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44.48KB ,
资源ID:1505067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5050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最新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之心理学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最新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之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1、第 1 页 共 16 页2018 年教育管理专业专升本复习大纲资料心理学部分 一、绪论 【要求】1、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主要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2、理解心理活动人脑神经生理机制。3、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3、心理学研究目标:(1)陈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现象;(3)预测

2、心理现象;(4 )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二 )心理学的 发展历史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三 )心理学的主要 研究领域1、理论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2、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

3、学(4) 心理的生理基础(脑神经生理机制)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第 2 页 共 16 页(1)神经元与突触 (2)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3)反射与反射弧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1)大脑的结构 (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1)反映 (2) 感受性 (3)心理 (4)意识二、感觉与知觉【要求】1、识记感觉的概念和种类,知觉的概念和种类。2、理解感觉现象,知觉的基本特征,观察的品质。3、能够根据感觉和知觉规律,分析具体的心理现象;能够运用感知规律,掌握促进直观教学的方法。(一)感觉1、什么是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的种类

4、: 视觉,听觉,其他感觉。3、感觉的基本规律(感觉现象?)(1)感受性和感觉阈 yu 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2)感觉适应(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感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4)感觉对比 (5)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与联觉(二 )知觉1、什么是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 (2) 整体性 (3)理解性 (4) 恒常性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5、观察的

5、品质(观察力的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 (2) 客观性 (3)精细性 (4) 敏锐性6、观察力的培养:确立观察目的 制订观察计划 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三、注意 【要求】第 3 页 共 16 页1、识记注意的概念及种类2、理解注意的特征和功能。3、掌握注意的品质,能够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一)注意概念(1)什么是注意 :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的 特点(指向性、集中性)(3)注意的 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二)注意的种类(1)无意注意:指预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努力的一种注意。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客体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主观状态(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

6、目的,有时需要主体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的影响因素(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培养间接兴趣;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3)有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太多意志努力的注意。(三)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 注意转移(四 )感知规律与直观性教学1、直观性教学的基本形式 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言语直观。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性教学(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在良好的观察习惯(五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

7、应用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四、记忆 【要求】1、识记记忆的概念、主要类型和记忆的基本过程,遗忘的概念。第 4 页 共 16 页2、理解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贮特点、遗忘的基本规律及影响遗忘的因素,复习的作用。3、能够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一 )记忆及其类型1、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2、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现(编码、存储、提取)。3、记忆的主要类型(1)记忆对象分类: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 动作记忆。(2)记忆阶段分类: 瞬时记忆;短时

8、记忆;长时记忆。4、记忆表象(1)什么是表象: 是保存在人头脑中的曾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2)表象与后象的关系(3)记忆表象的特点:直观形象性; 形象概括性;模糊片断性; 个别差异性。(二 )记忆系统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1) 瞬时记忆的特点 (2)瞬时记忆的编码( 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瞬时记忆的存储( 存贮容量,存贮时间)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1) 短时记忆的特点 (2)短时记忆的编码( 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短时记忆的存储( 存贮容量,存贮时间)3、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特点 (2) 长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长时记忆的存储( 存贮方式,存

9、贮容量,存贮时间)(三 )遗忘1、什么是遗忘:对于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2、遗忘的种类: 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3、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4、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压抑(动机)说; 提取失败说。(四 )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1、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敏感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2、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 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 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第 5 页 共 16 页(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 注

10、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五、思维和想象【要求】1、识记思维的概念、特征、基本过程和主要形式。2、理解概念的形成,问题解决的阶段与影响因素,良好的思维品质及其培养,想象的功能。3、能联系实际,促进概念掌握,促进问题解决,培养创造性思维。4、运用想像规律指导教学。(一 )思维及其类型1、什么是思维: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2、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3、思维的品质(1)广阔性和深刻性 (2) 独立性和批判性 (3)灵活性与敏捷性(二 )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1、思维的过程(1)分析和综合 (2)比较 (3)抽象与概括 (4) 系统化与具体

11、化2、思维的基本形式(1)概念: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所包含的属性与抽象与概括程度: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呈现实物按事物形状分类则是具体概念(苹果和球为一类);若按事物内部特征形成的为抽象概念(苹果和香蕉为一类)数量与其相互关系分为合取、析取和关系概念概念形成途径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概念的内涵(含义)与外延(范围)(2) 判断:指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它是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分为肯定与否定判断。(3) 推理: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末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3、科学概念的掌握 (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经验(3)注意“变式“的使

12、用 (4)词和感性材料的结合 (5)正确给概念下定义(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7) 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三 )问题解决1、解决问题的阶段 第 6 页 共 16 页(1)提出问题 (2) 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4) 检验假设2、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1)启发式方法与算法式方法(2)手段-目的分析法与爬山法(3)目标递归策略与目标递进策略3、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迁移的作用,原型启发,定势的作用,情感与动机状态,个性。 (1)问题情景与问题表达方式 (2)联想与原型启发(3)定势与功能固着 (4) 个体的经验水平 (5)个体的情绪与动机(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四)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

13、(1)广阔性和深刻性 (2) 独立性和批判性(3)逻辑性和严谨性 (4) 灵活性和敏捷性 (5)创造性2、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3)加强言语的训练 (4) 发挥定式的作用 (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4) 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五)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1、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2、想象的功能:(1)具有预见作用

14、(预见结果,指导方向)(2)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3)代替作用 (4)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调节作用3、想象力的培养:(1)学会观察,丰富学生记忆表象(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3)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积极的幻想。六、情绪与意志第 7 页 共 16 页【要求】1、识记情绪的概念、分类和功能、意志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理解意志与认知过程、情绪过程的关系。3、掌握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及其培养。4、联系实际,分析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1、情绪: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

15、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2、情绪的构成: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行为3、情绪的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4、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5、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健康功能。6、意志: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7、意志的特征:(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自觉的目的去改造世界。(3)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它和自动化的习惯动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8、意志和认知、情感的关系(1)意志与认知的关

16、系:认知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认知过程也离不开意志的作用。(2)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绪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认知、情绪和意志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不同方面,即意识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意志过程包含着认知和情感的成分,认知和情感过程也包含着意志的成分。9、意志行动的过程:准备阶段(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环节)执行决定阶段:决定做出之后,实现所做出的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实现做出决定的有两种形式:一是采取积极举动来达到目的的外部行动形式。二是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的的抑制外部行动的形式。10、意志品质及其培养意志的品质

17、(品质的发展):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第 8 页 共 16 页意志品质的培养:(1)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七、需要与动机 【要求】1、识记需要的概念与类型,动机的概念和类型。2、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和成就结构理论。3、能够运用学习动机理论提出激发学习动机的具体措施。(一 )需要与动机 1、需要 (1)什么是需要 :有机体内部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2)需要的 种类:按起源分和按需要所

18、指向的对象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3)马斯洛的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动机(1)什么是动机 :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动力。驱动活动的力量包括:意图、愿望、心理冲动和企图达到的目标。(2)动机产生的 条件: 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3)动机的 功能: 启动机能;维护功能;导向功能。(4)动机的分类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内部动机与外在动机。4、动机的认知理论:强调在学生的头脑中所发生的事情。强调学生在想些什么,他们是如何

19、思考的,以及他们的想法是怎样创造和减少行为的动机的。认知理论将动机解释为人类对理解、奋斗、卓越、成功、进步以及向自我不断挑战的需要。认知理论家通过探索学生的思维如何影响行为,而试图解决这类问题。首先从认识主导行为观点来说。以班杜拉为代表的动机认知理论通过无数的认知影响行为的现实,倾向于认为:以认知变量为主导的直接和间接经验的学习,对人们行为具有第 9 页 共 16 页决定性力量。以沙赫特为代表的情绪认知实验结果旁证了这一观点,沙赫特对参与实验者注射能诱发情绪的生理要素肾上腺素后,又辅之以不同的外在认知干预,而被试在喜、怒、忧等情绪感受类别上,果然顺应接受了主试者暗示的外来认知干预,由此沙赫特认

20、为情绪本身实质上是认知的结果。其次以感情主导行为观点来说。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通过对面部表情及其情绪体验的神经反馈通路的研究,认为情绪及其表情是人类机体进化演化的结果,具有基础的动机性和适应性的功能,是生理成熟的自然显露。按此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个体情绪情感会顽固地与其理智认知相背离,甚至由此会造成个体表里不一的怪癖行为等。而且情绪动机分化理论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个体有时感情不能接受某事物情况下,会由此采取:遗忘相关事物、否定否认相关事实、为躲避现实而耽于幻想等等的防御机制。最后从意识过程主导行为观点来说。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认为是情绪以外的意识过程才主导了情绪的变化。詹姆

21、斯兰格认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人们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会有情绪,所以人们悲伤是由哭泣引起、恐惧是由战栗引起,情绪只是内在需求不能满足而导致的生理唤醒的结果。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为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变化、妇女的产后抑郁症、成人更年期心理综合症等提供了解释。通过以上的各个动机理论形成与发展介绍可知:行为早晚总是会受认识过程、感情过程、意识过程的共同影响,若单就以上某理论由此而过于肯定认识过程、感情过程或意识过程对行为的独立作用,是失之偏颇的。不过,若肯定以上观点正确部分还是可知:行为实际上既可先因认识过程而诱发启导,亦能先由感情过程或者意识过程而诱发启导。所以,综合以上观点只能认为

22、:不存在在任何时空下对所有行为动机都具有主导决定作用的心理过程,而行为动机中由某种心理过程对行为的诱发启导作用又只能是随机随遇的。而动机内各心理活动过程统一谐调性的根基只能在于:任何行为都是要经历认识过程、感情过程和意识过程为达成谐调一致而引发的作用5、成败归因理论三个基本问题: 心理活动的归因 ,即人们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是内因还是外因行为的归因 ,即根据人们的行为和外部表现而对其心理活动做出合理的推论。对末来行为的预测 ,根据人们过去和现在的行为表现预测以后的有关情境中产生怎样的行为。韦纳认为对成功或失败的大多数解释都有三个特征: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韦纳把成败归因的结果总结为四个因素:能

23、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韦纳的归因论:明确阐述了认知对成就动机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了以认知为主的成就动机理论。它把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按照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等维度进行分类,具有很大的概括性。不仅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径,而且以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为目标,教会学生形成学习第 10 页 共 16 页的内在动机和正确认识失败、应付失败,不屈服于环境的影响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系统。6、自我效能理论美国班杜拉提出,自我产能感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分为强化和期待。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是:个人自身的成败经验,

24、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7、成就动机论动机会影响一个人的想象,因此人的主导动机可以在他构思的故事内容中流露出来。默里亨利提出成就需要: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麦克勒伦修改成: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阿特金森提出力求成功的需要和避免失败的需要。8、如何运用成就性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按排学习任务,并创造一定的条件放手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以激励他们强烈的成就感。(2)给学生的学习任务要难度适中。(3)对学生的进步要有明确的、及时的反馈,给予正确的评价、奖励。9、动机的诱因理论:它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代表人物是美斯金纳。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产生。他们认为,无须将动机与学习区分开来,因为动机仅仅是强化历史的产物。不必要单独建立学习理论和动机理论,引起动机同习得行为并无两样,都可以用强化来解释。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无须谈论什么内驱力、需要、目的、愿望、期望、知觉这些主观的纯属猜测的术语,只要根据可观察到的反应和强化刺激来解释行为或行为倾向就可以了。八、技能【要求】1、识记技能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的概念和特点。2、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一 )技能及其特点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