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328KB ,
资源ID:138295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82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城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doc)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doc

1、 1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 1、 城市化产生的一般性规律极其特征 。 (一)城市化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二)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1、城市化的三阶段论 -城市发展的 s 型曲线 2、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城镇人口增长系数 K = 城镇人口增长规模 /总人口的增长规模 1、 K 0.5,前城市化社会。 2、 0.5 K 1,城市化初期阶段。 3、 K 1,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4、城市化水平高于 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 5、城市化水平高于 60%,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 K=0.5、 K=1 和城市化水平超过 50%是城市化过程 中的三大重要转折点。 (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表现为在城市

2、化的过程中,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即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阶段,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表现得最为明显。 2、 中国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 1) 1978 年以前中国城市化的缓慢增长与停滞阶段 ( 2) 1979 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规模超过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化初期阶段。 ( 3)世纪末中国农村人口开始绝对下降,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2000 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城镇人口达到 45844 万人,比前一 年增长 6952 万人,而同年全国人口仅增长 674 万人,农村人口比前一年绝对减少 6278 万人。城市化水平由 1999 年的 30

3、.9%迅速增加到 36.2%。 城市化历程 19491957:城镇化短暂健康发展阶段 19581960:城市化 “大跃进 ”阶段 19611976:反城市化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城乡人口流动控制松动阶段 3、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在中国能体现吗? 总结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轨迹 .认为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在中国不能体现 ,原因在于中国不具备公民迁徙自由选择和完全的市场 经济环境的前提条件 ;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化率高于城市化率的反常现象 ,可解释为中国 50 多年来实行的工业化赶超战略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根据世界城市化的规律判断 ,我国

4、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期 .但是 ,未来几十年城市化水平能否顺利加速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4、 城市化是越快越彻底越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不是越彻底越好,因为城市化的结果,对于各方面来说,都不只是得到,还会有失去。 城市化每向前推进一步,会带来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如果条件不成熟,也可能产生一些人们不愿看到的结果,损害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能给政府带来收入,也会使支出增加,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支出会多于收入。 “城市化政策 ” 需要衡量这些因素,逐步推进,使城市化进程中的 “得到 ”大于 “失去 ”。 有一种观点比较盛行,一些人认为,如果 “城市化 ”早进行几年,珠三角

5、很多地区目前城不城、2 乡不乡的局面将有所改观。这些人忘记了,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过早地用政策去推动和加速,带来的效益有限,反而会削弱经济活力和妨碍资源开发。 还是深圳一名基层官员说得更有道理,以前那种分散无序的局面,虽然制造了很多违章的建筑,却加速了经济的 发展,如果事事按照章程,怎么可能开发那么多土地,建设那么多厂房?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与这个行为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分不开的。 (南风窗) 5、中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进程吗?说出理 由。 是。建国五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仍然有将近七成的人口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中

6、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滞后二十个百分点。日前在此间举行的促进小城镇建设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城市化滞后已成制约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应该抓住 中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力争每年把城市化的水平一个百分点以上。 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浦善新指出,中国城市化在国际上还仍然停留在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据统计,截止到一九九八年,按非农业人口计算,中国城市化水平约百分之三十,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也仅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平均水平。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都达到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

7、速度,而在中国,建国五十年来城市人口年均增长为百分之三,仅比总人口增长率高一点二个百分点,也 远远低于中国工业年均百分之八的增长率。 6、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是什么? 1、城市化滞后的经济障 城市化的经济障碍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弱质,包括产业结构弱质和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企业弱质。 城市化滞后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否定。 2、城市化滞后的制度障碍 官位设市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规模基本以官帽定位,而不是按经济规模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定位。改革开放 20 多年了,包括体制上、观念上很多脱离实际的东西都改过来了,但这一传统的设市模式仍被顽强地保留下来。(应为按经济规模设市) 人为构市 城市的生

8、存 与发展及其发展规模该有多大,完全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些城市的决策者不顾城市化发展规律和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好大喜功,人为构市,盲目扩市,以至于城市 “增肥 ”了,却有城无市。(应为产业建市) 全能乱市 不少城市总想来各行各业齐头并进,搞 “大而全 ”、 “小而全 ”,忽略自身城市的产业强项和特色,搞 “全能城市 ”。(应为特色城市) 7、选择和确定城市主导产业,主要的两个侧重角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选择和确定城市主导产业,主要有两个侧重角度,其一是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其二是产业的区位比较优势。 ( 1)从产业的带 动作用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著作经济发展

9、的战略中,将产业间的联系称作 “连锁效应 ”,并把连锁效应具体划分为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 前向连锁,是指一个部门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后向连锁,则是指一个部门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 根据产业的连锁效应特征,全部产业可分为如表 3 2 所示的四类。 3 2)从产业的比较区位优势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 从产业的比较区位优势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就是具体分析城市的每个产业部门在整个区域的同类经济部门中所处的地位和相对重要程度, 从中选择出比较区位优势最强,或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部门,强化和扩大这一优势,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集中系数和区位商是用来定量计算和衡量产业的比较区位优势的两个主要

10、指标 对城市而言,集中系数是指城市的某一产业部门,按人口平均的产量、产值等相对数,与全国或全地区同一产业的相应指标的比值。即, 式中: C 为集中系数; a 为城市某产业部门的产量或产值等指标; m 为城市的人口数; A 为全国或全地区同一产业部门的产量或产值等指标; M 为全国或全地区的人口总数。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指城市某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全地区同一产 业部门中的比重与城市全部产业活动在全国或全地区全部产业活动中的比重之比。即, 式中: Q 为区位熵; a 为城市某产业部门的产值、就业人数等指标; A 为全国或全地区同一产业部门的相应指标; b 为城市的总产值或全部就业人数等指标; B 为

11、全国或全地区的相应指标。 总结:城市主导产业的特征 具有较高的收入需求弹性 产业关联强,带动作用大 科技进步潜力大,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具备极强的市场渗透和辐射能力 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没有标准的条规,只有一些经验借鉴。 主导产业是指能够较多地吸收先进技 术、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部门,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角。 侧重点 其一是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其二是产业的区位比较优势。 举例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也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中心城市。 1999 年,杭州市国内生产总值达 1225 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 8 位,在副

12、省级城市中居第 3 位。尽管杭州市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工业在杭州市的国民经济中仍居于主导地位。 1999 年,杭州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为 8 0: 51 4: 40 6。目前,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 展、知识经济兴起的新形势下,杭州市工业面临着产业和产品结构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传统支柱产业增长速度趋缓和新兴产业发展不快等问题。因此,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和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来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是杭州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8、 房地产业能否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导产业?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总结:城市主导产业的特征 产业关联强,带动作用大。具备极强的市场渗透和辐射能力,收入

13、需求弹性大。 具有较高的集中系数和区位熵。科技进步潜力大,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摘 要:鉴于房地产业具有产业 关联性强,需求收入弹性大的特点,以及在现实条件下,市场需求大的状况,西部大开发为促进西部经济腾飞,实现与全国的协调发展,有必要把房地产业作为主导性产业,通过其诱发作用,带动西部经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主导产业;需求收入弹性;产业关联性;联系效应 西部大开发是政治取向,也是经济取向,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西部大开发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给西部的各行各业,包括房地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房地产业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集开发、经营、装修、服务,

14、维修、物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 ,由于其特有的产业特征,以及市场潜在需求大的现状,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对西部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的拉动作用。 4 一、房地产业成为西部主导产业的三大理由 德国著名经济学赫尔希曼 (Albert 0tto Hirschman)从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出发,主张发展中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 “不平衡增长 ”,即有重点地扶持某些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把赫尔希曼的 “不平衡增长 ”理论放到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之下,也具有指导意义,这是因为西部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要素的 “瓶颈 ”,其中最难以突破的就是资金,要有效地 利用生产要素,就要有选择地重点发展某些产业作为主

15、导产业,也即战略产业,再通过其聚集作用和乘数效应,由 “点 ”及 “面 ”地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应该说,这与我国几年来一直倡导的培育经济增长点的政策内涵是一致的。一般来说,主导产业的确立,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为依据,尽可能地选择那些需求收入弹性较大,产业关联性强,对国民经济贡献大的产业作为重点来培育。笔者认为,房地产业具备以上条件,有理由也应该能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主导产业。 (一 )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 (二 )较强的产业关联 性 赫尔希曼认为,考察一个产业能否成为地区经济中的主导产业,要看该产业 “联系效应 ”的大小。其基本观点是:发展中国家要突破稀缺性生

16、产要素的 “瓶颈 ”,就要有选择地重点发展某些 “联系效应 ”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再通过其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赫尔希曼提出的 “联系效应 ”包括 “前向联系 ”和 “后向联系 ”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主导产业对吸收其产出的下游产业的波及和影响,常用影响力系数来表示,而后者则是指主导产业对向其投入的上游产业的连带作用,常用感应度系数来表示。这两个系数是通过区域的投入 产出分析来量化的,在此基础上 ,把二者相加除以 2,就得到某项产业的波及效果系数,也即带动系数。通常,带动系数大于 1 的为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较大,反之,则较小。由相关人士计算得出的国际上通用的住宅业的带动系数为

17、 1 34,大于 1,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显然不容忽视。 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也都进一步证明,房地产业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缺的重要部门。 (三 )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住宅类 西部地区的人均居住面积相对落后于全国水平,以 1999 年的数据为参考,全国水平为人均 9 78平方米,而西 部为 9 43,即使不考虑人口的增长,按目前西部 2 9 亿人计算,并且每平方米居住面积折合 2 平方米建筑面积,要达到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的 “城镇住宅建设十年规划 ”中提出的2010 年人均 13 平方米的目标,需建筑住宅约 21 亿平方米,平均每年建 2 1 亿平方米,住宅增长的

18、空间不小。另外,发达国家的家庭住宅支出一般为总消费支出的 1520%,又以 1999 年为例,全国的家庭住宅消费支出为 9 8%,西部地区的住宅消费支出比重还要低,仅为 8%,要按建设部预测的到 2005 年个人住房消费占总消费的 15%的比重,也即一般情况下住宅发 展的成熟水平,即使房地产业按年均 8%的速度增长,也要经过 8 年多的时间,因此,房地产业至少可以在今后 8 年的时间内保持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巨大带动性作用。 可见,无论是从绝对量上看,还是从相对值上看,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住宅消费的提升空间都是相当大的,西部地区为数不少的个人存款,只要政策引导得当,完全有可能把住宅需求由潜在的需求转

19、化为现实购买力。 2非住宅类 外地,外国企业为了更好在西部市场发展业务,扩大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在西部建立自己的代理和分支机构,这些机构办公所需商业用房,员工所需公寓都将大大 超过从前;另外就是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增加,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新校区开拓规划项目,教学楼、学生宿舍和教师公寓的建设工程,这些都拓宽了房地产企业的业务范围。 总之,住宅消费孕育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加快培育住宅市场,完全有可能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兴奋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5 二、培育房地产业成为西部地区主导性产业的四大举措 (一 )加大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 (二 )积极进行住房金融的创新 房地

20、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离不开金融服务作后盾。 (三 )调整房价收入比 (四 )活跃房地产二级市场,形成一级与二级市场的联动 9、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立的原因极其运作的基本模式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指城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到期回收、土地整理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并由土地储备中心组织进行职工和居民的安置、房屋拆迁、土地平整等一系列土地整理工作后,将土地储备起来,再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出让年度计划,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的制度。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供应,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防止土地收益流失,规范市场秩序 。 原因: (

21、 1)、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土地需要用来发展社会公用或公益事业,如道路、公园、基础设施等 ( 2)、由于土地市场的不完全性,政府为了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需要,可以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储备土地,根据市场调控的需要,计划供应土地,保持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2、土地征购权的三个基本构成要件 ( 1)、土地征购属于政府的特有权利。这个权力一直用于公共目的 ( 2)、行使这个权力必须给予合理的补偿 ( 3)、实施这一制度的机构,不同国家或地区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政府、或政府授予权的土地开发社和土地银行等 (二)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运作的基本模式 1、土地的征购集中 2、土地的储备 3、土地的出让 10

22、、具体谈谈 中国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现实意义 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提高政府对城市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 增加城市政府收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城市经济发展 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落实土地基本国策,有效保护城市郊区农地 11、中国 部分城市土地储备的运作方式比较 北京:招标拍卖挂牌 公开交易转让 上海: 宏观调控总量 逐步走向市场 杭州: “收购、储 备 、出让 ”三统一 温州: 政府运作 征储结合 征供分离 12、 交通拥挤的政策反应与措施有那些? 、交通供给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 13、城市基础设施的性质及其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

23、系 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休戚相关,这主要体现为两点: 6 1、直接参与生产、服务生产。 2、间接支持生产、保障生产 14、 城市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与经济手段 城市环境经济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经济政策基本上等同于环境经济管理的概念,而狭义的环境经济政策则主要指对于城市环境管理的经济原则和手段措施。 “ 污染者付费原则 ” 是 各国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的经济理论依据。污染者付费原则简称PPP 原则 PPP 原则指出,造成污染的个人或团体(污染者)必须自己承担削减污染措施的费用,而削减污染的措施则由公共机构决定,并且采取这种措后能保持环境处于一种可接受的状态。 PPP 原则为

24、采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明确了基本的筹资思路,迅速为各国的环境经济政策所采纳,并逐渐演化形成以下五种类型的经济手段: 1、污染收费 污染收费就是与环境污染相关的活动者,为其所产生的污染所支付的价格,并对它们获取潜在的环境物品和劳务而支付的费用。污染收费是目前应 用最广的一种经济手段,具体方式可分为排污收费、产品收费、消费者收费等多种形式。 2、押金制度 押金制度是指对潜在污染的产品增加一项额外费用,当该产品使用后的残余物回送到指定的收集系统或污染处理达到规定标准时,就把押金退还给生产者或消费者 3、交易制度 交易制度是指企业或个人为实际的或潜在的 “ 污染权 ” 或工业废气物买卖交易建立人工市

25、场,从而使污染控制在政府规定的环境目标之内或排放总量目标之下的一种市场交易手段,包括排放额交易、市场干预和责任保险等形式。 4、经济处罚 经济处罚是指对违规者通过扣留预付款或征收补交 款给予惩罚,是对行政法律处罚手段的一种补充,主要有罚款和履行保证金两种形式。 5、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指环境治理上提供的各种财政补助形式,一般是指对执行环境标准中面临困难的企业或行业进行的财政支持与鼓励。它可以理解为政府为购买有关环境物品和劳务向企业支付的价格,主要形式有补助金、长期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 15、市场经济理论表明,集聚经济导致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请说明原因,请问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组织变革,城市集聚经

26、济会趋于弱化吗? (三)、聚集经济理论 该理论认为,城市地区一旦出现,集聚经济为城市的生存、 发展创造了条件。集聚经济促使大城市的发展 集聚意味着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些特定而且是有限的范围,而如果集聚同时还带来了厂商成本的降低,那么我们就认为存在集聚经济。 1、厂商内部的集聚经济 这是厂商内部存在规模经济的表现 2、地方化经济 它外生于单个企业,并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大。即同一产业内厂商如果集聚在一起会对每个厂商都带来 “好处 ”,而且集聚的厂商越多,这个 “好处 ”就越大。 1)、劳动力市场共享 群落中的员工有则相对低的搜寻成本:可以通过非正式渠道得到职位空缺消息,雇员与雇工就在附近,寻找工作

27、较易 。 由于雇主间的距离较近,使得员工流动成本较低 7 Krugman(1995)群落与劳动力共享的含义 假设某企业一年中有两个机会相等的结果,旺季和淡季。 从净收益分析可以得出:群落企业能够在旺季以同样的工资雇佣到更多的工人,而且也缓冲了在淡季用较少的工人个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 2)、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 企业集中,生产的中间投入品增加,产生规模经济 厂商经营时所需的其它中间投入品(商业服务如:银行、保险、旅店、运输,公共服务:公路、学校、消防等)也会产生规模经济 3)、知识溢出 这里的技术和知识 包括:专业技术、经营经验、供给信息、需求信息等,由于这些难以具体化和系统化,没有人际间

28、的频繁接触和耳濡目染则很难传播或传播很慢。在集聚区内,人际间频繁接触和交往,使这些知识传播得很快。企业之间相互模仿和学习,学习成本很低。 3、城市化经济 它外生于地方单个产业,而且其强度与地方经济的规模正相关。即城市规模的扩大会对城市中的每个产业产生正的外部性。 ( 1)、劳动力市场的共享 ( 2)、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 ( 3)、城市范围内的知识外溢对厂商的生产和经营创新起到了有力的与动作用 ( 4)、企业之间增强责任感, 促进合作,结成企业之间的网络 ( 5)、通过竞争,提高效率 城市经济功能 一个城市在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国际经济中承担何种任务? 城市经济功能包括:集散功能、生产中心功

29、能、服务功能、创新功能、管理功能 城市主要经济功能:建立在主导产业或主导经济部门基础之上,为本城市以外地区服务为主的功能,是城市性质判定的主要依据 城市辅助经济功能:为城市本身服务为主的功能 城市主要经济功能是第一性的,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辅助经济功能。当然,辅助经济功能在一定情况下会对主要经济功能产生反作用 城市经济功能的发展规律 主 要经济功能沿产业链延伸,并刺激相关功能的发展 创新功能将主导城市经济功能走向,并促进其升级换代 城市主、辅经济功能更讲求时空配合和互动,并增强整体的能效 五、城市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的特点: 城市经济增长不仅仅意味着城市生产总值的增加,还意味着城市最终产品、

30、劳务和资产的不断增多,以及必然带来的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扩大 城市经济增长意味着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 城市经济增长意味着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 城市经济增长还意味着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增强,以及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 提高 城市经济增长机制 资金和投资: 城市经济起飞和增长的启动与持续机制 科学技术: 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企业素质: 城市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机制 经济体制: 城市经济增长的保障机制 8 对外开放: 城市经济增长的催化机制 16、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具体谈谈什么是中心地理论? 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理论,对城市地理学

31、、城市历史学、城市经济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农业区位论是研究农业空间经济活动的组织和优化的区位理论。即研究不同的农业活动在 不同的地域范围内的最佳选择。农业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所首创,他在 1826 年出版的名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提出了因地制宜根据地域差异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优化土地组合的思想。系统地建立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成为农业区位理论,甚至区位理论的鼻祖。 理论局限性和贡献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对区位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其评介也褒贬不一。当然,杜能理论的模式过于理想化,假设前提条件过多,考虑因素也比较简单,而且没有考虑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首要目的便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特点

32、,所以显得有些单薄,实际应用意义不 大,但杜能毕竟是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艰苦工作,其理论为区位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杜能学说的意义在于为配置城市郊区(腹地)产业、合理利用土地,使之更好地为城市服务及为促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价值的构思。 工业区位论是指研究工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和优化的理论。即研究工业企业或工业企业组合怎样在一定区域内合理分布从而获得最好效益的理论。工业区位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他在 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和 1914 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及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工业 区位的经典著作,前者对工业区位进行纯理论的探讨,提出

33、了工业区位的基本理论;后者则结合实际,对德国从 1861 年以来工业区位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及工业分布进行了综合研究。 理论局限性和贡献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局限性在于静态地、孤立地分析,是一种静态地、局部均衡的微观区位理论,同杜能的区位论一样,撇开了资本主义生产追求最大利润原则,只考虑成本因素;同时他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完全竞争为前提,没有论证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区位趋势。此外,他对于工业区位指向的因素分析也比较简单。但是,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是第一个系统完整地论述工 业区位的理论,一直是西方区域科学和工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他提出的投资效益分析是工业区位论的出发点。今天在城市空间结构中普遍采用的工业成组布

34、局和最佳区位论亦正是导源于其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创立的,他在 1933 年出版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克里斯泰勒采取类似于杜能的 “孤立国 ”方法,首先假定研究的区域或国家是平原,人口均匀分布,对外部不发生联系,利润的原则起着完全的支配作用。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克里斯泰勒运用六边形模型对城镇分布的 “安排原则 ”,即决定城镇数量、规模和分 布的原则进行了抽象的理论概括。 他认为城镇是区域的核心,应建在位于乡村中心的地点,起周围乡村中心地的作用;中心地依赖于收集输送地方产品,并向周围乡村人口提供所需货物和服务而存在。他深入地探讨了中心地对周围地区担负中心服

35、务的范围,认为距离最近、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地区的中心。 为了避免相邻中心地服务范围的重叠交叉,将中心地圆周区体系转换为六边形体系。由于现实世界中城镇的规模分布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规模关系,即城镇规模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反之则越少。克里斯泰勒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了中 心地等级形成的条件,并把中心地所服务的地区称为补充区域,指出中心地等级取决于毗邻的补充区域的大小。 克里斯塔勒将中心地划分为几个等级,将各种商品的限界值也相应地划分为若干等级,在各等级中心地配置相应等级限界值商品,同时辅之以该等级限界值以下的商品;在最低等级中心地则只配置最低等级限界值的商品。这样,便形成

36、了由大六边形套小六边形的多级市场区网络。 理论局限性和贡献: 9 克里斯泰勒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其腹地的服务中心,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如零售、批发、金融、企业、管理、行政、专业服务、文教娱乐 等。由于这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依其特性可分成若干档次,因而城市可按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档次划分成若干等级,各城市之间构成一个有规则的层次关系。这样,高级中心地才有可能提供高档货物和服务,称之为: “高级中心地功能 ”,低级中心地则没有这种功能。根据是否提供高档货物和服务,可以决定某一中心地在中心地系统中的位置。 所以,中心地理论可以用来说明一个区域或国家内的城市等级极其空间分布形态。同时,该

37、理论还认为,中心地的发展取决于中心地功能的专门化,而中心地的发展速度则取决于其腹地对中心性商品和服务需求量增长的快慢。因此, 中心地学说也可用来说明个别城市的发展。但是,由于克里斯泰勒的理论并非现实的归纳,难免与现实差距甚大。 17、请你谈谈影响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综合了几乎所有社会经济因素,概括了各个要素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分布规律。城市空间结构显示出的继承性、综合性、动态性、内聚性、扩张性等特征说明了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1、政府行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政府行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方针与政策上。 城

38、市规划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城市土地和 空间资源利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其核心是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的规模和空间结构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决策决定了城市整体层面上的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土地配置的合理程度、用地功能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建设的总体容量控制标准等。而城市局部的地块使用功能、开发强度和环境控制等取决于具体的规划控制要求。政府在某一时期内实施的城市建设发展方针与政策,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西方大城市的城市中心复兴计划是典型的政府干预促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例子。 2、土地价格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区位地价级差是导致城市空间结构演 变的基本动因之一,土地价格的分级体系决定了商贸、居住、工

39、业等功能用地的布局。 无论从一百多前杜能的土地标租学说和马克思的地租本质及划分理论,还是从现代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特征来看,土地价格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地价格直接关系到城市各组成要素的空间区位分布及组合规律。如前所述的三大经典模式,无一不秉承了地租理论。 观察现实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确实是不同性质的用地差价是普遍存在且差别很大。一般来说,金融、商业类用地地价最高,住宅次之,工业最低。 土地价格的分级体系体现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层次上,房 地产价格总体水平和不同土地等级间价格差异幅度决定了商贸、居住、工业等功能用地的聚散程度,即城市用地功能分区及用地功能混合情况 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结节

40、性(是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所产生的聚焦作用,这些具有聚焦性能的特殊地段称为结节点)、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和交通便捷性的空间分异与地价的空间结构互为影响。 3、社会结构、人文类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现实的城市空间结构物化形态沉淀着历史、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人文类型的印迹,它的演变既呈现出物质生产统一性所决定的一系列共同性特征,更表现出由于历史、社会结构以及人文类型等的多样性所塑造的相异性特征。这一点可以在世界不同的洲际区域,不同的种族制度、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人文类型背景下,充分显现出的各具特色、差异明显的城

41、市空间结构中得以证实。如拉丁美洲。 10 ( 1)、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的建立。 ( 2)、行政划拨、无偿使用的城市土地使用管理制度。 ( 3)、独特的经济发展战略。 ( 4)、独特的城市发展战略。 ( 5)、独特的单位社会。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显现出以下这些特点: 第一, 功能分区明确的新区与功能混杂的旧区并存。 第二,城市用地扩展由快速增长进入缓慢扩展。 第三,以商业零售、行政办公为主,兼具居住、工业等多种功能的混合市中心。 第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占据支配地位的工业布局。 第五,居住社会阶层分化消失,以单位为基本组织单元的居住模式。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中的城市空间结构 2

4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采取了一种渐进式的制度变迁。计划经济的中央集权体制逐步瓦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这种制度的变迁中,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方面,各种资源的空间流动和聚集不再由政府发动,而开始转为由企业和个人根据其经济利益和效用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市场自主选择。聚集效应和地租的差别成为居民和企业选址中考虑的重要经济因素。 另一方面,体制转轨时期,改革的不完善,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控制能力仍然很强。两种力量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力量大小不断变化,共同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 首先,是随着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城

43、市地域扩展迅速。 第二,是城市中心区商务功能加强。 第三,随着大城市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土地有偿使用的改革 ,工业中不同行业、企业开始按效益情况自觉地调整区位,工业活动由市中心区向外延伸的趋势由弱变强,工业用地在大中城市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逐渐改观。 第四,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居民在具有了住房空间选择权后,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选择居住空间 18、城市的本质和产生的根源及现代城市的特征是什么? 1 所谓城市的本质,是指城市本身具有的最基本的属性,这一属性决定着城市其他的特性,也决定着城市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规律。 2 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 -从生产力角度分析 1、比较利益 比较利益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原动力,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 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如果各国(人)专门生产和出口其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就会从贸易中获利。 ” 2、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当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时,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带来更大产出的经济现象。 3、聚集经济 聚集经济是指因企业或活动选址接近另一个企业或活动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中的成本节约。 城市形成的社会基础 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 19、城市发展的市场因素 讲义第二章: 一、 城市发展的市场因素 (一)、比较优势 1、贸易和交通成本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