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商周 : 夏、商、周三代,开始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 据古籍记载,早在夏朝,就有了学校。 西周时,学校分国学(国家官学)乡学(地方官学),学制分为大学和小学。 天子所设大学叫 “辟雍 ”(商周时是中央高等学府又是祭祀场所),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 “泮宫 ”(学校前半环雨水而得名) 一般说来,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国学,平民子弟只能入乡学。奴隶子女没有入学资格。 当时的教学内容有: 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春秋战国 :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社会 对新型文化的教育需要为私学的产生创造了契机 。当时 产生了一批私学大师,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不仅在 论语 、 孟子 、 墨子 荀子 等典籍中记
2、载了大量的教育资料,还出现了象 礼记 学记 礼记 大学 荀子 劝学 等教育专著。 当时,孔子提出 “有教无类 ”的主张,广收门徒,只要能交纳 “束 ”(干肉)履行入学礼节,不问来者出身贵贱,一律施教。因此,他创设的私学规模愈来愈大。有 “弟子三千,贤士七十有二 ”之美称。 春秋 战国时私学的发达使学校教育开始走上官学、私学并存的二元化轨道。 汉代 : 汉代管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地方官学识军郭学校,西汉时期的太学规模宏大,档次较高。 太学作为中国当时最高学府 ,太学 的教师是五经博士,博士中的领袖叫仆射,学生叫 “博士弟子 ”。西汉平帝元始四年为太学扩建校舍,能容纳
3、万人。东汉太学学生最盛时曾达三万多人。 汉代的私学也很发达,又压倒官学之势,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太学。汉代凡未从政或罢官还乡或得不到博士机会的经学大师都从事私人讲学,收徒教授,人数之多曾达数百,乃至上千人。 汉代不管上官学还是上私学,都以儒家经典为教材,而且不管官学还是私学毕业,都可以求官。 汉代的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即选拔。 汉高祖以来既有选举士人举措。 汉武帝时,初选考外,又有察举孝廉等举措。孝廉每年察举一次,中选以后,不必考试就可以委任以官。 所谓举孝廉,本是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名。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下令各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来合称为孝廉。汉代的察举结果主要有孝廉
4、、贤良方正、茂才(秀才)。如董仲舒以贤良方正的身份任官职,汉末曹操在二十岁石被地方举为孝廉,后来当了洛阳北部尉。 察举制本是选拔推举孝子廉洁之士的制度。但到了东汉末年也出现假冒作伪,走后门等现象。孝廉中也有假冒的,民间有 “举孝廉,父别居 ”的说法。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息,使官学处于时兴时废、若有若无的状态。 但总的来说还是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的。 晋代中央学制分为国子学和太学两种,前者限五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后者为平民子弟所设。 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以北朝为盛,北魏太学也设五经博士,学生为州郡所派。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 儒学、史学、玄学、文学,史称 “四学制 ”打
5、破了儒学一统教育的状况, 这对后世专科学校的设立及分科教学制度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 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增添了 “九品中正制 ”。 曹魏时期,曹操曾下达 “求贤令人 ”提倡 “唯才是举 ”。 曹丕实行 “九品选人法 ”。推选各州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即九等),每十万人举一人,政府按等选用,授以官职。 魏文帝后,中正官任用世族豪门担任,为世族豪门的子弟开放,一般平民不得进入士流。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门阀制度实行了近 400年。隋文帝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为保证世族特权而定的官吏选拔制度,九品实际上
6、是门第高低的标志,成了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 唐代的教育十分繁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 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具有双重性质,即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部兼大学),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官等等。通称 “六学二馆 ”。 地方官学、府州县学和专门学校也很发达。唐代出现了律学、书学、算学、医药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等专业学校。 由于大唐教育先进,吸引了大量周边各国的留学生,当时的大唐长安成为东西方各国文化教育交流的中心。 选士制度方面,隋唐创立科举考试制度,隋文帝实行推介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实行考进士选官吏。 唐代取士之法,主要有
7、 “生徒法 ”、 “贡举法 ”、 “制举法 ”。 从京师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中选在校里成绩优秀者,选入京师尚书礼部受试叫 “生徒法 ”,成人先试于州县,及格后再送至京师复试叫 “贡举法 ”。所谓 “制举法 ”,是特种考试,让全国考试中最优秀的状元在京师殿廷应试,以选拔非常之才。武则天时,又兴 “武举 ”。武则天曾亲自出马,在殿前考试武状元,为以后考试状元的制度奠定了基础。 唐代科举制度比较流行的是秀才(试方略五道)、金石(试时务策五道等),又有书法、算学、诸史、诗歌等。 宋代中央设国子监及贵族学校,地方设府州县学。 民办学校 “书院 ”。书院名称的出现始于唐代,但唐代的书院多为藏书教书之地,或私人治学隐居之地。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起源于南唐时期的庐山国学,即著名的庐山白鹭洞书院。 北宋初年,讲学之风勃起,书院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之地。如白鹭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等。据统计,宋代共建书院 173所,南宋占 136所。南宋书院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组织制度。一是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二是教学实行 “开放 ”政策,学生可不受学派的限制,允许学生中途易师。三是建立 “讲会 ”制度,不同学派的学者可以往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使不同的思想出现在同一书院的讲坛上,体现了一定的(争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