少。由于企业技术创新深度、宽度和广度有限,导致创新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开发周期长,速度慢,最终使企业新产 品销售能力和竞争力不高。 3.产学研合作断层,没有长效机制的保证 本次调查显示,我省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松散,没有形成一个长期、长效的制度支撑。我省高校和科研机构掌握的信息资源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企业需求的资源,设备和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无法及时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产学研合作流于形式。 4.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高 本次调查中
5、有接近三成的企业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和流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很多企业吸引不到人才,更留不住人 才。我省企业研发人员中,高层次研发人才由于制度和激励原因每年流失严重。国际上很多先进国家和地区有大量博士研究人员在企业工作,而我省博士级研究人员大都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中,在企业中工作的极少。 三、激活河北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路径 1.政府提供激活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与制度支持 第一,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我省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资源配置、薪酬分配、人才管理等各方面改革,全方位激发企业创新动力。第二,加强省政府科技奖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激励。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政策,鼓励和引导 企业按照市场实
6、际需求和区域性发展战略先行投入开展研发项目。一部分科研经费可由事前申请、拨付变为成果转化后的奖励。第三,健全法律法规政策。政府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优化政府服务创新企业的工作流程,简化审批程序,为促进企业创新肃清一切障碍。第四,我省政府要加大财税制度改革,保证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引导和促进商业银行开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贷款模式和服务,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支持。 2.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动一切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第一,企业要合理安排资金,升级研发水平,在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新工 ?的研发上大力投入,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科技含
7、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抬升产品档次。第二,我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敏锐把握市场需求,重视创新战略研究,同时企业扩大创新供给,合理资源配置,重点攻克重要产业和产品开发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与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必要的可以通过直接购买的形式,提高科技成果转换化速度,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创新开发相关产品系列,使重大科技成果可以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3.以企业为主导,建立产 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研发与实施,可以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建技术成果研发与供需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科研机构和高校对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前沿先导技术支持。企业要完善落实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
8、等收益分配政策,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高等学校根据企业对科技人员的实际需求,实施 “ 订单人才培养 ” 、“ 卓越工程师教育 ” 等计划,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 “ 双导师 ” 制,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4.激活中小微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我省要放宽对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符合条件的及时吸纳进来,让它们享受到政策的红利。省财政投入要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倾斜,大力培育一批类似北大石家庄创业园的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基地。继续实施我省新兴产业创投计划、中小微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持续强化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政策领航作用。综合采用买(卖)方信贷、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融资租赁、科技小额贷款、集合信托、科技保险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