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基础实验 1.现有下列实验装置(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兴趣小组同学拟利用 A 中产生的氧气验证 B中的黑色粉末是炭粉。 ( 1) 仪器的名称是 ,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 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 A、 B 外,还需要补充的装置有 (不考虑炭与水蒸气的反应,填装置序号)。 ( 3) 说明黑色粉末是炭粉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 1)长颈漏斗 22222 OO2HMn OO2H ( 2) C ( 3) B装置中黑色粉末冒出火星且逐渐减少, 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所用装置图用
2、字母表示)。 ( 1) 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 。 ( 2) 写出利用装置 A 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 B 装置制得的氧气含有较多的水蒸气杂质,若想通过盛浓硫酸的 D 装置除去,应将混合气体从 (选填“ b”或“ c”)通入。 ( 3) 小佳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如下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 实验药品 反应条件 气体物理性质 H2S 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 不需加热 无色,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制取 H2S 应选用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选用 。 【答案】( 1)长颈漏斗 ( 2) 223 3O2 K C lM n O2 K C l O c ( 3) B E 2 3. 结合
3、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 1)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之一是 。 ( 2)实验室用 B、 D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发生装置中添加的药品是 。 ( 3)用 A、 F 装置组合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时,应将 CO2从装置 F 的 b 端通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BC(或 BE) ( 2)双氧水和二 氧化锰(或 H2O2和 MnO2) ( 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下图: ( 1)甲装置: 仪器 a 的名称为 ; 向 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
4、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 。 ( 2)乙装置: 若生成 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 ; 若生成 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锥形瓶中装有 NaOH 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 (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 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 【答案】( 1)长颈漏斗 良好 ( 2) MnO2(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NaOH 溶于水放热,空气 受热膨胀( 3) NaOH 溶液 答案补充: Ba( OH)2溶液或 KOH 溶液等可溶性的碱 F b CO2+H2O H2CO3 Zn+H
5、2SO4 ZnSO4+H2 3 5.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湿润 纸 花、火柴、棉花及以下器材 : ( 1) 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待气泡 时,开始收集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 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见如图 2) 请连接 A 和 B,并将制取装置图补充完整; C 中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 1)酒精灯 连续均匀放出(答案补充:连续均匀) 24424 OM n OM n OK 2 K M n O ( 2) (画图要求: A 装置中用实线画液面,用虚线画液体,画固体,画气泡
6、,液体不超过锥形瓶容积的二分之一,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导管插过橡胶塞少许,橡胶塞部位不画导管,橡皮管要涂黑,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紫花变红(答案补充: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 6.小明是一名“小马虎”,他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 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时遇到了下列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 1) 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 ,你的改进措施是 。 (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第 5 题图 1 第 5 题图 2 4 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至少写两条) , 。 ( 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高锰酸钾进入了
7、水槽中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 2) 氧气不纯 铁丝没有打磨(答案补充:铁丝太粗) ( 3) 24424 OM n OM n OK 2 K M n O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除去 CO 中的 CO2 B.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答案】 C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铜比铝活泼 B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
8、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C 探究物质溶解于水的热量变化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 充分搅拌 溶液温度下降 物质溶于水都能使溶液温度下降 D 检验水垢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取水垢加入稀盐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水垢中含有碳酸盐 【答案】 D 5 3.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收集满 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 31 体积的 NaCl 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 NaCl 反应 B 50时,将 17 KCl固体加入 50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 降温至 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20时, KCl
9、 的溶解度为 17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D 点燃从导气管放出的某气体,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是 CH4 【答案】 C 4.下列实验 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探究水的组成 B. 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探究分子运动 D. 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答案】 B 探究性实验 1.乙炔(化学式为 C2H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多种化合物。乙炔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氧炔焰),工人
10、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构件。现在让我们 一起对乙炔燃烧(氧炔焰)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当还原性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时,难以还原氧化铜。 【提出问题】乙炔燃烧的产物中除水外主要还有哪些物质? 6 【假设与猜想】猜想:一定有 ;可能有一氧化碳。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两种物质的猜想设计如下实验: ( 1) 在氧炔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 的大烧杯,观察现象。 ( 2) 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足量的浓硫酸,将剩余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若氧化铜变红,说明有(填写化学式) 。 【证据与结论】 实验( 1):观察到烧杯 内壁附着的 则猜想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 2)
11、:若氧化铜变红,则猜想成立。 【分析与交流】实验( 2)时,若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此时氧化铜不变红,能否证明猜想不成立? (填“能”或“不能”)。 【答案】 【假设与猜想】二氧化碳 【实验设计】( 1)澄清石灰水 (2) CO 【证据与结论】 (1)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OHCaCO Ca(O H )CO 23 22 【分析与交流】 不能 2.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结束后,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 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
12、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1)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 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的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 2) ,( 3)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 NaCl、 CaCl2两种物质 7 乙同学猜想:
13、废液中含有 NaCl、 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定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4) 。写出废液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方程式:( 5) 。 【答案】 ( 1)红色逐渐褪去 ( 2) CaCl2和 HCl (3)NaCl 和 Na2CO3 ( 4) 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直
14、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 5) 2232 COOH2 N a C l 2 H C lCONa 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区分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粉末状化肥。 【实验方案】根据四种化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产生不同现象,加以区分。 【实验过程】 ( 1) 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 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 区别 开来的化肥是 。 ( 2)在 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只有一只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这种化肥是(写化学式 ) 。 ( 3)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别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
15、气味气体放出的化肥是(写化学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通过以上实验区分开了四种化肥,增长了才干。 【 反思】在使用铵态化肥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 降低 肥效。 【讨论与交流】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一种盐类物质进行区分,该同学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完全溶解,加入(填写试剂名称 ) 。 【答案】 【实验过程】 ( 1)磷矿粉 ( 2) NH4HCO3 (3) NH4Cl O2H2 N HC a C l C a (O H )Cl2 N H 23224 【反思】 碱 【讨论与交流】 氯化钡溶液 8 4.小明见妈妈买 了些取暖袋,他很好
16、奇,打开了一袋,发现里面是黑色的粉末。那么,取暖袋里是什么物质在发生反应、释放热量呢? 【 查阅资料 】 取暖袋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原料层中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活性炭、蛭石、可溶性无机盐、吸水性树脂(含水) ; 蛭石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保温材料,起保温作用;吸水性树脂可反复释水、吸水,起吸 水、保水的作用;二者均不参加反应 ; 使用时应注意:不使用产品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 ; Ag2SO4微 溶于水, Ag2CO3为 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 【提出猜想】 可溶性无机盐可能是 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一种或几种 ; 取暖袋发热时,可能是铁粉、氧气、无机盐、水、活性炭几种物质
17、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过程】 分别取没有使用的取暖袋和失效后的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完成以下实验 , 探究无机盐的成分及参加反应的物质。 序号 加入试剂及操作 没有使用的暖袋 失效后的暖袋 加入足量水观察 无色溶液,大量固体 在烧杯杯底部 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 取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盐酸 无变化 无变化 取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 BaCl2 溶液 无变化 无变化 取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 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另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盐酸 大量气泡,溶液呈浅 绿色 无气泡,溶液呈黄褐色 ( 1) 写出实验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9 ( 2)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以
18、下结论: 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 ; 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 。 ( 3)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步骤为: 将 加入广口 瓶中,塞紧塞子,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若观察到试管中的水倒吸入导管中,则氧气参加了反应。 【反思与评价】 ( 4) 小明根据中的现象判定无机盐未参加反应。他的结论 (选填“是”或“否”)合理, 说明理由: 。 【答案】 ( 1) O)H32 Fe Cl 6 H C lOFe(HFe C l 2 H C lFe 233222 或 ( 2) NaCl Fe、氧气和水 ( 3) 潮湿铁钉 ( 4) 是 没有使用的取暖袋和
19、使用后的取暖袋成分中均含有可溶性氯化物,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或铁粉锈蚀过程中仅仅是氧气、水和铁粉参加反应) 计算分析题 1.某同学想测量某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称量 10 g赤铁矿样品,加入到 A装置中,称得 B 装置质量为 25.1 g,然后通入 CO至反应完全。再称量 B装置质量为 31.7 g。试计算: ( 1)此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A 中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2)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2) 解: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31.7 g -25.1 g = 6.6 g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铁质量为
20、 x 2 F e3 C O高温3 C OOFe 232 160 132 x 6.6 g 10 g6.6132160 xx = 8 g 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为: %80%100g10g8 2. 实验室有一瓶固体烧碱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部分变质,现在测定其纯度,称取该烧碱样品 5克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反应过程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 1) 样品中的氢氧化钠 否 (填“能”或“否”)与氯化钡反应。 ( 2)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本步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2) 解: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g97.1197106 xx = 1.06 g 该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5 g 10.6 g = 3.94 g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8.78%1 0 0g5 g94.3 3.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提示:氯化钠与盐酸不反应;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质量忽略不计; 计算( 1)二氧化碳的质量 。 ( 2) 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 Na2CO3 + BaCl2 BaCO3 + 2NaCl 106 197 x 1.97 g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