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 习题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 1.凡是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这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B.符合哲学发展实际的观点 C.以偏盖全的观点,大多数唯心主义者也是可知论者 D.唯物主义的看法 2.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是( )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C.思维是否具有能动性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3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A 剩 余价值论 B 阶级斗争理论 C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 科学的实践观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
2、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E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 唯心主义都认为( ) A 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 精神决定物质 C 世界是不可知的 D 世界是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 E 世界是 “绝对观念 ”的产物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中国化体现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哲学 B.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中国哲学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E.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 4 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们的态度是( ) A 反对科学主义,赞同人本主义 B
3、 反对人本主义,赞同科学主义 C 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发展和科学精神 D 反对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 E 注意批判吸取它们中某些合理、有启发性的 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 习题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 1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 ) A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 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D 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2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 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C 承认对于物质意识的根源性 D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3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 A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辩证唯
4、物主义的观点 D 唯心主义的观点 4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 ) A 意识是物质的机能 B 意识是物质的分泌物 C 意识与客观物质世界没关系 D 意识是被人们改造过的物质东西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一命题表明( )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 意识依赖于存在 C 意识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 意识来源于人脑这一高度完善的物质存在 E 意识任何时候都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2 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 A 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B 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物 C 数学和逻辑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D 认识
5、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E 认识以抽象符号反映世界 2 3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 ) A 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 B 主观世界能动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C 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 D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 E 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 4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是( ) A 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 自然前提和基础 B 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 C 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 D 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E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5.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纸上谈兵 B.水中捞月 C.
6、望梅止渴 D.实事求是 E.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三)辨析题 1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此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章 习题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 1 规律是指( ) A 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B 研究问题的原则 C 人们约定俗成的规则 D 事物外在的偶然联系 2.质变过程有量的扩张,是指( ) A.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之中 B.没有显著的变化 C.事物处于质变过程中 D.事物处于相持状态之中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C.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 4.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是( ) A.肯定与否定
7、的相互转化 B.对立面的排斥、否定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结合 D.矛盾的协调一致 5 辩证法理解的同一是( ) A 没有差别的 B 完全等同的 C 包含对立、差别的 D 永恒不变的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下列命题属于辩证法的有( ) A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 ” B 万物莫不有对 C 人一次也不能跳入同一条河流 D 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什么不是必然的 E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 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 A 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 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 培育出新后优质种子 D 原始社会的公有
8、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 制 E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3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 A.肯定不包括否定 B.否定中不包含肯定 C.肯定中包含否定 D.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E.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肯定和否定是绝对同一的 4 任何事物都具有量的规定性,下面属于企业量的规定性是( ) A 管理体制 B 劳动生产率 C 生产方式 D 产品性能 E 设备构成 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A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 不可知与可知的关系 E 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6 割裂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 A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 唯心主义非决
9、定论 3 C 相对主义诡辩论 D 形而上学不变论 E 唯心主义先验论 (三)辨析题 1 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2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是一种折衷主义的观点。 3 矛盾是事物之间的差别发展到极端的产物。 4 坚持与时俱进的品格,就无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 习题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认识论中坚持 反映的原则( ) A 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是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0、 ”表明作者强调( ) A 知对行的指导作用 B 知行并进 C 没有知就没有行 D 先行后知,重在行 3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种看法实质是主张( ) A.真理都是相对的 B.真理是因人而异的 C.真理都是绝对的 D.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4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B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是否承认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是否承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5.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 ) A.反映论 B.能动的反映论 C.科学的反映论 D.机械的反映论 6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 A 把感
11、觉作为认识的起点 B 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C 承认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D 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客体是( ) 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B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 在人的活动之外存在的 一切事物 D 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 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其中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 ) A 本质 B 基础 C 动力 D 升华 9 有些人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物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10 感觉、知觉、表象是( ) A 反映
12、论的三种形式 B 意识的三种形式 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1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 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 ) A 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的 B 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的 C 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变化所造成的 D 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的 12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 ) A 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 B 主体属性 C 客体属性 D 意义 13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 ) A 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符合 B 主观认识是否清晰明白 C 主观认识是否和党的方针、政策相一致 D
13、认识和理论是 否一致 4 14 有些人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物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下列活动中属于人的意识活动的有( ) A 工程师设计图纸 B 学生学习知识 C 遇到强光眨眼 D 作曲家创作乐曲 E 听到巨响把头转向刺激声源 2 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事例有( ) A 农民培育新品种 B 公安人员侦破刑事案件 C 运动员进行球类比赛 D 科学家和工 程技术人员进行核试验 E 大学生到乡镇企业进行社会调查 3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14、。 ”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A 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 B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C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E 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途径和条件是(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C 坚强的意志 D 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 E 基本途径是实践 5 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 做到( ) A 通过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C 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
15、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E 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6 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 ) A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B 现象是易逝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C 现象是表面的外露的,本质深藏在事物内部 D 现象可以靠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无法把握 E 现象是可靠的,本质是不可 靠的 7 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8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 任何真理都具有的两重性 B 两种根本对立的真理 C 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
16、 相互联系,并能够转化的真理 E 表明正确和谬误二者的对立和统一 9 违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会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犯( ) 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经验主义的错误 D.教条主义的错误 E.诡辨论的错误 10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论、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相互关系是( ) A 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B 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 C 政治路线决定思想路线 D 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E 认识论是政治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三)辨析题 1 感性认识与事物直接相联,因而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是可信的。( ) 2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类造出
17、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以 “真理的美名 ”。 ( ) 3 人们只要参与实践,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 4 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 ) 5 真理具有客观性,因此,真理就是规律。( ) 5 6 既然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因而认识的正确与否是无法检验的。(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 习题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2.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
18、A.人与自 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3.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关系表现为( ) A.经济结构决定政治结构 B.政治结构决定经济结构 C.经济结构为上层建筑服务 D.政治结构先于经济结构 4.生产力诸要素中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工具 5.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 A.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合理 B.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6.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处于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是他们( ) A 掌握了宣传机器 B.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 C.
19、人才众多,力量强大 D.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7.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 ) A.一些人对另一些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B.在生产中进行分工的结果 C.产品分配不公的结果 D.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8.国家的实质是( ) A.独立于阶级之外的社会力量 B.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 C.全体居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D.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9.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所有制 C.经营管理形式 D.劳动者的素质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 A.经济地位 B.分配多少 C.社会分工 D.政治立场 11.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 A.思
20、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1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它( ) A.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4.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 ) A.人口多少 B.领土的大小 C.国体 D.政体 15.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1、 D.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唯心史观的错误是( ) A.否认阶级斗争 B.否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C.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E.只考察人的思想动机,不考察它产生的物质根源,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 ) A.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B.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6 C.制约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 D.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 发展 E.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
22、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E.人口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含义包括( )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在社会历史中,精神、观念的作用十分微小 C.物质实践决定观念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E.实践 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 5.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 ) 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B.国体相同,政体可以不同 C.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任何政体 D.国体有阶级性,政体没有阶级性 E.政体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 6.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表现在(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 B.社会意识来
23、源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的发展所决定 D.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具有阶级性 E.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着人们 的社会地位 7.列宁指出旧历史观的缺陷是看不到( ) A.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B.社会运动的特殊性 C.人们历史活动的物质动因 D.人民群众的作用 E.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8.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社会规律不可捉摸 D.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
24、才能实现 E.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9.一定社会形态上层建筑的内容包括( ) A.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与一定经济基础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D.发展到一定水平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 E.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10.区分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在于看它,是否( ) A.反映一切阶级要求和愿望 B.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C.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D.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E.反映并服务于新的生产方式 11.政治与经济
25、的关系是( ) A.经济是基础 B.政治是经济的反映和集中表现 C.政治归根到底为经济服务 D.经济斗争比政治斗争更重要 E.不同阶级的政治对经济具有不同的作用 12.法律和道德的区别是( ) A.法律产生于阶级社会;道德比法律古老、长久 B.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范,具有强制性;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教育、习惯来维持 C.法律只适用于违法行为;道德应用于一切不道德行为 D.法律有阶级性;道德无阶级性 E.法律属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思想上层建筑 (三)辨析题 1.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活动受思想、意志的制约,因此,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 ) 2 只要
26、加强法制建设,就不需要再搞什么公民道德规范。( ) 7 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成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必然带来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 4 一切意识,即使是十分荒谬的社会意识,也能找到它的 现实依据。( ) 5 当前我国已经消灭了阶级,因而意识形态领域已不存在阶级斗争了。(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 习题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历史发展中决定性的因素是( ) A.人口因素 B.自然环境 C.国家政权 D.生产力 2.阶级是( ) A.暴力的产物 B.分配不公的产物 C.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现象 D.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
27、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 ) A.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C.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4.社会意识形态是指( ) A.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形式 C.与经济基础联系密切的,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上层建筑 D.社会形态 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6.人民群众既是历 史的 “剧中人 ”,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衷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8、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面的观点,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有( ) A.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E.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2.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 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E.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3.历史发展是 “合力 ”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 A.历史
29、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 “合力 ”的一部分 E.每个人的意志力不起作用 4.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为( ) A.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作 用 B.是否承认杰出人物的作用 C.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E.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其作用表现为( ) A.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B.生产关系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轻易地改变生产关系会受到惩罚 C.生产关系不能长久地脱离生产力的状况 D.只对剥削制度社会起作用 E.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
30、况 6.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的社会功能的有( ) A.科学可以使人们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B.科学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管理社会 D.科学可以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E.科学可以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8 (三)辨析题 1.政权转移是社会革命成功的标志。( ) 2.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因而人类历史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 3 历史的参与者就是历史的创造者。(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习题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形态是(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 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的统一 D 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 2 社会发展的道路
31、是( ) A 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B 单一的 C 必须经过五种社会形态 D 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 3 历史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又是一种具有客观规律的过程,这表明( ) A 历史与主体选择无关 B 历史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C 历史是人们无法把握的 D 历史规律是人们不能认识的 4 人的价值是( ) A 价值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B 社会价值 C 自我价 值 D 人的地位 5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 A 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B 取决于法律道德的完善 C 可以独立地发展 D 总是互相排斥的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 A 社会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B 与主体的活
32、动毫无关系 C 没有主体选择性的作用 D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E 人在社会历史中毫无自由 2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这一论断说的是( ) A 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过程 B 社会和自然 一样有其发展规律,且都是客观的 C 社会与自然的发展是相同的,都可以离开人的活动 D 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人的思想动机毫无关系 E 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3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 ) A 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作用的结果 B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的主导方面 C 人的本质是可以改变的 D 人的本质是不变的 E 人的本质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4 在人性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认为( ) A 人性是永恒的 B 人性是人的意志的产物 C 人性就是上帝安排的 D 在阶级社会中,人性无阶级性可言 E 人性是一切人都具有的自然属性 5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是( ) A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B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 C 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 D 人的发展决定社会发展 E 人的发展越全面,社会就越发展 6 人的自由( ) A 是具体的 B 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人的自由 C 是不受约束的 D 是对必然的逃避 E 是永远得不到的 (三)辨析题 1 人的自由不能摆脱必 然,因而人永远都得不到自由。( ) 2 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