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40.50KB ,
资源ID:1520903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5209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措施和成就.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措施和成就.DOC

1、国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措施和成就第一,建立完善政策法制保障体系。1984 年,国家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 ,在法律上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在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等领域的自主权,保证少数民族群众在本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集中制定和发布了一批重要法规、规划和文件,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2006 年,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2007 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 、 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扶持力度的通知等多个涉及或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文件、规划。2009年,国务院召开了全

2、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并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主要任务、重点工作、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第二,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体系。从中央到民族自治县(旗) ,建立了包括文化馆(站) 、图书馆、报刊社、出版社、博物馆、艺术表演团体、电台、电视台等文化机构,并为牧区提供流动文化车、汽车图书馆、流动剧场等文化设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经历了从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条件明显改善,服

3、务质量不断提高。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全国性或针对民族地区的重大文化建设工程,着力解决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乏、群众看书报难、看电影电视难、听广播难等突出问题。1992 年开始实施的“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 9 个省区建成了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受益的边疆各族人民达 1 000 多万人。1998 年,国家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 2010 年底,仅在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5 个自治区和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省,就为超过 11 万个行政村的村民

4、解决了收听广播难、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大大改善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状况。此外,国家还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到 2010 年底,全国民族文化事业机构已有 10 282 个,其中有艺术表演团体 651 个,少数民族歌舞团 127 个,艺术表演场所 191 处,图书馆604 个,群众艺术馆 80 个,文化馆 643 个,文化站 6 859 个,博物馆 240 个。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已初步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民族地区每10 万人拥有的文化单位

5、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许多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保护,有效地维护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国家为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 、 江格尔 、 玛纳斯设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对其进行收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其中有关格萨尔的学术资料汇编格萨尔集成字数达 300 多万。编辑出版了拥有 4.5 亿字、298 部(450 册)的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全面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戏曲、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等 10 个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整理成果。2003 年,

6、国家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先后公布了三批 1519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少数民族项目有 515 项,占项目总数的 42%。在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急需保护的项目中,我国有 34 项入选,其中少数民族的占 13 个,如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 格萨尔 、 玛纳斯 、麦西热甫(聚会) ,等等。文化部公布的三批 1519 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少数民族传承人有 515 名,约占传承人总数的 42%。到 2010 年底,文化部批准设立了 11 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有热贡文化、羌族文化、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迪庆民族文

7、化、大理文化 5 个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解题书目套书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出齐。全套书共 66 卷、近 100 册,将把我国各少数民族落之于书面、传之于口头的各种古籍文献一一清点入册,堪称盛世修典之壮举。第四,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事业。国家实施的“西新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电影放映“2131 工程” ,使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民族自治地方有广播电台 73 座,节目 441 套,民族语节目 105 个;电视台 90 座,节目 489 套,民族语节目 100 个;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系

8、统 254 850 座。为满足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看电影的需要,每年完成民族语翻译片 230 多部(本) ,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 2 551个。截至 2008 年,用民族语言摄制故事片 3 410 部(集) 、译制影片 10430 部(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每天用 21 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音。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广西的省区级电视台分别播放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藏、壮等少数民族语言节目。民族地区地(州、市、盟) 、县电视台站也用蒙古、维吾尔、藏、壮、朝鲜、哈萨克、柯尔克孜、傣等 10 余种民族语言及方言播放电视节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多类别的

9、、覆盖面比较广的少数民族文字新闻出版体系。目前,民族出版社已发展到 38 家,分布在 14 个省区,有民文出版从业人员 3 000 多人,出版了 28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图书,已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 5 561 种、6 444 万册,分别比 1978 年增长 6.41 倍和6.37 倍。民族文字图书主要集中在维吾尔文、蒙古文、藏文、朝鲜文、哈萨克文,这 5 个语种的图书占全国民文图书品种的 95%以上,其中维吾尔文图书的品种最多,占全国民文图书品种的三分之一多。我国现有 99 种民族文字报纸,用 13 种民族文字出版,数量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 5%。其中有维吾尔文 36 种,蒙古文 18 种,藏文

10、16 种,哈萨克文 11 种,朝鲜文8 种,傣文、傈僳文各 2 种,壮文、彝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景颇文、载瓦文各 1 种。我国现有 223种民族文字期刊,用 10 种民族文字出版,数量约占全国期刊总数的2.5% 。其中有维吾尔文 72 种,蒙古文 58 种,藏文 28 种,哈萨克文 35 种,朝鲜文 20种,柯尔克孜文 3 种,彝文、傣文各 2 种,壮文、景颇文各 1 种。全国民族文字报刊共计 322 份,民族文字使用比较广泛的文种都有相应的报刊。第五,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党和国家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和繁荣少数民

11、族文化艺术事业。一是发展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建立各级民族歌舞团,成立艺术院校和艺术研究所等机构,搜集、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民间音乐舞蹈作品。目前,融合了现代因素的广西印象刘三姐 、云南印象丽江和纳西古乐 、贵州多彩贵州风等一大批少数民族文化歌舞品牌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蒙古、藏、维吾尔、朝鲜等民族的歌舞传遍大江南北,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二是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戏剧(曲)艺术。少数民族戏剧已经形成剧种繁荣、剧目丰富、人才济济的大好局面,不仅原有的剧种得到复苏,而且还诞生了一批像维吾尔歌剧、苗剧、蒙古剧、彝剧、花儿剧和新城满族戏等新剧种。在全国性的文学艺术评奖中, 铁血女真 、

12、藏王的使者 、文成公主 、 歌王等剧目荣获“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三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中央文学讲习班就开始吸收少数民族文学工作者。之后,一些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了少数民族文学专业,一些地方的艺术学校开始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文艺骨干人才。全国 5 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吉林等省建立了 24 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会员比例已超过 10%,人数近 600 人。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文艺人才脱颖而出,蜚声国内外。他们中有相声大师侯宝林、马三立,书法大师启功,绘画大师黄永玉,作

13、家玛拉沁夫,舞蹈家刀美兰、杨丽萍,指挥家李德伦,作曲家雷振邦、郑律成,歌唱家才旦卓玛、克里木、德德玛、宋祖英等。几十年来,相继推出了五朵金花 、 刘三姐 、 阿诗玛 、 冰山上的来客、 茶马古道 、 金凤花开等一批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电影和电视剧。四是开展少数民族文学艺术评奖活动。国家专门设立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骏马奖” 。该奖项自 1981 年设立,每 3 年举办一届,迄今已举办过 9 届。此外,全国开展的各种歌舞比赛,如民族器乐大赛,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比赛等,都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第六,开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展演活动。一是举办全国少数民

14、族文艺会演。该活动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部等主办的大型民族文化活动,迄今已举办了三届。第三届于2006 年 9 月 5 日至 9 月 25 日在北京举行,共有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总政治部、香港、澳门、台湾等 33 个代表团,56 个民族的 4 600 余名演职员参加了会演。参演剧(节)目 33 台,其中有 21 台歌舞、2 台舞剧、1 台交响乐、1 台少数民族戏剧、8 台少数民族题材戏曲。这届会演在剧场演出 68 场,赴基层慰问演出 7 场,共演出75 场,观众达 12 万余人,剧场演出的观众上座率平均达到 91%。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15、,已经明确写入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之中,成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二是举行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活动。该活动由中国文联、国家民委、中国曲艺家协会以及地方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旨在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于 2007 年 9 月 10 日至 14 日在宁夏银川举行。与前两届相比,此届展演具有参与广泛、内容丰富、曲种多姿多彩、民族服饰绚丽夺目等特点。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于 2010 年 7 月12 日至 16 日在贵阳举行。来自 15 个省、市、区的400 多位曲艺演员携 35 个少数民族曲艺精品,奉献

16、了 3 场异彩纷呈的艺术盛宴,充分展示了各民族的曲艺精髓。三是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53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天津举行,在全社会产生了热烈反响。改革开放后,从 1982 年起,我国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截至目前,共举办了九届,表演项目和竞技类项目不断增多,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除设置具有现代竞技特征的民族体育竞赛项目外,还设置了大量具有丰富民族风格与地域特色的体育表演项目,使55 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汇聚一堂,放射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繁花似锦的绚丽光彩。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展示竞技水平的大舞台、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舞

17、台。2005 年,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规定:要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法定的大型体育赛事。2011 年 9 月,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目前,全国已有 26 个省(区、市)定期举办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七,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民族医药在历史上曾经是少数民族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是中华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1951年, 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方案提出了总结与提高民族医药的方针,各地先后建立了一批民族医药机构。1983 年 5 月,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继承

18、发扬民族医药学的意见 。1984 年至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等部门召开了三次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出台一系列促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1997 年 2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医药工作的意见 ,从民族医药基地建设和队伍建设、民族医药科研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对民族医药工作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经过发掘、整理和研究,发现我国 55 个少数民族中保留并应用民族医药的有 35 个民族,相关的推广活动使民族医药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全国共有县级以上民族医药科研机构35 所,科研人员近 2 000 人。国家组织中华本草藏、蒙、维、傣 4 种民族药卷的编纂,收入藏药 396种、蒙药 422 种、维吾尔药 423 种、傣药 400 种,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目前,全国有藏、蒙、维、傣、壮、朝、苗、瑶、回、彝、土家、布依、侗、哈萨克、羌共 15 个民族设有本民族医药的医院。目前,在民族地区,大多数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和部分综合医院都设立了民族医科,涵盖了 18 种民族医。民族地区绝大多数的村卫生室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