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方案修彩波2012.12n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产生n 二、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系统n 三、农民田间学校组建的基本条件n 四、农民田间学校设置要求n 五、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流程与内容一、农民田间学校的产生n 1、农民田间学校的概念n 2、农民田间学校的起源与发展n 3、农民田间学校在我国的发展1、农民田间学校的概念n 农民田间学校 (FFS: Farmer Field School)是 20世纪全球兴起的一种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主要依照作物生长周期进行田间教学。强调 “ 在干中学 ” 和对受训者的赋权,是一种被实践证明符合农民学习行为的有效培训模式。n 它是一种新型 参与式农民培训
2、方法 ,是以 “ 农民” 为中心,基于 “ 以人为本 ” , “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 的 理念 ,以 “ 田间 ” 为 课堂 ,以 “ 实践 ” 为 手段 ,以 “ 能力建设 ” 为 目的 ,以农民、辅导员为主进行信息、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的 平台 (模式)。2、农民田间学校的起源与发展最初农民田间学校是为培训印尼稻农学习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 IPM: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技术而开办的。1984年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始在东南亚实施 水稻IPM项目,实施的关键是让农户有效掌握 IPM技术。1992年 FAO在 IPM项目实施中总结出在田间全生长季办
3、农民田间学校的方法是使农民转变观念,改变乱用药现状,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最好方法。20世纪 90年代初扩展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后扩展到非洲、美洲、东欧等地区。发展状况:地域: 亚洲 欧洲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东欧等地大面积开展,并且已经引入丹麦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运作模式: 为了适应项目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不断进行调整,关注点也从 IPM 扩展到集约化农业生产和管理 (IPPM)。3、农民田间学校在我国的发展n 我国于 1988年成为该项目实施成员国。安徽等省为项目实施者之一。n 1998年以来,该项目加大了对中国项目区的投入。2000年起,又增加了棉花 IPM项目。n 2004年开
4、始,中德合作在河北省藁城市、徐水县和衡水市桃城区实施 ESIA项目,开办农民田间学校。n 北京市 2005年启动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围绕郊区有机草莓、有机西瓜、食用菌、无公害西洋参、奥运蔬菜等优势产业,根据农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受到农民欢迎。 我国农民田间学校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民田间学校理念引入和田间学校创始阶段( 20世纪 80年代末 -1993年)。 1989年在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进行试点。1993年,中国第一个水稻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班在湖南开办。 第二阶段:完整模式应用阶段( 1994-2003)。 1994年10省 32县开展水稻田间水稻培训农
5、民试点。 第三阶段:创新发展阶段( 2003-今)。 领域开展、内容扩大、方法丰富。扩展到玉米、果树、草莓、食用菌等植物; 由种植业扩展到养殖业、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防止土地退化等多个领域 。从纯技术扩展到经济管理、社区规划、综合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 。二、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系统专家辅导员辅导员培训班农民辅导员培训班辅导员辅导员再提高班农民辅导员农民田间学校农民后续活动图 1: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系统三、农民田间学校组建的基本条件与组织管理形式组建的基本条件:( 1) 1-2名经过全生长季节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培训合格的辅导员或由 1-2名从农民田间学校毕业后的优秀学员,又经过农民辅导员培训班培训合格的农民辅导员。( 2) 30名左右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3)教室。要求有桌椅, 30-40平方米。( 4)两圃田。即调查实践田和对照田。( 5)学习用具。配备学习用品、实验用具、田间调查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