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328KB ,
资源ID:138294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82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当代国关史题库答案.doc)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当代国关史题库答案.doc

1、|,| 课程代码: 103902课程名称: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 | 一、名词解释 |MA|,| 美国独立战争 |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和 资产阶级革命 ,是 世界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殖民战争。 |MA|,| 大陆封锁政策 | 大陆封锁 政策是 拿破仑 对英斗争中,企图从经济上拖垮英国,从政治上孤立英国,以达到争夺欧洲大陆商业霸权和美洲大陆殖民地霸权而采取的一个政策。 |MA|,| 维也纳会议 | 维也纳会议是从 1814年 9 月 18日到 1815年 6 月 9日之间在 奥地利维也纳 召开的一次 欧洲 列强的外交会议。主要目的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

2、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 |MA|,| 正统原则 | 所谓的 “ 正统主义原则 ” (来自拉丁字 legitimus,即 “ 合法的 ” )是达来朗所代表的法国外交界 在维也纳会议( 1814-1815)上提出来的。这个原则的内容,是要恢复欧洲在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和拿破仑战争过程中被推翻的各个 “ 合法的 ” 王朝和君主制度。所有维也纳条约都是以这个原则为基础的。同时,战胜拿破仑法国的各国统治者违反各国人民的意志,划定欧洲的政治地图,他们所根据的与其说是复辟的 “ 正统 ” 君主的要求,倒不如说是他们本身的,往往互相冲突的利益。 |MA|,| 四国同盟

3、 | 是一个由奥地利外相梅特涅组成的军事同盟,在 1815年 11月 20 日在维也纳签约,是维也纳会议的组成部分,其组成国包括奥地利、英 国、俄罗斯、普鲁士四个列强。 |MA|,| 普法战争 | 普法战争是 普鲁士王国 为统一 德意志 并与 法国 争夺欧洲大陆霸 权而爆发的战争。 但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战争后期, 普鲁士 将战争由自卫战争转化为侵略战争。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于 1871 年 1 月 18日建立 德意志第二帝国告终。战役发生在普法两国,因此称为 “ 普法战争 ” 。 |MA|,| 美西战争 | 美西战争是 1898 年 ,美国为夺取 西班牙 属地古巴、 波多黎各 和 菲律宾 而

4、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 殖民地 的第一次 帝国主义 战争。 古巴 和 菲律宾群岛 既有重要的 经济 价值,又是 美国 分别向 南美洲 和 亚洲 扩张的战略基地。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 海军 。 |MA|,| 热那亚会议 | 1922 年 4 月 10 日 5 月 19 日在意大利热那亚城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亦称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法、德、意、日、苏俄等 29 国代表,美国派观察员列席会议。 |MA|,| 凡尔赛和约 | 全称 协约国 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 同盟国 )的和约,它的主要目

5、的是惩 罚和削弱 德国 。 |MA|,| 国际联盟 | 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及平息国际纠纷。但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 法西斯 的侵略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被 联合国 所取代。 |MA|,| 华盛顿会议 | 1921-1922 (Conference of Washington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 帝国主义 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 太平洋 地区的 殖民地 和势力范围,由 美国 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 1921 年 11 月 12 日至 1922 年 2 月 6 日在华盛顿举行。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 中国 北洋政府的代表

6、团参加。 |MA|,| 孤立主义 | 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 经济 上的 两方面政策组成。在防务上,孤立主义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 军事 冲突;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MA|,| 绥靖主义 | 对侵略者姑息、退让,牺牲别国利益以求暂时的和平与苟安的妥协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 战 前夕, 日本 、 意大利 和 德国 相继对外进行侵略,英、法两国为保护既得利 益,采取了妥协和退让的外交政策,并企图推动 法西斯 国家进攻 苏联 ,以坐收渔人之利。在西方国家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法西斯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自食其果,遭

7、到了法西斯的进攻。从此绥靖主义便成为纵容侵略、姑息养奸的代名词。 |MA|,| 租借法 | 美国租借法:正式名称为加强美国防务法,是美国为支持英国等反 法西斯国家的物质保障而出台的法律。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美国根据 1937年中立法宣布中立; 1939 年 11 月,美国修改中立法,实行现金购货、运输自理原则,向交战国出售武器,有利于拥有海军优势的英法。法国的败降和英国的退守英伦三岛,使美国感受到法西斯的现实威胁,舆论要求给予英国援助,孤立主义势力削弱。由于英国无力以现款购买军火, 1940 年底,丘吉尔紧急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求援。罗斯福提出以租借方式援英。 1941 年 3月,美国国会通过

8、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向与美国安全有重大意义的国家用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 和军用物资,拨款 70 亿美元用于实施租借法案。租借法案的出台使美国走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步,意味着美国完全放弃 “ 中立 ” 政策,实际上介入欧洲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租借法案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的经济纽带,对打击法西斯势力起了积极作用,标志着美英开始结成反对德国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壮大,加速了法西斯国家的灭亡。 |MA|,| 大西洋宪章 | 1941 年 美国总统 罗斯福与 英国首相 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全名为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 苏德战争 爆发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 范围扩大,美、英迫

9、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 1941 年 8 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 8 月 13 日签署 大西洋宪章 。该文件全文共 8 条,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 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 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

10、西斯统一 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意、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同时, “ 机会均等 ” 、 “ 海上自由 ” 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 “ 领导地位 ” 。同年 9 月,苏联等国表示同意宪章的 基本原则 |MA|,| 联合国家宣言 |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即 1942 年 1 月 1 日,中、苏、美、英等 26 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亦联合国国家宣言 ,又称二十六国宣言。宣言表示赞成 大西洋宪章 ,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 1942 年 1 月 1 日, 26

11、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MA|,| 巴黎和会 |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 1919 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 和平而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埃德 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及苏俄等战败国,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

12、外交规范。 |MA|,| 雅尔塔体制 | 雅尔塔体系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国争霸的产物,在雅尔塔 会议 上,作为战胜国的几大国就世界利益重新进行了划分。 |MA|,| 开罗宣言 | 1943 年,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的时候,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于 1943 年 12 月 1 日在 开罗 发表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这就是有名的开罗宣言。 |MA|,| “新东方政策” | 联邦德国 勃兰特 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是对联邦德国历来推行的 哈尔斯坦主义 的重大修正。 | |MB|,| 补偿原则 | 大国在瓜分小国领土时,

13、如某一国要求未能得到满足,则可在其他的地方获得补偿。 |MB|,| 神圣同盟 | 神圣同盟是一八一五年九月,在沙皇 亚历山大一世 的倡议下,奥地利、 俄罗斯 和普鲁士三国君主奥地利皇帝 法兰西斯一世 、俄罗斯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 普鲁士国王 腓特列 威廉三世打败 拿 破仑 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 君主政体 ,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想 |MB|,| 门罗宣言 | 年月日, 美国 总统 詹姆斯 门罗 ( James Monroe)向国会提出了由 约翰 昆西 亚当斯 拟定的 国情咨文 ,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 门罗宣言 ” ,即后来被称之为 “ 门罗主义 ” 。其内容大致可

14、归纳为三个基本原则:即 “ 反对 欧洲 国家再在 美洲 夺取 殖民地 ” 原则、 “ 不干涉 ” 原则和 “ 美洲体系 ” 原则。门罗宣言成为美国用来反对美洲以外的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进一步排斥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使美洲和欧洲 “ 脱离接触 ” ,从而为美国在 西半球 的扩张扫清道路。 |MB|,| 克里木战争 | 克里米亚战争( Crimean War,又名 “ 克里木战争 ” ),在 1853 年 10 月 20 日因争夺 巴尔干半岛 的控制权而在 欧洲 爆发的一场战争, 土耳其 、 英国 、 法国 、 撒丁王国 等先后向 俄国 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 1856 年,以

15、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 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 线膛枪 、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 作战效能, 铁路 和 电报 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MB|,| 英布战争 | Anglo-Boer War 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南非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为争夺南非领土和地下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南非战争、 布尔战争 。英布战争是帝国主义时代到来的一个主要历史标 志。在帝国主义时代里,各列强首先对已分割的殖民地要求重新分割,继之以战争手段,进行疯狂的争夺。 |MB|,| 拉巴洛条约 | 拉巴洛条约(也译拉帕洛条约;德语: Vertrag von Rapal

16、lo)是于 1922 年 4 月16 日由德国魏玛政府与俄罗斯苏维埃在意大利利古里亚省拉巴洛签署的条约。条约是在热那亚会议上由俄罗斯苏维埃外长格奥尔基 契切林和德国外长瓦尔特 拉特瑙所签署的。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 -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而且,两国也同意外交正常化并 “ 友好合作,在经济上互惠互利 ” 。 |MB|,| 国际裁军运动 | |MB|,|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文: Molotov Ribbentrop Pact,又称苏德条约、莫洛托夫 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 斯大林条约)是 1939 年 8 月 23 日 苏联 与 纳粹德国

17、 在 莫斯科 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方代表为 莫洛托夫 ,德方代表为 里宾特洛甫 。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 东欧 地区的势力范围。 |MB|,| 凡尔赛体系 | 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凡尔赛和约 签订以后, 协约国 又相继同 奥地利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 殖民地 再分割的体 系。由于凡尔赛和约是其中的主要条约,因此由这些条约共同构成的体系被冠之以凡尔赛体系。 |MB|,| 洛迦诺公约 | 又称为罗加诺公约,是 1925 年 10 月 16 日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

18、诺举行的会议上通过的 8 个文件的总称。协议在该年 10 月 5 日至 10月 16 日签署,并在 12 月 1 日于伦敦获得确认。一战中的欧洲协约国与中欧及东欧新兴国家尝试确认战后领土界线,并争取与战败的德国恢复正常关系。 |MB|,| 中立法 | 美国中立法( Neutrality Acts) 是 美国 政府于 1930 年代 所通过一系列法案的总称。这些法案是用以回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 前在 欧洲 和 亚洲 日益混乱的局面。美国的积极参与 第一次世界大战 ,损失惨重。这间接导致美国本土 孤立主义 的兴起,希望美国不牵涉在国际的斗争中,从而促成了中立法的制定。 |MB|,| 慕尼黑协定 |

19、慕尼黑协定( 英语 : Munich Agreement; 德语 : Mnchner Abkommen; 法语 : Accords de Munich)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 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是 1938年 9 月 29 日至 30 日 英国 、 法国 、 纳粹德国 、 意大利 四国首脑 张伯伦 (首相)、 达拉第 (总理)、 希特勒 、 墨索里尼 在 慕尼黑会议 上签订的条约。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 捷克斯洛伐克 利益,将 苏台德区 割让给纳粹德国。 |MB|,| 开罗会议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 1943 年 11 月 22 26 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开

20、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 德拉诺 罗斯福( 1882 1945)、英国首相 温斯顿 丘吉尔 ( 1874 1965)和 中国国民党 总裁、 国民政府主席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蒋介石 ( 1887 1975),会后发表的 开罗宣言 中明确宣告:战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 |MB|,| 布雷顿森林会议 | 联合国 货币 及 金融 会议的别称。 1944 年 7 月在 美国 新罕布什尔州 布雷顿森林的 华盛顿 山大旅社举行。 45 个国家通过了将在以后 28 年内控制世界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一项综合性协定。 |MB|,| “光辉孤立” | “

21、 光辉孤立 ” ( Splendid Isolation) : 19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英国政府所奉行的外交政策。 “ 光辉孤立 ” 一词由财政部长福斯特于 1896 年就英国外交政策发表的演说时提出。 其涵义是,英国在和平时期为维持欧洲大国之间的均势 ,不愿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 ,以保持行动自由,扮演一个均势平衡者的角色。 |MB|,| 北方大战 | 1700-1721 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 “ 北方同盟 ” ,最终打败

22、瑞典。 1721 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 |MB|,| 道威斯计划 | 是道维斯委员会提出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 |MB|,| 戴高乐主义 | 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末 ,法国 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 .戴高乐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可称为 法兰西 民族主义 ,它包括三方面思想 :民族主义思想、集权主义思想和独立自主思想 . 戴高乐主义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 . |MB|,| 拉巴洛条约 |

23、拉巴洛条约(也译拉帕洛条约;德语: Vertrag von Rapallo)是于 1922 年 4 月16 日由德国魏玛政府与俄罗斯苏维埃在意大利利古里亚省拉巴洛签署的条约。条约是在热那亚会议上由俄罗斯苏维埃外长格奥尔基 契切林和德国外长瓦尔特 拉特瑙所签署的。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 -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而且,两国也同意外交正常化并 “ 友好合作,在经济上互惠互利 ” 。 |MB|,| 柏林会议 | 是指 1878 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会议。与会国包括欧洲强国与奥斯曼帝国。在俄土战争 (1877 年 -1878 年 )后,强国希望重建巴尔干半岛的秩序。故此,

24、德国首相俾斯麦代表德国举行会议,邀请各国出席,以平衡英国、俄罗斯与奥匈帝国的利益。会后,俄奥关系却渐渐变差,而巴尔干民族问题并没有得到完满解决。 |MC|,| 德奥意三国同盟 | 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Tripartite Pact of Germany, Austria-Hungary andItaly)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 前, 德国 、 奥匈帝国 和 意大利 缔结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 1882 年 5 月 20 日在 维也纳 签订,有效期 5 年。 1887、 1891、 1902和 1912 年曾四次续订。 |MC|,| 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是是由 美国 首先提出来的。它的主要内

25、容是:在整个 中国 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 势力范围 内,不论是否在 中国内地 或 沿海地区 都实行这个原则。影响:它标志着美国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侵华政策。是美国侵华行动的“ 里程碑 ” 。同时,它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 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MC|,| 英俄协定 | 英俄条约 由 英国 与 俄罗斯 在 1907 年 8 月 31 日 在 圣彼得堡 签订。是大英帝国和俄罗 斯帝国在中

26、亚 大博弈 的一部分。它界定两国在 波斯 、 阿富汗 与 中国 西藏 地区的势力范围 。俄 罗斯得到波斯北部,而英国则获得南部近 波斯湾 的地区。条约之目的主要是防止 德国 扩张至该地。条约并不被伊朗,阿富汗,中国所接受。英俄协约关于西藏部分规定,保持西藏领土完整,英俄双方不能吞并西藏,中国是西藏的 宗主国 ,任何关于西藏拉萨政府的事物双方都必须通过中国政府来解决。 |MC|,| 协约国 | 协约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英国,法国, 沙皇俄国 为主的国家联盟。还包括南斯拉夫等弱小的欧洲国家。它与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中心的 同盟国 集团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对立双方。值得注意的是, 意大利 虽然是同

27、盟国国家,但却和协约国一起攻打同盟国。一战中后期,美国、日本、 中国 等一些国家也先后加入协约国集团,而 俄国 在十月革命爆发后退出了战争。最终,协约国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MC|,| 十月革命 | 十月革命(又称 布尔什维克 革命、 俄国 共产革命等),是 1917 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 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 年 11 月 7 日(儒略历 10月 25日)。 前苏联 、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 列宁 和 托洛茨基 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 武装 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 巴黎公社 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 匈牙利

28、苏维埃共和国 )和由 马克思主义 政党领导的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俄国 。革命推翻了以 克伦斯基 为领导的 资产阶级 俄国临时政府,为 1918-1920 的俄国内战和 1922 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MC|,|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 1914 年 8 月 1918 年 11 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 欧洲 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 欧洲历史 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过程主要是 同盟国 和 协约国 之间的战斗,中国 于 1917 年 8 月 14 日对德、奥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并导致了亚洲西部和

29、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的 奥斯曼帝国 、欧洲中部的 德意志帝国 、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 俄罗斯帝国 、欧洲中部的 奥匈帝国 四大帝国土崩瓦解,并促成 国际联盟 的成立。 |MC|,| 四国条约 | 美、英、日、法国四国在 1921 年 12 月 13 日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 约,有效期十年。 【 条约规定: “ 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 , “ 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 ” ,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还规定: “1911 年 7 月 13 日英国和日本在

30、伦敦缔结的协定应予终止。 ” 签约同日,四国共同发表的声明指出,缔结上述条约,不能认为美国同意委任统治条款。此举表明美国不受 凡尔赛体系 约束。】 |MC|,| 五国海军条约 | 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条约于 1922 年 2月 6 日签字。条约有效期至 1936 年 12 月 31日。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五国海军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但条约本身并没有真正消除竞争,竞争将在以后重新激化。 |MC|,| 白里安 凯洛格公约

31、 |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 般条约,又称白里安 凯洛格公约或巴黎非战公约。 1927 年由法国外长 A.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 F.B.凯洛格倡议,1928 年 8 月 27 日由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爱尔兰、新西兰、美国、南非等 15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 1929 年 7 月 25 日生效。至 1933 年,共有 63 个国家批准或加入。 公约包括序言和 3 条正文。主要内容是: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 因如何,只

32、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MC|,| 委任统治制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 国际联盟 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战前(甲)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所属近东部分地区、(乙)德国所属非洲殖民地、(丙)德国所属西南非和太平洋诸岛,均由国际联盟委任英国、法国和 日本等国进行统治。被统治的殖民地称为委任统治地,受委任进行统治的国家称为受委任国。受委任国的任务,对甲类委任统治地,是给予行政 “ 指导及援助 ” ;对乙类委任统治地,是根据所规定的条件将其作为单独的领土担负地方行政责任;对丙类

33、委任统治地,是按照各种保证将其作为自己领土的组成部分加以治理。在形式上受委任国与委任统治地是一种 “ 保护 ” 关系,受委任国对国际联盟负责,须就委任统治地之情况向行政院提出年度报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立联合国时,甲类委任统治地,如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均已成为独立国家;而乙类和丙类委任统治地 ,则被转为联合国托管制度下的托管领土。 |MC|,| 珍珠港事件 |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 军事基地 的事件; 1941 年 12 月 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 航空母舰 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 夏威夷 基地 珍珠港 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 欧胡岛 上的飞机

34、场的事件。 太平洋战争 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 ,它是继 19 世纪中 墨西哥战争 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 珍珠港事件 或奇袭珍珠港。 |MC|,|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的主要问题。罗斯福将会议提案称为 “ 国际政治合作的奠基石 ” ,斯大林认为这次会议是 “ 联合国家战线的鲜明标志 ” 。但是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在两个重要问题上未达成协议。 |MC|,| “不承认主义” | 不承认主义是指各国对严重违背国际法的行为造成的情势,有权利也有义务不予承认指不承认因违反国际联盟盟约和巴黎

35、非战公约的行为而产生 的任何情势、条约或协定。 ” 。 |MC|,|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又称为阿加迪尔危机,在 1911 年发生,是一宗国际危机。该年的 7 月 1 日,德国派出豹号战舰到摩洛哥港口阿加迪尔,宣示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 |MC|,| 七年战争 | 七年战争( Seven YearsWar) 1756 1763 年间,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的两大交战集团(英国与法国,以及 普鲁士 的侵略政策与奥地利 和俄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在欧洲、北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这次战争对于 18 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

36、深远影响。由于参战国家众多, 温斯顿 丘吉尔 认为这才是真正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 。 |MC|,|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1 年 -1714 年)是因为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绝嗣,法国的波旁王室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部份国家参与的大战。 1700 年,英、法、荷、奥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深层的或最主要的则是诸列强借王位继承问题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的 殖民地 大掠夺,并且主要斗争矛头指向的是法国。 |MC|,| 蒙特勒海峡公约 | 年月,在 瑞士 洛桑会议上缔结的关于海峡制度的公约( 洛桑条约

37、 ),损害了 土耳其 国防利益和主权,使 黑海 沿岸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年月, 意大利 入侵 埃塞俄比亚 后,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年月,土耳其照会 洛桑会议 参加国,要求修改上述条约。月日至月日, 保加利亚 、 法国 、 英国 、 澳大利亚 、 希腊 、 日本 、 罗马尼亚 、土耳其、 苏联 、 南斯拉夫 等有关国家在瑞士蒙特勒举行修改黑海海峡制度的国际会议,签订了关于 土耳其海峡 通行原则的国际条约蒙特勒公约。公约包括序言、条正文、个附件和项议定书。主要内容是:撤消海峡国际委员会,恢复土耳其对 黑海海峡 应亨有的主权,允许该国在海峡地区设防;各国商船无论平时或战时均有在该海峡航行的完全

38、自由,但战时土耳其有权禁止敌国的商船通过海峡;它国军舰通过海峡应通过外交途径预先通知土耳其政府;平时可停留在黑海的非沿岸国家的军舰总吨位一般不得超过万吨,在特定情况下不得超过万吨,其中任何一个非沿岸国家在黑海上所拥有的军舰吨位应被限制为上述总吨位的三分之二,其停留时间不得超过天;任何一个非沿岸国家舰队通过海峡的船只不得超过 9艘,总吨数不得超过万吨。黑海沿岸国家不在 此限;在任何情况下,军舰通过海峡时不得使用舰载飞机;战时,如土耳其中立,禁止任何交战国军舰通过海峡,如土耳其参战,由其决定是否允许军舰通过。月日,蒙特勒公约正式生效,有效期年。 |MC|,| 地中海协定 | 地中海协定( Medi

39、terranean Agreements) 1887 年英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以互换照会的形式订立的两次旨在维持地中海现状的协定。 |MC|,| 伦敦海军会议 | 1935 年 12 月在伦敦召开的海军会议,是继华盛顿会议、 1930 年伦敦会议之后的又一次海军裁军会议。当 日本 坚持侵略政策,要求无限制地发展海军,甚至退出海军裁军会议后,英美等国仍然签订了新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结果导致两国海军力量的相对不足,造成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失利。 |MC|,| 乌得勒支和约 | 1713 年在 乌德勒支 签 署的一系列旨在结束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的和约 。 根据和约规定,各国承认法王 路易十

40、四 的孙子 腓力五世 为 西班牙 国王。西班牙的欧洲属地被瓜分 萨伏依 获得 西西里 和部分 米兰 公国的土地; 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 查理六世 获得西属 尼德兰 、 那不勒斯 王国、撒丁尼亚和米兰公国的剩馀部分。此外,西班牙割让 直布罗陀 和米诺卡岛给英国,并给与 英国 奴隶专营权 (西属拉美奴隶专营权三十年 )。和约中首次将 “ 欧洲均势 ” 概念写入和约。 简答 |JA|,| 简述英国资产阶级在革命胜利后推行的对外政策。 | 答:英国资产阶级经过两次内战,于 1649 年 5 月宣布为共和国,宣告了“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英国由于经过接连的内战,田园荒芜,工业生产受到破坏,加

41、之以克伦威尔为首的新政府不仅拒绝任何政治上的改革,而且继续扩大税收病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圈地 的法令,结果,导致了平等派与掘地派运动的爆发。在克伦威尔领导共和政府及护国政府期间,他在国内继续执行高压政策的同时,加紧向外扩张和掠夺,以图通过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的矛盾,并为英国资产阶级建立世界贸易优势喝殖民大帝国扫清障碍。 1660 年 5 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查理二世虽然继续执行有利于英国资产阶级的扩张政策,但他为了取得法国的财政及军事援助以巩固其政权,在外交上仅仅依靠法国。威廉三世于 1689 年 2月即位后,为了夺取海上及殖民地霸权,开始了同法国的长期对抗。 |JA|,| 简述四国同盟条约的内容

42、。 | 条约主要内 容是: 拥护 1815 年巴黎条约; 如任何一方受法国攻击,盟国各出兵 6 万相助; 定期举行会议,协商各国的共同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的方法。条约的有效期为 20 年。重申储蒙条约,任何盟国如果受到法国攻击,各盟国将各出兵六万相援助同盟将透过经常举行会议,以解决彼此的共同问题及商讨所应采取的协调行动,如 盟约 第六条指出:因此引伸出日后的 欧洲协调 会议制度。四国同盟盟约有效期为二十年 |JA|,| 简述门罗宣言的基本内容。 | 拉丁美洲国家正在进行独立的时候,美国已经把拉丁美洲看作自己的 势力范围 。年,当欧洲 “ 神圣同盟 ” 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时,美国积极推行起

43、 美洲事务是美洲人事务 的政策。年,美国总统 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宣称: “ 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 ” 他又称,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这项咨文就是通常所说的“ 门罗宣言 ” 。它包含的原则就是通常所说的 “ 门罗主义 ” 。门罗主义的含义主要有三个:()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 西欧 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分扩张;( )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条;()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门罗主义在当时未产生多少影响,因为英国在拉美的影响

44、要大大超过美国。世纪年代以后,美国又重新提起门罗主义。 |JA|,| 简述克里木战争的起因。 | 自 18 世纪下半叶起,俄国在近东势力急速发展,力图攻占或与列强瓜分日趋衰落的土耳其帝国,控制黑海海峡,实现俄国南出地中海的宿愿。这就与在近东有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发生冲突。英国不能容忍俄国在近东树立霸权,因为这会影响它与印度陆路交通的安全。法国自 拿破仑三世 称帝以后,亦力图进一步扩大在近东的势力,并通过对外战争来巩固其国内统治。战争的导火线是争夺“ 圣地 ” 。所谓 “ 圣地 ” 问题就是法国支持的天主教僧侣与以俄国为靠山的东正教僧侣争夺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教堂的 管辖权 。 1853 年

45、 2 月,沙皇 尼古拉一世 反对土耳其将伯利恒教堂交天主教僧侣掌管,要求土耳其苏丹与沙皇签署专约,承认沙皇有权保护所有在苏丹统治下的信奉东正教的臣民。 5 月 ,土耳其在英国大使的怂恿下,拒绝与沙皇 缔约 。俄国遂同土耳其断绝 外交关系 ,并于 7 月 3 日以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居民权利为由,占领土耳其的附庸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公国。 10 月 4 日,土在英、法支持下对俄宣战。 |JA|,| 简析 19 世纪 70 年代“东方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JA|,| 简述苏维埃和平法令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苏维埃俄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重要对外政策法令,由 . 列宁亲自起草, 1917

46、年 11 月 8 日(俄历 10 月 26 日)由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 2 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法令揭露和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掠夺目的以及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和战争的罪责。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 “ 立即缔结停战协定 ” 、 “ 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 ” ,立即实现 “ 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 。反对兼并或侵占别国领 土 ,明确指出: “ 如果违反这个民族的愿望 ” ,强制其留在别国版图之内,就是兼并,即侵占和暴力行为。苏维埃政府废除秘密外交,并立刻着手公布俄国地主资本家政府从 1917 年 2 月至10 月 25 日(俄历)所缔结和批准的全部秘密条约, “ 立即无条件地废除这些条约的全部规定 ” 。不以最后通牒形式向各交战国政府提出和平条件。还向各交战国人民建议,特别向英、法、德 3 国工人阶级呼吁, “ 帮助我们把和平事业以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