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摘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两个主要阶段。 新国际贸易理论随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兴起, 它不断将新的经济学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研究领域, 从纵深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关键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外生技术比较优势学。亚当斯密认为,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形成国际分工,使两个国家生产相同产品时存在生产成本差距,各国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开展
2、国际贸易。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在容纳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任何商品的价值都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由于产品在两国市场上的相对价格是不同的,只要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不一样,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就存在着贸易的可能性。1933 年俄林在他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家贸易书中吸收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观点 ,建立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供给能力不同,进而引起生产率的差异,也就是说,影响商品成本高低的是生产资源的相对丰裕度,如果一国某种资源的供给相对比较充足,其价格就会相对比较低,因而生产时要大量使用这种资源的商品的成本就会比较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对国际贸易格局
3、的预测是:各国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样,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贸易应该在资源差异最大的那些国家之间发生 ,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而且这一理论的分析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的。至此,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最终形成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般来说有两个核心:即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来自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则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即资源相对丰裕度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深化和
4、发展。传统贸易理论此后的半世纪一直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绝对统治地位。二、传统贸易理论遭到的挑战与新贸易理论的萌芽传统贸易理论遭遇来自实践的挑战有三个方面:一是里昂惕夫之谜。1953 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根据赫一俄贸易理论,用他所创立的投人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证的结果却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结论,从而引起了轰动。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验证的结果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西方方经济
5、学界掀起了狂热的解释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二是比较优势陷阱。随着国际贸易深化,人们发现,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的现象,以此诞生了“比较优势陷阱”的概念。三是产业内贸易。1960 年代之后的国际贸易发展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 ,而是要素禀赋十分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二是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大量的贸易不是在要素禀赋差异可以清楚辨识的产业间进行 ,而是在要素禀赋基本一致的产业内进行。1990 年资料表明,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荷
6、兰和澳大利亚这 10 个发达国家,若用 181组商品(3 位数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产业内贸易强度进行调查,其平均产业内贸易比例接近 60 。综上所述,虽然传统的贸易理论的经典性不容抹煞,但它的局限性已暴露得越发明显,新的贸易形势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说明与指导,于是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3、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解释随之出现的新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它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假说,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差异性产品等一系列假设前提来探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
7、易发展的新的动因。让我们对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进行一个梳理。(一)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在传统贸易理论模型下,生产的规模报酬是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行业都存在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的规模经济的特点,而规模经济的存在是市场不完全的主要原因,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贸易的产生和贸易格局的形成。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等把规模经济理论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来,修正和发展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的生产者都在生产的多样化和单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之间进行选择。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的最终选择是单一产品或少数产品的规模生产,以达到规模经济。而国内消费者对其它产品的需求则需要从其他国
8、家进口来满足。所以,在规模经济条件下,一国只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并跟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这样,各国不仅生产者得到了规模经济带来的较高的利润水平,消费者也享受到了较低的价格和产品多样化带来的较高的福利水平。1.垄断竞争模型垄断竞争模型从内部规模经济的角度, 解释了国际贸易是如何通过规模经济来影响各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福利的。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的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就意味着垄断厂商在市场足够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产量从而控制价格,进而获得超额利润。所以,市场规模的大小就决定了垄断厂商的利润水平。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就是建立在贸易能够扩大市场规模这一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
9、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 ,扩大专业化生产规模 ,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并从别国进口其它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所以,这时即使两国在技术、要素等方面没有差异,规模经济仍为互利性的贸易提供了机会。2.相互倾销模型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是布兰德和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中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是降低了, 但是从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 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该产品的价格,那么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却提高了。同理
10、,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将增加的产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样,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中,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具体来说,寡头垄断厂商如果扩大产量,且在国内市场销售,就会造成产品价格的下降,从而引起厂商利润的下降。但如果寡头垄断厂商将扩大生产的产品销售到国外市场,在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即使厂商在国外市场的产品售价低于国内同种产品的市场售价, 国内市场的利润也不会下降,由此寡头垄断厂商在国际贸易中既获得了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又享受了超额利润。这样,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具有垄断厂商的国家之间即使在产品技术等各方面没有差异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二
11、)技术差距理论1959 年,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认为, 在两个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国家间,由于技术模仿时滞和需求时滞的存在,会使国家间存在技术差距, 先行进行技术创新的国家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而当技术随着国际贸易相互传递时 ,技术差距就会逐渐消失 ,该国的贸易将持续到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够充分满足国内需求为止。技术差距理论还指出了技术变动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技术外溢。技术外溢是指一经济主体在贸易或其它经济行为中不自觉地输出了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克鲁格曼建立模型说明了技术外溢对国际分工的作用。模型中, 假设 A、B
12、两国生产一系列产品 ,其中 A 国在一些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最初的生产优势。由于技术外溢在国内的传播速度比在国际上的传播速度快, 会使 A 国国内的企业间由于技术学习,有共同加速发展的可能,原来的比较优势增强。因此, 国内技术外溢会使各国间的技术差异扩大。该理论说明,一旦最初的国际贸易格局形成,国内技术外溢倾向于扩大两国间的技术、生产上的差距 ,而国外的技术外溢则倾向于改变一国原有的比较优势。二是技术创新。也称为开发性技术进步。一般地,一项新技术的开发研究要付出较多的人力和财力 ,一方面,发达国家有较多的资金用于开发研究, 在科技开发的人力资源方面同样也具有较大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开发研究的
13、“风险”的存在,使得新科技研发的机会成本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在资金、人力方面不具有优势,在科技研发方面则容易成为“风险厌恶者”,主动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较小。这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自然越来越大,而发达国家间由于技术水平上的相似性,其贸易量会远远大于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这就是当今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额比重逐渐加大的重要原因。(三)差异产品理论差异产品指的是同一产业或产品集团内的众多企业生产的有差别的产品。产品差异可分为水平产品差异和垂直产品差异。垂直产品差异是指同一类产品在档次、质量、等级上的差异,水平产品差异是指同类产品在同一档次上的细节的差异。产品的差异化和多样化
14、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从而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消费者对垂直差异产品的需求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而对水平差异产品的需求则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偏好。1977 年 ,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 DS 模型,阐述了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规模生产同一类型同一档次的产品以获得规模经济, 因此,对生产者来说, 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由于需求的多样化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所以,在没有国际贸易的前提下,企业的规模经济与消费者的多样化产品需求是矛盾的。在参与国际贸易的时候,由于各国在不同产品上或不同档次的同类别产品的生
15、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由此产业内贸易产生。就水平产品差异而言,消费者偏好越是相同的国家产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对于垂直差异产品而言,则收入水平越相似的国家产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此情况下,出口方获得的贸易利益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获得的市场势力与规模利益的总和;进口方利益是从消费者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的消费上的满足,及其福利水平获得的提高。(四)需求贸易理论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来阐述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 ,更多的理论家从需求角度来寻求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条件及贸易利益。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开创了
16、从需求角度研究国际贸易的先河,该理论不仅阐述了需求如何影响国际贸易,还论述了在需求影响下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动方向和贸易利益的分配状况问题。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穆勒的理论仍属于传统贸易理论范畴。真正从需求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原因的是代表性需求理论。代表性需求理论又称作重叠需求理论。与相互需求理论不同的是,代表性消费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代表性需求理论的提出者是瑞典经济学家兰德,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说是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一国的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而这又使得国内生产无法满足国内其他收入水平的消费
17、者对同类产品的需求。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 ,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五)竞争优势理论1990 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才是一国财富的源泉。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要素的投入, 而波特则认为 ,要素投入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趋减小,一国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
18、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要素投入能够高效的使用和升级换代,才足以形成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一组决定因素及其辅助因素决定的。它们是:(1)要素禀赋。波特把要素禀赋又进一步分为基本要素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 ;高级要素,是指社会和个人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因素。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要素远比初级要素重要。 (2)需求因素。一国市场的需求状况对该国的竞争优势具有很大作用。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需求、需求规模和需求拉动方式与需求国际化比较等三个方面进行。 (3)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就
19、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除上述四个因素外,一国的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对形成该国的国际竞争地位起辅助作用。波特根据以上各大要素建立了钻石模型,说明了各个因素间如何相互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一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决定了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也就决定了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六)公司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也称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要素在国家间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认为资本要素在国家间以利益为导向自由流动。该理论主要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对产业内贸易产生的重大影响。1.垂直一体
20、化模型垂直一体化模型中的跨国公司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分散于不同国家,在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实行纵向分工。设在母国的总部和工厂处于产业链中关键的产业环节,海外子公司则往往从事产业链中增值相对较低环节的生产活动。这种纵向分工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传统的直接投资方式。当母国与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存在一定差距时,处于某一生产阶段的子公司会从其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输入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往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由此产生“垂直贸易” 。因此,一国的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越多,产业内贸易额就越大,所体现出来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就越大。对东道国而言,虽然吸引垂直型跨国投资可以增加产业内贸易,从而获得更多的贸
21、易利益,从短期来说对其外贸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但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处于发展中的东道国由于总是接受前一轮被淘汰的技术,在技术发展上始终处在相对劣势的地位,对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不大,因而这种产业内贸易的扩大并不能代表其产业真正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2.水平一体化模型在水平一体化模型中,跨国公司由于主要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似的国家之间从事类似的经营活动,因此倾向于在各个国家都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和销售体系。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也是产业内贸易扩张的重要途径。这种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之间建立内部市场,进行差别产品交易,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同时又有规模经济的特
22、征,在需求的拉动下,产业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母国来说,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在总部与海外工厂之间平行分工,从事基本相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获得了规模经济,极大地促进了母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而对东道国来说,跨国公司的进入会给东道国带来母国先进的生产和经营技术,从而促进东道国的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跨国公司也会为东道国带来有特色的生产方式、新的营销渠道,以及不同的管理理念等。因此,由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所带来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同样也促进了东道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七)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传统贸易理论自产生以来一直主要关注国际贸易问题,对于国内贸易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俄林在其
23、著作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中虽然首次探讨了区域贸易问题,但却始终没有解决一国国内贸易如何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问题。杨小凯等经济学家利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相结合,从分工和专业化角度对国际贸易做出了新的解释,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沿着斯密市场范围限制分工的观点和杨格分工市场分工的互动关系,杨小凯先生力图将外生的比较利益因素引入到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模型中,把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框架之内。与传统贸易理论中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分开相反,杨小凯先生将两者合二为一,认为每个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使得国内贸易和国际贸
24、易的基础相一致,得出了国际贸易内生于国内贸易的结论。该理论认为,随着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必然和较大的市场容量相适应,而国际贸易可以使市场的容量有效扩大,因此,随着国际间交易的交易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就会自发形成:在交易效率低时,人们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内贸易,也没有国际贸易;当交易效率稍有提高时,出现很多地方性市场,国内贸易开始产生;交易效率很高的时候国内市场规模会限制分工的发展,国际贸易产生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是折衷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结果。一个国家卷入国际贸易的程度,也可以用分工水平和交易效率来解释。发达国家由于交易效率高
25、,均衡分工水平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因此也就更需要国际贸易来充分利用高分工水平的好处;而落后国家由于交易效率低,均衡分工水平也低,国内贸易能适应低水平分工,自然不需要很多国际贸易。四、从新国际贸易理论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贸易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思想,但重商主义无论是财富观还是贸易思想观都是片面的。随着西方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划时代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出版为标志于 18 世纪下半叶正式诞生。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是正的非零和博弈,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国与国生产特定产品之间的绝对成
26、本的差异,由此产生了绝对优势说。但这一学说无法解释两个在商品生产上都有或都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是如何进行贸易的。而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书中探讨了两国在两种商品生产都不具有优势或都具有优势时存在互利的国际贸易的原因。但这两种主要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以单一要素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仅仅以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作为比较优势产生的基础,显然是片面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多要素的基础上阐述了要素禀赋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即国家间贸易的格局源于各国生产产品的要素丰裕程度的不同而导致的成本差异。要素禀赋论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
27、的一大发展。但这一理论却受到了20 世纪 50 年代“里昂惕夫之谜”的质疑,该谜又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从斯密到“里昂惕夫之谜”,国际贸易理论在西方国际经济学中习惯上被称为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的是国际间物物交换行为,而不考察诸如汇率、国际收支、国际资本流动等货币价格和支付问题。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坚实基础,但这些理论本身由于其假设条件的局限先天就有一些不足,如它们一般假设规模报酬不变、产品无差异和完全竞争市场,这都与现实差距较远。二战以后国际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如发达国家间贸易量的增加、产业内贸易的上升等,使传统理论的现实解释能力更加微弱。随着经济学研究方法
28、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尤其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大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迎来了新的一轮发展高潮。随着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引入 ,新生的国际贸易理论更加接近现实 ,对现实的解释力增强。一些经济学家从更深层次来探讨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原因,将技术进步等原来一直被认为是外生变量的因素内生化,由此产生了国家竞争优势说、技术差距论等新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将关注的焦点置于供给不同 ,新国际贸易理论家还将关注的焦点投向了需求,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从而产生了代表性需求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新国际贸易理论论证了这样的观点:即使在初始条件基本相同的国家间,由于规模经
29、济、不完全竞争、差异性产品、技术外溢等因素的存在,国际贸易依然会产生。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差异性产品、代表性需求等都是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新国际贸易理论尚处于发展之中,并没有像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样形成规范的体系 ,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相信新国际贸易理论会不断发展完善,为世界各国贸易发展提供更加完善、全面的理论支持。参考文献:1陆家骝克鲁格曼与新贸易理论一新国际经济格局下的政策含义J中山大学学报,2008,(O4):1782082王小军新贸易理论述评一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J经济学动态,1995,(12)3海闻.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J .经济研究, 1995,(9).4苗长虹, 崔立华.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 J .人文地理, 2003, (3).5张培刚, 刘建洲.新国际贸易理论及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J .经济学家, 1995, (2).6赖瑾瑜.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与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J .国际贸易问题, 2001, (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