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11KB ,
资源ID:1502954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5029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教案.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教案.doc

1、教学设计一【课标精解】1课标要求:了解匈奴的兴起及在我国古代史上的贡献;了解汉匈和战的史实;掌握汉武帝军事上大一统的成就。2课标分析: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秦汉时期日渐强大进入鼎盛。对北方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汉匈的和战既促进匈奴的封建化进程与民族融合的步伐,又是西汉军事上大一统的措施与表现。【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从军事和民族关系的角度介绍西汉的强盛,顺延着秦朝与匈奴的关系而来,也因为西汉的弱强而和战,匈奴在与汉朝和战的过程中封建化进程加快,与汉族的民族融合也加强,为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奠定基础。因此,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匈奴兴起并对中原形成强大的威胁;另一条线索是汉朝

2、在不同时期与匈奴的关系。【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历史的系统性把握还不够,但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不同程度的知识储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科学性,更要注重趣味性。由于年龄的制约,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对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有一定难度,对民族关系的主流把握还不一定准确,教师要加强引导。【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西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与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等,逐步形成中华民族是随着历史发展各民族融合而成的意识。掌握匈奴与汉朝“和”与“战”的表现,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2过

3、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汉朝对匈奴政策的改变,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理解各民族间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通过对卫青、霍去病、王昭君等历史人物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解读】教学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重点解读: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秦汉时期日渐

4、强大进入鼎盛,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对北方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学习这段历史,可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不仅是西汉军事上大一统的表现,又是西汉维持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大一统的有力保障。处理方法:通过读图了解匈奴的兴起,通过问题探究,分析匈奴统一对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理解汉武帝时期国力增强,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而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的胜利又为汉边郡的安定,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加深情感渗透。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难点解读:初一学生由于年龄的制约,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

5、和表面性,对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有一定难度,尤其民族关系表现为战与和。他们还不能把握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是历史的主流。处理方法:通过民族间交往史实的分析、历史人物在民族关系中贡献的分析,引动学生认识友好交往是主流,从而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课时】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策略】1合作探究教学法:本课历史人物很多,民族间关系复杂,教师以两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间的表层和深层关系,历史人物对时代发展的贡献,从而整体认识民族关系的主流友好交往。2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诗歌、文献资料或学生合理想象创设符合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正

6、确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英雄人物推动历史发展的现象。3对比教学法:民族关系本来就比较复杂,加上本课涉及的历史人物较多,因此,采用对比教学法,比较汉初与武帝的政策变化、比较武帝的“战”与昭君的“和” ,比较汉初的“和”与东汉的“和” ,从而简单有效的解决难点。【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用时 5 分钟)视频导入: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蒙古族人擅长哪些运动?你知道蒙古族的祖先是我国历史上哪个少数民族吗?导语:蒙古族的祖先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匈奴族,这支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在战国时期建立奴隶制社会,秦汉时期逐步强盛,他们与汉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也有友好交往。你还记得秦与匈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 ,但他们对北方的统一

7、和经济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是怎样崛起的?与汉朝的关系怎样?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吧。设计思路:视频导入创设第一个情境,使学生体验蒙古族的特点,了解匈奴族的去向,又暗示匈奴的骑射技术高超,战斗力强大,为学生理解汉初被迫和亲打下基础,同时复习秦与匈奴的关系,为学生总结秦汉时期汉族政权与匈奴的关系做准备。讲授新课(用时 30 分钟)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10 分钟)学生读图:秦疆域图 、 鸣镝骑射图 、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图问题 1:根据地图,分析匈奴疆域变化过程?问题 2:匈奴疆域变化如此之大与哪个人有直接关系?设计思路:学生很轻松地分析出匈奴族的渊源,政权性质以及它的强大,在有效的视觉冲

8、击下,不知不觉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匈奴的兴起。使学生了解匈奴族对我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理解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学生探究问题 1:人们称冒顿单于是最伟大的单于,这是为什么?( 要求:用两句话概括冒顿单于的贡献)问题 2:冒顿单于能够统一蒙古草原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匈奴族自身特点优势、冒顿单于的努力)问题 3:匈奴强盛的表现有哪些?(提示:经济上农牧业和手工业、军事、政治)问题 4: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对北方的游牧民族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设计思路:这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设计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匈奴统一北方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前两个问题给予提示,主要是学生考虑问题不全面,他

9、们经常是就课本而思考,不能将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分析理解。从正面引导学生理解各个民族都对中华文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过渡:强盛起来的匈奴,经常越过长城南下,侵扰西汉边境,给当地百姓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西汉政府该怎么办呢?二、西汉与匈奴的关系(15 分钟)1西汉初年学生讲成语故事:“网开一面” (学生不会就教师讲)学生探究:问题 1:汉高祖在白登之围中为什么会战败?问题 2:战败后的西汉对匈奴采取了什么政策?问题 3:这种做法能否彻底解决汉匈的边境冲突与战争?为什么?问题 4:怎么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思路:通过成语故事引导学生探究汉初与匈奴战争失败的原因,理解战败后西汉逼迫“和亲”心理,

10、有间接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也启发学生思考经济强盛才能有军事后盾,理解经济与军事的关系。过渡:正因为与匈奴战争失败,使得汉初统治者更致力于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强大才能取得战场上的胜利,也才能在民族关系中取得主导地位。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对匈奴采取了与汉初完全不一样的做法,让我们再次走进汉武帝,理解他的军事大一统。2汉武帝时期学生合作探究:问题 1:读西汉与匈奴战争示意图 ,了解匈奴南下最远到什么地方?给西汉造成什么影响?问题 2:汉武帝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问题 3:汉武帝为什么能主动反击匈奴?问题 4: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有何作用?(提示:对西汉、匈奴分别有什么影响)问题 5:从卫青、

11、霍去病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学生活动:欣赏视频漠北战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战争场面,要求突出卫青的形象。 提升探究:对于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有人说是失败之举,因为它耗尽西汉的财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也有人认为是英明之举,因为它巩固了西汉的疆域。你的看法是什么?知识整合探究:结合前两课内容和本课所学,归纳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设计思路:这是本课的重点,问题并不难,通过小问题的探究,重在培养学生的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加强情感渗透。通过提升探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过渡:经过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西迁,部分匈奴人南迁到长城附近

12、,与西汉订立和好盟约,昭君出塞。3西汉末年学生探究:昭君出塞史料一:“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董必武谒昭君墓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视频欣赏:昭君出塞问题 1:陪同昭君一起远嫁匈奴的还有什么人?问题 2:昭君的陪嫁除了金银外还有什么东西?问题 3:陪嫁的人和嫁妆对匈奴的发展又有什么影响? 设计思路:匈奴的分裂演变关系较复杂,教师给学生简单理清线索即可。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昭君出塞的直接影响;通过视频解说和学生分析一步步得出昭君出塞对匈奴经济和文化发展、民风民俗的改变所起的长期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探究:史料二

13、:“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狼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1:结合前两课内容和本课所学,归纳汉武帝载入史册“雄图”有哪些?问题 2:列举武帝时期“长城万里遍狼烟”的具体表现?问题 3:“何如一曲琵琶好”称赞的是哪位历史人物?问题 4:诗中“狼烟”和“琵琶”借指汉匈关系的两种表现,哪两种?问题 5: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哪种方式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问题 6:在汉匈的民族关系中哪种方式才是主流?设计思路:通过材料对比汉武帝的“战”与昭君的“和” ,同学体验到“遍地狼烟”与“牛马布野”不同的氛围,使他们在情感上认同“和”的做法;根据上个问题“昭君

14、出塞的影响”的探究和翦伯赞的观点,进一步认同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 ,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过渡:到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他们与东汉政权的关系又如何呢?三、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5 分钟)教师解释:匈奴的分裂及内部混战。1东汉与北匈奴的关系:战争。2东汉与南匈奴的关系:南匈奴内迁,与汉族加强融合。【课堂小结】教师小结: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匈奴南下侵扰,是掠夺战争。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之说,但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在和平时期,各族人民之间的杂居相处,友好往来,还有和亲、边境贸易等。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板书设计】【评价方案】自我

15、评价1有学者认为,匈奴曾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使匈奴成为横跨大漠数万里的草原主人,建立起强大国家的杰出首领是( )A铁木真 B松赞干布 C冒顿单于 D呼韩邪单于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3汉家和亲第一公主是( ) A王昭君 B刘细君 C孟丽君 D文成公主4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 A白登之国 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蒙恬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 )卫青 霍去病 窦宪 窦固 A B C D6“边城

16、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匈奴出自夏后氏。有学者认为,匈奴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到匈奴一代雄主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匈奴成为横跨大漠数万里的草原主人,以后便与南边的农耕文明民族汉朝大战了四百余载,终被汉朝击败,最后分裂为北、南两支匈奴。北匈奴后来西迁欧洲,南匈奴则基本汉化。请回答:率领军队击败匈奴,使匈奴无力与西汉相抗衡的著名将领是谁?击败匈奴,使西汉的中央集权得以进一步加强。那么,中国历史

17、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是在哪一个朝代? 请你结合材料二说出汉元帝时远嫁匈奴的是谁。她在历史上做出了怎样的贡献?8秦汉时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请完成:与匈奴相关的一项重大工程建筑是什么?说出其修筑的目的。匈奴的最高首领称为什么?请列举出你知道的两位匈奴首领的名字。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我国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最少三例)在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中,你最支持哪一种做法?并说明理由。合作探究关于匈奴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于它的强大,造成中国北部边患严重,既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也给北部边民带来灾难。因此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没有贡献。另一种观点认为匈奴族用勤劳的双

18、手,开发了祖国北疆,首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他们创造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你认为上述哪种观点正确,试说明理由。拓展延伸搜集有关赞扬王昭君的诗歌、传说故事、画卷、散文、戏曲等,准备在班内交流。【教学反思】1本课较好的处理了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乐学,主动探究学,使教材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合作的依托。2本课的人物或故事学生了解较多,他们参与课堂探究的热情很高,不过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故事本身,没有将故事与历史背景有效结合,也没有将故事上升到民族关系的主题,需要继续对学生加强历史与故事关系的引导。3一个可喜的进步:学生对原始材料可以做简单的分析,本课引用的两段史料,他们在探究时没反映有较难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仍要继续努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原始资料的能力。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