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东 莞 市 2019年 教 育 工 作 报 告中共东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东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梁凤鸣2019年1月21日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作工作报告。一、2018年工作回顾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重视支持下,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 让 每一个学生受到最适合的教育” 为 核心理念,坚持“公平、均衡、优质、创新、共享”的价值取向,全力打造东莞“ 慧教育”和推进教育扩容提质,扎实做
2、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716所,在校生155万人;共有在莞普通高校9所,全日制在校生12.2万人;有开放大学1所,在校生0.9万人。一年来,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强化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政治保障。2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全市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推进常态学习和系统把握,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市教育局党组将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市委教育工委召开9次工委会议,组织召开6次全市性大会,深
3、入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建立工委领导片区联系制度,2018年共开展检查督导184次,将党建工作纳入领导驻片工作职责及开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开展常规督导检查,工委领导带头开展领学带学督学活动48次,局领导干部共讲党课16节。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两学一做” 重点任务,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举办普教系统党员、党务骨干、直属学校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在基层党员中采取组织生活会、主题集中学习日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二是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落实机制。对全市中小学的党组织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对不符合设置要求的3个直管党组织进行规范设置,把民办学校党组织设置情况纳入民办学
4、校开办和年检条件,对党组织设置不规范的实行年检一票否决。结合市镇两级办学体制实际,积极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明确用两年时间分批把市属学校党组织收归市委教育工委管理,各园区、镇(街)属中小学校党组织由当地党委管理并接受市委教育工委指导。制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指引,2018年直管党组织按计划发展党员15人;使用智网党建系统,提高党员3管理信息化水平;健全党组织生活,建立每月的5日或10日或15日固定主题党日制度。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文件精神的通知,逐步规范基层党建标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保障教育系统政治安全。加强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
5、活动管理,开展维护政治安全专项行动,制作风险隐患台账,实施每月滚动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处理风险隐患。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防止“四风” 问题发生,深入调查全市普教系统行政执法“为官不为” 和公共服务“吃拿卡要”问题情况,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进一步筑牢我市普教系统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构建抓早抓小工作机制,全面开展谈话提醒工作,全年共谈话提醒784人次。开展“一岗一预防” 活动,及 时梳理排查各科室及各岗位权责事项和廉政风险点,切实从源头上加强预防腐败和职务犯罪工作,排查廉政风险点279个,制
6、定防控措施419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18所(个)直属学校(单位)进行财务内审,督促有关单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驻局纪检监察组制定了执纪监督工作内容及流程要点,进一步明确执纪监督的对象、内容及途径,规范问题线索处置程序和方法。建立市直属学校纪检工作联络机制,举办市直属学校纪检委员培训班,提升学校纪检委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调查处理各类信访举报69件,其中省有关部4门转来4件,市纪委监委交办21件,市委第一巡察组交办7件,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37件,协助市纪委监委等部门调查36件次,报市纪委监委给予党纪处分1人。(二)以增加学位供给和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一
7、是大力实施教育扩容工程。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加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实施意见东莞市园区、镇(街)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对未来几年新建扩建学校提出明确目标要求、强化政策保障。组织指导各园区、镇(街)编制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2018-2022年)。市教育局加入市土地审批委员会,参与审核保障教育用地、落实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情况。扎实推进49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扩建工程(含上年规划启动项目10个),完成8个项目建设工程。规划建设3所未来学校,基本确定布局区域。全市比上年共新增中小学幼儿园53所,增加在
8、校生6.92万人,其中公办学校3.15万人、民办学校3.77万人。二是持续提高随迁子女教育均等化水平。继续实施积分入学学位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首次实行手机微信申报,加大政策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网络直播方式进行政策解读和报名指导,全市共新招收15.58万名非户籍学生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民办学位补贴,比上年增加129.1%。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含在民办学校就读享受政府学位补贴)的比例达到40.18%5,比上年提高12.03个百分点。扎实做好异地中考、异地高考工作,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名额扩大到3850人,随迁子女在我市报名参加高考4269人,位居全省第二
9、,比上一年增加了1416人,增幅49.6%。三是实施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专项改革。项目被列入省专项改革试点,根据省、市部署,积极推动公办教育资源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民办教育质量提升、师资队伍管理体制创新、“互联 网+教育”融合发展等五方面改革,在逐步解决我市基础教育学位不足、结构失衡和品牌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四是强化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建成资源教室33间,石排镇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资源教室全覆盖。强化资源教师和送教上门责任教师能力培训,持续推进随班就读巡回指导,规范资源教室运作,提升教育质量。开展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摸
10、查核实,提供送教上门服务,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零拒绝” 。五是做好扶 贫助学和教育帮扶工作 。加强助学政策宣传,各园区、镇(街)和学校开通自助热线,细致做好政策咨询解答。向9.15万人次学生发放助学金、生活费补助以及减免学费1.16亿元。共选派45名教师到西藏、新疆、韶关驻点支教,48所中小学与西藏、四川、韶关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定向招收1480名云南昭通、红河学生到我市中职学校就读。(三)以做强薄弱环节和完善教育体系为抓手,全力推动教育均衡协调。一是大力提升民办教育办学水平。建立东莞市民办6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试点开展民办学校清产核资,扎实做好民办教育系列政策的调
11、研起草工作。加强教学教研帮扶指导,向民办学校送课到校3507节。修订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实施办法,对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以及符合差异化扶持条件民办学校的教师提高津贴标准,对24737名符合条件的教师发放从教津贴7678.71万元。完成为期三年的200名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骨干教师、校长第一期培养培训,启动第二期培训。对4.4万名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专任教师开展远程培训。深入推进64对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开展教学课例展示1221节,协助完善民办学校管理制度369项。每年安排800万元,开展公办学校托管10所民办学校试点,由优质公办学校派出骨干人员,帮助民办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全市共有4
12、6所民办学校通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奖励立项,给予奖励2756.4万元。将排查无证办学纳入市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 ,清理整顿18所无证幼儿园。继续整治民办学校超规模办学,按核定规模办学的民办学校占72.9%,比上年提高约4.2个百分点。二是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制定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暂停审批非普惠性的小区配套幼儿园筹设,批准筹设8所申办普惠园的小区配套园。通过资金补助、专项培训倾斜、帮扶指导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0所。对735所符合条件的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放奖补资金7600.25万元。实施集体办幼儿园生均7
13、定额经费补助政策,对36所幼儿园拨付补助资金315.6万元。全市新增省规范化幼儿园59所,新增省、市一级幼儿园24所。三是积极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积极探索建立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12所中职学校的40个专业与省内21所高职学院实施“三二分段” 中高 职贯通培养,共招生3205人。组织9所中职学校的13个专业开展中外、莞台合作办学。东莞理工学校、纺织服装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认定32家职业院校定点实习实训基地,我市9个专业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双精准 ”建设专业,2个职 教集团获评省示范职教集团。我市学生参加中职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励11项,其中一等奖1
14、项;获省级奖励126项,其中一等奖26项,创历史新高。我市教师参加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获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四是高等教育实力不断增强。东莞理工学院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 创新班” ,国内大学 综合排名第188位,较去年跃升41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第二批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院校,在英国设立教学基地,启动实施提升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双提升” 工程,国内高职 院校综合排名第166位,较去年提升20位。广东医科大学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呈现新突破,新增基础医学为省级特色重点学
15、科,新增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新增3个本科专业。城市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序推进,科技学院新增48个本科专业,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学 术强 校、 质量立校 ”持续推进,酒店学院申 报新增7个专业。9所高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五是继续扩大成人教育规模。全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总人数6.23万人次,比上年增57%,报考科次增76%;成人高考报考4.21万人,比上年增32%。成人教育社会培训量稳定在68万以上。东莞开放大学在线学习平台正式上线、直播中心正式启用。企石镇、茶山镇、道滘镇成功创建为省社区教育实验区。成功举办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提供免费培训
16、名额15万个。制定实施老年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六是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市教育局成立8个督查组开展“飞行检查” ,建立市重点抽 查和镇(街)全面协同督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共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各类问题共计1090个,严格督促抓好整改,至年底完成整改率100%。发布全市民办培训机构黑白灰三色名单、持证和无证培训机构名单,逐步清理规范列入黑名单的培训机构。(四)以落实立德树人和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一是大力提升德育工作实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工作主线,加强幼儿园园长德育能力建设,构建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深化德育课程教学改革,举办全市中小学德育课程展示交流活动,全市线
17、上线下3000多名德育课程教师参加活动。强化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增设3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举办全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展示交流活动,全市线上线下2800多名9班主任教师参加活动。推进校园文化育人,结合文明创建和省“书香校园”创建工作,大力推 进校园文化建设,全年新增18所省“书香校园”。推动实 践育人,新认定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3个,总数达到75个。积极开展“励志助学”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二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被认定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县,完善监测结果应用机制,指导五个监测试点区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建成29所创客教育学校;我市入选“ 中国 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
18、首批领航学校3所、种子学校5所、种子教师1人。举办十大品牌科技 1活动,参与师生达3万多人次。我市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省赛获奖总数全省第一,国赛获一等奖10个,创历年新高。制定实施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施方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估工作。全年新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学校40所、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1所。举办全市学生体育赛事活动15项,参与学生10820人次。参加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学校体育组比赛,我市金牌和奖牌列全省第二、团体总分全省第三,同时获得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做好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联合市卫计局对438所
19、学校开展学校卫生综合评价,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系列主 题健康教育活动,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工作1 我市十大品牌科技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电脑机器人、中小学航空模型、中小学航海模型、中小学 车辆模型、中小学建筑模型、中小学无线电测向、小小科学家、校外教育机器人创客挑战赛、院士专家进校园10。制定落实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实施方案,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春夏秋冬四季文艺演出和艺术作品展览活动,承办全省中小学生手工艺作品比赛,全年2万多名学生参加市级以上艺术比赛、展示活动。创建2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12所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凤岗镇获评广
20、东省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规范实施学生军训工作,代表广东省组织参加第五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3所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三是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全市中小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率达到75%,新创评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校10所。积极推进中华诗词教学,组织举办“中华诗词 大会”“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为古诗配图画”以及 经典诵读 活动。莞城步步高小学学生在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四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设立东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研发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网络课程,对全市7000多名中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全员培训,对2900多名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A、B、C证培训,全市新增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4所、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5所。继续打造家庭教育“空中学堂”,全年播出 43期。探索将“ 空中学堂 ”延伸至线下,开展“慧教育家长学堂” 活 动,全年举行8场 次,1万多名家长直接参与。(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有效激发教育活力。一是深入实施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