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导写评作文教学程式化心得长期以来,教学存在着三大弊端:一是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的训练体系,存在着盲目和随意性;二是作文教学不得法,阅读和写作脱节,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三是作文要求不明确,作文训练不到位,作文成效不明显。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不仅包括对写作知识的掌握。写作技巧的运用,书面语言的表述等方面,而且还牵涉到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认识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直接和阅读、听知、说话结合在一起。就写作而言,阅读和听知是吸收,写作和说话是发表;阅读和听知是发表的前提,写作和话说是吸收后再发表的产物。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中指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么写。”这就深
2、刻揭示了范文阅读对写作的指导作用。因此,指导学生作文应借助于阅读教学之所得,走读写听说相结合的训 练之路。 传统的作文教学经验离不开“多读多写”四个字。多写多到什么程度?有人通过作文教学实验,认为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应有 30 万字的写作训练量才能“过关”。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天天写,周周写作文”,认为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当今学生,两周一次作文,每学期 6 次作文,初中 3 年共 36 次作文,每次作文 600 字左右,三年共写 21600 字,写作量实在少得可怜。读得多,见多识广,写得多,熟能生巧,这是勿庸置疑的。因此,作文训练应走适当增加写作量的路子。 文章千变万化,写法各有不同
3、,写作水平的提高总是循序渐进的。些教师认为写作训练要有基本规格,有的还编写了作文分格训练的教程,作了有益的探索。明确作文的训练目标,建立作文教学训练体系十分必要。因此,作文教学应走写作定位、训练到位、逐步提高的训练之路。 古人多读多写的写作经验,总的说来,靠读文章:“领悟”较多,注意了读写结合,但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因此,作文教学还应突出知识的先导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孩子学写毛笔字的过程,说明了模仿的重要性。冰心说:”模仿是最大的喜爱。”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古今许多名家也都有过模仿。鲁迅的狂人日记曾借鉴过果戈理的作品,药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特烈夫的阴冷。郭沫若的诗作受过印度泰戈尔、美
4、国惠特曼及德国歌德作品的影响;曹禺的雷雨曾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作大雷雨中汲取过营养。写文章一开始便要求学生“创造”;鲁迅说这是“抓住自己的头发想上天”。学生学写作文总是“从模伤到创造”的。因此,作文教学应走“仿中求新”之路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读;导、写、评一条龙”的作文训练模式。即通过阅读教学为写作训练搭桥铺路,通过讲授指导为写作训练指点迷津,通过作文写作让学生摸索写作门道,通过讲评,让学生作文水平再上新的台阶。“读、导、写、评”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完整过程,也是作文教学的训练程序。 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将写作能力明确为15 项要求,根据大纲修订的初中教材,每一单元后
5、,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均安排有写、说训练。初中 6 册书共设计了 39 次作文训练、19 次听说训练、5 次应用文(共 19 项名目)训练,总计 65 个写作训练项目,的具体写作要求均有所涉及。如以讲读课文学习为写作训练提供借鉴,补充和强化写作知识的指导,发挥其写作训练的先导作用,既能达到适当增加写作量,又能解决写作与阅读结合的问题。作文教学的训练方法,关键不是教学生“怎样写”,而是教学生“写什么”。写什么?应以思维训练为中心,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 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等;有思想,有认识,才能表达。具体进行作文训练时,“写什么”应特别加强。 为了解决作文教材问题,我与同行尝试将初中教材写
6、作训练 65 个项目调整为 48 个项目,每学期安排 8 个训练点,共 8 次作文训练。每次作文训练结合单元教学同步进行,均按以下 5 项内容编写。(一)写作定位:明确训练目标,要求写作到位;(二)知识导引:介绍写作知识,教会谋篇构思方法。(三)写作准备:搭桥铺路,筑好台阶,读、写、说紧相配合。 (1)台阶训练:要求形式多样。 (2)例文借鉴:选文要贴近学生思想、写作、生活实际,便于借鉴。点评要精当。(四)写作练习:三个作文题,均作构思揭示,给以启发,选做一题。(五)评改建议:根据本次作文定位要求,检查作文训练到位情况。 这“读导写评一条龙”的训练程序,做到了有明确的训练目标、精当的知识导引、充分的写作准备,轻松的作文练习,具体的评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