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摘要:地方政府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全局规划、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必不可少的主导作用。本文从地方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全局规划、政策引导、财政支持、技术指导,引导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提供公共物品等角度出发,分析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下载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地方政府 政府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指政府利用其权威和掌握的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领导组织协调、科学决策、规划引导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的正确规划 1.中央政府不能针对各地区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在国家发展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
2、特之处,相同的模式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而对于我国各个地方的发展也不例外。国家提出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总体方向,但如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是有中央政府领导,那么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会减慢,也有可能出现一锅端的现象从而抓不住重点。首先,中央政府不能对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彻底地调研,即使中央政府掌握的资料齐全,但是要对各个地方进行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将需要消耗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因此主导新农村建设的力量不应该是中央政府。 2.市场主导会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突显 我国农村建设不能以市场为主导,第一,在我国农村地区市场经济发展不到位;第二,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投资、公共物品等不能由市场
3、提供,否则会出现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趋势更严重、服务提供不公平的市场失灵现象。 3.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由地方政府主导 基于以上几点因素考虑,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必须由地方政府主导。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才能找出有针对性地措施。只有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分析,而只有地方政府才能将其管辖区进行正确定位,看到自身的特点、优势、自身发展需要什么,只有地方政府正确处理好该地目前以及长远发展的关系以及需求,从而做出正确的规划。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 任何一项建设都需要资金的投入,新农村的建设除了要有正确的规划和政策支持之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否则新农村建设将只能成
4、为一句口号而永远不能落实到位。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状况相差甚远,农村普遍缺乏资金,如果在新农村建设中缺少了政府的财政支持,那么新农村建设就寸步难行。对于修路、建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任务,必须依靠地方政府的力量才能解决。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在信息和技术上提供指导 现时代已走入信息化时代,发展靠的是科学、技术以及对信息的掌握能力。然而,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底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最快捷的方式是网络,但由于农村收入水平有限,或由于地理因素导致的布线困难等因素
5、,而不能使每个农户内都能通过电脑上网获取更快捷的信息。即使农民能上网,但是由于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导致农民容易被一些虚假信息所迷惑。农民对于先进技术的学习掌握渠道有限,因此,政府必须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指派技术人员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地方政府必须做好引进、推广新技术的工作,才能使农作物有更好的收成;并收集各地的农产品销售信息,以扩宽当地农作物的销售渠道。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导 与城市居民相比,我国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传统的小农意识浓厚,迷信思想依然存在,赌博风气有所抬头,大办酒席等请客风只有增而无减面对这些农村残留的不良习气,想要达到“乡风文明”这一社会主义新农
6、村的目标,只能依靠政府权威,用宣传与强制并举的方式才能克服。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是提供公共物品的主导力量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还具有初始投资量大以及规模效益大的特点,因此,公共物品一般由政府提供。首先,市场追求自身利益,如公共物品由市场提供,责容易导致搭便车现象;加上公共物品初试投资量大,只有政府才能一次性拿出如此多的资金投入其建设。第二,从公共物品的划分情况来看,公共物品可分为有形的公共物品和无形的公共物品,也就是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则是指法律、政策和制度等这一类的服务,他们只能由政府提供。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物品建设必须由地方政府主导。 参考文献 龙朝双, 荣卫林. 提高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主导作用的思考A. “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2007 年年会论文集 C, 2007 姜作培, 费凡. 论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J. 岭南学刊 , 2007,(02)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页 李铃.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 , 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