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5.26KB ,
资源ID:1379796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797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邮政储蓄银行信贷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邮政储蓄银行信贷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ocx

1、我国邮政储蓄银行信贷风险控制问题研究摘 要: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于经营信贷业务时间不长,在信贷经营和管理上缺乏经验,相应的信贷风险控制水平也较低下。本文以邮储银行信贷基本情况为出发点,对邮储银行现阶段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深入剖析了其原因所在,最后提出完善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的具体对策。下载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一、引言 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成立的初衷是为了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以及银行业监管的要求,促进邮政储蓄的不断发展。邮储银行的成立,改变了过去邮政储蓄业务单一的局面,改革长期以来只存不贷、资金

2、转存央行享受无风险利差的负债业务,进一步拓展经营范围,包括提供信贷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2007 年 6 月 22 日,邮储银行第一个小额贷款营业部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魏庄镇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小额信贷业务在全国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也拉开了邮储银行正式进军信贷业务的序幕。2008 年 5 月 20 日,邮储银行在北京试点开办个人二手房信贷。2008 年 6 月 2 日,邮储银行信用卡系统上线,邮储银行第一张信用卡成功发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邮储银行信贷业务开始趋向多元化。目前,邮储银行正式开办的信贷业务分为两大类:个人信贷业务和公司信贷业务。个人信贷业务包括“好借好还”个人信贷和“佳信家美”

3、住房贷款。“好借好还”个人信贷又分为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和个人质押贷款,“佳信家美”住房贷款专门针对个人二手房贷款。公司信贷业务包括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和小企业贷款。截至 2010 年末,邮储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 5443 亿元,实现净利息收入 429 亿元,与 2009年同比增加 214 亿元,增幅为 100.06%。从整体资产质量方面看,小企业不良贷款率为 1.62%,全行不良贷款率为 0.33%。上述数据表明,邮储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局良好,这和邮储银行原始资产优良以及基数低是有着很大关系。 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

4、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邮储银行成立时间短,加之过去一直只存不贷,缺乏信贷经验,在信贷风险控制上尚处于摸索阶段。可以说,邮储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当前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形成正确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 由于处于信贷业务萌芽阶段,信贷业务的发展是目前邮储银行所关注的重点。对信贷风险控制理念的培育和引导则力度不大,导致其未能得到渗透和普及。总体来说,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意识滞后,缺乏正确的定位,未能树立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理念。一些基层员工或信贷人员容易将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分开,认为二者是对立的。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很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认为风险控制是阻

5、碍业务发展的绊脚石,要想信贷业务迅速发展,就必须暂时把风险控制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还有一种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通过否定业务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这样导致很多该发展的业务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削减了邮储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除此,邮储银行缺乏对员工信贷风险的危害性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的必要性教育,尚未形成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只有在各省(市)分行的企业文化中才能看到口号式风险观的简单表述,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也较少辅助以真实的风险事件警示和推广先进的风险控制经验,这使得信贷风险控制意识在银行经营管理的全流程中贯彻不充分。 (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完善 邮储银行成立后,由于部门、机构

6、职能的变更和业务范围的扩大,一方面对过去邮政储汇局制订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清理,选择可以沿用的部分,一方面又针对新业务(主要指信贷业务)的开展制订新的风险管理制度。先后针对各项信贷业务的开展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二手房贷款操作流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然而因为信贷业务零经验,对于新制订的规章制度的效用还需要在具体执行中跟踪实施效果以便进一步完善。在信贷业务品种短时间内以较快速度增加的情况下,一些创新业务甚至还存在着制度空白,风险管理制度未覆盖全部业务流程,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风险合规体系。邮储银行虽

7、说在内部控制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立起了由信贷部、审计部、风险合规部以及其他业务部门组成的内部控制框架。但是,邮储银行还需继续加强内部控制操作流程科学化、执行制度纵深化以及岗位职责规范化等。同时,邮储银行当前信贷风险的防控过于依托信贷部门,未能体现部门间相互制衡,审贷只是形式上分离,信贷员参与汇报和表决,且审贷委员会成员中信贷营销部门占据大部分,从而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提示,无法保证风险的及时处理。 (三)信贷绩效考核不够科学 邮储银行目前信贷业务的绩效考核,主要针对效益、发展和资产质量的三类财务指标进行考核。对于在信贷过程中是否实现了内部运营目标和客户目标,绩效考核中并没有提及。在实践

8、中,效益类指标未将风险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从而造成损益表上反映的是虚增的利润,由此给业绩考核带来偏差,同时也使银行在选择客户、发放贷款、利润分析等方面容易出现短期行为;发展类指标由于可以脱离真实利润的获得而实现,故发展类指标在实质上是冲淡了对真实利润的努力。当商业银行工作重心转移并聚集在发展指标上时,往往很容易忽视发展所带来的风险;资产质量指标具有滞后性以及一定的弹性,信贷风险检查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下,考核对象会通过追求短期业绩来掩盖风险,同时还会利用发展指标来促使资产质量指标的实现或部分实现,如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大来稀释现有的不良资产比重,从而使不良贷款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现行的信贷绩效考

9、核办法无法保证邮储银行真正实现风险收益最优化的经营目标。 (四)没有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借款人实施系统化持续监测,提前发现和识别风险类别、程度、范围以及风险变化趋势,并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信号。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将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应对信贷风险反应滞后和风险判断表面化的状况。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年轻的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建设上还远远不够。如缺乏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只建立了可用于事后统计和事后监控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在宏观经济信息、市场信息、行业动向、行业标准、企业经营状况、企业信贷资金使用、信贷资产分布、信贷资产存量和增量等方面

10、数据涵盖上不广,且数据匮乏。除此之外,邮储银行在信贷风险跟踪、监测和控制手段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既有来自外部的原因,也有来自于邮储银行自身的因素。 (一)社会信用的缺失直接导致信贷风险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人们的市场意识尚待提高,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日益凸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难以规范化运行,这也是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滋生的最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 1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虚假出资、粉饰财务报表、虚增盈利、隐瞒负债和其他不利信息等手段从商业银行骗取信贷资金。 2客户不信守承诺,随意更改信贷资金使用

11、用途转投高风险项目,或通过破产、分立、租赁、出售等方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3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通过为客户出具虚假报告,协同骗贷或逃废银行债务。 客户和中介机构的失信行为,都将极大地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客户和中介结构双重失信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几乎不可能辨别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和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很容易使银行产生错误判断。 (二)银行同业间无序竞争加大了邮储银行的信贷风险 1邮储银行在无序竞争和后进生的双重压力下,短时间内只能通过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张来迅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受其经营管理水平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的制约,如对借款人了解不充分、贷后管理没有跟上

12、,使得其信贷资产的安全不能得到保证。 2商业银行间的无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某些借款企业的过度扩张倾向,使得信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加大。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偏好趋于相同,喜欢追逐大客户和优质客户,邮储银行也不例外。而银行间的不良竞争更是加剧了向大客户和优质客户争相放贷现象的产生。如若大客户和优质客户扩张出现不利,就有可能转变成风险大户。 3商业银行间的无序竞争也催生了借款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一些商业银行往往会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吸引客户,从而导致利率不能全面覆盖信贷风险。 4.邮储银行金融创新不足,银行资产信贷集中化。邮储银行目前已经营的业务范围包括个人业务、公司业务、信贷业务、理

13、财业务、托管业务和外汇业务等品种,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只经营个人存款业务和汇兑、代收付、代发工资、代理保险以及代销国债等一些基本中间业务的不利局面。但总体而言,邮储银行金融创新仍显不足,主要表现为邮储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以理财业务为例,邮储银行理财产品的提供能力与国内四大商业银行相比有较大差距,尤其是针对高端客户的个人理财产品邮储银行至今还是空白;再以外汇业务为例,邮储银行在外汇即期、远期交易、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上正处于起步阶段;除此,在国际结算上,邮储银行票据业务才上马不久,而对于以票据业务为基础的托收、信用证和国际保理等结算方式,在实践中很少涉足。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间业务占邮储银行收

14、益的比重很小,邮储银行利润增长主要依靠信贷业务的扩张,但这也导致邮储银行信贷资产占比过重的现象产生,进一步促使信贷风险聚集。 (四)邮储银行分设机构模式存在弊端,且内部控制薄弱 由于基层邮政体制改革不彻底,在银行业务上实行邮储银行与邮政混合经营、混合管理的特定模式,导致邮储银行目前的分支机构分为三种形式:邮储银行自营机构(一类网点)、与邮政的共营机构(二类网点)和邮政代理网点。对于自营机构,邮储银行控制力较强;对于与邮政共同组建的共营网点,邮储银行只负责指导业务和选派支行行长,而邮政则负责管理具体工作人员,由此容易造成职责不清,随着业务向前发展,矛盾将会逐渐升级,存在的风险隐患也会不断增大;而

15、对于邮政代理网点,邮储银行无权干预运营,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信贷操作风险。 同时,邮储银行内部控制薄弱,总体来说,主要在于:第一,内部控制目标不清晰,为被动的合规为导向的内控制度;第二,由于控制方式尚未标准化、对主要业务环节缺乏全面分析以及制度文件过时或不完整,导致没有形成正式的风险评估程序;第三,内部审计不完全独立,审计工作任务零散,质量不高;第四,内部控制覆盖不全面,只覆盖了大的业务层面和一些业务产品,没有完全延伸至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以及业务流程上。 四、完善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体系对策 (一)建立健全邮储银行风险管理体制 1.构建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邮储银行可结合实际情况

16、,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如美国和新加坡)的先进经验,构建一个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以此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效率,强化风险管理的权威性。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董事会下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揽邮储银行风险控制。由风险管理委员会统筹制定和审议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政策、控制目标以及工作规划,并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计划落实与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其次,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风险控制中心,作为全行风险管理的具体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对各类信贷业务的授权管理、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以及信贷风险基础管理工作。在纵向上连接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对其报告,在横向上连接业务部门和稽核部门,协同管理信贷风险;最后,在全行各层

17、级机构实行风险派驻制,通过设置风险官员来实施风险过程控制,前移风险管理窗口。可在总行设置首席风险官、一级分行设风险总监、二级分行设风险主管以及县支行设风险经理,保证各层级有专人实施风险管理,搭建与全面风险管理匹配的组织机构。 2.优化授信业务流程,分步推进授信业务平行作业。由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覆盖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与经营活动难以割舍,所以为真正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邮储银行可将目前以职能部门为中心转向以流程为中心,实现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具体操作上是指:邮储银行在业务运营和信贷风险控制过程中应始终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根据市场竞争环境、客户需求以及内部管理基础,可通过借鉴 6 管

18、理法,在综合考虑各类细分信贷市场的客户反应和授信业务风险回报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妥善定义、度量、分析、改进以及控制各类授信业务流程优化进程,使流程中的任一环节都处于有效控制下。同时邮储银行还应对每种授信业务流程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查,确保各环节顺畅、透明、无违背流程情况发生,把业务流程管理上的差距和关键风险点有效消除。 除此,邮储银行还应分步推进授信业务平行作业。在授信业务流程中嵌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政策标准,客户经理(或信贷员)、贷款审批人、风险经理相互协作,主动配合。由风险经理在贷前环节参与调查评价,并在客户经理的协助下相对独立地撰写完成客户信用评级报告或项目评估报告,专职贷款审批

19、人则负责在其权限范围内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认定和贷款审批;在贷中环节,风险经理负责授信审批条件(即贷款条件)落实情况的审核,并签具审核意见书;在平行作业贷后环节,风险经理进行信贷风险监测和预警。风险经理将对在贷前调查评价中所揭示的风险点和用款持续条件进行持续动态监控。在初始阶段,授信业务平行作业模式可针对公司信贷客户,待条件成熟后,可全面覆盖所有客户,逐步实现邮储银行授信业务的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经营。通过授信业务平行作业模式,可以弥补客户经理忙于营销或迫于信贷业务压力而对客户评价的不足,从而实现从单个客户经理向团队参与信贷管理的转变,促进信贷业务发展与信贷风险控制在业务过程中的有机统一。 3

20、.塑造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文化。邮储银行还应将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列为其发展战略的要点。可通过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融入风险管理文化,多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知识宣传和教育,塑造全行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文化,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重贷轻管理,先放贷后管理的懈怠风险管理思想,把风险管理理念和意识渗透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每个工作岗位和工作环节,并最终将风险管理或风险控制内化为员工的工作习惯和职业态度,在邮储银行真正形成全员关注风险,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健全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内部约束机制 1.尽快理顺经营管理体制。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个健

21、全有效的经营管理体制。由于基层邮政体制改革不彻底,造成目前邮储银行三类营业网点平行运营的怪状。建议尽快理顺邮政代理金融业务与邮储银行之间的管理体制,实现邮政业务与银行业务的完全分离,把邮政经营的储蓄业务和中间业务完整划转给邮储银行,将三类营业网点平行运营模式调整为一种运营模式,即所有网点都由邮储银行自营。只有这样,邮储银行才能充分依托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庞大的网点优势,建立风险可控、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因此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尽快将设备维修、更新以及网点改造等职能让渡给邮储银行,尤其是邮储银行在网点改造上要有自主决定权,这样有利于带动邮储银行标准化网点的建设,塑造银行形象。除此之外,在网点未完全划转

22、前,还要切实赋予邮储银行负责二类网点的管理以及代理网点金融业务管理的职能,从而能够更好地开拓信贷业务和控制信贷风险。 2.逐步完善内部信用评级。评级指标设置与评级模型缺失是邮储银行目前在实施内部信用评级上面临的两大问题。邮储银行可结合自身情况,考虑从财务报表分析、经营环境分析、管理水平分析以及借款人的企业规模、借款担保、抵押物、以及特殊事件等等其他方面分析来构建邮储银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在学习借鉴国外评级模型的理论依据、模型构成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行信贷业务的特点和管理现状,设计自己的参数体系和模型框架。在模型具体设计和建立过程中,要把诸如国内企业财务欺诈现象信息数据积累量不足、金融

23、产品发展滞后、利率市场化进程、道德风险严重以及区域风险差别突出等国内特有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建立适合邮储银行且有效的风险评级模型。 3.构建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为改变邮储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上判断表面化和反应滞后的现状,实现以事前控制为主,并与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水平,构建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可由预警信息系统、预警指标系统、判断准则系统、风险预测系统、风险应对系统和反馈系统六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灵敏的预警信息系统是构建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第一步;预警指标系统的建立是为了使预警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条理化、

24、系统化以及实用化;判断准则系统根据预警指标系统得出的风险指数,决定是否发出预警信号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预警信号;风险预测系统根据信贷风险现状和历史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和回归分析等方法预测客户信贷风险的发展趋势;风险应对系统可根据信贷风险的类型和风险程度探求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反馈系统把对策执行效果即时反馈至预警信息系统,以此检验信息系统、指标系统和判断准则系统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对上述三个系统进行调整和更新,同时进一步促进风险应对系统的丰富和完善。 (三)加强内、外部监督 1.加强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是邮储银行强化风险管理、全面提升自我纠错能力的重要

25、保障。邮储银行应加快建立独立于各分支机构,只对一级法人负责的自上而下垂直的内部审计系统。可从总行到分行逐级设置审计部门,各分支机构的审计部门由总行审计部门实行派驻制,其财务预算、人员薪酬和负责人任免等方面,由总行实行统一的垂直化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监督组织体系;其次,邮储银行应积极改进审计手段,全面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并加紧开发非现场技术平台,实现与信贷业务信息数据库的对接,从而能够对日常信贷业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切实提高审计效率;同时,邮储银行要高度重视对审计结果的利用,应及时通过纠正或处罚等措施,落实审计发现的信贷风险和其他问题,并建立后续评估机制。除此,邮储银行要深入

26、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转型,一改过去长期实行以查错纠弊为重心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制度。查找存在的风险点和失控环节,并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风险程度以及风险状况,确定审计重点和相对合适的审计频率,加大对高风险领域的审计力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并促进邮储银行各级管理层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大外部监管力度。通过强化外部监管,可以帮助邮储银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以确保邮储银行的稳健发展。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外部监管体系。监督部门通过现场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邮储银行的工作进行检查,并定期对邮储银行进行合规性和风险性评级,督促邮储银行

27、加强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采取交叉监管和高级监人员跨地区交流等手段,避免监管流于形式,切实保证监管质量。二是充分发挥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准确、完整的信息数据是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关键要素之一。邮储银行还可以借助金融中介机构来弥补与借款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我国应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尽快建立起像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这样权威性的信用评级机构。同时为防止金融中介机构失信行为的产生,应进一步完善如会计、审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准入及评价机制,对达不到设置要求的一律不予批准成立,对不重视服务质量的中介机构应及时取消其经营资格并给予严惩。通过规范金融中介机构行为,以此提高信息质量,避免道德风险。 总之,信贷风险是现阶段邮储银行面临的最突出、最主要的风险,能否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关系到邮储银行可持续发展。邮储银行应积极审视自我,找出在信贷风险控制上的不足,吸取国内外同业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在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风险控制,才能使邮储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陈小宪.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金融,2004(03). 陈娟.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10(01). 熊秋德.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探讨J.民营科技,2010(0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