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市第十三期西学中中基复习题 (部分 ) A 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第 1 题 、 真热假寒的病机特点是 A:阴盛格阳 B:阳盛格阴 C:阳虚阴盛 D:阴虚阳盛 E:阴损及阳 第 2 题 、 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的是: A:足少阳胆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太阴脾 E:足阳明胃经 第 3 题 、 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是: A:足少阳胆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太阴脾 E:足阳明胃经 第 4 题 、 分布在头侧的经脉是: 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E:以上均非 第 5 题 、 分布在面额部的经脉是: A:太阳经
2、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E:以上均非 第 6 题 、 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处是: A:目外眦 B:鼻根部 C:小指端 D:目内眦 E:以上均非 第 7 题 、 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症状的是: A:摄食不足 B:饮食不洁 C:暴饮暴食 D:饮食偏寒偏热 E:饮食五味偏嗜 第 8 题 、 邪正盛衰决定着: A:病证的寒热 B:病位的表里 C:气血的盛衰 D:病证的虚实 E:以上均非 第 9 题 、 虚证的概念是: A: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 B: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 C:邪气亢盛,正气日衰,脏腑机能减退的病理反映 D:正虚邪恋的病理反映
3、E:以上均非 第 10 题 、 阳气不足引起的是: A:内寒 B:内风 C:内湿 D:内燥 E:内火 第 11 题 、 津液不足引起的是: A:内寒 B:内风 C:内湿 D:内燥 E:内火 第 12 题 、 下列哪种病邪致病最易出现发热恶风、汗出的症状: A:暑邪 B:火邪 C:风邪 D:燥邪 E:湿邪 第 13 题 、 内风与哪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第 14 题 、 内湿与哪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第 15 题 、 风邪伤人,以致病位游移行无定处,主要由其哪种性质决定的: A:风性善行 B:风性数变 C:风为阳邪
4、D:风性开泄 E:风性轻扬 第 16 题 、 邪热内盛,壅闭于内可出现: A:阴胜则寒 B:阴损及阳 C:阳虚则寒 D:阴盛格阳 E:阳盛格阴 第 17 题 、 阴寒内盛可出现: A:阴胜则寒 B:阴损及阳 C:阳虚则寒 D:阴盛格阳 E:阳盛格阴 第 18 题 、 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A:冲脉 B:带脉 C:督脉 D:阴维脉 E:任脉 第 19 题 、 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A:冲脉 B:带脉 C:督脉 D:阴维脉 E:任脉 第 20 题 、 阴液不足,不能制阳为: A:阳胜则热 B:阴胜则寒 C:阳虚则寒 D:阴虚则热 E:阳损及阴 第 21 题 、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
5、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以上均非 第 22 题 、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血 D:津能载气 E:津血同源 第 23 题 、 气随汗脱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以上均非 第 24 题 、 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 A:凝滞 B:开泄 C:耗气伤律 D:重浊粘滞 E:干涩 第 25 题 、 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 A:凝滞 B:开泄 C:耗气伤律 D:重浊粘滞 E:干涩 第 26 题 、 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是: 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
6、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少阳三焦经 E:手太阴肺经 第 26 题 、 其性收引的邪气是: B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热邪 E:暑邪 第 27 题 、 其性升散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热邪 E:暑邪 第 28 题 、 易袭阴位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第 29 题 、 情志为病,过喜则: 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结 E:气消 第 30 题 、 情志为病,过悲则: 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结 E:气消 第 31 题 、 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以上均非 第 30 题 、 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