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9.22KB ,
资源ID:1422596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4225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政治考试题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政治考试题答案.docx

1、1.结合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谈谈你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基本认识。2.结合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谈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3.如何处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4.联系实际阐述如何构建美丽中国。5.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我国的特殊意义。6.结合当前党在执政过程中面临的考验和危险谈谈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7.结合建党以来 90 多年的奋斗历程谈谈中共的基本历史经验。8.反腐的治标与治本。9.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搜的这道题和本题一致,答案勿

2、原抄)答: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是否优越,不能从任何理念、原则或框框出发,而只能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标准。主要看两方面:一是在社会常态方面,能否保证经济社会较快、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在社会非常态方面,能否保证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作出及时、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由此来看,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的实践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政治安定,民族团结,国际合作广泛,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在抗击非典以及当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种种突发事件方面,党和政府处理及时,措施得当,成效显著,把

3、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所有这些,国内外有目共睹。我们党和政府能够对常态的社会发展管理得好,对非常态的突发事件处理得好,这充分表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好的。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制度,党对抗震救灾工作坚强、有力、富有成效的领导,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正如国外一些媒体所讲的,如果没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这种坚强、有力的领导,想组织好这么大规模的抗震救灾是不可想象的。这正是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制度,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人民的生命得到及时抢救,受灾群众生存条件得到最大限度

4、保障,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等都足以说明。 我国政治制度是组织高效的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海外有媒体指出,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在中国制度体系很多方面的优越性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其“动员能力”。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开放的制度,抗震救灾工作高度公开和透明,向国际社会的援助敞开大门,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将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10.如何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5、11.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状况及成因分析。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状况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分化为:1.主体阶层,包括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商服员工;2.新生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外企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3.过渡阶层,包括城乡失业半失业人员、退休职工和防卫群体。二、成因分析。成因分析。不合理的二元体制、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和改革开放以来允许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是造成社会阶层形成的主要原因.12.当代中国扩大中产阶层的社会作用

6、及路径分析。一、扩大中产阶层的社会作用 1 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中产阶层出于保护自己财产的需要,往往不赞同采取对社会破坏大的暴力行动,而希望社会稳定、并倾向于通过改革或改良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 2 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中产阶层的刚性收入和一定量的财产积蓄,使其成为我国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消费潜力都较大的一个群体,且他们的消费对民众的消费有巨大的示范和刺激作用,不仅能通过扩大消费市场需求进一步刺激投资的扩大,最终拉动国内需求,而且能推动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3 能有效抑制贫富分化现象。我国基尼系数在 2000 年就超过了 0.4 的国际警戒线,且

7、在不断提高,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突出。扩大中产阶层意味着我国低收入人数减少,分配制度日益合理,从而有效抑制贫富分化现象,减少社会矛盾。4 加快新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中产阶层崇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因此,他们富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竞争意识,更愿意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文化,积极参与新制度的设计,因此,中产阶层的扩大能加快新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路径分析1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战略目标,努力把“蛋糕”进一步做大。因为只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才能大幅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扩大与增强中产阶层发展的经济基础。 2 完

8、善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理顺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富国型”政策模式向“富民型”政策模式转变,努力把“蛋糕”分好。3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实现优胜劣汰,破除行业垄断,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以培养和发展中产阶层。4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制定扶持中产阶层成长的方案。5 完善教育体系,并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6 实施“蓝领战略”,造就以技工为主体的中产阶层。 7 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继续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也能促进中产阶层的扩大。总之,中产阶层的培育和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必须打破常规,大胆尝试,积极开拓各种

9、途径,千方百计提高居民的收入,这对国家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13.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现状及解决途径。一、我国民生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如“择校热”高温不降,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尚未得到充分保障,因不同地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而引发的“高考移民”问题仍然大量存在。 (二)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近年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社会需求,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而一些地方又存在“招工难”的现象,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 (三)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医疗服务分配比例不合理,医疗保障水平低,民众对看病难、生不起病

10、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滞后;药价虚高和现代检测设备费用过高;农村医疗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 (四)房价过高、上涨过快问题突出。现阶段,我国城镇房地产市场越做越大,但是住得起房的人却越来越少。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使房价由原本的经济问题上生成一种社会问题,“房奴”就是典型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下的产物。 (五)分配领域存在不公问题,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群众最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中,收入分配已成为今日民生问题的焦点。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同时,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日益扩大。 (六)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社会保障

11、体制不够完善,产生体制性障碍;社会保障体系不全,存在制度性缺陷;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顺,致使机制不灵活;责任职责不清,造成投入力度不够。 二、解决途径1、健全完善法律机制,为民生提供保障 2、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化解民生矛盾3、积极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切实解决民生问题14.请结合实际谈谈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城乡的消费水平分别达到小康和富裕水平,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贫富差距过大,容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甚至利益冲突,强化人们的不公感,引起社会动荡。贫富差距成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要解决

12、的问题。二、贫富差距现状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国际上通常把 0.4 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我国的收入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0.20,迅速扩大到目前的 0.53 左右。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与国际比较,已超过了发达国家,接近了中等收入国家。 (一)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慢。 (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幅慢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持续扩大之势。(三)是行

13、业收入差距增大。 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三、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 1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2税收失调 3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 4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加剧 5非法暴富 四、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应对之策1.促进农村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2.完善分配制度,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 在初次分配中,应该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但在再次分配中,应该更加注重公平,通过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来缩小初次分配造成的收入差别。通过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

14、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4.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5.打破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法制建设 7创造平等的教育和竞争机会。现阶段出现收入差距是在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出现的,但有些差距是可以避免的。我们要理性看待贫富差距的两重性,客观分析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的因素,区分正常因素与非正常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健全,中国的各项制度的建立,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农民负担的减轻,一定能够消除各种不正当收入,减少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

15、及行业差距,使中国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路。 15.请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分析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特点及其意义。依据: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国情的必然选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渐减小地区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发展的道路和影响,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是不可分割的。 中国

16、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顺应了世界正在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符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特点:它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只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要立足于中国这块土地,研究、认识和掌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无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建设,都要符合中国的实际,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要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 它是一条与世界潮流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封闭的、远离当今世界的体系,而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与当今世界融为一体的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17、义过程中, 我们要具有世界眼光,注意向世界学习,要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寻求适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它是一条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多年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十分珍惜世界上爱好和平与追求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和平国际环境。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 它是一条渐进发展之路。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发展道路,它体现为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累积的方式,并注重吸取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和经验,中国改革的目标始终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意义: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

18、,是与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思想和方针一脉相承的,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创新意义。第一,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第二、它反映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崭新道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必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6.试论当今世界形势深刻变化背景下的中国外交战略选择。当今世界形势深刻变化从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三方面来看,冷战结束及全球化所带来的改变都是显著的。 从国际格局来看,尽管美国自认为赢得了冷战的胜利,但国际关系多极化的力量还是势不可挡, 2008 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对美国力量的沉重打击,美国不得不回到和其他大国及国际机

19、构合作的轨道上来。而美国自己提出“中美国”和 G2 的概念,更说明了美国不仅在重大的国际问题 上,而且在国内问题的解决上都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 从国际秩序来看,国际格局的扁平化更凸显了作为国际合作平台的国际制度的重要性,8国 际秩序正面临“没有政府的治理”转化。国家中心的范式逐步为超国家治理让出部分空间,超主权的安排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治理来说已日益显 出其必要性。 从国际体系变化来看,尽管没有像历史上每 一次国际体系转变那样发生一场大的战争来重新分配国际政治势力范围,但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体系无疑终结了。俄罗斯虽然撤出了东欧,但填补这一力量空缺的却是欧盟,而不是美国。传统的五大力量中心

20、仍然有其一定的支持者,但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冷战后的表现更引人关注, G20 越来越成为更合 适的全球治理论坛。中国外交战略选择当前国际关系所发生的深刻而全面的变化为中国外交提供了重要的舞台,中国外交走上了全球性外交的新阶段。“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体现了 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和传统崛起大国谋求更大势力范围不同的是,中国全球性外交追求的目标是和谐世界,是在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和发展模式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在“共同而有区别责任”原则基础上合作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17.企业的经济与社会属性分析。企业的经济属性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

21、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在商品经济范畴内,作为组织单元的多种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有机构成的经济实体,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企业的社会属性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长壮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各种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存在三类基本组织形式: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组织形式。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企

22、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其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18.如何界定看不见的手与看见的手的作用范围。(是什么时候用宏观调控,什么时候用市场调节的意思么?)含糊讲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市场调节: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对商品产生者实行优胜劣汰。可见市场经济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所以,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调节能通过价格及时准确、灵活反应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敏,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单一的市场调节的后果,会导致资

23、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公共物品有些不能调节,危险品有些不能让其调节,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经济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面对市场调节的这些不足,恰恰成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 国家的调控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见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政府调节是一种主观行为,可能因为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干预,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19.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反思。在 2050 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必须从 36%提高到 70%以上,这就意

24、味着每年平均需增长 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 1000 至 1200 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下列问题不可避免:人口问题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由此产生的城市的生存保障问题,解决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问题,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老龄化社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都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巨大挑战。环境能源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从 2011 起到 2050 年之间,中国城市要达到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和“负增长”的要求,要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城市“四倍跃进”的目标(即能源消费总量在 2000 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而 GDP 要在

25、2000 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要全面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平衡,要全面达到城市的能源清洁化并逐步将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四分之三的比重,下降到 40%以下,都是严重挑战。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对于中国城市化亦有压力。到 2050 年前后,中国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投入,大约在 40 万亿45 万亿元人民币的数额,相当于每年平均投入 8000 亿至 9000 亿元人民币,这大约是 2001 年 GDP 总量的十分之一。只有基础设施的健全与完善,城市才能担当起新一轮财富集聚的经济增长点。城镇平衡加速不同地区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和地区内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区域之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并最终

26、达到克服社会的二元结构,实现国家整体的共同富裕,是长期任务。国家信息化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城市信息化水平是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标志,2011 年中国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 8%至 10%左右,离现代化的要求尚有遥远的路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反思: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尽快修改城市规划法,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 23 个世界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同时要十分加强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投入数字城市的建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城市服务体系的提升等,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置于国际的大背景之中。二、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

27、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大中小分布的系列谱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态位”,不能人为地强调只能发展城市体系中的某个部分而忽略另一个部分。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中国超大型、特大型城市现有 32 个,其中东部 16 个,西部 6 个中部 10 个,基本覆盖全国。可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城市群,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城市群,作为进入国际竞争前沿的中国高地。三、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

28、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大城市在城市体系重复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四、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中小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

29、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首先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20.我国城市圈的形成与演化。(有些吃不准)这些答案弄了三个多小时,本人还不是专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的发展格局的京津冀、

30、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且大多居住在东中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城市数量比较多,规模也比较大,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城市数量还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除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之外,还将涌现出新的城市群。现在已露端倪的有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除了上述十大城市群之外,以长珠潭为中心的湖南中部、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地区、以长春、吉林为中心的吉林中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黑龙江中北部、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地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等都有希望发展成为新的规模较大的城市群。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