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98 ,大小:9.71MB ,
资源ID:149950      下载积分:6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499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南大医学院生化.ppt)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南大医学院生化.ppt

1、临床生化检验,实验诊断学,宋佳希全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手工,半自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器的发展,生化流水线,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化检测仪器的发展,分析中误差: 已大大减少 仪器自动化 试剂质量提高 人员素质提高 室内室间质量控制 分析后误差: 条形码减少报告错误,分析前误差:占60%以上。 检测前变异通常比检测过程会产生更大的误差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 病人的准备: 饮食、吸烟、饮酒、运动、 疾病和用药、禁食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采集方式 抗凝剂的应用 采集的时间 运送及处理 储存时间,记住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正常参考范围(各医院不同),记住常见疾病的特征性实验室指标变化,

2、1,2,学习重点,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实验诊断学-临床生化检验,本章主要内容,血糖浓度的调节机制 糖代谢相关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 糖代谢紊乱的实验诊断,掌握:重点内容,氨基酸、有机酸、黏多糖、血清酮测定代谢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痛风、糖原累积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常见代谢性疾病的实验诊断。,了解,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第一节 糖代谢紊乱实验诊断,血糖4.1-5.6 mmol/L,糖是机体中重要的能源和结构物质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体血糖浓度相对恒定,若过高或过低,导致糖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症和低血糖症,一、概述,(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

3、谢性疾病实验诊断,(二)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 自主神经系统调控激素分泌。肝脏调节:肝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激素调节: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生长激素、 皮质醇等 降低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调节血糖最重要的激素。由胰腺的胰岛细胞产生的多肽。分泌受血糖影响,呈双时相脉冲式分泌(见图7-1),胰岛素,二、 糖代谢紊乱的实验检测,(一)葡萄糖检测(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三)糖化蛋白检测(四)-羟丁酸检测(五)乳酸和丙酮酸检测(六)血糖调节物检测(七)胰岛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八)尿微量白蛋白检

4、测(见第十章),二、 糖代谢紊乱的实验检测(一)葡萄糖检测空腹血糖(FPG):隔夜空腹至少8-10 h未进任何食物后的早餐前血糖随机血糖(RPG);尿液葡萄糖;脑脊液葡萄糖临床上首推空腹血糖FBG。 FPG参考范围:4.1 5.6 mmol/L,糖尿病:1型、2型及其他类型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巨人症、肢端肥大症、胰高血糖素瘤应激性高血糖:颅脑损伤、心梗等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癌等肝源性:严重肝病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等。其他:妊娠呕吐、麻醉、脱水、缺氧、窒息等;生理性增高:如餐后、高糖饮食、情绪紧张等;医源性:大量服用激素,胰岛素分泌过多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严重肝病所致肝糖原储

5、存缺乏长期营养不良生理性低血糖,降低,临床意义:升高,临床医师考试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下列哪项检查结果正确()A.血清淀粉酶均升高B.血清脂肪酶早期升高C.血糖升高D.血钙升高E.血白蛋白升高,参考区间 成人OGTT :FPG 5.6 mmol/L, 2h-PG 7.8 mmol/L临床意义与评价:1) 糖尿病诊断的依据: 2h-PG 11.1 mmol/L 2)糖代谢紊乱阶段的指示:耐糖异常:11.1 2h-PG 7.8 mmol/L FPG遗漏30-40%患者。 OGTT比FPG敏感。用于诊断症状不敏感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 影响因素多,不是常规项目,(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6、(OGTT),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在短时间内暂时升高的血糖即可降至空腹水平,此现象称为耐糖现象。当糖代谢紊乱时,口服或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则血糖升高,不能短时间恢复至空腹水平,称为耐糖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水平。 口服75g葡萄糖(儿童1.75g/kg体重),300ml 水溶,试验前空腹10-16 h,5分钟内 口服。 测空腹、30min、60min、90min、120min, 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OGTT 曲线。餐后2h(2h-PG)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三)糖化蛋白检测糖化蛋白:血糖与蛋白质发生渐进性反应所形成的

7、渐进性糖化终产物(AGEs)。,血液糖化蛋白生成示意图,果糖胺,(三)糖化蛋白检测,(四)-羟丁酸检测 酮体: -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脂肪酸分解代谢产物。 糖代谢障碍 脂肪分解代谢 血酮体 酮血症 尿酮体 酮尿症 严重糖尿病时:血液-羟丁酸参考区间 成人空腹血清-羟丁酸: 0.02-0.27 mmol/L临床意义 升高: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等,(五)乳酸和丙酮酸测定 乳酸和丙酮酸:糖代谢中间产物组织严重缺氧 糖酵解增多 血乳酸 临床意义 血乳酸升高:休克的不可逆期、无酮中毒的糖尿病等 脑脊液乳酸升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颅内出血等。 血丙酮酸升高:1)维生

8、素B1缺乏;2)糖尿病等,(六)血糖调节物检测,1. 胰岛素(IRI)测定 反映胰岛细胞功能临床意义 用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及低血糖的鉴别诊断 IRI升高:2型糖尿病(肥胖;早、中期) 胰岛细胞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肥胖等 妊娠、应激等 IRI降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晚期 胰腺炎等,2.胰岛素释放试验同OGTT, 在测定糖的同时测定胰岛素参考区间 糖负荷1h, IRI达最高峰,为空腹510倍;2h后开始下降;3h达空腹水平。 临床意义 用于葡萄糖分型诊断及低血糖症的鉴别诊断: 胰岛素低平曲线:提示1型糖尿病 低水平或延迟曲线:可见于2型糖尿病 高水平曲线:胰岛细胞瘤,(六)血糖调节物检测,

9、3.C-肽检测 胰岛素 蛋白水解酶 胰岛素原 C-肽 特点:不被肝脏破坏,只在肾脏降解和代谢。临床意义 :同胰岛素。 对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不受注射胰岛素的影响,更完整反映细胞功能; 鉴别低血糖的原因(胰岛素瘤过度分泌胰岛素还是患者注射了胰岛素); 判断胰岛素瘤切除是否完全或是否转移,以及胰岛移植术后的监测。4.胰岛素原测定临床意义 :升高: 胰岛细胞瘤; 罕见的家族性高胰岛素原血症; 2型糖尿病等5.胰高血糖素测定 来自胰岛细胞。诱发因素:低血糖,应激引起的的交感神经兴奋 临床意义升高: 胰岛细胞瘤;糖尿病患者使用肾上腺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等 降低:慢性胰腺炎、肥胖等。,(七)胰岛相关自身抗体测定

10、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自身免疫损害 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自身抗体自身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 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 胰岛瘤相关抗原-2自身抗体(IA-2)临床意义 诊断1型糖尿病,各有特点评价 IAA:出现早,后期下降,是1型糖尿病筛查或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GAD: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 联合检测: ICA/IA-2或GAD/IA-2,(八)尿微量蛋白测定(MAU),三、 糖代谢紊乱实验诊断(一)糖尿病(DM),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国是糖尿病大国,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排名前十国家,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

11、,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眼、肾病变。,糖尿病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型糖尿病: 免疫介导性和 特发性 2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 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症状,三、 糖代谢紊乱实验诊断(一)糖尿病(DM),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三、 糖代谢紊乱实验诊断(一)糖尿病(DM)1.糖尿病的早期筛查,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成人和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99,WHO),三、 糖代谢紊乱实验诊断(一)糖尿病(DM)2.糖尿病的实验诊断,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实

12、验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酮体累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特点:尿酮体强阳性,血酮体5mmol/L,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三高”:血糖特别高(33.3mmol/L)血钠高、血渗透压高尿糖强阳性,糖尿病乳酸酸中毒,血液乳酸明显升高,三、 糖代谢紊乱实验诊断(一)糖尿病(DM)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4.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30-300 g/mg) 是重要诊断指标 (2)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二)低血糖症 血糖浓度低于FPG参考下限,同时伴有临床症状和体征。 2.5 mmol/L ; 老年人: 3.0 mmol/L 分类 空腹低血糖

13、;餐后低血糖 低血糖症实验检测FPG:连续三次2.5 mmol/L延长空腹时间血糖测定,三、 糖代谢紊乱实验诊断,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第二节 其他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一、概述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实验检测(一)氨基酸测定(二)有机酸及嘌呤/嘧啶测定(三)黏多糖测定(四)铜测定 血清铜、铜蓝蛋白测定临床意义与评价 降低:肝豆状核变性,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三、常见的其他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一)代谢综合征:代谢紊乱的组合血脂血糖、胰岛素、OGTT其他:尿蛋白、尿酸、炎症和血凝项目(二)苯丙酮尿症(PKU):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三)痛风:嘌呤代谢障碍 血尿酸,

14、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及代谢性疾病实验诊断,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实验诊断学-临床生化检验,疾病精准分类,高血压,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第一节 脂质代谢紊乱的实验诊断,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一)血浆脂质: 血脂 -血浆中所有脂类的总称 包括: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 胆固醇酯( Cholesteryl ester, CE)、游离胆固醇( Free cholesterol , FC) 磷脂(Phospholipids, P

15、L)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二)血浆脂蛋白(Lipoprotein, LP) 脂质、蛋白质形成的亲水大分子,分类,目的:在血浆中稳定存在, 便于运输,乳糜微粒Chylomicrons , 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特点:蛋白比例越高,颗粒越小,密度越大非均一性理化特性和生物学行为不同,脂蛋白结构,第八章

16、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三)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 LP中的蛋白质部分 功能: 构成和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修饰并影响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 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基; 参与脂蛋白与受体的结合代谢过程。 种类多:5-7类 ApoAI:HDLApoB100: LDL,IDL,VLDLApoCApoE,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四)脂蛋白代谢中重要的蛋白质脂蛋白受体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清道夫受体脂蛋白代谢酶类:脂蛋白脂肪酶,肝脂酶,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等,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五)脂蛋白代谢与相关疾病 脂蛋白代谢以肝脏为中心,脂蛋白代谢,

17、外源性代谢,内源性代谢,CM代谢:饮食摄入脂质(TG)在小肠中合成CM,经水解酶类作用通过相应的受体被肝脏代谢的过程,VLDL-IDL-LDL代谢:由肝脏合成VLDL,再转变为IDL和LDL,并被肝或其他器官代谢的过程,HDL代谢:胆固醇逆向转运,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TC、TG、HDL-C、LDL-C、ApoA1、ApoB、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意义: 早期发现与诊断高脂血症 协助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症 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度 评价饮食与药物治疗效果掌握:指标特点(生理性变化和影响因素)、参考区间、临床意义,二、脂质代谢紊乱的实验检测,第八章 心脑血

18、管疾病实验诊断,(一)常用血浆脂质检测,1.总胆固醇(TC): 各脂蛋白含胆固醇总和,包括胆固醇酯(60-70%)和游离胆固醇(30-40%) 参考区间 合适范围: 6.22 mmol/L(240mg/dl)。生理因素的影响:年龄、性别影响:新生儿低,哺乳后接近成人水平; 中青年男性女性;女性绝经后升高男性 饮食,基因突变临床意义 : TC,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危险性评价:作为心血管病高危险因素的评估指标和降脂治疗效果检测,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2.甘油三酯(TG)构成脂肪组织 ,参与TC,CE合成及血栓形成参考区间 合适范围: 1.7mmol/L; 边缘升高: 1.72.25mmol/L

19、; 升高:2.26 mmol/L。生理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大,饮食影响:高脂肪饮食:脂血(混浊) 。 年龄、性别影响同胆固醇。,(一)常用血浆脂质检测,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临床意义 :轻中度 ( 2.26 5.63 mmol/L)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危险性 重度( 5.63 mmol/L )急性胰腺炎 低TG血症(TG 1.04 mmol/L; 升高: 1.55 mmol/L; 降低:1.04 mmol/L。影响因素多:性别:年青时男女,女绝经后与男接近; 吸烟:使HDL-C低; 长期运动:使HDL-C高临床意义 : HDL-C缺血性心血管发病危险 使用提高HDL-C水平的药物不能减少心

20、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016Science:推翻了HDL-C增高“有好处”这一普遍公认的说法 Science.2016 Mar 11;351(6278):1166-7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二)常见血浆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检测,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主要作用:将内源性脂质转运入肝外组织进行储存或用于能量生成富含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正相关,参考区间 合适范围: 4.12 mmol/L。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NCEP ATP ) 明确要求,高脂血症患者LDL-C的治疗目标定为 0.5 g/L可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cT

21、nI1.5 g/L为诊断临界值。,临床意义是心肌损伤确诊标志物发病后3-6小时升高不易诊断即时发生的再梗死(窗口期较长),两者差异:cTnI特异性较强 窗口期较短,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2.肌红蛋白(Mb)测定,Mb,氧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至今出现最早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发病后 3小时内开始升高)。特异性较差,窗口期太短,回降到正常范围太快,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16h 测定易见假阴性。,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参考区间 男性:28-72 g/L;女性:25-58 g/L,临床意义心梗早期诊断标志物判断再梗死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MI):在胸痛发作212h内,Mb阴性可

22、排除AMI 。急性骨骼肌损伤,3.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测定,CK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与心肌损伤有关的CK同工酶主要是CK-MB。临床意义(1)CK总活力升高见于: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和肌病(2)CK-MB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3-6小时内升高)、 其他心肌损伤、某些肌病和骨骼肌损伤(3)CK-MB亚型对早期AMI的检出更为敏感。 评价 CK-MB敏感性、特异性低于Tn, 但高于CK CK-MB是早期诊断AMI较敏感指标 CK-MB增高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范围 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判断溶栓治疗成功与否,4.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测定 在心肌和骨骼肌含量最

23、多,细胞内脂肪酸载体蛋白,评价 AMI发病后30分钟3h升高,12 24h恢复正常,灵敏度高于Mb, 是AMI早期诊断指标,尚未临床广泛应用。,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临床医师考试题,男,50岁,1周前心前区剧烈疼痛,随后心悸、气促,怀疑急性心肌梗死。为确诊最有帮助的检查是 ALDH B. AST CCK D肌钙蛋白T ECK同工酶,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1.B型利钠肽(BNP):心肌细胞产生的一种神经激素 主要功能:增加尿钠排泄; 降低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引起的血管收缩及血压升高。利钠肽有三种:ANP(心房利钠肽)、BNP(心室利钠肽)、CNP(血管利钠肽)。 BNP最稳定,是心

24、衰的指标。 心室压力增高,容积增大 BNP(活性形式)BNP前体正常情况下 NT-pro-BNP (非活性形式) BNP优点:代谢途径不受肾脏影响NT-pro-BNP优点:半衰期长,体外稳定,无需样本预处理两者:临床价值同, NT-pro-BNP较实用,(二)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临床意义,(1) 用于心衰诊断和心衰分级(2) 用于呼吸困难鉴别(3) 是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检测和预后判断的指标(4) 用于左心室肥厚、肥大性阻塞性心肌病和扩大性心 肌病的诊断(5) 作为心衰治疗监测、病情观察的指标(6) 用于对心脏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心功能评价,并帮助临床选择最佳

25、手术时机。(7) 用于高危人群心血管风险早期发现,评价是预测有无心衰及其严重程度的最准确指标2. 半乳糖凝集素-3(Gal-3) 在正常心肌含量低,心肌纤维化、心衰时含量升高。 近年美国FDA批准作为心衰预后判断指标。,参考区间 老年青年BNP: 与年龄有关,15 mmol/L为高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高HCY血症和心血管病危险性评估 (1)HCY 增高: 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AS)和心肌梗死(MI) 中枢血管疾病(CVD)和外周血管疾病(PCD) 脑卒中、痴呆症和早老性痴呆(AD) 、糖尿病(DM)并发症(2)HCY 降低: 可降低AMI等缺血性心肌损伤和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的发生 美

26、国心脏协会建议控制血HCY水平10 mmol/L。,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三、 常见心脏疾病的实验诊断一、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标志物的选择怀疑ACS和AMI时早期标志物:Mb和CK-MB,亦可用于观察有无再梗死或梗死面积有无扩大确诊标志物:TnT和TnI特异性高,灵敏度较好,是确诊标志物排除标志物:发病6小时内Mb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 无TnT或TnI时,可测CK-MB或CK TnT或TnI常与CK-MB, 或CK联合检测发病24小时内cTn至少一次超过上限;CK-MB至少两次超过上限,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二、心力衰竭,1.有相应临床表现,怀疑HF时或对呼吸困难做鉴别

27、诊断时, 应测定BNP或NT-pro-BNP(首选)2.判断临床分级时,BNP或NT-pro-BNP结果应结合临床分析判断3.无充分证据证明BNP或NT-pro-BNP可应用普通人群筛选4.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诊断,第九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实验诊断学-临床生化检验,本章主要内容,肝、胆、胰疾病主要相关基本理论肝、胆、胰疾病临床常用实验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常见肝、胆、胰疾病的重要症状的主要实验诊断,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一)血浆总蛋白(TP)、清蛋白(ALB)、球蛋白(GLB)和ALB/GLB(A/G)测定,第九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第二节 常用实验检测

28、,了解肝脏功能状态的临床化学检测:“肝功能试验”,(二)血清蛋白电泳(SPE) 多种蛋白,定性检测; 分为5条经典的区带:清蛋白,1、2、和球蛋白。,正常参考值:Alb: 57%-68%1: 1.0%-5.7%2: 4.9%-11.2%: 7%-13%: 9.8%-18.2%各组分构成:Alb:清蛋白1:1酸性糖蛋白;1抗胰蛋白酶;甲胎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2: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2巨球蛋白:转铁蛋白;补体系统;脂蛋白;C反应蛋白:IgA;IgD;IgE;IgG;IgM,第八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病理时电泳图谱,评价单凭SPE不能确诊,结合临床,对疾病分类和评估。 标本必需用血清,不能

29、用血浆,正常时电泳图谱,Alb , -桥,Alb ,a2,a1, a2,在-区带中出现M蛋白峰,(三)血清前白蛋白(PAB) 由肝细胞合成,电泳中位于白蛋白前方。 生理功能: 组织修补材料和运载蛋白。能运输维生素A, 与甲状腺结合 参考范围 280360 mg/L 临床意义 1、营养不良指标 2、肝功能不全指标 3、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创伤等任何急需合成蛋 白质的情况下,血清PA迅速下降 评价 比清蛋白更能反映肝细胞损害,是肝脏损害的早期灵敏指标。,第八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四)血氨测定 正常肝脏,有毒氨 合成 尿素(解毒),肝功能严重受损,血氨升高,肝性脑病

30、,聚集于中枢神经系统,参考区间 1872 mol/L生理性增高:过多进食高蛋白和运动临床意义病理性增高:严重肝损伤: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尿毒症上消化道大出血评估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诊断指标 采集检测要求高:无氨玻璃器皿、置于冰水、快速送检、及早分离血浆,第九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第九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二、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测,血清总胆红素(STB)非结合胆红素(UCB):又称为游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CB):直接胆红素、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尿胆原(URO)粪胆元粪胆素,1、胆红素形成、转运、转化和肝肠循环,胆红素:脂溶性有毒物质,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 是临床

31、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 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第九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2、黄疸,2、黄疸,第九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血清总胆红素(STB),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1.血清STB、CB、UCB测定临床意义 (1) 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2)根据黄疸程度判断黄疸原因(3)根据黄疸结果判断黄疸类型(4)血清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牢固胆红素评价 应避光照射2.尿胆红素测定3.尿液尿胆原测定,第九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生理功能:使有限胆汁酸发挥最大作用,弥补肝脏胆汁酸合成能力的不足并 可解决 肠道对脂质消化的吸收,临床意义 反应肝细胞的合成、摄取和排泄功能,

32、比其他指标更敏感的肝功能损伤指标 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并有助于评估预后和提示病情复发 胆道梗阻 门脉分流,BA:胆汁的主要成分,是一类胆烷酸的总称。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胆固醇合成BA是胆固醇从体内清除的主要途径。生成和分泌胆汁是肝脏的主要功能之一。,第九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三、胆汁酸(BA)代谢功能测定,四、酶学检测,第九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主要分布:肝脏,其次骨骼肌、肾脏、心肌等AST主要分布:心肌,其次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在肝细胞中,主要存在于胞浆中,AST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当肝细胞受损,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ALT释放入血,血清中ALT增加,ALT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当严重肝细胞损伤时,线粒体膜亦损伤,此时线粒体内的AST亦释放入血,血清中AST增加血清中AST/ALT 比值升高。因此AST增加可判断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参考区间 ALT 840U/L; AST: 540U/L; AST/ALT1,(一)、反映肝细胞损害为主的酶,第九章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诊断,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