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36KB ,
资源ID:1521753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5217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公报.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公报.DOC

1、1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公报石漠化 已经成为岩溶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为查清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为科学防治提供基础数据,2004 年2005 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针对岩溶地区地形复杂,地块破碎,单纯依靠遥感技术对于植被覆盖下的地类判别的局限性,本次监测采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以地面调查为主的技术方法。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460 个县(市、区) ,监测区总面积 107.14 万平方公里,监测区内岩溶面积为 45.10 万平方公里。参与监测的技术人员达 3600 人,共区划和调查图斑61.2 万个,获取

2、各类信息记录 5000 多万条。主要监测结果如下:一、石漠化土地现状1、石漠化土地面积。我国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上述八省区的 451 个县(市)中,截至 2005 年底,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 12.96万平方公里,占监测区总面积的 12.1%,占监测区岩溶面积的28.7%。按省分布状况。在这八省区中,贵州省石漠化面积达 331.6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万公顷,占石漠化总面积的 25.6%,其后依次为云南 288.1 万公2顷

3、、广西 237.9 万公顷、湖南 147.9 万公顷、湖北 112.5 万公顷、重庆 92.6 万公顷、四川 77.5 万公顷和广东 8.1 万公顷,分别占石漠化总面积的 22.2%、18.4%、11.4%、8.7%、7.1%、6.0%和 0.6%。按流域分布状况。石漠化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面积最大,为 732.1 万公顷,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6.5%;珠江流域次之,为 486.5 万公顷,占 37.5%;其它依次为红河流域 52.3 万公顷,占 4.0%;怒江流域 17.7 万公顷,占 1.4%;澜沧江流域 7.6 万公顷,占 0.6%。按程度分布。轻度石漠化 356.4

4、 万公顷,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7.5%;中度石漠化 591.8 万公顷,占 45.7%;重度石漠化 293.5 万公顷,占 22.6%;极重度石漠化 54.5 万公顷,占 4.2%。2、石漠化土地分布特征。石漠化分布特征主要有:一是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 81 个县,国土面积仅占监测区的 27.1%,而石漠化面积却占石漠化总面积的 53.4%。二是主要发生于坡度较大的坡面上。发生在 16 度以上坡面上的石漠化面积达 1100 万公顷,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84.9%。三是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轻度、中度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总面积的73.2%。四是石漠化 发 生率与贫困状况密切相关。监

5、测区的平均石漠化发生率为 28.7%,而县财政收入低于 2000 万元的 18 个县,石漠化发生率为 40.7%,高出监测区平均值 12 个百分点;在农民年均纯收入低于 800 元的 5 个县,石漠化发生率高达 52.8%,比监测区平均值高出 24.1%。3二、潜在石漠化土地状况潜在石漠化土地是一种非石漠化土地,其岩性为碳酸盐岩类,基岩裸露度( 或砾石含量 )在 30%以上,目前 虽然尚有较好的植被覆盖或已经修为梯田,但如遇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干扰,极有可能变为石漠化土地。经监测,监测区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为 12.34 万平方公里,占监测区岩溶土地面积的 27.4%。按省分布状况。潜在石漠化土地在

6、八省区都有分布,贵州省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为 298.4 万公顷,占潜在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24.1%;其后依次为湖北 236.5 万公顷、广西186.7 万公顷、云南 172.6 万公顷、湖南 143.8 万公顷、重庆85.8 万公顷、四川 73.7 万公顷和广东省 40.5 万公顷,分别占潜在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9.1%、15.1%、13.9%、11.6%、6.9%、6.0%、3.3%。按流域分布状况。主要分布在长江和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潜在石漠化土地为 835.3 万公顷,占潜在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67.5%;其它依次为珠江流域 355.4 万公顷,占 28.7%;红河流域 21.0

7、万公顷,占 1.7%;怒江流域 17.5 万公顷,占 1.4%;澜沧江流域 8.6万公顷,占 0.7%。三、石漠化成因分析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更是人为因素所致。4(一)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26%。(二)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7

8、4%,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度樵采。岩溶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能源种类少,群众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柴,特别是在一些缺煤少电、能源种类单一的地区,樵采是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据调查,监测区的能源结构中,36的县薪柴比重大于 50。二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岩溶地区山多平地少,农业生产大多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陡坡耕种,广种薄收的方式。由于缺乏必要的水保措施和科学的耕种方式,充沛而集中的降水使得土壤易被冲蚀,导致土地石漠化,据调查,监测区现有耕地中 15 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 20%。三是过度开垦。岩溶地区耕地少,为保证足够的耕地,解决温饱问题,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这些

9、新开垦地,由于缺乏水保措施,土壤流失严重,最后导致植被消失,土被冲走,石头露出。5四是乱砍滥伐。建国以来,西南岩溶地区先后出现几次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 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如大炼钢铁时期大规模的砍伐活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的“以粮为纲 ”的政策等,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由于地表失去保护,加速了石漠化发展。五是乱放牧。岩溶地区散养牲畜,不仅毁坏林草植被,且造成土壤易被冲蚀。据测算,一头山羊在一年内可以将 10 亩 3-5 年生的石山植被吃光。经过统计分析,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中,过度樵采形成的占 31.4%,不合理耕作形成的占 21.2%,开垦形成的占 15.1%,乱砍滥伐形成的占

10、13.4%,过度放牧形成的占 8.2%。另外,乱开矿和无序工程建设等也加剧了石漠化的扩展,占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面积的 10.7%。四、石漠化防治形势分析党和国家对生态建设工作十分重视,近年来,依托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坡改梯等工程,在石漠化地区累计完成营造林340 万公顷,实施坡改梯和低产田改造 80 余万公顷,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为开展石漠化治理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研究、积累了一批适用技术,总结了许多成功治理模式,培育了一批生态、经济 、社会效益俱佳的石漠化防治的先进典型,积累了一定的治理经验。但是,当前的石漠化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一是面积大。根据监测,石漠化面积已达 12.96

11、万平方公里,占监测区岩溶面积的 28.7%,需要加速治理;此外,还有 12.4 万6平方公里的潜在石漠化土地,占岩溶面积的 27.4%,如果不尽快实行保护,很容易转化为石漠化土地。因此,防治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目前石漠化仍呈扩展趋势。通过对云南、贵州、广西、湖南这四个重点省区的部分区域进行监测显示:1990-2002 年的十多年间,石漠化土地面积均呈扩展趋势,其扩展速率在0.83.2%之间。三是防治难度大。岩溶地区虽然雨热条件好,但由于土壤流失殆尽,肥力极差,治理难度大。同时,区域经济不发达、人口密度大、各种不合理人为活动频繁,石漠化防治难度很大。四是区位特殊。岩溶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有

12、 45 个民族、近 3000 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28%。同时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有 152 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超过 1000 万人,2004 年农民人均收入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4.6%。五是危害严重。据调查,由于土地石漠化,70 年代后期贵州省年均减少耕地近 20 万亩,2000 年前的 25 年间广西岩溶区耕地减少约 10%。黔、桂、滇三省每年 约有 300 万人饮水发生困难,缺水达 4、5 个月,许多地方丧失了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石漠化还造成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1999 年黔桂滇 3 省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121 亿元。7可见,石

13、漠化危害严重,形势严峻,已经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照此下去,在未来的发展中,地区间的差距势必拉大。加快石漠化防治,刻不容缓。五、石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为做好石漠化防治工作,尽快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改善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措施。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要将石漠化防治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各级地方政府政务内容。石漠化防治要实行地方政府负总责,建立健全各级行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并作为各级地方行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2、加强法制,严格保护。石漠化的防治要从源头上

14、抓起,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一手抓治理,扩大林草植被,一手抓保护,严格监管,依法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3、设立专项,综合治理。国家应把石漠化防治纳入国家生态建设总体构架之中,尽快编制石漠化防治工程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启动石漠化防治专项工程。要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采取造林种草、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基本农田和配套小型水利建设、积极发展农村能源、改善农村人畜饮水条件以及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综合治理,迅速推进石漠化防治工作。84、强化科技支撑,科学防治。石漠化防治必须依托科技,要结合防治工作需要,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模式,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应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特别是加强基层科技人员及农民的培训,使广大群众掌握防治石漠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治理者的整体素质。5、完善监测体系,实施动态监测。以本次监测为基础,加强石漠化监测体系建设,实行 5 年为一个周期的监测制度,定期监测、掌握石漠化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及时对防治工作进展及其成效做出客观评价,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