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势在必行。为落实我院未来五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中关于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系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定位,特制定本规划。一、专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旅游管理专业从 2004 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目前本专业共有本科生886 人,专科生 109 人,本科专业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2 个专业,
2、专科开设旅游管理(导游方向)1 个专业。(一)专业现状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思路明确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和旅游学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厚实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外语交际水平,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适应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管理、会展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旅游企事业单位、旅行社、景区景点、酒店业等旅游行业的经营管理、资源开发、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为了
3、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系精心设计了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导向,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突出职业性、注重应用性,加大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2、教学管理有序,课堂教学改革稳步铺开,教学质量稳中有升针对以往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人才流失多、稳定性差的现状,经过不断对比和反思、探索和研究,形成了旅游管理专业在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和导游行业的特色优势。为保证本专业教学质量,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 建立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成立教学督导机构,
4、加强对教学的管理和监督,保证教学质量为了加强专业建设,更好地落实学院三级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旅游管理专业制订了教研室工作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利用每周例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开展教学交流;建立了系级教学督导机构,将听课、评课和常规教学检查有机结合,加强对教师的管理,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2) 更新了办学理念,推进专业特色建设在“以人为本,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旅游管理专业坚持科学的办学定位,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根据多年来本科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利用多年来积淀的实习基地资源,紧贴社会经济需要,创新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
5、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精品战略,在专业、师资、实践教学基地、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争创一流,切实提升办学质量,促进我院“质量工程”的贯彻实施。(3)课程体系设计科学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既体现了本科通才教育“厚基础,重素质”的要求,又体现了应用型复合型本科“强化技能培训”的特点。在课程安排上,既注重通识教育课程,又强调学科教育课程,开设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特色课、专业方向性选修课,更突出专业实践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实验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两大实践体系 11 项实践内容/类别。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是根据专业需求
6、,针对旅游活动食、住、行、游、购、娱六项内容和旅游行业在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旅行社与导游服务、酒店管理与服务三大块的人才需求,设置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二是突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实践技能的培训,加大了实践技能类课程教学内容的力度;三是进一步强化了专业认知、专业实习的教学内容。做到了本专业所开出的全部课程,其教学大纲、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大纲、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进度表、课改方案、课改进度表等教学文件完整齐全。(4)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了过去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模拟式”、“案例分析式”、“讨论式”、“探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7、,大力推广研究性教学和案例教学。在教学手段上,理论课广泛的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专业实践中采用认知实习、理论实验、课程实习和专业岗位实习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方式。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5)师资队伍建设可喜,强化了教学科研能力,为“质量工程”提供了软环境保障目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18 名,其中正高级职称 1 人,占 6%,副高级职称 4 人占 22%,中级职称 4 人占 17%,初级职称 5 人占 21%,上述 18 人中研究生学历的教
8、师有 16 人,占到了教师队伍的 89%;45 岁以下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99%。整个师资队伍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师资队伍最突出的优势是:学缘结构合理。大部分成员具有不同的学缘,极具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互补性;学历层次较高。除 2 名成员是本科学历外,其余成员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年龄大多数都在 45岁左右。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曾经承担多项省内和校内的科研、教研项目,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此外,为了开阔师生的视野,了解社会和行业发展状况,还聘请了 30 多位学识广、资历深、有着丰富经验的校外高校名师和企业家做客座教授,按计划来校为师
9、生进行专业教育,开设讲座。建立了教师校外学习、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组成发展态势良好的学术梯队,有助于互帮带动、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也将逐步扩大骨干教师队伍人数,提高专业水平,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软环境保障。3、凸现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在对人才市场进行社会调研和专家论证评估的基础上,该专业形成了基于传统、敢于创新,以“强化英语能力,厚实人文素养,凸显实践应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增设了形体与礼仪、茶艺插花等课程,突出职业性;设置英语应用、模拟导游等课程来进一步提升能力,注重能力性;实行岗位实习等强化实践性,构建了开放的、多元的、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和专
10、业能力培养提高的教育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基本素质教育体系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并且做到“全程培养” 、“全员培养”、“ 全面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了良好的学风形成。秉持“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强化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专题性或开放性社会实践、专项性能力实践、综合性学科实践、业务性“岗位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创作实践的“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11、旅游专业依托学校千兆校园网在校内建有语音室、基础课实验室、酒店管理模拟实验室、形体训练室、客房实训室、GIS 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实践教学场所,满足了旅游专业的英语听力、旅游英语、自然地理学基础、饭店服务学、导游实务、模拟导游、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中国旅游地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学概论等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在旅游模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欣赏旅游地风光、从事旅行社综合业务训练、商务办公、旅游酒店营销、前台服务、客房服务、等系列训练项目,涵盖了整个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活动内容。进行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实习提供保障。旅游专业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向,利用行业在圣诞、
12、元旦、春节旺季人力资源缺乏的契机,积极主动与省内及全国发达地区的多家大型餐饮、星级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联系,开展教学实习活动。目前我院已与省内外 50 余家旅游景区、旅行社、大型酒店确立了长短期实习、长期实践、定期岗位实习及其就业协议,同时对课程进行整合,既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又适应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岗位实习的难题,2013 年海南三亚美高梅酒店挂牌成为学生岗位实习基地为标志,我系学生专业岗位实习基地建设逐步推开。4、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条件良好,校企合作模式初步形成旅游专业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建有酒店管理、形体训练室、客
13、房实训室等 5 个校内专业功能实验室;6 个校外短途实习点:陀螺山、界河铺滹沱河、系舟山禹王洞、顿村温泉、奇村双乳湖、阎锡山故居等;8 个校外长途实习地:五台山、芦芽山、大同市、晋中大院、黄河大峡谷、太原晋祠、庞泉沟、黄河壶口等;7 个岗位实践基地:海南三亚美高美酒店、北京益田影人花园酒店、五台山栖霞阁、太原海外海、三晋国际大酒店、山西人大会议中心、太原迎泽宾馆等;3 个短期实训点:忻州阳光旅行社、忻州快乐行旅行社、忻州教育旅行社。这些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同时,旅游专业还建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旅游管
14、理专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高水平院校的相关专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现有的专业教师中,教授的比例偏低,博士学位的教师极少,缺乏完善的教学梯队。要在今后 5 年内达到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的力量还需进一步加强。2、教师科研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近几年来科研意识不断加强,争取到了一些省级、院级科研和教研项目,但国家级科研、教研项目还是空缺,教师科研合力还须进一步凝聚,总体科研能力和水平还不平衡,有待提高。3、课程体系、培养模式需进一步优化继续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高水平建设,提高人才培
15、养质量,尽快走进专业建设重点、优秀队伍行列。4、课堂教学改革亟待展开根据教育部和学院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我系住哪也建设过程中,亟待将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地扎实地逐步推开,形成全系师生共识和行动。5、教学团队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随着本专业教师数量的增加,我们将根据教师的学科专长,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6、教风学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提出的“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为宗旨,从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出发,以学院专业建设五年规划为纲领,以专业人才培养为核心
16、,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课程体系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培养旅游管理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系统加强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变换的适应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和拓展职业成长空间。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稳步推动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为突破口,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分层次、分类别全面加强专业建设,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对人才市场的适
17、应能力。三、专业建设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入手,积极稳妥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逐步扩大办学规模,争取到 2018 年,本科专业数量由目前的 2 个增加到 3 个左右,2018 年旅游专业的本科学生总招生人数达到 2000 人左右,专业教师达到 33 人,力争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再拓展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形成三个专业。力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由目前的 1 个增加到 2 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增加到 2 个左右,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由目前
18、的 0 个增加到2 个。逐步形成专业结构基本合理、基础性学科专业发展稳定、特色专业优势明显、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深化的优势,为申报硕士学位建设打好基础,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四、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一)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展专业方向通过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研究,面向市场需求,更新办学理念,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教育教学体系。到 2018 年,使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和教师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实现新的突破,办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将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教学质
19、量,加强对外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争取到 2018 年旅游专业的本科学生总招生人数达到 2000 人左右;根据社会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将进一步拓展专业方向,到 2018 年将形成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 3 个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招生计划一览表专业及规格年度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旅游规划与开发合计2014 120 180 3002015 180 180 3602016 180 180 60 4202017 180 180 120 4802018 180 180 180 540(二)进一步加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到 2018 年力争使校内实训场所由现有的 5 个增加到 9 个
20、,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拓展到 28 个。其中,校外短途实习点增加 3 个,长途实习地增加 4 个,岗位实习基地拓展 3-5 个,短期实训点增设 4 个。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分步骤进行设备更新,提高现有设备设施的科技含量、增加实验项目。探索校与校之间、系与系之间实训基地(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新模式,节省资金、提高实训质量。充分利用行业资源,整合技能型课程,将专项实训项目和综合实训项目以岗位实习形式逐步转移到校企合作办学的具体环节中去。(三)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着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确立目标,分级建设,重点扶持。以人才培养、行业需求和专业建设为导向进行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所有课程要不断
21、地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变化及时制定和更新教学大纲;在系级层面要加强课程建设指导与评估,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 5 年内争取有 3-5 门课程申报成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2 门院级精品课程,1 门省级资源共享课程。着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根据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学院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在全系推开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对常规教学各个环节的监控,在落实常规教学任务和秩序的基础上,调动全系学生、教师、党务系统同志的积极性,形成全系上下齐心协力共同营造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开展脚踏实地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使全体学生受益,而且要使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
22、明显提升,并使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市场上有明显的区分度和识别度。(四)继续落实“四风”建设,为顺利实施课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保障按照学院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推动教风、学风、考风、系风等“四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考风和系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风气转化推进课改顺利进行,以风气转化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奖励学生创新成果,提高实践育人的效果。具体措施:1、成立“四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学院“四风”建设的文件精神、依据学院的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系级“四风”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强化责任与分工,确保实现“四风”建设的各项指标。2、以师德建设为
23、中心,形成良好的教风。优良的教风对于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和系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教会学生、教好学生,首先应率先垂范。所以,要形成良好的系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就必须先抓教风建设。要将教师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提高放在首位,积极引导和教育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谨治学。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刻苦钻研业务,优化教学过程,精心施教,精益求精;同时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宽严相济,关爱学生。将爱岗、爱生、爱系、爱校作为考核教师师德的重要依据,同时将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两个方面的工作做好,
24、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激励制度使广大教师明确职责、敢于负责、勇于实践、富于创造、忠于教学,形成良好的教风;以教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促进教风建设,形成“双核互动“机制,切实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塑造良好的环境。3、以班风、舍风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学风建设把班风建设、舍风建设纳入班级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测评体系,营造积极进取、好学上进的班级和宿舍文化氛围。班集体建设要以“五好”理念为核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切实开展好“比学赶帮超”学习互助竞赛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4、在 2014 年上半年先集中一段时间抓教风、学风建设,动员全系师生,形成集体的合力,
25、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我院教风学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教学上来,使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培养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良好品德,自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习上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勤奋学习、学有所长、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具体达到“三升二无一降”目标,即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满意程度提升,班级学习风气教师满意程度提升,学生专升本、考级、考证、考试通过率、竞赛获奖率提升;力争学生考试无作弊、教学无事故;学生请假、迟到、早退旷课比例下降。期末集中整顿考风,严把考试的各个环节,严肃考场纪律。创造条件给
26、学生以各种课余专业和非专业之间活动的支持和指导,并结合全程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和科技创新。5、落实各级干部、辅导员和教师包班的责任制度,做到人人有责任。6、落实考研、考证、科技创新学生的引导管理制度和具体方案。7、培养 2-3 名师德标兵,树立一批学生先进模范典型,并进行表彰奖励。8、在完善各种制度的基础上,要制定系级层面的各级领导考核的条例,让全体干部行动起来,将具体制度和办法落实到位,避免人浮于事,将“四风”建设贯彻到底。9、落实考核机制和定期检查制度,并定期向全系公布领导干部每月工作情况和业绩,奖优惩劣。(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教师是教
27、学活动的主体,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最终要靠教师来具体实现。因此教师教学思想和学术水平的高低,知识面的深度、广度及治学的作风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只有一批事业心强、教学与科研水平高的队伍才能促进专业建设,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故而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年青教师的培养,是我们今后 5 年工作的重点。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专业复合、专兼聘结合的双师素质队伍。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引进培养、交流等,提高师资素质,合理配置师资资源,形成完善的教学梯队。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教师培养计划,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确立旅游
28、管理系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每年派出 12 名骨干教师以会议形式进修学习、观摩教学、参加教学学术交流,将一些年富力强、高学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推动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水平。实行老教师与年轻教师帮扶结对活动,坚持青年教师上岗前试讲制度,青年教师必须通过由系教学专家小组评估认可,方可进行教学活动;聘请校内外名师专家每学期开展 2-3 次教学改革专题讲座活动;在教学任务许可的条件下,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争取五年内有 6-8 名教师到国内外名校访学,8-10 名教师读博,使教师了解国内外专业教学情况,拓宽教师眼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并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切
29、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五年内增加 8-12 名教师,其中引进博士生 5 名左右,紧缺专业硕士生 3-5名。每年定期派遣青年教师以实习带队形式深入企业,促进教师了解行业实际,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能更好的结合。鼓励教师高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励教师参加各种比赛,申请、参与科研和教研项目。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合作办学形式,聘请国内外著名的企业家、专家与学者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做兼职教授,定期给师生讲学。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确定教师梯队建设目标,加强教师梯队建设。根据教师的学科专长,形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团队,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和学识研
30、究,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滚动发展,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为主体的教师梯队水平显著提升,争取到 2018 年本专业培养 1-2 名领军人物,2-3 名学科带头人,3-4 名骨干教师,有 5 名左右教学新秀,组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梯队;围绕 2-5 门重点课程,形成 3-4 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六)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推进应用型专业的升级与转轨,培养各类卓越人才紧密围绕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研制专业技能标准与考核方案,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养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把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大
31、力加强与国内著名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以人才需求为导向,逐步开展“菜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工作,适度探索以企业高端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职业规划与课程学习、实习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七)大力推进重点课程、特色专业建设1、进一步完善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其任务是:进一步强化特色,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全面带动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为申报硕士学位建设单位授权学科打下坚实基础。具体任务是:建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骨干、教学与科研综合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形成体现先进教育思想、课程体系合理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践行“教学做”合一思
32、想,探索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改与全程实践相契合的教学模式;加快管理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专业特色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向管理类专业群的方向发展。2、重点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成为院级重点专业,争取申报省级重点专业。 理清专业建设思路,制定完整可行的建设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和主攻方向,下功夫加强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利用相近专业资源,解决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实验及教学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力争申报省级特色专业。3、在 5 年内争取有 3-5 门课程申报成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2 门院级精品课程,1 门省级资源共享课程。(八)做好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在完成上述六项
33、工作的同时,着力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做实做好,及早筹划,按照试点验收工作的要求,完成所有验收前的准备工作,争取在验收时展现我系和学院的专业建设特色,争取出彩。五、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全面制订旅游管理系教学、学科、专业、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定专业岗位实习管理办法,各项岗位职责制度、常规工作运行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等。建立健全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逐步制定和修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课堂教学工作规范、实践教学工作规范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团队建设等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的管理水平。(二)强化组织保障1、成立旅游管理系教学改革领导组、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全程实践领导小组,逐步完善
34、各教研室及其教研教改功能。2、定期召开专业建设会议,教学科研研讨会,每学期召开此类专题会议不少于 5 次。3、组件围绕重点专业建设的教学团队。逐步组建副教授以上职称为带头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并发挥其教学改革的重要引领作用。(三)资金保障学院将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力度,每年预算投入 500 万元,并保证不少于 10%的增幅,包括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专业建设投入包括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投入。1、根据学院规划,重点专业申请建设经费优先配置。我们将充分利用学院教学工作会议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所提供的工作有利条件,合理利用有限建设资源,实现资金利用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2、根据学院有关规定,系级层面将逐步建立有关规章制度,优秀课程、科研立项、教研立项、教学比赛获奖者根据实际效果予以资金奖励。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