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答案 第一章 名词解释: 31.行政主体:能以自己几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32.行政相对人 :权利义务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3.信赖保护原则:政府对自己做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反复无常。 34.依法行政:政府的一切行为应依法而为,受法之拘束。 35.比例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 权益,如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不利时,应使这种不利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使二者保持适当的比例。 四、简答题: 36.行政国现象何以产生;
2、( 1)传统国家的职能比较简单,只有国防、治安、财税征收等有限的几个方面,小政府大社会。 2 分 ( 2)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大量的新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具有持续出现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政府设立了与之相应的政府部门,几乎每类社会问题的产生都催生了新的政府部门; 2 分 ( 3)现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生老病死都与政府行为有关,社会称此现象为“行政国”现象 。 1 分 37行政法从哪几个方面控制和规范行政权; ( 1)通过行政组织法,控制行政权的权源; 1 分 ( 2)通过行政程序法,规范控制行政权行使的方式; 2 分 ( 3)通过行政法制监督法、行政责任法、行政救济法制约行政
3、权的滥用 2 分。 38行政征收的特征; 强制性 1 分,无偿性 1 分,法定性 1 分,先定性 1 分和固定性 1 分 39行政行为撤消及其条件 是在其具备可撤消的情形下,由有权国家机关作出撤消决定后而使之失去法律效力。 3分,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 1 分 ,行政行为不适当 1 分, 40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 法院一般只审查 具体行政行为,而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 2 分。法院以合法性审查为原则,以合理性审查为例外 3 分 五、论述题: 41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行为主体合法:行为主体是行政主体,行为在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内,通过了相应会议的讨论 3 分。 行为内容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
4、确,行为目的合乎立法目的 3 分。 行为程序合法:行为符合法定方式、法定步骤、法定时限 3 分。 综合分 1 分 第二章 名词解释 31形式行政:根据主体的性质界定的行政,即只有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的活动为行政。 32实质行政:根据主体活动的性质界定的行政, 不论主体为何公权力机关,只要其活动具有执行、管理的性质,即为行政。 33行政赔偿: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 34国家公职关系:国家公务员因担任国家公职,执行国家公务而与国家发生的法律关系。 35行政征用:行政主体出于公共目的,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强制取得
5、个人或组织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并给予合理补偿的行政行为。 四、简答题: 36我国行政法的法源包括哪些?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 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解释,条约与协定 37.行政行为主体合法的具体要求。 行为主体是行政主体,行为在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内,应通过一定会议作出的行为通过了相应会议的讨论,并且相应会议有法定人数出席,相应决定有法定票数通过 38.行政行为的撤消及其法律后果。 在其具备可撤消的情形下,由有权国家机关作出撤消决定后而使之失去法律效力。相应行政行为通常自撤消之日其方失去法律效力,撤消之前仍有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
6、,行政相对人仍应履行相应行为为之设定的义务,但行政行为撤消的效力可 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如果行政行为的撤消是因行政主体过错引起的,且相应行政行为是受益行政行为,撤消的效力也可不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如果行政行为的撤消是因行政相对人的过错或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共同过错所引起的,行政行为撤消的效力应追溯到自行为作出之日。 39.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 由其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决定。 40.行政处理的特征。 法定性,行政处理的主体是行政主体,行政处理的对象特定,行政处理 的内容直接影响特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是具体行政行为。 2 分 行政处理是要式行政行为,一般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 序。 2 分
7、行政处理导致侵权时具有可救济性,行政处理的形式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1 分 五、论述题 41行政征收的基本原则。 行政征收法定的原则, 2 分 行政征收公平负担与受益者负担的原则, 2 分 行政征收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 分 行政征收效率的原则, 2 分 综合分 2 分 第三章 名词解释: 31.行政行为的执行力: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相对人须自觉履行相应行为为之定的义务,如其拒绝履行或拖延履行,相应主体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强制相对人履行,如相应主体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则应依法申请法院执行。 32.行政奖励:为了表 彰先进,激励后进,依法定条件和程序,对国家做出贡献和模范遵纪守法的个人或组
8、织,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的行为。 33.要式行政行为:法律法规规定须以某种方式或形式进行的行政行为。 34.行政征调: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或紧急需要时,依法征用或调集个人或组织的财物或劳务,并给予相应补偿的行政行为。 35.行政关系: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的各种关系。 四、简答题 36国外行政法的一般法源有哪些? 制定法,判例法,习 惯和惯例,性质法理,条约和协定。 37国家公职关系的发生途径。 考任,选任,聘任,调任。 38依职权行政处理行为的特征。 强制性,主观能动性,及时,迅捷性。 39
9、行政给付的特征。 行政给付是行政主体向行政相对人给付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行政给付的对象是特定的行政相对人,行政给付是一种依申请行政行为,行政给付是依法作出的行政行为。 40行政许可的含义。 是存在法律一般禁止,行政主体对相对人予以一般禁止的解除,行政相对人因此获得了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权利。 五、论述题 41试论行政程序 的基本原则。 程序法定原则, 2 分 相对人参与原则。 2 分 公正原则, 2 分 效率原则, 2 分 综合分 2 分 第四章 三、名词解释: 31.不单方接触:行政机关就某一行政事项要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人作出行政决定或裁决,不能在一方当事人不在的情形下
10、单独与另一方当事人接触和听其陈述,接受其证据。 32.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实施的能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33.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行政主体为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促使其后不在犯,以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对行 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 34.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法律规范仅对行为某的和范围作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标准、形式、幅度等作了较详细、具体、明确规定的行政行为。 35.行政公开原则:政府行为除依法应保密的以外,应一律公开进行,法律法规规章作出的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标准、
11、条件和程序应依法公布,让相对人依法查阅、复制,有关会议、决定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应允许新闻媒介采访、报道和评论。 四、简答题 : 36. 法治与用法治理的区别是什么。 法治的基本意思 是依法办事。法治的要求是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违反法律、超越法律的行为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实质是人民高于政府,政府服从人民。3 分 用法来治理是将法单纯的作为工具,以此治理人民,实质是政府高于人民,人民服从政府,因为政府以治者居。 2 分 37.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行政管理的对象; 12 分 也是行政管理的参与人; 2 分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救济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制监
12、督关系中可以转化为救济对象和监督主体。 2 分 38.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成立后对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本身以及对所 有其他组织,个人所具有的法律上的效力( 1 分),主要包括公定力( 1 分),确定力( 1 分),拘束力( 1 分)和执行力( 1分) 39.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 违法事实确凿 2 分,有法定依据 1 分,罚款数额较小 2 分 40.国家公职人事管理关系的主要制度。 考核( 1 分),奖励( 1 分),惩戒( 1 分),晋升( 1 分),回避( 1 分)。 五、论述题 : 41.论行政立法的监督机制。 法规,规章的备案 2 分;改变或撤消法律,法规,规章的条件 2 分;改
13、变或撤消法律,法规,规章的权限 2 分;对法规,规章进行监督审查的程序 2 分。 综合分 2 分 第五章 三、 名词解释: 31.国家公务员 :国家依法定方式任用的,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32.表明身份制度: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调查或作出行政处理或处罚行为之始,应当向相对人出示履行职务的证明,表明其有权从事该项活动的制度。 33.依职权行政行为 :行政主体直接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无须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作为启动条件而实施的行政行为。 34.行政行为的公安力 :行政行为一经作出,除非有重大、明显的违法情形,即假定其合法有效,任何人未
14、经法定程序,均不得否定其法律效 力。 35.行政规划 :行政主体在实施公共事业及其他活动之前,首先综合地提示有关行政目标,事前制定出规划蓝图,以作为具体的行政目标,并进一步制定为实现该综合性目标所必须的各项政策性大纲的活动。 四、简答题 36.行政命令与行政立法之区别。 行政命令的本质是为相对人设定义务,是行政处理的一种形式,内容只涉及相对人的义务,不涉及相对人的权利。 3 分 行政立法,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2 分 37.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应具备的条件。 依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 织。 2 分 相应组织与所授权行使职能无利关
15、系,应具备了解和掌握与所行使职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知识的工作人员,所授行政职能行使所需要的基本设备和条件,对于某些特别行政职能,被授权组织还应具备某些特别的条件。 3 分 38.行政行为废止及其条件。 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消,相应行为如继续存在则与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相抵触,故行政主体必须废止原行政行为。3 分 国际,国内或行政主体所在地区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行政行为以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其历史使命,从而没有 继续存在的必要。 2 分 39.依申请行政处理行为的程序。 提出申请 1 分,审查与受理 1 分,审核 1 分,批准申请
16、 1 分,对不与批准的救济程序 1分 40.行政奖励的特征。 实施行政奖励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目的在于表彰先进,激励和推动后进,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分 奖励的对象是对国家,人民和社会作成突出贡献或模范地遵纪守法的个人和组织。 1分 内容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是行政行为,是单方行政行为,不具有强制执行力。是一种法定行为。 2 分 五、论述题: 41.论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行政主体实施的法律行为在完成其法定程序,具备相应法定要件后正式对外发生效力。 对不同的行政行为设定了不同的成立要件。 2 分 行政立法行为的成立要件有:经享有相应行政立法权的行
17、政机关讨论决定,经行政首长签署,公开发布。 3 分 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成立不以相应行政机关正式会议讨论决定为必要要件,行政首长签署是所有抽象行政行为成立的必备要件。 1 分 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行政主体作出决定;行政决定送达相对人;行政决定经相对人签收。 4 分 第六章 三、名词解释 31.法律保留:宪法、法律规定的专属立法事项,须有法律规定,行政 机关不能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任何行政行为均应得到法律授权,否则其合法性将受到质疑。只能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权力,未授予的权力不得行使。 32.行政立法: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与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活动。 33.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主体针对特
18、定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34.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上一及行政机关或法定复议机关依照行政复议程序重新审查原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并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35.行政处罚:为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促 使其以后不在犯,以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 四、简答题: 36.责令改正或限期改正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有别 1 分,性质及内容不同 1 分,形式不同,角度不同 1 分。 联系是 2
19、 分;起因相同,目的一致,相辅相成。 37.行政奖励的基本原则。 依法奖励,实事求是的原则 1 分; 奖励与受奖行为相当的原则 1 分;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集合的原则 1 分; 公正,合理,民主,平等的原则 1 分 及时性,时效性,和稳定性原则 1 分。 38.行政立法的程序。 立项 1 分,起草 1 分,听取公众意见 1 分,审查 1 分,决定与公布 1 分。 39.国家公职关系的消灭事由。 退休 1 分,辞职 1 分,辞退 1 分,死亡 1 分,开除 1 分。 40.行政规划的特征。 方针政策性 1 分,综合性 1 分,法定性 1 分,广泛的裁量性 2 分。 五、论述题 41.论行政诉讼
20、法律适用规范冲突规则。 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冲突,应当遵循特别法优先的规则 2 分。新法与旧法的冲突,应当遵循新法优于旧法的规则 2 分。效力等级不同的法律冲突,应当遵循高位规范优于低位规范的规则2 分。违反宪法和法律的法律冲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要求,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冲突,向有关人民政府提出 2 分。规则之间的冲突,送请主管机关解释,裁决或者处理 2分。 第七章三、名词解释 31.法律优越:法律位阶高于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一切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皆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32.行政合同:行政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与其他行政主体之间或者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基于意思表示
21、一致而达成的协议。 33.行政处理:行政主体为实现相应法律,法规,规章确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任务根据行政相对人申请或 根据职权依法处理涉及特定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义务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 34.行政事实行为: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基于行政职权的行使而实施的,不以设定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为目的,且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只是作为行政执法中的方法,手段或措施,来证明,影响或改变一定的客观事实状态。 35.行政机关: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四、简答题 36.行政给付的基本原则。 法定原则 1 分,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 1 分,行政给付专款专用和效率的原则 1 分,合理
22、比例的原则 1 分,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 ,鼓励劳动自救的原则 1 分。 37.行政行为内容合法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行政行为有事实根据,证据确凿 2 分。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2分。行为目的合乎立法目的 1 分。 38.行政法治原则包括哪些要求。 依法行政 1 分,控制滥用自由裁量权 1 分,政府对违法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1 分,保护人权,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2 分。 39.何谓行政公正的原则。 依法办事 1 分;不偏私,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 1 分;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 1分;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 1 分;不单方接触,不在事先未通知和听取相对人申辩意见的情
23、况下做出对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 1 分。 40.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 行使所授职权时,是行政主体 2 分;以自己名义行使有关职权,并自己承担法律责任 2分;在非行使法定职权的场合不是行政主体 1 分。 五、论述题 41.论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法定的原则 2 分,公开公正的原则 1 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2 分,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 2分,职能分离的原则 2 分,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1 分。 第八章三、名词解释 31.行政处理:指行政主体为实现相应法律;法规,规章确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任务根据行政相对人申请或根据职权依法处理涉及特定行 政相对人民某种权利义务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 32.行政许可
24、: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 33.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不针对特定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34.行政行为的确定力:行政行为实施后,除非有重大明显的违法情形,即发生法律效力,行政主体本身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撤消或废止,相对人超过复议与诉讼时效后,不得对该行为提起复议或诉讼,即使在复议或诉讼期间内,非依法定程序,行政相 对人不得停止对该行为确定义务的履行。 35.行政征收: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个人和组织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
25、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 四、简答题: 36.简易处罚的适用程序。 表明身份 1 分 确认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与依据 1 分 制作处罚决定书 1 分 交付处罚决定书 1 分 备案 1 分 37.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 行政强制法定原则 2 分;强制公开公正原则 1 分;强制与预防教育相结合原则 1 分;行政强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 1 分。 38.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行政相对人不再受该行为 拘束 2 分;相对人可随时申请宣告其无效 1 分;有权国家机关可随时申请宣告其无效 1 分;宣告无效后,行政主体从相对人处取得的利益须返还,损失须赔偿 1 分。 39.依申请行政处理行为的特征。 以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的 2 分;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2 分;目的具有限定性 1 分 40.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条件及其法律地位。 条件 3 分:受委托组织应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应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的工作人员;有履行相关职责所需的技术检查与鉴定条件。 法律地位 2 分:与委托方是内部行政法律关系;相关职权的行使须以委托方名义进行。 五 、论述题: 41.论行政处罚的法定原则。 处罚设定权法定 2 分 处罚主体及职权法定 2 分 被处罚行为法定 2 分 处罚的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 2 分 综合分 2 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