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5KB ,
资源ID:1435995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4359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低碳背景下校园交通优化研究.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低碳背景下校园交通优化研究.doc

1、低碳背景下校园交通优化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城的普遍建设,大学教职工迅速成为小汽车高拥有率群体。然而,机动车的侵入不仅带来了交通拥挤、碳排放和校园大气环境的污染,而且产生了由机动车停放导致校园公共空间被挤压的症状,造成校园环境质量下降,并逐渐远离以人为本的关怀,如何管理校园中的私人小汽车成为摆在我国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在交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无车校园”和“P+B”模式等低碳交通优化策略。 关键词:低碳;校园;交通;优化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位于沈阳市东南部的浑南新区,占地面积 1500亩,建筑面

2、积 48 万平方米。新校区的建设基地位于沈阳城市规划大学城的范围之内,为一东西长 1000m,南北宽 660m 的矩形用地。北临宽度达80m 的浑南新区最重要的东西向城市主干道浑南大道,在该方向布置着新校区的主要入口;西临一条南北向的城市道路,在这里布置有为学校科研、实验部分对外联系的次要入口1。 近来,校园内车辆逐渐增多,停车场车位紧张,道路交通压力倍增。为保证校园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和车辆停放秩序,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出台了一些规定,对校园交通和车辆停放提出了很多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学生生活区道路两侧禁止停放车辆、某些停车场停满时,道路两侧临时停车位的设置等。但这些措施的实施力度和影响层面

3、并不是针对低碳校园建设,因此这些措施只是起到一些缓解停车紧张的作用,对校园低碳建设作用甚微。在当今低碳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的低碳、宜居建设是一个热门话题。为此,笔者对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探讨校园低碳交通优化策略。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校园交通系统是校园空间的骨架,它不仅承担了人流、车流的组织、疏通的责任,而且起到辅助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3,交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规划的优劣、师生的适用便捷度及校园低碳的建设。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经历了从 2006 年 6 月招标到今天的规划建设规模,现对校园交通建设做如下现状分析: 图 1 基地周边对外交通条件 校园对外交通 校园规划设计有四

4、个入口,主入口在浑南主干道上(位置适中,与景观水面、体育中心同轴) ,另外三个次入口设于新校区用地东西两侧的规划次级道路上,分别服务于实验区、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目前学校只在西侧长廊开口处设置一个次入口,多服务与实验区和产业化部门(如建筑院、规划院等) ,位置偏向西侧教学区,离学生生活区较远。现状用地东侧的一个次入口(靠近第一食堂)已建成,但并未开放使用,另一个次入口并没有投入建设。 校园路网 由于整个教学区是个大网格,交通室内化造成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内部道路体系,长廊是教学区到学生生活区的步行系统的主要元素,利用率较高,人流通行量大于地面交通,这对于倡导低碳背景下步行交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

5、用。室外交通方面,外环环路把整个教学区环起来,最后与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相连,成为各功能之间的联系纽带。 校园停车空间 由于学校规模不大,加上室内交通的发达造成自行车使用并不普遍,也没有专门的自行车人停车区域。校园里有几个主要的机动车停车场,分布如图所示: 图 2 车行道与主要停车区域布局示意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低碳交通优化策略 “无车校园”构想 停车场布局 学校将停车场分布在学校外围,另外在科技园、产业化部门(如建筑院、规划院等) 、运动区附近设置停车场,这些停车场远离尽量校园主出入口和学生主要活动空间 (如图 3 所示) 。 图 3 “无车校园”构想 校园路网与校门布局 开放张施公路上的校

6、门,校园根据校门所处位置进行区别管理。其中,浑南东路正门人流量最大、管理应最为严格。张施公路校门允许教职工、后勤车辆通行,这样既有效地利用了校园内的消极空间,还积极配合校园独特的路网体系,把不得不进入校园的后勤车、垃圾车对校园景观和学生活动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如图 3 所示,紫色路段为限制段,一般情况下只允许少量后勤车和垃圾车通行。大量的教职工车辆集中在红色路段,把车辆限制在校园外围,减少对校园景观和学生活动造成的影响。 校园分区管理 主体教学区承担着学校大部分的教学和行政功能,机动车管理比较严格,原则上禁止机动车驶入,停车场设置有限,学生、教师以及校外人员的停车需求主要通过校园外围停车场解决

7、。产业科技区则机动车管理相对宽松,来解决教职工的通勤和停车问题, 。 城市停车“P+B”模式构想 结合周边住区,提出适应本案的“P+B” (即“Park and Bike”)交通模式。如图 4 所示,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合理规划和控制地面停车场库布局,结合公交站点和有轨电车站点组织自行车停放点,实现自行车、步行与私家车和公共交通的换行,尽量减少校园内机动车的数量和出行距离,保证校园和周边住区内的绿地。 图 4 城市停车“P+B”模式构想 师生和居民居民在选择停车场时最看重的是其方便程度,因此到停车场的步行距离是影响师生和周边居民选择的重要因素(如图 5 所示) ,那这个规模怎么确定呢? 图 5

8、停车场选择因素调查分析图 6 停车场到目的地可接受的步行距离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 年版) 对停车场(库)的布局要求考虑使用方便,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150m。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从停车场到目的地,居民可承受的最远距离(如图 6所示) 。可以看出,人们能接受的距离集中在 200-500 米, 其中,这个规模的半径建议 300-500 米,鼓励并引导师生及周边居民使用自行车,并逐步完善自行车租赁系统。 结束语 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校园环境的改善也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笔者希望用自己的思考,为城市的交通、校园的低碳建设提供一点建议,以达到缓解人、自然生态环境与交通之间的矛盾冲突,提高校园的低碳性、生态性。 参考文献 1 陈伯超,徐丽云,王晓晶.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设计解读.建筑学报,2005(11). 2 闫铭,王伟.低碳校园建设研究西南大学为个案的考察.理论观察,2010(6). 3 王笑寒.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工程记录.记录与思考.记录与思考,2004:44-52. 作者简介:刘博,男,1988 年 03 月,沈阳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