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9.50KB ,
资源ID:1410974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4109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doc)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doc

1、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 反映论的观点 B.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 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2.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 认识的“源“ 和“流“的关系 3. 认识的主体是指( ) A. 一切有生命的人 B. 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 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 A. 一切客观实在 B.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 一切社会存在 D. 人的意

2、识活动的产物 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7.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 A. 直接性、形象性 B. 逻辑性、综合性 C. 间接性、抽象性 D. 真理性、主观性 8.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A. 直接性和形象性 B. 间接性和抽象性 C. 客观性和实在性 D

3、. 具体性和历史性 9.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 是不可靠的 C. 没有客观依据 D. 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 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 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 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4、的多次反复 12. 真理是指( )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 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 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13. “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1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 A. 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 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 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 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15. 绝对真

5、理和相对真理是( ) A. 真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B. 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 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 D. 可以独立并存的两种真理 16. 真理观上绝对主义错误是( ) A.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 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 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D. 只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不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 17.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人们长期把它视为真理。16 世纪末,伽里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件事说明( ) A. 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

6、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8.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 A. 真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B. 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世界观的差异性 C. 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实践目的 D. 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1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党的思想路线的( ) A. 具体化 B. 理论基础 C. 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D. 理论形式 20.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人们( ) A.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 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7、C. 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 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改造自然和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了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B. 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主观要求 C. 所有科学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 所有科学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2. 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 ) A. 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B. 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C. 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 D. 认识的客体的范

8、围是不断扩大的 3.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 A. 没有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B. 反映者能够与被反映者相一致 C. 没有反映者就没有被反映者的客观存在 D. 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绝对统一的 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 世界的可知性 B. 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 哲学史上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两种错误理论是( ) A. 唯心论 B. 经验论 C. 唯理论 D. 二元论 6.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 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B. 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C.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9、D. 感性材料丰富了,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 7.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 ) A. 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是正确的 B. 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 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D.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8. 任何真理都是( ) A. 客观真理 B. 相对真理 C. 绝对真理 D. 具体真理 9. 真理具有相对性。下列选项中属于真理相对性含义的有( ) A. 真理中都包含错误,需要修正 B. 真理是对世界某些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 C. 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D. 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需要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10. 在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上

10、,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 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 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 与已有的理论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D. 能够满足需要的就是真理 11.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 A. 真理原则 B. 价值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12. 价值的客观性在于( ) A.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 价值客体的属性是客观的 C. 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D. 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13. 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表现在( ) A. 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须是具有价值的 C. 真理和

11、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D.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目的性、多样性 14.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A. 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 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 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世界 D. 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15. 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

12、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是什么? 3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怎样的? 6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8怎样理解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9怎样理解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0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试述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意义。 2运用绝对真理性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五、材料分析题 1 材料一: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 材料二:

13、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 3 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2材料一:第谷是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他长期观测行星绕日运动,三十年如一日,共观察 750 颗星,并记录了它们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终究未能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 他的学生和助手开普勒,精于理论思维和数学推导,因而能够借助老

14、师所积累的宝贵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材料二:法拉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实验家,他积累了丰富的电磁感应的资料,但是他未能创造出自己的电磁理论。而麦克斯韦却在法拉第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麦克斯韦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起构建了整个经典物理学。 请回答:案例中的有关材料对于我们的认识活动有什么启示? 3材料: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度。19 世纪 30 年代,俄国的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小于 180 度。19 世纪 50 年代,德国的黎曼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大于 180 度。 请回答:上述材料说明什么真

15、理观? 4材料: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 世纪70 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 3 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 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 种夸克,因为 3 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 年到 1974 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 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16、。 ”(见 2000 年 5 月 2 日人民日报 ) 请回答: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B 5.B 6.D 7.A 8B 9.A 10.B 11.D 12.B 13.A 14.A 15B 16.C 17.B 18.D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BCD 3.AB 4.CD 5.BC 6ABC 7.ABCD 8.ABCD 9.BC 10.ABCDE 11AB 12.BCD 13.ABCD 14.BCD 15.ABCD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人类

17、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而哪些客观事物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则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们才能接触客观事物,才有可能去认识客观事物。实践还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客观事物,才能使事物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以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主体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事物接触,才能使事物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感性认识,并进而上升到理

18、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它是联结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的桥梁,因而能把认识与对象相对照,判定认识是否正确。 2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是什么?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实质,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基本原则出发,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 3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仅坚持反映论,而且对它加以改造和发展,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其基本特点

19、是: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 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 们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 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 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由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各个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

20、本质、事物的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不仅有区别,而且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满足实践的需要;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怎样的?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之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于无限发展的总规

21、律和总过程。 认识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揭示了认识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6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凡真理都是客观的,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因为它们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其次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它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社会实践,而不能以任何人、任何阶级的主观意志而定,不能以人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好恶等为标准。 7怎样理解真

22、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主观脱离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两者是根本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认识,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对立是绝对的,有严格的界限,决不能任意混淆。 其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能够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是

23、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实践只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断它是否是真理。而联系的桥梁、纽带,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方面,实践本身就是直接的现实,另一方面,实践能把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成直接的现实。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

24、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的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就是谬误。 9怎样理解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再没有其他的客观标准;而且某种理论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结底将由实践来鉴别,这是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然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即使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也是有限度的,还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一定条

25、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带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认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10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了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四)论述题 1试述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意义。 (l)

26、人的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辩证发展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而不是离开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的抽象的永恒的符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人们不可能超越实践和事物发展的历史阶段,去追求和实现主观

27、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3)随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向前推移,已经形成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会变得不统一,这就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随着实践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实现与变化了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的新的统一。 (4)人们的认识落后于或超越于客观实践和事物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样就会犯右倾保守主义或“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损失。 2. 运用绝对真理性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

28、先,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正确的反映。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它们既有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

29、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具体的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人类认识是不断扩展、深化和发展的,它永远处在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化和发展中,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客观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坚持又发展。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它的基本原

30、理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因而我们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的许多具体观点、具体结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做出的,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针对性,并不是任何条件都适用,它要随着客观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和完善,因而它又是相对真理,又必须发展。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才谈得上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真正的坚持。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不变的教条的教条主义倾向;二是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

31、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指导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五)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得到的,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 2答案要点: 这两件事包含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哲学道理。感性认识是

32、重要的,但必须由之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谷虽然对行星绕日运动作了长期观察,并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即没有对这些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加工制作,所以,他终究未能揭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还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不能到达理性认识。 3答案要点: (1)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各自认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小于和大于 180 度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它们体现了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欧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地面上狭小范围内的空间特征;罗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宇宙空间的特征;黎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非固体的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它们对于各自所

33、描写的领域来讲,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因而具有绝对性。但是,世界是无限的,又是发展的,而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建立在各自领域的基础上的,只能是对无限宇宙的一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离开了它们各自存在的基础、范围和条件,就会出现另外的情况,所以它们又具有相对性。由此可见,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对三角形内角和度数的不同回答,都具有真理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三种几何学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空间特征认识的深入和扩展。 4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3 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 4 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 5 夸克、6 夸克等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