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摘要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 “3+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即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外语特色,培养国际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实践型队伍。总结了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 “3+1” 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成效,即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更新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产教融合发展;增强学生就职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下载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283( 2015) 12-0141-02 作者简介 郑岩( 1967-),男,汉族,辽宁
2、大连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 基金项目 2012 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分会 “ 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课题 ” 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LX2012Y231)。 自 2009年以来,大连大学旅游学院在充分了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变化、同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情况,以及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先后于 2009 年、 2014 年开展了两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2014 年 ,最终将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扎实的学科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行业
3、从事管理、服务、策划、经营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培养目标,旅游学院在实施学分制的基础上从本专业 2009 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 “3+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旅游管理专业 “3+1”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旅游管理专业 “3+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一个意识、一个素质、两种能力和两种语言,即对旅游业 总体发展意识、旅游职业素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网络语言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强调 “ 综合素质 ” 与 “ 应用能力 ” 相结合,以与实际工作有关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为依托。 旅游管理专业的 “3+1”
4、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三个层次的专业课程群和一个实践教学体系,即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群和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基于此,从教学时间、空间和内涵三个维度做出如下构建:第一,在本专业 4年的教学计划中,用其中的 3年时间为学生开设公共基础课 和公共选修课(综合教育课),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为学生开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夯实学科和专业基础;为学生开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深化旅游专业知识,加强 “ 一精多能 ” 素质培养。第二,用近 1年的时间在实训和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即通过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课间见习、实地考察和实践教学环节中的
5、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学年论文、等综合训练环节,最终完成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如此,综合素质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方向课的教学比例约占总学时的 3/4,实践教学和其他实践环 节的比例约占总学时的 1/4。 二、旅游管理专业 “3+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 1.增加课程教学实践环节 在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旅行社管理等课程的规划中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观旅游企业、文博场馆、景区景点以及邀请业内专家专题讲座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旅游实际问题。在 2014 版培养方案中,管理学、会计学、旅游学、旅
6、游服务学、旅游策划原理与实务、导游基础与实务等课程也增加了实践教 学环节。 2.加强技能训练 在饭店服务学、酒店经营与管理、旅游公关礼仪、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中,增加相关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旅游企业基本服务技能与管理规范。 (二)加强外语教学,培养国际人才 1.加强外语能力培养 为适应国际化服务人才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中,可开设旅游专业英语、旅游英语口语等专业基础课程;增设旅游日语选修课程;推行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2.加强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 建立国际化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培养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与澳门 著名旅游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选择国际酒店集团旗下酒店和高端旅游公司作为学生实习基
7、地,如洲际、喜达屋、凯悦、香格里拉、卓美亚等酒店以及海昌集团、康辉旅行社等旅游公司。 3.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 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加大与海外旅游院校间的交流,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的双语授课能力。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实践型队伍 1.聘请业内专家兼职任教 将旅游业的业内专家作为师资储备,建设业界专家人才库,对 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优先聘任;充分整合校企合作资源,聘请旅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 2.培养 “ 双师型 ” 教师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强调知识应用的有效性,十分注重实践操作经验,因此必须实现旅游专业教师的 “
8、双师化 ” 。学院应为中青年教师创造进入旅游企业或在指导学生实习中实践锻炼的条件,使之了解旅游行业的需求和发展动向,从而使理论紧密地与行业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 三、旅游管理专业 “3+1” 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成效 (一)改革了教学方法手段,更新了专 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基础课的授课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加强了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变了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使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加强;瞄准学科前沿和热点,增加新知识和新理论;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积极改革,努力与旅游企业实际需求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
9、操作能力。 (二)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产教融合发展 1.加强了校内综合实训建设 与大连大学学术中心和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组织综合实训;依托 学校的文科综合实验中心,新建了模拟酒吧实训室、模拟客房实训室、标准客房、多功能实训室(餐饮、导游、规划、旅游开发)以及礼仪实训室等;购置了金华盛酒店管理系统 V3.12版教学软件、金棕榈旅行社业务流程重组平台( GP-BPR)教学软件以及 Opera PMS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 2.建立了校外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 与大连、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海南等国内大中城市及澳门的高星级酒店、景区景点和旅行社等 30 多家旅游企业建立了稳固、多层次
10、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并将这些旅游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 地。学生完成实践学习任务的同时,有机会参与全国 “ 两会 ” 、博鳌 “ 亚洲论坛 ” 、夏季“ 达沃斯论坛 ” 和中国计算机大会等高端会议服务。 3.推动了校企协同创新与合作 经常组织教师深入旅游企业,对用人部门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各类需求进行调研,以此为依据修订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内容,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教师利用专业知识为旅游企业诊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完成横向课题以及为企业开办短期或阶段性培训班;聘请旅游业内行政管理和具体营销方面的资深人士参与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三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11、 1.从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来看。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旅游企业、文博场馆、景区景点,邀请业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等活动,实现了实践操作和训练,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了基本服务技能、标准和规范。 2.从学生集中实习活动来看。认识实习中,加强了学生对旅游行业的感性认识,从而为专业课学习和生产实习奠定基础;生产实习中,为学生提供了在经济发达城市五星级酒店和境外实习基地的高平台,使学生实习期间就能接触到世界先进的、高水平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同时,也使学生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高层次客源,增长见识,提高外语、社交和服务能力。 3.从学生撰写情况来看。 8 个月的集中实习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发学生对旅游业发展问题更多的思考,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选题方向的应用性。 4.从学生 “ 第二课堂 ” 情况来看。在第二课堂中,以 “ 特色旅游节 ” 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以 “ 多彩社团 ” 挖掘学生的个性才能;以 “ 综合实践 ”拓展学生的能力构成;以 “ 成长日记 ” 引领学生的成长轨迹;以 “ 先锋讲坛 ” 指引学生的思想历程。不仅使学生增强 了对专业认同,同时检验了自身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程度,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培养了学习意识与职业素养,增强了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责任编辑:刘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