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性规划&联络性规划”理论姓名 学号倡导性城市规划理论一、产生的背景 1、社会背景 2、理论背景二、主要内容 1、倡导性理论 2、市民参与阶梯 3、优点&缺点三、国外做法 1、英国 2、加拿大四、国内实例以武汉为例五、分析反思1/9/20231一、产生的背景1、社会背景阶段一:美术学院派的规划 掌握了专业技术的规划师能设计出官员和政治家们实现不了的秩序,规划师逐渐树立高度的职业自信心和自负的价值观,设计一个终极的城市、静止的城市和完美的城市。阶段二:贵族式的规划 1950年代,先是各个工业国的人口爆炸,社会供给明显失衡;而后是人们改 造自然能力空前提高,静态的城市规划被认为已经过时,人们认为城市区域都是复杂的系统,只有科学才是解决它们的最终途径,理性一综合(rational一comprehensive)模型开始登上规划理论舞台。阶段三:平民式的规划 从2个方面对理性一综合规划提出了挑战:一是规划师是否有能力分析城市这个复杂的尚未被全部认识的社会现象;二是原有的理性、一元的规划不具有与当代政治制度发展相适应的特性,混淆了目的,忽略了对多种集团的关心。1/9/202322、理论背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