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骨骨折的护理,神经外科二病区韩倩茹,颅骨骨折(定义),指:颅骨受暴力作用致颅骨结构改变。以顶骨最多。其临床 意义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 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膜、脑、 血管、神经损伤,可合并脑 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 染等。,颅骨骨折(分类),按骨折部位分为:颅盖骨折、颅底骨折按骨折形态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解剖概要 颅骨是类似球形的骨壳,容纳和保护颅腔内容物。颅骨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临床表现及诊断】(一)颅盖骨折 1. 线性骨折:发生率最高,局部压痛、肿胀,应警惕脑损伤及颅内出血, “X”或“CT”可以确诊。2. 凹陷性骨折:好发于额、
2、顶部。局部可扪及局限性下陷区,如凹陷部位在脑重要功能区浅面可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病征。“X”或“CT”可协助诊断。,(二)颅底骨折 多因强大的间接暴力引起,常为线性骨折,易引起脑脊液漏,常因脑脊液漏而确诊,可分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熊猫眼征,Battle征,【护理评估】,健康史 : 详细了解受伤经过,暴力的大小、方向、受伤部位,重点评估有无意识障碍及持续时间,有无口鼻出血或腥味液体通过咽部。 身体状况: 有无头痛、心慌、呕吐等症状,正确判断有无脑脊液漏。心理社会状况:,【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有感染的危险 与脑脊液外漏有关2 、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 颅内压增高 颅内低压综合征,【护
3、理措施】,1、防止颅内感染,促使漏口早期愈合 体位护理 抬高床头,半坐位,头偏患侧,维持特定体位至脑脊液漏停止35天,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脑膜裂缝处,促使局部粘连,漏口早闭。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护理措施】,(2)保持漏口局部清洁 每日2次清洁、消毒鼻前庭、口腔或外耳道,切忌棉球过湿使液体逆流入颅内。保持单元清洁。 禁忌挖耳、抠鼻;堵塞、冲洗耳鼻腔、滴药、吸痰或插胃管,禁做腰穿。,【护理措施】,(3)正确评估脑脊液量,并观察记录(4)避免颅内压骤然升高 病人应避免咳嗽、打喷嚏、屏气、用力排便避免引起颅内逆行感染或气颅的发生。(5)遵医嘱应用抗菌药或破伤风类毒素。,【护理措施】,2、
4、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1)进一步判断病人是否有脑脊液漏: 若病人鼻内或耳内有渗出液流出,首先通知医生,协助检查、判断是否有脑脊液漏。(2)准确估计脑脊液外漏量: 在前鼻庭或外耳道口松松地放置干棉球,随湿随换,记录24小时浸湿的棉球数,以估计脑脊液外漏量。,【护理措施】,(3)注意有无颅内继发性损伤 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警惕颅内出血、继发性脑水肿和癫痫的发生。(4)观察有无颅内感染征象 头痛 发热 颈项强直 脑脊液颜色变化。,【护理措施】,(5)注意低颅压综合征的发生 脑脊液漏本身是自行减低颅内压的作用,快速、过量的脑脊液漏,可使颅内压过低,脑血管被动扩张
5、,病人出现一系列表现,尤其是头痛征状具有特征性,注意与高颅压综合征鉴别。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低颅压与高颅压的鉴别,颅内压过低:剧烈头痛、眩晕、呕吐、厌食、反应迟钝、脉搏细弱、血压偏低。头痛在立位时加重,卧位时缓解。颅内压升高:“三主征”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 Cushing综合征(即血压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脉搏缓慢、宏大有力;呼吸深慢)。,【健康教育与指导】,1、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和方式。2、避免受伤颅骨再次受压,颅骨骨折愈合时间(线性骨折-成人25年、小儿1年)。3、缺损颅骨局部有效保护,避免局部碰撞,颅骨修补时间(伤后半年左右)。4、加强心理卫生宣教,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健康教育与指导】,5.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6.注意劳逸结合。7.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