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领导学 B 卷一、简答题:1. 行政领导: 是指 国家行政系统中各级各类 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集团通过决策、指挥、监督、协调及控制等职能活动,依法行使其权利,发挥其影响,确定并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过程。行政领导的特点:行政领导的权力是国家法律或行政法规确定的,在国家行政领域内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行政领导和权力范围,受国家权力机关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限制与监督。行政领导是运用国家法定权力,并依法实施领导职能的行为,具有高度的权威性。行政领导具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即由有关法规明确规定行政组织内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行政领导随着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2. 行政领导创新内容的分类
2、:1、领导观念创新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人们的行为都是受着一定思想观念的支配和约束。观念的创新就是运用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方法去研究组织领导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利用全新的创新成果来改造组织的领导活动过程,为组织领导活动开辟新局面。观念创新也意味着思想解放,需要使每个组织成员果断地摒弃陈旧、僵化的观念,不断将自身的思想跟上时代进步和环境发展的步伐,以用来指导组织的领导实践,更好地参与领导活动。观念创新是整个组织的共同使命,不仅仅是领导者,每个员工都应将观念创新作为自己的职责。2、领导方式创新领导方式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所遵循的比较稳定的领导模式。一般组织中常见的领导方式有:集
3、权式领导、分权式领导、重事式领导、重人式领导、人事并重式领导、专断式领导、民主式领导、放任式领导等。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比较固定的领导模式,有着一套习惯的领导方式方法。显然,这样的领导方式是适应当时的组织环境、工作任务特点、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状况的。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任务性质的变化,领导方式不是教条式一成不变的。领导者要根据对各种因素的分析掌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情况,进行领导方式的创新。领导方式创新既包括在领导活动中探索出具有突破性的全新的领导方式,也包括在组织中引入已经产生但从未在本组织运用过的领导方式。由于思维和制度的惯性,对原有领导方式的摒弃
4、和新的领导方式的引入必然存在着较大的阻力,领导者应该知难而上,协调有关因素,善于将压力转化为动力。3、领导环境创新环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环境面前是消极被动的。环境创新首先需要正确认识环境,这是人们能否驾驭环境和开展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者必须对领导活动环境中的各个因素进行把握,既要看到有利的方面,也要看到问题和困难的方面;既要了解历史和现时的环境,又要预测和把握未来的环境。只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认识环境,才能为环境创新打下基础。其次,环境因素的客观性,决定了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遵循环境及其客观发展规律。适应环境,要求适应环境的发展规律,要求按照环境的客观规律
5、办事。违背了环境发展的趋势和力量,注定是要碰壁的。再次,环境创新不能局限于适应环境,它不仅包括组织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调整组织自身的领导活动和关系,而且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领导创新活动去影响、改变环境,使环境更加有利于未来领导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领导环境创新不仅要积极改变组织内环境,比如工作氛围、工作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也要积极改变组织外部的大环境,这需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公关,与环境积极沟通,参与社区活动等。4、领导制度创新这里的领导制度主要是指组织日常领导活动中各种具体程序规则的总称。其中分配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分配制度是对组织权利、物质资源分配的规定,也决定了领
6、导活动的本质。分配制度在于如何根据需要将资源在组织及组织成员之间分配,以保证组织的稳定运行。分配制度包括对资源消耗的测度,对组织成员贡献的衡量,对组织成员能力的认识,资源分配的方式原则等。合理的分配制度可以保证组织运行中资源的平衡供应,激发组织员工的工作热情。分配制度的创新的主旨在于寻找组织以往从未采用过的新的分配程序、分配原则、分配标准、分配方式等,实现报酬与贡献的平衡,责任与权利的平衡,静态结构与动态调整之间的平衡。3. 民主参与在行政领导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公民参与行政领导决策的意义:(1)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
7、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2)有利于决策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3)有利于培养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公民参与行政领导决策的作用:(1). 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体现决策的科学性(3). 有利于增强公名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4. 行政领导
8、的体制性原则 :建立公共领导体制的基本原则:规范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二、论述题:1. 结合实例分析你所喜欢的行政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为什么?行政领导方式的类型由于行政领导活动范围广泛,内容多样,因而行政领导方式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一) 按照行政领导者运用行政权力的不同方式划分为专断式、民主式和放任式1. 专断式行政领导方式专断式行政领导方式是把行政决策权、决定权集中于领导者一人手中的领导方式。在这种行政领导方式下,任何事情都由行政领导个人做出决定,用强制命令推动工作,下级一味服从上级领导,被动开展工作。这种领导方式容易造成被领导者失去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主动性不高,而对于领导者来说,
9、由于决策没有下级和他人的参与,因此决策民主化程度低,质量不高,还会造成领导者高高在上、主观武断,造成官僚主义。在现代政治体制中,除了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一般不使用此种方式。2. 民主式行政领导方式这种方式是指行政领导和被领导者以及群众互相沟通,共同参与决策的一种领导方式。其特点是上下级关系密切,多方相关主体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决策具有民主性和开放性,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行政领导充分放权、授权给下级行政人员,充分调动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能够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地完成工作任务,达到预定目标。我国的行政领导方式是一种民主制和集中制的有机结合的民主集中制式的领导方式。民主制是指行政领导者在领导决策过程中要充
10、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在所有领导活动中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群众和其下属的监督。集中制是指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整体的制度,这是行动一致、建立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3. 放任式行政领导方式这是行政领导将很大部分的行政决策权力下放给下级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让其充分享有行政管理权限的一种行政领导方式。在这种领导方式下,行政领导放权让下级发挥职责和功能,自己只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而下级此时则充分掌握了权力,做起工作相应地会有主动性和决定权。但是这种方式如果缺乏严格管理,遇到问题容易出现上下级之间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诿的情况,且上级对下级丧失了严格的控制,不利于工作任务完
11、成。因此,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任务不明确的部门,如科研机构。(二) 根据行政领导工作重心的不同划分重人式、重事式和人事并重式1. 重人式行政领导方式这种方式以人为中心,行政领导者在工作过程中比较民主、宽容,平易近人,体贴关心下属,领导者强调建立领导者与部属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倾听下级意见和关心下级。2. 重事式行政领导方式这种方式以任务为中心,领导者对任务的关心胜于对下属的关心,把任务的完成放在工作首位,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只注意工作是否有效地完成,只重视组织设计、职权关系、工作效率,而忽视部属本身的问题,对部属严密监督控制,以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价下属的标准。3. 人事并重式行政领
12、导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中间型领导方式,他们对人的关心度和对工作的关心度保持中间状态,既关心工作,又关心人,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各种活动,促进工作的发展,他们会鼓舞士气,使大家和谐相处,发扬集体精神。(三) 根据行政领导者作用于人的方式角度划分强制式、说服式、激励式、示范式1、强制式。行政领导者发出行政指令来约束或引导行政人员的言行。行政指令具有明显的强制色彩,直接以惩罚为外在特征。一个行政领导者,要善于运用行政指令来规制和指挥行政人员和行政活动的参与者,保证他们不违反行政指令,保证他们服从自己的权威,并借此保证最低限度的行政效率。但强制总是有限度的,而且容易引起下属的逆反心理,行政领导务必慎用。
13、2、说服式。行政领导经常使用说服式的领导方式,包括劝告、诱导、启发、劝谕、商量、建议等易于领导者和群众双向沟通的方式。其意义是明显的:有利于贯彻行政领导者的领导方略;有利于上下级达成共识和建立共同的情感以及加强上下级协同工作的愿望,优化人力资源,以较少数量而较高质量的人力投入,赢得更高的行政绩效。3、激励式。这是一种最能提高领导效能的领导方式。它是行政领导者使用物质或精神的手段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达到决策目标的推进型领导方式。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启示,对组织中成员进行不同方式的激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激励的方式,大致可以区分为普遍激励和特殊激励两种。普遍激励,在对象上
14、是针对组织中所有成员的,在方式上包括改善工作条件和提高工作报酬。由于普遍激励属于行政领导者通常使用的经常性工作方式,因此还必须要有特殊激励,才能收到激发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特殊激励的对象是那些工作积极、态度端正、成效显著、贡献较大的人员,对他们予以特殊的精神与物质奖励,既可以促使他们产生更大热情,还可以产生榜样效应,从而激发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4、示范式。领导者是一个组织的象征,他们的精神面貌、行为方式、工作动机、价值观念乃至个人趣味,对本组织的人员都会产生明显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良好的领导方式,当然包括领导者本人对自己领导形象的塑造。而最有益于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的方式,莫过于
15、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一个行政领导人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本身就是对本组织成员以高昂热情投入工作的无声号召。同时,一个领导者足智多谋、果断坚韧,也可以给组织成员提供解决工作难题的多种思路和工作方法,从而使投入工作的物流加快,人力资本无形中增长,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2.行政领导决策体制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1)组织人员:任何决策组织都以人为核心,组织首先是人际关系的体现。(2)物质因素:决策组织赖以存在所需的场地、房屋、办公设备和经费等。(3)组织目标:组织成员认为可以追求达到的某种未实现的状态或条件。(4)职能范围:组织目标的具体化(5)机构设置:承载决策权力的一系列特定机构的确定,是组织
16、内部分工的结果。(6)职位设置:一定机构内的职级、职数和职责的确定(7)权力与职权:权力是影响他人的能力,通常来自决策者本身的综合条件;职权则是被组织正式承认的权力,与职位密切相关。(8)权责划分:指各部门、层次、成员之间若干从属、并列等相互关系的确认(9)规章制度:以书面文件等形式对组织进行构建、对运行程序等进行严格规范。(10)团体意识:形成组织目标的共同心理基础。(11)技术和信息:决策组织的技术包括组织决策原则、方式在内的“政治技术”和决策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技艺(12)组织设计:指组织结构的分化整合及组织目标的修正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构成行政领导决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案
17、例分析题:1.青岛植树风波:1.青岛植树增绿行动为什么遭到了市民史无前例的质疑和几乎一边倒的指责声?青岛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消息,青岛市将至少投入 40 亿元用于造林绿化,预计全年将完成新造林13.1 万亩。其中 80%以上的任务要在 5 月底前完成。超过 3000 名工人正在青岛市区日夜兼程劳动。青岛此举是不是突击植树,是不是植“政绩树”?应该在哪里植树,是在绿化已经相对很好的市南区等海滨植树,还是应该在相对落后的李沧区等地植树?植树的位置、密度等问题不明确,政府决策不透明,引起市民史无前例的质疑。2 从行政监督的角度看,潘琦、王赫等人的行为属于何种监督并具有什么作用?潘琦、王赫等人的行为属
18、于公民监督公民监督是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主要包括:批评和建议;控告;检举和举报;申诉;信访。公民监督具有广泛性、基础性、自下而上的监督、有效性、经常性的特点。公民的监督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法律监督体系的基础。公民监督作为我国整个监督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对于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推动行政监察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将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公民监督的作用。2.端盘子与初始提名权:1. 本案例所述内容说明干部管理制度存在哪些缺陷?干部选拔中最突出的问题和缺陷:1.1 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人员任命基本上实行委任制,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任命干部。1.2 选拔任用由少数领导决策,
19、组织部门负责实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否则就是论资排辈。1.3 干部管理缺乏基本的法律规章制度。1.4 用人问题上有不正之风,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2. 干部选拔中是否应当设置原始提名权?为什么?干部初始提名:就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根据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研究提出拟提拔或交流人选进入推荐、比较跟甄别之前的工作。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开展民主推荐工作的基础。是干部选任的关键,是整个干部选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其优点是:由于领导平时工作中接触干部较多、较广,对干部的了解相对全面、准确一些。因此,如果能客观推荐干部,是合理的,有利于选准人。其缺点是:实际操作时,
20、这种形式常常变形、走样,掺杂了过多的人情、利益关系,容易引发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同时也对组织部门正常选拔任用干部造成一定的干扰。材料中辽宁抚顺市原市委书记周银校却利用“初始提名权”大肆卖官,为他人谋官、保官位;突破国有资产期权改制规定、变卖国有资产过程中,不断收受贿赂。我们不能否认“初始提名权“在干部选拔中起到的作用,而应该加强对“初始提名权”这一关节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改善及优化提名的程序和方法。3. 应当如何规范领导干部的选拔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选拔制度应该:1.明确选人用人标准,建立实绩为先的导向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必须把握正确的用人标准,坚持用三个标准衡量干部。坚持基本标准,作为党的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德、能、勤、绩、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