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验资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摘要:验资业务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法定鉴证业务之一,是风险比较大的鉴证业务。近年来,虚假验资的案例屡见不鲜,给国家和社会公众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本文通过探讨验资失真的深层原因,对目前验资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探讨性的意见和方法,从而降低验资失真的几率。 下载 关键字:虚假验资 失真 审计 一、验资失真的原因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缺陷提供了审计舞弊的条件。制度经济学家已经阐述了若制度安排发生缺失,便会有可能发生一系列的机会主义行为。我国资本市场机制作为一系列制度安排,运行有着很大的缺陷和不足,这就在根本上导致了审计诚信机制迟早会出现危机。与中国特有的资本信誉制度有关,验资仅存在于
2、中国内地和台湾,具有中国特色。 缺乏可参考的完善的相关法律以及可参照设立的监督机构。 (二)验资业务本身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失真的高概率性,导致其高风险的原因有三: 1.相关法规的不完善,直接导致验资业务的固有风险较高。根据我国工商登记管理条例,新设公司在取得验资报告之后进行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此时才意味着公司法律主体地位的确立。 2.外部的欺诈和行政干预,加大了验资的风险性,容易导致验资报告严重失实。外部欺诈主要是公司或企业,为了贷款、进口免税商品、避免税等目的,采取假合资、串通抽资、变造出资单证、伪造出资凭证、低价高报等手段,弄虚作假,骗取验资报告。行政干预主要是一些地方领导,为了政绩的
3、需要,对当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企业改制,盲目追求数量目标,层层下任务,虚假合资及虚假改制企业时有出现,为了让这类企业合法化,指使或强压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验资报告。 3.注册会计师自身素质不高,风险意识淡薄,执行验资程序不充分,缺乏重要的验资证据和自我保护意识,而导致验资风险增大。 (三)过低的审计收费。审计收费过低,注册会计师要维持其生存,就必须多做项目,缩短审计时间,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我国审计收费过低的原因有三: 1.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太低,上海现在执行的仍为 1993 年的标准。对于国家认为而要扶植的事项,如企业改制评估,事务所还要在原有收费标准的基础上打折。且验资业务多数是对小企业的设
4、立审验和年检验资,决定了收费标准不能过高。 2.因为部分被审验单位压价及一些企业效益较差,会计师事务所实际收入低于标准收费。 3.同业恶性竞争。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压价和给回扣等不正当竞争,导致一些中小事务所苦于缺少项目,为维持生计不得已而低价竞争。验资业务的低收入与其高风险不相匹配 (四)现有监督机构监察不力造成虚假验资的案件屡见不鲜,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除了前面陈述的三点原因,还有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将导致验资失真:那就是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进行欺诈。 二、降低验资失真概率的对策: 由于我国特殊经济体制导致的资本市场缺陷已经不能改变,故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降低验资失真的概率。 (一)完善有
5、关法规,突破“验资怪圈”。验资怪圈前面已经提及,是由于新设企业在验资之前没有财产所有权的承载主体、增资企业基层工商部门的操作不规范。 (二)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沟通,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及政府干预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边界。政府的职能及政府干预的边界是指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做什么及怎样去做。只有明确政府的职能及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边界,才能避免行政部门的各自为政,从而保障注册会计师验资执业过程中依法行使职责。 (三)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审验人员应该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注意实践经验的积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准确理解和严格遵循审计准则等专业标准,在执业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负
6、责的态度,谨慎做出各种判断,不为委托人或第三人的非法意思表示所左右。同时,注册会计师也要提高自身风险意识,谨慎选择客户,认真签订约定书,明确客户与会计师事务所双方应负的责任与验资范围,仔细审阅客户提供的各项原证件资料,切实履行查账,实地核查等措施。 (四)管机构加强处罚力度。我国目前对注册会计师的赔偿制度尚无定论,所谓的监管只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行业自我监管,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的监管,所以处罚力度较小,警示性不强。因此,有不在少数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为了自身的盈利,罔顾职业道德和法规,进行审计舞弊,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审计整体质量的提高和严厉的监管是分不开的,而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其最好的制度保证。验资是注册会计师的一项重要鉴证业务,是国家法律赋予注册会计师的光荣使命。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于法有据,实事求是”,始终把执业质量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曹军. 试论注册会计师验资风险和风险防范J. 中国总会计师, 2009,(01) . 于晓冬. 验资风险的防范J. 辽宁经济, 2008,(07) . 王飞华,蒋品洪. 浅论注册会计师对增资后累计注册资本的验资责任J.商业会计, 2008,(12) . 潘静. 验资的风险规避问题研究J. 经济师, 20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