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内涝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城市频发内涝现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论述了城市发生内涝的多种原因,并对解决内涝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d and studied the phenomenon of frequent city waterlogging in recent years, discussed various reasons for city waterlogg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关键词:城
2、市内涝;雨水;排放 中图分类号: X-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Key word:City waterlogging; Rainwater; Discharge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的城市内涝,出现“逢雨必涝,遇涝则瘫”的现象。 城市内涝的频发,不但会导致交通瘫痪,还可引发城市水电、通讯、地下线缆故障,造成市场、仓库、厂房及人民财产被淹,甚至人身伤亡,引起社会秩序混乱惊慌。 2. 引发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 2.1. 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的设计、建设标准普遍较低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 3.2.4 条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一般采用 13 年,重要干道
3、、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 35 年。这一标准相对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动辄 50年一遇、100 年一遇的设计标准已然相差太多,但为了节省管网、泵站建设费用,我国省会以上城市的排水标准一般只有一年一遇到两年一遇,其它城市的排水标准更低;且大部分地区的暴雨强度仍采用多年以前的检测数据,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的设计、建设标准普遍较低。 2.2. 快速城市化导致地面径流系数增大以及气候变化 随着城市的急速扩张,房屋建筑更加密集,混凝土铺盖的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而地表植被和坑塘不断减少,致使地表的持水、滞水及渗透能力减弱,暴雨来临时产汇流时间缩短,地表径
4、流量增大,而大量雨水通过排水管网短时间集中排泄到河道,一旦雨水来不及排泄到河道,城市内涝也就随即发生了。 另外,人类活动的巨量气体和固体污染物排入空气中,明显地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组成,形成“热岛效应” 。 “热岛效应”能够促使城市大气层产生热力对流运动,容易形成对流云或对流性降水,这种降水所表现出的特性是降水强度增加,常伴随冰雹、暴风雨等灾害性天气。 2.3. 以排为主的设计原则 目前的城市排水系统只关注将雨水资源尽快排走,未考虑雨水资源的利用。一味追求“排”的功能,将宝贵的雨水资源浪费,不仅对很多资源性缺水的城市造成人和绿地争水的局面,另外也加大了河道蓄洪能力的负荷,加大了发生内涝的可能性
5、。如果能将雨水资源有效利用,不仅减轻了管网以及河道的负荷,减少了管网、泵站系统的投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为城市可持续排水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4. 管网排水能力大于雨水泵站提升能力 许多地区的雨水管网排水能力是远大于雨水泵站的设计规模的,这是因为大多雨水泵站建成后就被“一如既往”的使用下去。实际上,泵站建成多年以后,原先计算泵站流量的汇水面积早已随着地块的扩建而增大,径流系数也会随着铺装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导致了雨水管网收集雨水流量远大于原先泵站设计的流量。 2.5.雨水泵站提升能力大于河道过流能力 随着地块的开发,混凝土铺盖的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致使地块的雨水径流量不断增大,从而
6、引起新建雨水泵站的流量不断随之扩大,同时也引起新建雨水泵站的数目不断增多,然而由于经费庞大等原因,大部分河道的治理却没有跟上地块开发的步伐,致使不断增大、增多的雨水泵站提升能力远大于河道的过流能力。 2.6.排水设施缺乏维护 大部分地区排水设施建设管理单位混乱,排水设施有的是城管局管理,有的是水务局或建设局管理,有的是物业管理,出现问题后相互“踢皮球” ,更有许多排水设施压根就无管理单位。另外,缺乏专业维护队伍,出现问题后不能马上解决。 3. 改善城市内涝现象的建议 3.1.做好前期的雨水规划 在做雨水系统规划前,应改对现状情况做细致的调查工作,比如建筑密集程度、地势高低、附近水体水位高程以及
7、水体的容纳能力,分析易积水区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制定对策来解决积水问题。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对现状雨水排放系统进行模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编制雨水系统规划。 3.2.设计参数的修订与校核 计算雨水量主要的设计参数主要有:径流系数、暴雨强度、重现期以及折减系数。 据笔者多年工作经历发现,区域后期建设的排水设施仍然是按照早年排水专项规划中的径流系数设计计算的。事实上,可能会出现原先规划为绿地或者河湖的地块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开发成硬质铺装或者建筑的情况,这样就导致原先计算的综合径流系数增大,因此建议在设计计算时一定要对径流系数等参数进行复核计算。 许多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为几十年前制定,而各地区水文特性随着气
8、候变化而变化,考虑到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原暴雨强度公式早已不适于今,应根据近年来掌握的降雨统计资料采用年最大值法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和校正。 我国大多地区采用的重现期均为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的下限甚至更低,然而我国幅员广大,各地气候状况、地形条件、重要程度和排水设施各异,为防止积水现象,建议经济条件较好或者有特殊要求的地区采用规范规定的上限,特别重要的地区可采用 10 年或以上。 我国在采用降雨历时计算公式中,一般会采用一个折减系数 m=2,这就降低了设计标准,我国是因考虑经济条件而设折减系数,据了解,发达国家一般不采用折减系数。为提高城镇排水的安全性,建议在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
9、可不采用折减系数。 3.3.增设雨水调蓄池 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主要作用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或者是储存雨水以备以后净化回用。既能躲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又能避免初期雨水对承受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 3.4.增设雨水渗透设施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 4.15 条规定,人行道、停车场和广场等宜采用渗透性铺面;绿地标高宜低于周边路面标高,形成下凹式绿地;在场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设置植草沟、渗透池等设施接纳地面径流。 通过以上渗透设施,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减雨水径流量,为避免内涝提供了一定保障。 3.5. 建立并完善排水管理体制 各城镇应设立专职排水管理机构,并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使排水的规划、标准、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都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完善市区排水应急预案,保证在险情发生前及时有效地启动,把问题解决在未发和初始状态,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同时建立专业维修队伍,问题出现后能得到马上解决。 4.结语 内涝防治是一个系统问题,我们不要一味专注于“排” ,而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可持续排水系统技术体系,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雨水引发内涝,同时也使雨水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