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资格考试理论知识要点 1、职业道德: 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修养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 1)鲜明的职业性;( 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3)较强的适用性;( 4)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 核心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 基本原则。 5、职业道德的鲜明职业性的特征: 职业道德源于职业生涯,反映各行
2、各业的职业特点,鲜明地表达着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所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乃至形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举止做派上的不同特点。 6、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形式特征: 由于各种职业独特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方式以及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其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也有所不同。同时,即便在同一职业领域,每个职工具体工作岗位和业务活动不同,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不相 同的。在形式上也是具体、灵活、多样的,它既可以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明的守则公约、严肃的纪律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工作条例,注意事项表现出来,
3、还可以通过简单鲜明的标语、口号、誓词等与众不同表现出来。 7、职业道德的适用性特征: 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因为职业道德总是同一种专门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适用范围和对象上,不是普遍的、无限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它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因此,职业道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容易为本行业人员理解、接受、掌握和践行,这充分显示了其较强的适用性。 8、职 业道德的作用: ( 1)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 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3)有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在职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4)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9、职业道德修养:
4、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在职业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10、劳动保障协理员严格执行政策的要求: ( 1)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国家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执行政策,注重落实,是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11、劳动保障协理员乐业的要求: 乐业是热爱本职的基础。乐业体现在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两个方面。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做起,以“辛苦我一人,造福千万家”的崇高精神,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12、劳动保障协理员勤业的要求: 要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13、劳动保障协理员精业的要求 :要
5、做到钻研业务,求实创新。 14、劳动保障协理员以人为本乐于奉献服务群众的要求: ( 1)要做到热情周到,主动真诚;( 2)要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来考虑和衡量;( 3)举止文明,礼貌待人。 15、劳动保障协理员团结协 作的要求: 团结协作是劳动保障事业成功的保证。( 1)在行业内部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下级与上级的关系。遇事要从全局着想,多为他人着想,体谅别人的难处,主动与他人配合;( 2)正确处理与协作单位之间的关系。要顾全大局,以诚相待,相互支持,言行一致,诚实可信。 16、劳动保障协理员顾全大局的要求: 要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把个人放到集体中去,处理
6、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从大局出发,以集体为重,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7、劳动保障协理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的要求 :( 1)“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纪乱纪为耻”,严以律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良好习惯;( 2)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3)严禁以权谋私,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利用岗位之便搞等价交换、相互利用,甚至权钱交易,拉关系、走后门等。 18、就业: 是指在法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
7、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19、就业结构: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就业人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数量和分布比例,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就业方针的内容: 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21、失业的特征: ( 1)失业人员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的行为能力;( 2)失业人员人工作要求,但受客观因素影响尚未实现就业;( 3)虽然劳动者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22、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内容: ( 1)城乡劳动者就业实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2)建立为城乡劳动者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3)建立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
8、理体系 ;( 4)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23、残疾人就业的方式: ( 1)集中就业;( 2)分散按比例就业;( 3)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 4)农村残疾人和生产劳动。 24、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 1)经济发展;( 2)技术进步;( 3)经济体制。 25、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 是向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包括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和招聘信息发布、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劳务派遣、市场人力和求职时间,提高供求双方选择的成功率,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26、 公共就业服务的体系: 主要由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和创业指导
9、、失业保险经办,以及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等工作机构组成。 27、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劳动者的主要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 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28、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 1)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广开就业门路;( 2)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再就业;( 3)改进和完善就业服务体 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4)加强对就业的管理的失业的控制; (5)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 29、社会
10、保险: 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30、社会保险的构成要素: 社会保险的主体是国家,是由国家依法建立的;对象是全体劳动者,以劳动权利为基础;目的是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保 障其基本生活;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经济手段,提供物质帮助。 31、社会保险的分类: 分为五类,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32、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 ( 1)强制性;( 2)预防性;( 3)补
11、偿性;( 4)福利性;( 5)共济性;( 6)责任分担。 33、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 ( 1)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3)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34、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的区别: ( 1)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只面对劳动者。而社会保障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2)目标不同:社会保险的目标在于抵御劳动者的职业风险,保 障其基本生活,解除其后顾之忧。而社会保障的目标在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享受待遇的条件不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以履行相应的缴费义务为前提。而社会保障项目通常不以是否缴费作为享受待遇的条件;( 4)经费的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经费来自于国家、用
12、人单位(或雇主)、个人三方面。而社会保障项目的经费来自于政府财政或社会援助。 35、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 1)性质不同:社会保险是政府行为,属于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是等份交换的买卖行为,具有商业性质;( 2)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法律规定 的社会劳动者,商业保险的对象是一切自愿投保的国民;( 3)实施方式不同:社会保险采用强制方式实施,商业保险是自愿原则;( 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社会保险依据法律规定,商业保险依赖于保险合同;( 5)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是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商业保险是满足人们对保障水平的特定需要,保障水平多样化,一般比社会保险高;( 6)保险费的承担者不同
13、:社会保险费是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分担,商业保险费由投保人负担;( 7)经营主体不同:社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政府。商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是企业法人;( 8)经营目的不 同:社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商业保险以营利为目的。 36、养老保险 :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方法是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37、养老保险的种类: ( 1)按现行养老保险覆盖对象可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 2)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
14、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38、失业保险: 是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意愿中 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39、工伤保险: 也称为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40、医疗保险: 是参保人或全体公民因病需要治疗时,根据法律规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医疗服务,对因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费用给与适当补偿,以恢复和保障参保人或公民身体健康的一种
15、社会保险制度。 4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属于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范畴。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对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从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到个人帐户的管理、查询、结算以及社会保险待遇的发放和对人员的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和服务工作。 42、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4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意义: ( 1)退休人员社 会化管理服务是进一步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
16、的重要举措。( 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4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形式: ( 1)基本形式是社区管理。( 2)过渡形式: 委托企业管理;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管理; 其他形式。( 3)处理好基本形式和过渡形式的关系。 45、现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 1)落实社会保险待遇。( 2)开展党组织活动。( 3)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4)组织文化体育活动。 46、街道社区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四项基础工作内容: (1)建立企
17、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 (2)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 (3)指导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 (4)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 47、企业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责任: 在退休人员向街道社区移交时,企业应与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机构密切配合,做好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移交的人事档案要做到材料齐全、完好;企业现有的用于退休人员的场所、设施要继续发挥作用,并逐步向 社会开放;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对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后的一定时期内,还有少量管理服务工作不能马上从企业剥离出来,企业应按国家政策规定,继续向退休人员支付有关福利待
18、遇。 48、社会各方面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责任: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推动和协调工作,加强对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组织部门要加强街道和社区党建工作,指导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组织活动,加强对企业退休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改革 部门要把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民政部门要加强社区建设,指导社区服务坚持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快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将有特殊生活困难的退休人员纳入社会扶助范围,及时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向符合享受低保条件
19、的企业退休人员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要统筹考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所需的经费;卫生部门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企业退休人员就近医疗提供方便;文化、体育部门要加快社区文体设施建设,组织企业退休 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组织机构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管理服务网络,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和指导社会志愿者队伍和其他社会公益组织,为企业退休人员特别是高龄、孤寡、病残等生活困难的退休人员提供义务服务,并在维护企业退休人员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9、劳动法的特征: ( 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2)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 3)保护
20、法益的倾斜性;( 4)调整内容的综合性。 50、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 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立促进就业制度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的效果,是就业促进法的立法指导思 想。包括( 1)扩大就业,创造就业条件;( 2)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 3)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51、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 ( 1)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 2)构建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3)维护公平就业;( 4)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 6)实施就业援助。 5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和作用: ( 1)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1、 3)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53、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 ( 1)合法原则;( 2)公平原则; ( 3)平等自愿原则;( 4)协商一致原则;( 5)诚实信用原则。 54、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 ( 1)全面履行原则;( 2)实际履行原则;( 3)协作履行原则。 55、劳务派遣: 又称为劳动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由被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其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并代发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56、社会保险法的原则: ( 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2)社会保险
2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社会保险 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 4)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则;( 5)保障功能与激励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57、社会保险法的主体: ( 1)国家或政府;( 2)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机构;( 3)用人单位;( 4)劳动者及家庭。 58、劳动保障监察的特征 :( 1)法定性;( 2)行政性;( 3)专门性;( 4)唯一性。 59、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60、社区 :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具有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所组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相对独立的社 会生活共同体。
23、61、社区的构成要素: ( 1)人口要素;( 2)地域要素;( 3)组织结构要素;( 4)文化心理要素;( 5)公共服务设施。 62、社区的功能: ( 1)一般功能: 经济功能; 政治功能; 教育功能;卫生功能;福利和服务功能;娱乐功能;保障功能;管理功能。( 2)本质功能: 社会化功能; 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社会互助功能。 63、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权责统一,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64、 社区工作的目标: ( 1)动员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2)改进社区关
24、系,改变权利分配;( 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 4)发挥居民的潜能;( 5)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 6)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7)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65、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社会化的原则;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66、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 ( 1)政府公共服务;( 2)社区居委会的社区服务;( 3)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的志愿服务;( 4)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的社区服务。 67、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要 素: ( 1)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2)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 3)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场所;( 4)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费;( 5)社区劳动保
25、障工作制度。 68、统计的含义: ( 1)统计工作;( 2)统计资料;( 3)统计学。 69、统计的工作过程: ( 1)统计设计;( 2)统计调整;( 3)统计整理;( 4)统计分析。 70、统计调查的方式: 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71、统计调查的数据采集的主要方法: ( 1)直接观察法;( 2)报告法;( 3)访问法;( 4)文献法;( 5)问卷法。 72、统计数据审核的主要内容: ( 1)数据的完整性;( 2)数据的时效性;( 3)数据的准确性。 73、社会调查的过程 :分为调查准备、调查实施和调查总结三个阶段。 74、劳动保障统计的工作过程: ( 1)统计调查方
26、案拟订;( 2)信息采集调查;( 3)信息整理分析;( 4)统计信息上报。 75、劳动保障统计的主要内容: ( 1)劳动力资源统计;( 2)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 3)职业培训统计;( 4)劳动力管理情况统计;( 5)劳动收入与报酬统计;( 6)劳动关系统计;( 7)社会保障统计;( 8)职业安全卫生统计。 76、礼仪的原则: 主要有遵守原则、敬人原则、从俗原则 、适度原则和沟通原则。 77、礼仪的分类 :包括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 78、沟通(的内涵): 是指劳动者为了获取沟通对象的反应和反馈而向对方传递信息的全部过程。其基本要素分为信息源、听众、沟通目标、环境、
27、信息、媒介、反馈等。 79、沟通的类型: ( 1)按沟通的方式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 2)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3)按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4)按信息传播的方向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5)按沟通网络的基本形 式分为链式沟通、环式沟通、 Y式沟通、轮式沟通和全通道式沟通;( 6)按沟通的对象分为自我沟通、人际沟通、群体沟通、企业沟通、跨文化沟通等。 80、沟通的原则 :遵循清晰、简明、准确、完整、有建设性、礼貌六大原则。 81、人际沟通的特点: ( 1)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机;( 2)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参
28、与者;( 3)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 4)要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 82、人际沟通中的说话策略: ( 1)分析听话者;( 2)选择话题;( 3)注意场合和说话对象;( 4)把握时机;( 5)控制语言 ;( 6)美化声音;( 7)运用非语言暗示。 83、人际沟通中的交谈策略: ( 1)了解将要进行的交谈: 了解交谈主题; 了解交谈方式;( 2)营造良好的氛围: 选择合适的情境和方式; 寻求共同点; 了解交谈对象。 84、演讲构思的主要内容 :( 1)确定论题;( 2)处理材料;( 3)营造结构;( 4)锤炼语言。 85、计算机的组成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
29、大部分组成。 86、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根据网络覆盖地理范围的不同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87、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 :注意以下几点:( 1)洁净度;( 2)温度和温度;( 3)供电 电源;( 4)电磁干扰;( 5)正确开、关机;( 6)保持设备稳定;( 7)动手必知。 88、计算机软件的日常维护 :( 1)清理垃圾文件;( 2)卸载无用的软件;( 3)扫描磁盘;( 4)整理磁盘。 89、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 1)传染性;( 2)隐蔽性;( 3)破坏性;( 4)潜伏性;( 5)不可预见性。 90、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 (1)不随便使用外来存储设备,如果必须使用时,应先检测,确信无病毒后再使
30、用; (2)不要安装各种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3)尽量不要访问不了解的网站和网页; (4)配置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库,及时发现 病毒、消除病毒; (5)对重要软件和数据要做备份,万一系统崩溃时,可最大限度地恢复系统和数据; (6)给系统设置使用权限及专人使用的保护机制,禁止来历不明的人和软件进入系统。 91、计算机数据保护的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结束后及时存盘,养成定期、及时备份的习惯,重要数据要有异地备份。 92、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主要功能 :是为劳动保障业务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提供平台支持,通过信息的收集、处理、监测,建立包含劳动力资源信息、用人单位信息、各类业务经办信息的集中式数据库,
31、实现数据共享,并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监测,为劳动保障 工作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支持。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管理、职业介绍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就业培训管理、就业失业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创业服务管理等内容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资格考试 技能 1、拟定调查提纲的过程: ( 1)将调查内容分解成概念;( 2)对概念进行解释;( 3)设计具体调查项目。即“内容概念项目”的过程。 2、对调查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 ( 1)逻辑分析;( 2)经验判断;( 3)试验调查。 3、调查计划的主要内容: 包括调查目的和内容、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方法、调查的组织安排。 4、调查实施阶段的工作 任务: 收集调查资料
32、、整理调查资料和研究调查资料。 5、试验调查的实施步骤: ( 1)选择适当的试查对象;( 2)组织精干的调查队伍;( 3)采用灵活的调查方法 ;( 4)进行多点的对比调查。 6、入户调查中提问的方法 :( 1)追问;( 2)澄清;( 3)避免引导性提问;( 4)可跳问的问题。 7、访谈过程中语言控制的方法: ( 1)提问的方式;( 2)题目的转换;( 3)对问题的追问;( 4)合乎时宜地插话提问。 8、做好调查日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 1)要有被调查对象的完整资料。包括个人、家庭、其他关系人或机构的基本资料;( 2)要有选择 地记录。记录时应做出取舍,应选择那些客观的、真实的、有助于作出判断
33、的内容进行记录;( 3)要简明扼要。注重对具体的、客观性的事件进行记录,文件要简练、准确;( 4)要有基本要件。记录中应有记录的基本要件,包括时间、地点、人名、机构名称和相关事实过程等资料。 9、按结构和填答方式划分问卷的基本类型: ( 1)按结构和答题方式分为:标准型问卷、自由型问卷和半自由型问卷。( 2)按填答方式划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 10、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 1)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2)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3)所得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 ;( 4)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人为误差。 11、客观检验法中对问卷初稿进行检查和分析的主要因素: ( 1)回收率;( 2)有效回收率
34、;( 3)填写错误;( 4)填答不完整。 12、问卷中提问方式设计的常用规则: ( 1)尽量使用简单的语言,不要使用专业术语、行话,也要避免使用抽象概念;( 2)问题要尽量简短,使被调查者很快看完,并减少产生含糊不清的可能;( 3)避免双重含义的问题;( 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不能对被调查者产生诱导性;( 5)不要使用否定形式提问;( 6)不直接问敏感性的话题。 13、问卷调查实施的基本程序: ( 1) 确定调查对象,即分析单位;( 2)分发问卷;( 3)回收问卷;( 4)整理、审查问卷。 14、组织的含义: ( 1)是指由若干因素构成的有序的结构系统;( 2)是指一种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照一
35、定的程序,对一些事物进行安排和处理的活动或行为。 15、信息管理台帐的作用: ( 1)提高资料的准确性;( 2)系统的积累资料;( 3)为编报统计报表做准备。 16、编制信息管理台帐的基本要求 :( 1)分类建帐;( 2)完整记录;( 3)便于填写。 17、台帐动态管理的要求: ( 1)及时修订管理台帐信息;( 2)各类管理台帐的信息保持一致。 18、特 定群体管理台帐的项目结构: ( 1)个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技能、参加培训项目、经济收入来源、就业意向等情况;( 2)就业再就业情况,包括单位就业、劳务输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劳动合同期限等情况;( 3)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
36、员就业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等;( 4)跟踪服务记录情况,如对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情况、享受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情况、就业变化情况以及提供跟踪服务的情况进行记录。 19、信息管理: 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 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20、管理信息系统: 是一种在管理中进行资源处理、存储、调用的系统,它从环境和系统内部获取数据,进行筛选、组织和选择,并作成信息而迅速地传递给管理者,各级管理人员借助于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 21、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 1)确定信息需要;( 2
37、)收集和处理信息;( 3)促使信息得到使用。 22、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人员、设备和数据。 23、劳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 包括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险两大子系统。 24、利用 EXCEL 进行数据日常动态管理的 方法: ( 1)创建电子表格;( 2)设立项目;( 3)输入信息,建立数据库;( 4)保存表格;( 5)查询信息;( 6)分类汇总。 25、失业人员动态跟踪服务的主要内容: 个人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情况、基本技能、失业情况、就业情况、就业愿望、培训意愿、领取“再就业优惠证”情况、注销登记情况等。 26、信息记载的内容: 包括基本信息记载、服务信息记载和跟踪信息记载三部分。 27、动态跟
38、踪信息处理的方式: 信息系统处理、电子台帐记录和手工台帐记录三种方式。 28、退休人员状况的跟踪管理办法: ( 1)明确方式和方法;( 2)跟踪年龄变化; ( 3)跟踪家庭变化;( 4)跟踪收入变化;( 5)跟踪健康状况;( 6)跟踪人员调整;( 7)跟踪基本信息变化。 29、退休人员状况的跟踪管理步骤: ( 1)制订计划;( 2)跟踪基本需求变化;( 3)分析文体娱乐要求;( 4)分析医疗保健需求;( 5)分析养老服务要求。 30、拟订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管理制度的内容 :( 1)了解基本情况;( 2)拟定初稿;( 3)征求意见;( 4)修改完善;( 5)通过制度。 31、例会制度
39、的拟订: 结合工作需要,定期召开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小组长参加的会议,各小组也要定期召开会议,了解社会 化管理服务工作情况。 32、定期报告制度的拟订: 对于需要按月、季、半年、年报告的工作内容,要予以明确规定。 33、日常活动制度的拟订: 对各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开展日常活动要作出具体规定,包括时间、内容和形式。 34、经费管理制度的拟订: 开展活动所需经费要作出严格规定,要制定经费申请程序,要根据活动性质、参加人数和活动形式合理确定经费限额。 35、特殊报告制度的拟订: 对于发生的紧急事件,各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要按照有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告。 36、统计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
40、的概念和数值。一般由指 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37、统计指标的分类: ( 1)按反映现象的内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 38、统计指标的逻辑关系: 单个统计指标只反映总体某一个数量特征,说明现象某一侧面的情况。统计指标体系则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用以反映客观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构成统计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39、统计分析的作用: 统计分析是统计活动的深化阶段和深化过程。运用统计分析可以透过现象表面的数量 特征认识其内在的数量规律性,揭示其本质特征。 40、统计分析的特点: ( 1)实证性;( 2)数量性;( 3)多样性。 41、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 ( 1)比较分析法;( 2)结构分析法。 42、统计分析报告: 是运用统计分析来说明事实和阐述观点,并以此提出决策建议的文体。 43、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要求: ( 1)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性;( 2)用数据和事实说明问题;( 3)反映事物的发展过程。 44、进行统计分析的程序 :( 1)观察资料、发现问题;( 2)处理数据、比较分析;( 3)探讨规律、寻找原因;( 4)归纳概括、提出对策。 45、公文的写作特点: ( 1)实用性强;( 2)政策性强;( 3)简明扼要。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