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8.60KB ,
资源ID:1375051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750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及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及思考.docx

1、浅析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及思考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应对舆情能力的可行性对策。 下载 关键词:地方政府 网络舆情 政府能力 1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其作用渗透社会任何领域。地方政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延伸,一方面,网络舆情的产生在时空范围内,最接近地方政府,其次,社会治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舆情危机的产生和频发,必然会引起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管理者的关注,但是国家机构和管理者的介入是非直接的,具体应对舆情危机的政策和行为由地方政府来执行,地方政府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必然成为应对网络舆情的核心主体。通过 2009 年度人民网对

2、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分析得出,各地方政府由过去的忽视、控制、打压网络舆情的形式,转变为积极反应并回馈网民态度,地方政府的有效作为值得肯定,其进步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积极响应网络舆情,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 与过去传统应对网络舆情的效度比起来,目前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态度、行为和反应速度都有大大的提高,从建立舆情信息搜集机制、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布网络舆情新闻发布会、开设专家咨询座谈室等等一系列措施,对公共政策的执行、社会突发事件的处理,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向公众公布相关动态过程和及时发布信息,使公众能够及时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和跟踪。对于比较棘手的问题,政府与公

3、众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1.2 电子政府的完善,推行政务公开 舆情在网络空间是初始民意的自发状态,与民意成直接关联,但是受网络空间的影响,舆情的演化可能与民意背道而驰,网络舆情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政府能力,完善政府的门户网站,推行政务公开是政府综合能力之一,随着网络热点事件的发生,地方政府以探索的形式,开放电子政府、建立和健全信访制度等形式,专门开设政务公开、信息透明的门户网站,公众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3 公共决策过程中,积极纳入公众意见 公共决策走向制度化民主决策,其实质表达的在决策过程中,要求政治系统积极采纳公众的意见,来提高政治系统的

4、合法性。目前,通过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公共决策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地方政府通过不同的网络平台(BBS、网络社区、博客、传统媒体)了解网民心理,发布消息,采集公众意见等行为,使得越来越多的公众愿意关注政治,参与政治活动,与政府共同进行社会治理,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决策化。 2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 2.1 地方政府应对舆情危机的滞后性 舆情危机指的是针对某一特殊刺激事项所产生的涉及民众利益较深的舆情。舆情危机的演化往往以突发性、时空范围内迅速传播的特点,妥善而合理的处理危机,要求政府及时作出合理的处置,但是政府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相关部门以及集中优势资源,不可避免的在应对舆情

5、危机中出现滞后性。 2.2 网民群体的逐渐递增,信息量的扩大 网络舆情的实质是公众借助网络平台,维护自身利益,随着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的觉醒,参与群体逐渐扩大,信息量的剧增,政府必须设立相应的信息整合机制和制度,来收集和辨别信息,必然给增加政府整合信息的负担和阻碍公共决策的效率。 2.3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开放性 网络空间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公众可以自由、随意和不受任何控制的发表意见、观点,不需承担任何责任,网络空间的这种意见的自由性,信息的理性化程度属于最初层次,与现代民主意识下的制度化的民意,即理性的公众意见,相去甚远,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非法利益组织或者个人

6、利益者的影响,难以把握网络舆情的主流趋势。 3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路径选择 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效度,关键是提高政府的能力,而政府能力是动态、基于多因素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必须站在宏观的角度来提高政府能力,才能理性的应对网络舆情。 3.1 政府结构调整能力是指政府为适应外部行政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网络舆情是以点带面的形式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分化出不同的阶层和利益主体,呈现出网状模式的社会分化必然催生权力的分散,政府必须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型机构朝扁平化结构调整,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与之相对应的结构调整,才能合理的应对网络舆情,提高应对能力。3.2 网络制度化能力是指政

7、府使用公共权力,通过运用相关技术、法律和法规规范网络秩序,制定网络立法,建立一个健康、和谐和文明的网络环境。网络的制度化必须以实现公众的自由权利的基础上,不是控制公众言论自由为目标,但是制度化必须控制非法言论的煽动,一方面维护和保障公众权利的依法实现,其中包括言论自由权、知晓权、申诉权等等,另外,政府必须对网络进行适度的控制和管理,控制的目的是防止舆情信息的泛滥,规范网络。 3.3 信息整合能力:是指地方政府通过互联网、建立现代化电子政府有效整合不同利益集团或者利益个体的政治倾向、政治情感等,把握不同群体之间的意识发展倾向,抓住公众心理,从而制定高效的公共政策,实现和谐发展。信息的整合包括:信

8、息搜集、信息分类,信息统计、增强地方政府信息的整合能力等等,建立网络舆情搜集机制、规范地方政府电子门户网站的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化、合理化和科学化。 3.4 政府回应能力:是指政府对公众的需要和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敏感的反应和回复的过程。政府回应是回应公众的利益,满足公众需要,解决民意所需的行政行为。政府回应能力是建立在相关技术支撑、制度的条件下才能体现政府的能力。首先必须规范回应的法制化建设为核心,建立公共权力的保障机制和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其次:在传统回应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有效回应载体和民主化、科学化、理性化、法制化的回应流程设计和运作,才能从本质上提升

9、政府的社会回应能力。 3.5 公共服务能力:指地方政府以公众意志为导向,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出发点,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其实质是政府的职能定位依据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和公众需求,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现代化的政府可以将社会性、公益性、自我服务性的事务性工作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去,交给中介组织和事业性单位承担,由过去全能型政府负责的社会生产、分配、交换的经济职能分权由社会性组织负责,政府重点把握和谐市场的培育,建立信息中继站,为公众提供各种政策信息、公共服务信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3.6 电子政务能力:是指政府接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地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加强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能力关键点是,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健全电子政务制度和相应的机构,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加强公务员的电子政务技术能力,加大办公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基础建设,完善对技术设备和技术人才的投入,基于政府信息内容数字化和开放的电子政府与一体,才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参考文献: 何超建,高深.从“躲猫猫”事件看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J.科技传播,2009.8(下). 何祖坤.关注政府回应J.中国行政管理,2000 年第 7 期. 李伟权.政府回应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P61. 刘文富.网络政治M.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P207.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